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研型專業社群:小學數學教研組建設新思路

2021-11-09 07:56浙江省嘉興市洪興實驗學校曹英平
數學大世界 2021年25期
關鍵詞:教研組社群課題

浙江省嘉興市洪興實驗學校 曹英平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師成了課程開發的主要參與者和研究者,這對教師群體參與活動的教研組提出了更高的素質要求,也對當前教研組建設和活動的形式提出了變革要求?,F實情況是:一方面,教研組活動中的形式多、實效少,雖然安排了教研組的學習內容、要求和活動時間,但實際操作中往往形同虛設;另一方面,年輕教師期待成長、骨干教師遭遇瓶頸期等問題急需解決。此時,研究者逐漸引入“專業社群”的概念,教研組正是由一批共同服務于未成年學生教學的教師組成,符合專業社群的內涵界定。學研型專業社群就是具有共同信念或愿景的教師,通過合作學習探究教學,致力于教師專業發展和學生學業成就的提升。學研型專業社群具備以下特征:共享的價值和愿景、合作性的學習及應用、分享實踐。本文從文化建設、模式創新和活動開展三個方面進行了研究。

學研型專業社群的構建策略結構圖

一、建設學研型文化,凝聚精神之力

專業發展中,教師總會遇到各種疑惑與困難,如果處理不當,很可能會影響教學的正常進行,給教師的專業發展帶來各種無形的壓力。而專業化群體中民主、平等、進取的氛圍,則有益于建立相互理解、協作、支持、分享的人際關系,從而打破學習的孤立狀態,增強教師專業發展的動力。

1.開放共享文化的培育

學研型專業社群的一個重要特征是去個人化的分享實踐,這就需要每位成員保持一種開放交流的姿態。小學數學教研組建設中,應培養小數教師始終保持開放交流的態度,群內成員既是教研組中的貢獻者,也是受益者。

2.人際交往文化的優化

社交性是專業社群的人際關系文化的一大特征,優化人際關系要求成員之間用真誠、友善和信任的態度對待彼此。學校通過舉辦人際交往的專題講座、進行團隊建設、集體外出學習等活動,不斷優化小學數學教研組的人際交往關系。

3.團隊協作文化的強化

學研型專業社群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特征就是“合作性的學習及應用”,團隊協作的能力是成員對共同目標的追求能力。通過以年級為單位的集體備課、參加競技類團體數學比賽等活動,強化對教研組的整體考核,或一位教師開課則全員磨課,從而不斷增強小學數學教研組的團隊協作精神。

作為小學數學教研建設的專業化群體,小學數學教研組需要構建起有利于教研組成員學習與研究的社群文化,從而補充和提升傳統教研組文化。

二、創新學研型模式,提升執行能力

如何才能順利地讓教師們從傳統教師轉變成學習者和研究者,讓小學數學教研組轉變成學研型專業社群?關鍵是讓教研組回歸以解決問題為本的學研型教研活動,將數學教研組的學研型活動體系建構為科研引領、教研落實、學研相長的“三研”特色體系。

小學數學教研組建設的學研型模式結構圖

1.科研引領——形成研究方案

以科研促教學,真正實現科研教學相長。教研組每周都有固定的時間開展校內教研活動,在學期初確定教研組的研究主題,根據研究主題進行活動方案的設計,后期圍繞主題開展教研活動。

首先,樹立研究的理念。小學數學教師的教育科研可以說是教育實踐的一種形式,數學教師的工作就是數學教育研究的組成部分,數學教研組要幫助教師樹立教學即研究的理念。社群成員應該從教育教學工作的實際情況出發,以解決教學問題為目的,通過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開展數學研究活動。社群成員在教學實踐中圍繞存在的教育教學問題,有目的、有計劃地不斷學習、探究、總結,從而提高教育、教學效能。例如,通過一場頭腦風暴式的教研活動,激發教師自由聯想討論,找出當下數學課程改革中解決需求最為迫切的問題。緊扣主題方向,教研組的數學教師利用暑假時間查閱資料,進行理論學習,分工撰寫了課題的研究方案,再以理論為指導,每周一次開展研討活動。教研組邀請校領導和專家開展課題的開題論證,并對方案進行完善,形成了本學期數學教研組人人參與的重點課題。

