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語文古典詩歌教學的美育滲透

2021-11-10 19:05宋先念
科學與生活 2021年4期
關鍵詞:美育滲透古典詩歌初中語文

宋先念

摘要:我國有著五千年的豐富歷史,在傳統文化中詩歌占據重要地位,歷史上也涌現出詩仙、詩圣、詩王等偉大詩人,為我國古典詩歌的創作增添風景。我國古典詩歌包羅萬象,內容豐富,可描述山水、人物,可歌頌美好生活,還可抒發情懷,還展現出古典文韻之美。因此,將初中語文古典詩歌教學結合美育工作共同開展,有著極高的契合性。

關鍵詞:初中語文;古典詩歌;教學;美育滲透

1初中語文古典詩歌美育功能分析

我國初中語文古典詩歌的教學大綱中明確要求,要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提高對文學的鑒賞品位和能力??v觀當前應用的初中語文古詩詞文本和教學現狀,正是因為不少教師忽略古詩詞本身的美育功能,單一采用傳統應試教育思想與教學手段,導致學生無法從語文表面文字讀出其中蘊含的深刻內涵。很多教師只是單純分析古詩詞,簡單應用常規邏輯要求學生理解,無法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也不去剖析詩人的處境與情感,這必然導致教學課堂毫無激情,學生難以真正了解古詩詞的知識和隱含的情感內容,枯燥單一的方式還容易引發學生產生厭學情緒,這對后續的學習非常不利。開展初中語文古典詩歌的美育教學,首先能夠幫助學生陶冶道德情操,初中選文中有很多詩歌都是詩人志向的寄托,有助于表達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志向,如劉禹錫《烏衣巷》就是感慨夕陽野草和燕子易主巨變的滄桑,岑參《逢入京使》表現無限的思想感情以及希望為國建功和豪邁的胸襟。這些情感抒發的不同均能發揮陶冶情操的教育作用[1]。其次,古典詩歌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古代詩人都是在發現美的基礎上創作詩歌,再在詩歌中抒發情感,表達感情,因此,教師要培養學生對詩歌美的感知,從而提高鑒賞能力和語文素養。比如王維《山居秋暝》表達詩人在感嘆山居旖旎風光后對質樸生活的向往與歌頌,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是在一片凈土景色下明麗荷花的歌頌。不同的詩人都將自己所見美景和表達的情感用詩歌的形式展現在學生面前,學生用心感悟,才能發現美好事物和深藏的情感,也提高自己的審美能力。最后是古典詩歌能夠促使學生形成健全人格。初中時期是學生成長過程中非常重要的時期,這個時期學生的人格逐漸形成,但同時又因為學生生活經歷尚淺,閱歷有限,很多知識點的內涵難以領悟出來,教師就要利用有哲理性的人生體悟讓學生積累經驗,在正確引導下促進學生更全面地發展。比如杜甫《望岳》表達詩人不怕艱難困苦,用于攀登高峰的品質,這些精神的領悟與學習對學生今后的成長和發展有利。

2初中語文古典詩歌教學美育滲透的方法

2.1吟誦古典詩歌,感受聲律之美

文字是我國文學組成的基礎,在古典詩歌的教學中,學生要確保將古典詩歌完整高質量地進行朗讀,朗朗上口,首先就要認真考究字詞以及其中的聲律,才能將字轉為詞,將詞轉為文,最終形成通順連貫的文章。教師要有引導學生吟誦古典詩歌的意識,進行教學時要注重對學生朗讀節奏與樂感的把握與強化,讓學生讀出抑揚頓挫之感,才能逐漸進入到設定的意境當中,更好地認識與了解。在開展教學前,教師要先為學生通過多媒體查找資料,創建關于古典詩歌的教學素材資料庫,從而對音節和聲韻、聲律有更好地把握,尤其是在當前現代教學技術手段多樣化的情況下,教師更是可以從多個方面幫助學生深入理解古典詩歌。比如,利用互聯網下載朗誦范文或是播放相關配樂,學生通過傾聽學習,再配合朗誦,讓把握情感,結合穿插的圖片、視頻、音樂形成良好的學習情境,在聽覺、視覺、情感上均能受到沖擊和震撼,從而更好地掌握所學內容及其蘊含的內涵。教師還可以在班級上組織活動或比賽,讓學生自行尋找配樂詩歌進行朗誦,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學生在吟誦過程中也能更好地把握詩歌的閱讀技巧,感受到聲律之美,如《孔雀東南飛》等,穿插影視視頻的相關片段供學生欣賞,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與審美能力。

