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科學思維的策略探究

2021-10-21 02:39吳靜
科教創新與實踐 2021年32期
關鍵詞:科學思維初中物理實驗教學

吳靜

摘要:結合現階段的教學活動來看,科學思維的培養必須遵循以下三大原則:注重教學活動的緊密邏輯,實現歸納和演繹的統一;注重辯證分析方法和綜合分析方法的應用;注重邏輯與歷史的一致,確保理論與實踐高度協調。在物理實驗教學活動中,科學思維表現為求知、求真、求異等素養,借由多元實驗計劃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才能使物理教學活動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關鍵詞:科學思維;初中物理;實驗教學

科學思維是影響教學活動的后續推進的第一要素,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環節,客觀實驗現象與抽象理論知識相互配合,共同構成了學生認知物理知識的基本框架。要進一步開發物理教學的育人價值,教師必須做好科學思維的培養,使學生形成推導、質疑、總結等素養。本文對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進行探析。

一、設計實驗方案,培養科學探究思維

在教學中,教師要強調實驗教學活動的自主性、開放性、科學性,為學生提供探究、積累、創造的機會,才能進一步開發學生的物理科學思維。從物理教學的基本要求來看,在實驗教學活動中,學生所采取的實驗方案、實驗內容與教師的實驗計劃完全一致,學生的獨立意識、自由思想無法表現出來,其嚴重缺乏獨立探究的良好意識。在后續的教學活動中,也無法形成自主探究、深入探究的科學思維。教師應該在物理實驗教學活動中引入“甩手掌柜”思想,要求學生對自己負責,獨立設計實驗方案,以此來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思維,使學生在探究、反思的過程中學習物理知識。以《聲音的特征》教學為例,圍繞教材內容,學生了解到聲音能夠在不同的介質中傳播、聲音具有穿透力、聲音通過振動產生等知識。教師可要求學生設計實驗,證明有關觀點,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思維。在這一過程中,學生首先對聲音的特點進行選擇,然后確定實驗方案與實驗器材,在開展實驗的同時記錄實驗結果,思考實驗結論是否成立。以“聲音能夠在不同的介質中傳播”的證明為例,學生利用塑料軟管、注射器進行證明:在日常生活中,聲音通過空氣進行傳播;但在用注射器抽光塑料軟管內的空氣之后,在塑料管的另一端說話,測試學生還是能夠聽到聲音,證明聲音能夠在固體中進行傳播。圍繞聲音的不同特質,學生確定了不同的實驗方案,得出了相應的實驗成果。鼓勵學生獨立探究,培養其科學探究思維,在幫助學生形成物理素養的同時,更能夠深入挖掘學生的科學意識。

二、開展實驗活動,培養科學操作思維

部分物理實驗所涉及到的實驗材料與實驗現象比較復雜,在教學指導活動中,學生需要學習多種實驗知識,實驗流程繁瑣。故此,為了保障正常的教學進度,部分教師選擇將實驗剔除,借由語言敘述描述實驗現象。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無法觀察到客觀的實驗現象,對于教師所給出的真理依舊“存疑”。要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必須強調物理實驗教學的真實性特點,在教學活動中引導學生開展實驗,才能為學生科學思維的萌發創造條件。對于一些較為復雜、繁瑣的實驗,教師更應該對其進行保留,鍛煉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使其形成科學思維。以《透鏡》的教學為例,教師可要求學生利用凸透鏡、凹透鏡和平面鏡分別進行實驗,根據不同的實驗結果分析透鏡的特點。學生對實驗方案進行設計,并對實驗細節進行規劃:為探究三種透鏡的特點,應該保持光源、光的入射角度、光到透鏡的距離等要素完全一致,避免因人為操作而產生的誤差問題。對于實驗現象,可在透鏡的后方、前方分別放置黑色卡紙,觀察光的變化。實驗發現,平面鏡的前方卡紙上出現了光柱,證明平面鏡反射光;凸透鏡后形成了小光點,證明凸透鏡匯聚了光;在凹透鏡后,卡紙上出現了較大的光圈,凹透鏡發散光的特點被記錄下來。在實驗的過程中,為了保障實驗結果的精準、科學,學生對實驗操作過程進行控制,然后得出實驗結論。對實驗誤差、實驗現象等要素進行強調,幫助學生確定實驗內容,能夠使學生獲得更為豐富的實操經驗,進而逐步培養自身的科學思維。

三、精解實驗流程,培養科學互動思維

科學思維來源于教材與教學活動。在培養學生科學思維的過程中,教師既要為學生預留獨立思考的空間,又要幫助學生構建良好的互動關系,借助個人靈感、團體協作的相互配合,激發學生的科學思維。在初中物理實驗過程中,學生的實驗方案不同、得出的實驗結果不同,最終得出的實驗結論也不盡相同。當教師引導學生圍繞有關實驗開展互動時,學生的實驗經驗互相交流,將轉化為新的學習靈感。在實驗教學環節,可對實驗流程進行精細講解,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別給出實驗方案,確定實驗細節。以《壓強》的教學為例,在設計實驗的過程中,學生可能會產生意見上的分歧:部分學生認為,氣體是不存在壓強的,因為氣體的質量、密度極低,所產生的壓強可以忽略不計。部分學生則根據實驗提出反對意見:準備打氣筒與氣球,當不斷對打氣筒打氣時,氣球不斷碰撞,最后炸裂,因為氣球的內部壓強大于外部壓強,氣體的壓強撐破了氣球。學生則認為,排氣管受到了力產生氣體,是這種“力”撐破了氣球。學生持有不同的意見,對實驗流程進行重新規劃,根據“氣體的壓強”這一話題提出新的實驗方案。在互動的過程中,部分學生的觀點是錯誤的,其將壓強、力等概念混淆起來,導致給出了錯誤的結論。但作為學生的引導者,教師應避免直接給出結論,而是要引導學生在爭論、證明的過程中主動反思錯誤。借由互動,學生的觀點互相碰撞,學生在推敲個人觀點的同時檢驗他人的意見,科學思維正在逐步提升。

四、結語

總之,科學思維包含歸納、實操、分析、求知等多種重要素質,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對于學生的順利發展、教學活動的順利落實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意義。教師可對實驗教學活動進行優化,借由自主設計、小組合作、歸納反思、實驗精解等渠道重新規劃教學活動,開發學生的智力與能力,使其在犯錯、改正、嘗試、積累的過程中獲得物理學習經驗,為科學思維的發展提供助力。

參考文獻:

[1]范雯菲.基于學科素養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策略淺析[J].考試周刊,2021(08):125-126.

[2]張炳發.初中物理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J].文理導航(中旬),2020(07):49-50.

猜你喜歡
科學思維初中物理實驗教學
基于科學探究的高中生物實驗教學探索
網絡與云技術在實驗教學中的應用
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微課”教學模式的探討
談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初探
用面向科學思維的教學方法改進計算機圖形學課程教學
重視科學實驗課教學發展學生科學思維探析
淺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切入生活,構建魅力初中物理課堂
微課對提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新課標下物理小組合作學習策略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