其次,注重研究的方向。小學數學教研組進行的課題研究,是為了解決數學教學中遇到的問題,一般是學校數學教研組開展的數學課程及數學教學問題。社群成員通過研究提出的教育教學策略放到教學實踐中檢驗,并對檢驗結果進行總結,這就要求選擇的課題研究內容與數學的教育教學密切相關,這樣才能激發研究的熱情。例如,數學“綜合與實踐”在新課標中出現時間較晚,其理念和內容的先進性與教學配套的落后性成為制約數學“綜合與實踐”活動成功開展的主要矛盾。各地數學實踐活動成功和失敗的樣例歷來不缺,從中剖析其“顯靈”和“失靈”的原因迫在眉睫。通過社群成員的討論,決定課題方向為數學新課標中的四大模塊之一的“綜合與實踐”。

2.教研落實——開展師生活動

首先,社群活動需要與學?;顒酉嗾祥_展學生實踐活動。教研組的建設活動離不開學校的支持,活動中的經費、時間、安全等方方面面都是大難題,如果能夠和學校的活動整合起來就柳暗花明了。例如,低段學生依托學校拓展課程開展“巧拼七巧板”“數獨特色”等研究活動;中段學生開展“小小數學家暢游迪士尼”的數學綜合與實踐活動;高段學生整合學校的“臺灣七日研學”,開展“小小數學家暢游寶島臺灣”的活動。

其次,社群活動形成“請進來”和“走出去”的教師實踐活動。專家請進來,指導課題實施,參與教師活動。數學教研組在課題“數學綜合與實踐活動研究”的引領下,積極開展與課題相關的公開課、展示課,并邀請專家進行課堂指導。教師走出去,交流課題的研究成果,同一節課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呈現方式和不同的思維深度,實現了數學教育文化的交流互促。

3.學研相長——呈現活動成果

學期末,教研組開始整理本學期開展的相關活動,并完成相關教學設計與課堂實錄,撰寫論文,教研組成員分工匯編資料,形成教研組建設和課題研究的相關成果。通過課題相關活動的開展研究,課題組成員為綜合和實踐問題的過程管控思路提供了大量的可操作案例和一定的理論參考,創設了一系列的數學綜合拓展課案例,教學設計策略經驗化、理論化,實現了課程資源的共享,供廣大一線教師參考和應用。

教師的專業發展是基于群體的合作學習,學研型專業社群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就是教師間的合作學習,教師之間通過協同合作發揮合力,從而使教師的自我效能和社群的集體效能得到了提升。

三、開展學研型活動,增強可持續發展力

社群教研活動對組內教師的數學教學水平有一定的提升作用。在學研型專業社群中,社群成員在交流與互動的過程中可以隨時提出不同的觀點,這一活動可以促使社群成員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問題。這種交流互動主要依賴教師群體合作的發現,這一過程激發了教師的探究能力,使教師成為更有能力的專業人員。

1.理論學習與研究

學研型專業社群的小學數學教研組定期舉行理論學習與思想交流活動。內容可以是:小學數學課程改革、小學數學教材教法等小數教學類;數學的魅力、數學史研究等數學專業理論類;課題研究、論文案例撰寫等科研類。把日常遇到的困惑帶到理論學研中,通過學習理清問題,提高理論認識。

2.信息交流與分享

教師外出開會、聽報告和聽課后,應該在組內分享學習心得體會,以做到資源共享。比如,教研組成員外出參加“千課萬人”學習活動,返校后應在組內集體探討,交流活動精神和最新的教學理念。

3.問題研究與討論

教學過程中,數學教師通過反思自己的教學,從而在觀念、方式以及教學藝術等方面形成研究主題,教研組可以根據其研究價值來確定是否要集中研討。通過對最為關注的理論與問題進行研討,促使教師向學研型、研究型教師轉化。

總之,基于教師學習和研究的學研型專業社群不僅促進了教師的個體專業發展,也提升了教師群體的專業化水平。在學研型專業社群中,不同教師在處理教學問題時的思維方式有所不同,教師之間相互學習和自我反思,打破教師學研的孤立狀態,從而增強教師專業發展的動力;教師之間通過協同合作發揮合力,從而使教師的自我效能和社群的集體效能得到了提升;社群成員在交流與互動,使教師成為更有能力的專業人員,激發了教師教學的探究能力。

猜你喜歡
教研組社群課題
巧設美術課題 傳承非遺文化
社群新玩法:分層和快閃
社群新玩法:分層和快閃
黨的建設的永恒課題
不忘的初心 永恒的課題
營銷的最短路徑
社群短命七宗罪
第十單元 課題1常見的酸和堿(第二課時)
Factors of Influenci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一個充滿活力的教研組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