?

人文性視域下的應用型本科院校英語專業第二課堂模式構建研究

2021-09-17 01:44馮琳
校園英語·上旬 2021年6期
關鍵詞:人文性應用型本科英語專業

【摘要】本文從人文性角度出發,以發掘英語課堂的人文內涵為宗旨,以提升跨文化交際能力為目標,通過“人文性”“任務式”探索與實踐,系統性、分階段、多維度的構建有效的英語第二課堂實踐教學模式,形成規范、系統、科學的英語專業第二課堂的評估標準,實現課內教學與課外實踐一體化的模式。有效地訓練英語專業學生的綜合技能,構建其職業崗位能力,促進應用型本科院校英語專業“語言能力+職業方向+綜合實踐”人才培養模式。

【關鍵詞】人文性;應用型本科;英語專業;第二課堂模式構建

【作者簡介】馮琳,安康學院外語學院。

【基金項目】基于“課內外一體化”自主學習模式的大學生外語第二課堂體系建設與實踐(項目編號:YB201804);聚焦核心能力,拓展綜合素質的大學生外語第二課堂體系建設與實踐(項目編號:18-19JP04)。

應用型英語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包含三方面內容,即語言技能、職業素養、人文精神。英語專業課程具備工具性和人文性雙重特性,就人文性而言,英語專業課程重要任務之一是進行跨文化交際,因此充分發掘英語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實現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就成為應用型本科院校英語專業課程的重要目標之一。英語第二課堂是以提高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為目的、以完善英語語言文化知識體系為核心的多模式教學活動,緊密圍繞英語教學目標開展,是課堂英語教學的延伸和英語教學體系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

一、 英語專業第二課堂在人文性培養方面的理論依據

隨著語言學研究者從語言學習理論的發展轉向構建主義范式,英語第二課堂的開發與建設有了理論基礎。當代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Rogers認為,傳統模式的課堂教學是建立在對人性的錯誤假設上,對學習對象采用“灌輸”的導入方式,使學習者被動接受知識信息,降低了學習的趣味性和積極性。語言教學應將學生放在特定的語境之中,在這個環境中運用目的語進行溝通交際,以此培養學生基于語境理解語言內容,培養使用得體的目的語言的能力。根據克拉申(Krashen)的“情感過濾說”理論,在傳統模式課堂教學下,由于受授課形式、空間、課堂氣氛等環境因素的制約,學習的趣味性和關聯性降低,學生很容易處于焦慮、畏懼及逃避等心理狀態。而以學生為主導的專業社團形式開展的第二課堂活動,突破了傳統教學的局限,能夠有效避免學習者在特定的環境中對語言學習產生的焦慮,很好地吸收和內化目的語言的輸入,有效降低學生的“情感過濾層”。文化學家洛特曼先生的“文化互動”理論提出,學習者對目標語言文化接觸越頻繁,就越能在情感上對目標語言文化變得積極友善,更容易接納目標語言。在英語第二課堂活動中,其活躍性和互動性使“符號域”之間的相互作用比在第一課堂上表現得更頻繁和深入,從語言學的角度而言,當學習者同時滿足了物理環境和心理環境的雙重條件時,學習效果也會得到極大提升。

二、英語專業第二課堂在人文性培養方面的優勢作用

1.轉變教學理念,推進英語專業教學改革。第二課堂通過豐富的形式組織學生積極參與校內外各項專業比賽,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練,打破了“課內本位、教材本位”的格局,進一步轉變了教師與學生“注重課內,忽視課外”的教學與學習觀念。對于教師而言,在活動的開展中更新教學理念、改革教學方法,使課堂教學和實踐運用實現更好的有機銜接。從學院層面上,較好的開展第二課堂活動能夠著力打造外語學院“一院一品”的特色工程,營造富有活力的英語學習氛圍,以內涵式發展推動英語專業建設。

2.通過任務驅動教學,維持學習者的成就動機。任務驅動教學本質上是通過“任務”來誘發、加強和維持學習者的成就動機。成就動機是學生學習和完成任務的真正動力系統,以第二課堂為依托的形式多樣的活動使得“任務”作為學習的橋梁,“驅動”學生完成任務的不是老師也不是“任務”,而是學習者本身,更進一步說是學習者的成就動機,是一個由外向內的演化過程,是以成就動機的產生為宗旨、通過一系列任務的完成,滿足學生的歸屬感和影響力。

3.提高文化敏感性,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美國學者Starosta認為跨文化敏感性是“人激發自己去理解,欣賞并接受文化差異的主觀意愿”。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培養英語專業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在語言學習的過程中,知識層面的認知可以通過語言學習得以實現,行為過程則是在知識層面的基礎上發展跨文化交際的社會規范。通過英語第二課堂活動,將英語學習滲透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提供更廣闊的語言學習和交流空間。

三、應用型本科院校第二課堂的教學現狀及問題

以安康學院為例,通過專業社團活動形式組織的“英語專業第二課堂教學實訓”已列為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課程體系,為學生的第二課堂自主學習提供了保障。以專業社團為主體,以活動任務為導向,以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為方式,按學生在專業社團活動中的表現,評定學生英語課外實踐的成績。為了檢驗第二課堂任務型教學的成果,進而影響更多的師生群體參與到第二課堂實踐活動中,每年定期組織舉辦校園英語文化藝術節。

