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課堂閱讀能力培養小議

2021-11-04 09:26江蘇省南京市雨花開發區實驗小學
小學生作文輔導 2021年25期
關鍵詞:竹節文本課文

江蘇省南京市雨花開發區實驗小學 黃 英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幫助學生進行新知構建,探索語文知識,還要堅持“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緊扣教學目標,立足學生發展,嘗試多種方法,發揮機智,在多個環節設法拓展,著眼于細微處,讓學生感受到語文世界的美好。

教師給予學生合理的閱讀策略指導,才能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課堂教學是語文學習的主陣地,我們要守住陣地,要注重結合學生的身心成長特點和閱讀現狀,不斷創新閱讀教學方法,打開學生的思維,引入恰當的情境,讓學生主動積極地開展有實效性的文本閱讀,不斷提高自身的探索和思考能力,發揮學習潛能,慢慢形成高階思維意識。

一、角色扮演,融入文本

語文閱讀教學的載體就是課文,深入課文,抓關鍵人物的關鍵詞句,是進行內涵學習的前提。如何理解關鍵人物呢?可以演一演。例如,在教學《嫦娥奔月》一文時,對于嫦娥的機智善良和逄蒙的奸詐貪婪,學生也只是停留在課文的字面上。教師要引導學生揣摩,逄蒙如何迫不及待地威逼,他會怎么說?怎么做?嫦娥怎么應對?鼓勵學生抓住課文的相關情節,尋找并揣摩主人公的行為、語言、外貌、想法等方面的描寫,再試著去演一演,深切體會人物性格。在演繹過程中,學生精彩地再現了課文內容。出乎大家意料的是,“演員”緊扣“周旋”一詞,利用文本的空白,盡情想象,一個千方百計地回避,一個氣急敗壞地四下搜尋,恰到好處地詮釋了課文刻畫的人物形象。課堂教學中形象生動、有聲有色的角色扮演最容易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出學生的思考和感悟。

角色表演,讓學生不僅展開了與文本的又一次對話,也是和同伴、老師、自己的又一次對話過程。課程標準強調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充分突出了學習的本質。例如,教學《三打白骨精》后,我干脆讓學生把復述課文改為課本劇表演,孩子們立刻躍躍欲試,他們分組、分步驟興致勃勃地開始了排練,首先確定好角色,并根據課文內容分小組交流分析人物的性格特點,接著組織編寫臺詞。孩子們很聰慧,他們在討論交流中發現課文中很多敘述都可以轉換成人物對話。例如,在第一自然段中,學生編寫的臺詞是這樣的:“師父,您累了吧,請坐下歇一歇,徒兒這就跳上云端,前去查看,好好尋些吃的?!睂W生只有認真讀課文,用心去感受課文內容,才能寫出這么出彩的臺詞。分組表演開始了,各個小組精彩紛呈,意猶未盡之下,紛紛要求為全班展示。在輕松愉悅的氛圍里,學生把“要我學”變成了“我要學”,學習效果令人欣喜。

通過表演,學生學會了獨立思考體會,無形中提升了思維能力,也獲得了情感上獨特的體驗。學生在不斷的討論整合中,更加深入閱讀了整篇課文,并且初步體會到抓住關鍵人物進行分析的閱讀方法。

二、知行結合,加深體悟

很多時候,學生和文本閱讀之間存在不易突破的隔閡,他們無法擁有屬于自己的獨特體驗,這其中有很多客觀原因。小學語文的核心元素是人文性,在以素養為導向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實踐活動促進知識滲透,讓學生獲得個性化的情感體驗,明白知識學習的真實意義,豐富其內心世界?!拔宜脊饰以凇?,我們的教育要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獨特的體驗能力。

語文教材中《春到梅花山》一課描寫的梅花山距離我們不遠,完全可以帶孩子走進真正的梅花山。我和家委會成員聊起這個話題,他們也表示認同。周末,很多家長就帶著孩子去了梅花山。在課堂教學中,當我們讀到“盛開的梅花,你挨著我,我挨著你,像藍天下的片片彩云”時,很多孩子忍不住喊起來:“我看到過的,梅花真的很多很美?!辈恍枰^多講解,文本中的“你挨著我,我挨著你”“片片彩云”讓學生聯想到親自見到的梅花山上的那些梅花,自然而然就能感受到花多花美,親眼所見與觀看課件圖片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樣的。在課堂教學中,孩子盡情地大聲朗讀,因為有了真切感受,理解起課文來更覺歡暢了。后來,大家對校園里的花花草草變得特別敏感,一下課,花壇邊上都會圍著一群嘰嘰喳喳的學生,粉嫩的花朵和學生的笑臉相映成趣。我干脆順勢利導,以“春到校園”為主題布置了一篇日記。有了實踐,再去讀課文,帶著自己的感受去寫,效果很不錯。朱熹說得好:“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弊屛谋竞蛯嵺`有效結合,激發出學生的學習動力,豐富我們語文閱讀課的素材,學生自然更能入情入境。

