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討安吉鄣吳制扇工藝的傳承與發展

2021-10-12 10:47張國斌
錦繡·下旬刊 2021年10期
關鍵詞:文化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

張國斌

摘要:伴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經濟全球化已經成為了一種趨勢。但在此同時,企業缺少了對類似于安吉鄣吳制扇工藝這種傳統工藝的關注,伴隨著文化的多元化發展,我國類似于安吉鄣吳制扇工藝的民族傳統文化受到了很嚴重的沖擊,加強對傳統手工藝術的發展與傳承的,增強民眾對地區文化的自信、自覺,成為了現在較為迫切的問題。

關鍵詞:制扇工藝;文化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

前言

扇子在我國已經具有了兩千多年的歷史,具有十分審核的文化底蘊,自古至今對扇子的收錄、考察、收藏也都層出不窮。雖然在發展歷史中受到了現代文明的沖擊,但伴隨著世界和各個國家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關注逐步加強,中國的扇文化也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保護,但是在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繼承道路上還存在很多問題,需要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與積極參與。

一、安吉鄣吳制扇工藝的傳承與發展的意義

(一)有利于保護文化多樣性

“中華民族具有五千多年的璀璨的歷史,創造出了光輝燦爛的中華文化,同時在世界文化的舞臺上延續著人類的文明【1】。中華文化早長久的歷史過程中產生了強大的影響力。在我國進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現在,也離不開中國文化的復興,也離不開對我國傳統文化的主要特點”。人類的未來是多元的,同時也是進行人類文明發展的主要動力。每一個民族都具有不同的歷史也將導致具有不同的文化特色。但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文化多樣性受到了很嚴重的沖擊。正因如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于2005年10月通過了《保護和促進文化表現形式多樣性公約》,一個輝煌燦爛、多姿多彩的世界是由各個民族不同的豐富文化所組建的。每一個國家對自身民族所具有的“非遺”進行保護,在幫助文化多樣性上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安吉鄣吳制扇工藝是我國眾多制扇工藝的一種,技法絕倫制作出的扇子精美適用,詳見圖1。

(二)有利于增強地域文化認同

多姿多彩的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體現與重要的人文資源。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在漫長的歷史中人類在進行各種活動中所凝聚的智慧結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存在是一個國家、民族與地區濃厚精神文化內涵、思維方式與文化意識,也是反映此國家、民族與地區的文化身份與文化主權。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就是對國家與民族文化家園的保護,而保護安吉鄣吳制扇工藝這種“非遺”?!?】它既不是“文化復古”,也不是“標新立異”而是對本地文化的一種更加深層次的開發。讓其可以更好的發展,融入到當地人民的生活中,成為本地區的標志。

(三)具有重要的藝術認識價值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藝術價值,指的是在其幫助人類來進行對不同歷史時期與地區審美生產規律的過程中,所表出現了的藝術價值。在通過對安吉鄣吳制扇工藝的了解過程中,可以讓我們了解到安吉鄣吳這一地區在不同時期的審美標準以及獨特的審美觀。制扇工藝對于當地人民是一種難以割舍的情懷。同時可以根據其特點也可以反映出當地人民社會審美的變化。

二、安吉鄣吳制扇工藝的傳承與發展的有效路徑

(一)加強對傳承人的保護與鼓勵

立法保護是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保護的基礎,并且需要堅決貫徹落實我國非遺法第37條這一法案,安吉鄣吳制扇工藝在相關法律、國家與地區的保護下取得了一定成果,但還遠遠不夠,在此基礎上可以進行對其他國家保護文化遺產繼承人的成功經驗進行學習在保護老一輩藝術家的權益同時,也是對優秀文化遺產的保護。

“非遺”是由民族文化歷史中沉淀出而來的,安吉鄣吳制扇工藝也不例外。并且在長久的歷史中逐漸形成了當地的文化特色,所以安吉鄣吳制扇工藝也要做到與當地地區的文化特色相互結合,與其相關的法律法規也需要集合當地特色來制定,并且以此為基礎來加強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人的保護?!胺沁z”的傳承與保護不應該逐個進行,而是應該采取群體傳播的方法,這種做法的傳承力度更強、范圍更廣、影響力也會更加持久。對安吉鄣吳制扇工藝的保護應該是個人與整體同步進行,做到保護與傳承同步開展。

(二)完善傳承機制

任何法律法規都需要嚴格執行才能夠發揮其作用。各級政府是法律政策的執行者,政府是行政權力的權威主體,同時也是“非遺”最為重要的開闊者與保衛者。同樣各級政府也應該及時進行協同合作,承擔起建設與發揚公共文化,讓民眾可以享受文化,加強當地人民對當地文化的自信。

當地政府應該加強對“非遺”文化繼承人的支持力度。加強對安吉鄣吳制扇工藝人的保護力度,建立起專項基金,以此來確保繼承人的日常生活,讓繼承人不在具有后顧之憂。并且應該對繼承人進行一定程度上的引導,建立起責任意識,讓繼承人可以承擔起傳承的責任與義務。當地政府可以舉辦一系列活動,加強鄣吳制扇工藝在當地民眾乃至全社會對本地保護“非遺”的重視?!?】政府也應該加強繼承人之間的聯系,鼓勵繼承人之間進行交流與合作,并且在物質方面進行一定程度上的幫助。通過一系列做法提高繼承人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工作的熱情與動力,例如賦予優秀繼承人的榮譽稱號等。

(三)提高傳承人的理念與意識

理論是解決問題的主要工具。理念是我們進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起點。但不能夠實際解決問題的理論是無用的,對民間手工藝的傳承保護也是如此。繼承人,不僅僅是對手藝的繼承,也肩負著把手藝進行傳播、發揚的任務,所以加強對繼承人的自身理論修養就顯得十分重要,加強繼承人對最新非遺傳承保護理論的學習,加強繼承人的意識。民間藝術團體也要發揮作用,不僅要提高自身的理念與藝術,營造起非遺文化保護深入人心、社會尊重優秀傳統文化的良好氛圍。

結論

扇藝術是中國民間文化藝術的瑰寶,具有十分悠久的歷史、豐富的歷史文化價值與工業價值。安吉鄣吳制扇工藝傳承與保護所面臨的問題還是很不樂觀的,通過上述的討論,希望可以為保護安吉鄣吳制扇工藝及其傳承提供綿薄之力。

參考文獻

[1] 陳愛興, 陳宇. 鄣吳制扇如何體現本土文化的思考[J]. 浙江工藝美術, 2014(8):68-69.

[2] 姚辛. 訪鄣吳 話扇骨[J]. 上海工藝美術, 2006(03):74-75.

[3] 孫嵐. 三河羽扇工藝的傳承與創新研究[D]. 江南大學, 2008.

猜你喜歡
文化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
談微紀錄片《了不起的匠人》的幾點啟示
試論如何在古代漢語教學中傳承中國傳統文化
云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文創產品研究
湘西苗族刺繡的數字化保護與傳承探析
關于傳統戲劇文化傳承的思考
淺談大學校園設計中的文化傳承意義
文化傳承視野下的獨立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