但是,現階段安康學院英語專業第二課堂的實施過程仍然存在不少問題,主要體現在:(1)傳統“課內本位,教材本位”的課堂教學觀念還未完全轉變,對第二課堂教學的重視程度不夠,教學重心仍注重圍繞傳統的課內教學開展;(2)第二課堂專業社團組織經驗尚淺,教師教學工作、學生活動較為頻繁,在精力上難免會顧此失彼;(3)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自我意識等方面存在個體化差異,語言能力水平參差不齊,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第二課堂活動的開展;(4)第二課堂教學缺乏系統性、長效性的指導管理,沒有明確規范的評價機制,不能有效地與第一課堂的教學統一起來;(5)第二課堂活動經費短缺,不能滿足社團活動需求,從而制約了英語第二課堂活動的發展和推廣。

四、 應用型本科院校第二課堂體系的構建模式

按照英語專業第二課堂教學構建的總體原則,基于建構主義理論,將文化互動與任務型教學融合,以任務為本、以學生為中心,就現狀分析、需求分析、策略規劃、實證反饋和結論評價的流程,提出英語專業第二課堂構建模型。

1.現狀分析。主要從學習目的、態度、方式、手段及存在的問題五個方面對英語專業學生學習的現狀進行全面、系統的分析。

2.需求分析。針對英語學習的現狀,結合應用型本科院校英語專業第二課堂的特點,從英語語言專業知識、綜合職業技能、跨文化交際能力三個維度,對英語專業第二課堂英語學習的需求進行分析。

3.策略規劃。對英語專業課內外一體化進行工作任務分解,建立“語言能力+職業方向+綜合實踐”、以英語專業社團為載體的第二課堂優化方案,規劃英語專業第二課堂建設的實施策略。

4.實證反饋。通過調查問卷法、課堂觀察法、成績數據分析等,對學生英語學習中的人文意識、學習態度、學習效率,來測試和檢驗前述三個方面工作實施的實際效果,并根據評估效果不斷完善英語專業第二課堂的各項建設措施。

5.結論評價。建立“語言能力+職業方向+綜合實踐”,以英語專業社團為載體的第二課堂優化方案,建立過程化、標準化、開放式結論評價。

(1)構建完善的第二課堂管理制度。強化第二課堂英語教學在學生文化素質培養方面的作用,建立第二課堂的科學管理相關制度,社團活動實現從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建立第二課堂活動的審批、監督、考核、評比、創優制度,抓好計劃、實施和總結三個環節。形成學院政策方向把控,教學實踐內容充實,學生組織實施的三級結構體制。

(2)組建科學的第二課堂活動核心團隊。在人員選拔上,指導教師需具備良好的協調組織與管理能力,對專業社團等實踐活動有一定興趣或組織經驗,且能夠保證全程指導、參與相關實訓活動;學生骨干必須具有一定的綜合素質、對相關專業知識有較好掌握,能夠初步對活動進行策劃。

(3)搭建第二課堂活動平臺,組織以“課內外一體化”為導向,以英語“實踐活動+職業能力”訓練為目標的第二課堂活動。將第二課堂活動納入相關專業課程考核體系,真正做到“課內外一體化”,使第二課堂活動不再見縫插針地進行,而是有計劃、有規律地進行;將第二課堂活動分為英語角、社團活動、專業競賽、外語文化藝術節等版塊類型,活動的開展分為每學期固定版塊的常規開展和根據實際情況開展特色活動。根據第二課堂活動的內容形式,可分為基礎類、競賽類以及職業能力類。實踐目的分為語言基礎訓練、綜合能力運用以及社會實踐演練;活動對象覆蓋全校學生。

另外,第二課堂的建設還需要積極“走出去”和“引進來”。針對具有突出學術價值和社會價值的實踐活動,組織骨干教師跟蹤輔導,借助第二課堂實踐平臺,把實踐成果向各類大賽的參賽項目孵化,積極鼓勵第二課堂組織學生參加高校聯合或省級主辦的各項競賽活動,借鑒相關經驗,促進第二課堂建設向更好更健康的方向發展。

(4)打造以人文交際為主題的英語文化節品牌??缥幕浑H環境對于建設英語第二課堂文化是必不可少的因素,結合外語學院師生實際,發揮專業社團作用,著力打造“一院一品”特色工程,形成規模性校園英語文化氛圍,貼近學生,形成教學與活動相互促進,課內與課外相互補充的素質教育環境。以專業社團為依托,以學生為主體力量,充分調動同學們的主觀能動性和社團主人翁意識,提倡“語言基礎+職業技能+人文環境”的有機結合,勇于嘗試、大膽創新,把受限于第一課堂的實踐項目融入第二課堂實踐平臺中,使第一、第二課堂緊密結合,實現課內外一體化。

參考文獻:

[1]Krashen S 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 Oxford: Pergamon, 1981.

[2]王霞.談高校英語專業第二課堂體系的構建[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6(1):59.

[3]車玲.外語院校大學英語第二課堂建設探究[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12(5):179-180.

[4]郭繼東.當前大學英語第二課堂教學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科學,2008(1):38-40.

[5]鄧琪.基于建構主義理論的大學英語第二課堂建設實踐[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6):135-140.

[6]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課程要求[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7.

[7]吳鐵軍等.文化互動視域下英語第二課堂的構建[J].教學與管理(理論版),2019(33):105-107.

[8]高朝陽.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英語第二課堂教學體系建設探索[J].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S1):184-186.

猜你喜歡
人文性應用型本科英語專業
交互式教學在英語專業閱讀課改中的應用研究
Structure and context in College English learning
TheRelationshipbetweenLanguageandSociety
Pragmatic Analysis of Cat in the rain
應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數學課程建設改革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轉型發展的探索與實踐
工具性與人文性結合的俄語專業實踐教學
應用型本科大學英語后續課程建設之必要性探討
由《星際穿越》看科幻電影的人文性
關于應用型計算機專業培養方案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