三、動手操作,身臨其境

語文閱讀課上提煉出的核心知識如何在新的情境中去運用呢?又如何去破解這道難題,怎么去探索實踐呢?如何幫助學生把握課文的重點內容,實現語文知識深層學習呢?我的建議是提醒學生動動手。

例如,教學《竹節人》時,我感覺到課件繁多得讓人眼花繚亂,雖然我把課文分析得頭頭是道,但是學生卻木然端坐,沒有辦法互動起來。細細一想,這也不能責怪學生,因為他們無法想象竹節人會這么有趣好玩。于是,我放慢了教學節奏,先調動他們的所知,然后解決問題。借助問題驅動:“你最喜歡課文中的哪個竹節人呢?這個竹節人什么特點讓你喜歡?怎么讓它變得更好玩?”學生圍繞任務,閱讀思考,小組交流討論。我接著問學生:“你們對竹節人好奇嗎?心動嗎?想玩一把嗎?”頓時教室里一片歡呼聲:“想!”我布置了具有驅動性的作業:寫一份竹節人制作手冊,說清楚分幾步制作,有哪些注意點。剛好周末,我布置了一道實踐作業,要求學生舉全家之力手工做出竹節人,下周三進行竹節人擂臺比賽。比賽開始了,木質、塑料、竹子,各種材質的竹節人紛紛閃亮登場,我們用兩張課桌之間的縫隙代替課文中課桌上的裂縫,學生玩得不亦樂乎。最后,大家一致認為用以竹子做的竹節人最好玩。比賽后,我讓學生寫一篇關于小制作的作文,孩子們再也不愁沒有素材了。我們班有兩位學生的作文《我的小制作——竹節人》還登上了市報呢。在動手操作中,學生的語言得到了實踐運用,他們的語言知識和語言能力都得到了提升。這樣把文本語言和活動實踐相結合的語文閱讀過程輕而易舉地將學生帶入課文的情境中,學生更能感受竹節人這個不起眼的小玩具帶給人們的快樂和懷念。學生個體知識和經驗被調動起來,也得到了運用,達成了教學目標。

四、走向生活,延伸課堂

我們要善于從生活角度創設語文閱讀任務情境。語文教師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教學資源,收集教育的素材,找尋潛在的教育價值,要時刻做一個教學的有心人。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蔽覀冎?,引導學生去質疑,去獨立思考,可以促進學生思維,激發學生學習的內驅力。

一次,外地朋友計劃來淮安玩兩天,我興致勃勃地做攻略,確定朋友的游玩方案,再根據她的興趣愛好稍作調整。后來,我把為這次旅游收集的資料進行整理,將車票、地圖、景區、美食等四五份材料作為閱讀素材推薦給學生,并在課堂教學中播放了朋友發給我的語音,讓學生幫忙做一個旅游方案。一個很接地氣的情境激發起學生創新學習的欲望,他們小組合作,積極提取整合資料,利用表格、文案等多種方式確定了游覽方案,學習效果非常理想?!笆谥詽O”好于“授之以魚”,學生的語文學習觸角無形中實現了從課內到課外的遷移和延伸。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幫助學生進行新知構建,探索語文知識,還要堅持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扣準教學目標,立足學生發展,嘗試多種方法,發揮教學機智,在多個環節設法拓展,著眼于細微,讓學生感受到語文世界的美好,在文本閱讀的過程中,讓文化素養和邏輯思維能力得到全面發展。

猜你喜歡
竹節文本課文
文本聯讀學概括 細致觀察促寫作
廖瑞霖:竹節人
竹節人風波
學做“竹節人”
作為“文本鏈”的元電影
“竹節人”中說“趣味”
搭文本之橋 鋪生活之路 引習作之流
端午節的來歷
背課文
走進文本 走近大師 走出文本 走向生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