2.2推敲古典詩歌名句,品味煉字之美

古人云:為求一字穩,耐得半宵寒。所有的優秀詩歌都需要詩人的想象、推敲和創作,如陶淵明《飲酒·其五》就就包含有很多的佳句,“悠然見南山”的見字表示無意中看見,這與悠然相對應,又和詩人悠然的心境相符,有一種忘我的境界。這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如果將“見”改為“望”又有什么不同。修改之后可以更明確的感受到,正是因為詩人心中有南山的存在,才能自覺代入到那樣的境界當中,形成心中的仙境,而這樣的仙境實際上又與詩人的現實存在一定的差異,因而才有了這樣的感嘆與幻想,表達的是詩人的一種愿望和期盼。教師只有讓學生感受到古典詩歌中名句應用的妙處,而不是簡單停留在字面膚淺含義上,才能真正把握古詩詞的內涵,學生也能在推敲中從不同層次和不同角度思考問題,逐漸感受到古典詩歌的藝術魅力以及提煉字詞的重要性,從中發現美,才能進行美學教育。

2.3想象古典詩歌意象,感受意境之美

意象就是意與象的綜合,包含有主觀與客觀兩層含義,這是文學理論中的一個術語。劉勰在其《文心雕龍》中首先提出意象一詞,表達能夠感悟人生的藝術家通過筆墨所描繪的一種想象景象。在語文古典詩歌中,很多意象的描述與精神的表達都是固定的,如晶瑩的冰雪有忠貞之意,而經月亮引發的聯想通常都與思鄉、離別之愁有關,蟬與荷花通常表現人的品行高尚等等。當前初中生對于古典詩歌的學習,首要任務是了解其內容與內涵,在此基礎上教師還要提高學生加以利用和再創造的能力,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使其在學生腦海中有所浮現,更好地表達意境。比如《早發白帝城》中描述的詩句和已經,教師要確保學生能夠深入理解“兩岸猿聲啼不住”和“輕舟已過萬重山”的意境,在此基礎上了解詩人所要表達的情感。

3結語

伴隨新課標的廣泛推廣與深入實施,當前的初中語文古典詩歌教學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不僅要讓學生背誦古典詩歌,了解內容與含義,還要將其與美學教育結合起來,豐富語文古典詩歌的教學內容,也延伸美育教育的方式,讓學生更容易接受美育學習,同時激發對語文古典詩歌學習的興趣,提高主觀能動性,在興趣的驅使下主動求學,吟誦優美的古典詩歌,在文字中發現美,感受美,最終促進美育目標的達成,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王妍丹.古典詩歌翻轉課的弗蘭德斯互動分析[J].廣西青年干部學院學報,2019,29(05):58-62.

[2]禹曉峰.如何打造初中語文詩歌高效課堂[J].西部素質教育,2019,5(10):242.

[3]陳新強.淺談初中語文古典詩歌鑒賞教學[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7(09):51-52.

[4]夏德磊.瑣談初中語文古典詩歌教學[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6(04):150-151.

山東省泰安市寧陽縣第九中學 271415

猜你喜歡
美育滲透古典詩歌初中語文
基于“教、學、評”一致的初中語文作業一體化實踐模式
初中語文片段寫作的實踐路徑
群文閱讀與單元教學比較談——以部編本初中語文教材為例
淺談初中語文作文教學
小學古詩詞教學的美育滲透策略
小學美術教育不要脫離美育軌道
從近代英漢文言譯詩的發展看古典詩歌革新的困境
小學古典詩歌選材示例
巧解古典詩歌“景語”中的情感元素
淺析數學教學中的美育滲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