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全育人”的實現路徑和保障機制建設研究

2021-11-12 12:20芮曉華王才懿劉歡
經濟研究導刊 2021年29期
關鍵詞:建設研究保障機制三全育人

芮曉華 王才懿 劉歡

摘? ?要:在“三全育人”綜合改革大背景下,高校要加快構建改革步伐,對高校育人工作進行創新,形成三位一體的育人新體系,以切實培養新時代的“四有青年”,為社會培育英才。因此,就如何踐行“三全育人”理念進行研究,圍繞“三全育人”的實現路徑、保障機制建設,提出相應的發展建議,以更好地推動“三全育人”綜合改革的深入進行,推動高校育人新格局的形成和育人效果的全面提升。

關鍵詞:“三全育人”;實現路徑;保障機制;建設研究

中文分類號:G641?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1)29-0089-03

引言

“三全育人”綜合改革集中體現出習近平總書記對當代大青年學生的殷切期望。值此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青年學生發揮著生力軍的作用,是推動中華民族走向復興的重要力量。高校作為開展“三全育人”的重要陣地,應圍繞“全面育人”的深刻內涵,準確把握育人方向,制定科學的育人目標,整合校內外資源,聚焦于人才的能力、價值觀、政治觀、道德觀等方面的全方位培養,以培養思想意志堅定的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此外,通過開展行之有效的思政課程、專業課程改革,將“三全育人”的深刻內涵融入到各專業之中,成為推動高校專業課程融合、整合的重要指導綱領。

一、落實“三全育人”的基本原則

(一)方向性原則

遵循方向性原則,高校要在教學工作中牢牢堅持社會主義導向,將為社會主義事業建設培養人才作為根本出發點。在高校教育工作中,只有與黨和政府保持方向一致,才能夠樹立共同的理想信念,實現步調一致投身于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事業之中。堅持方向性原則,首先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正確前進方向。高校教育作為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對青年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應當將共產主義與青年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起來,不僅要在課堂之中進行教育,更要融入到青年學生生活之中,讓青年學生意識到共產主義的偉大之處,在生活中、社會中主動踐行社會主義。其次要堅持對青年學生進行社會主義價值觀教育,將24字豐富成一節節生動的課程,讓青年學生感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豐富含義,結合熱點事件、時代人物等,進一步引導青年學生培養正確的價值觀念與道德觀念。

(二)協同性原則

在青年學生的育人工作方面,要堅持協同性原則,整合高校的各項資源,將其融為育人資源。育人工作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需要長期堅持并集高校之全力才能夠形成全方位的育人體系,對青年學生進行全過程育人,真正培養新時代的“四有”大青年學生。因此,高校在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指導下,首先,要整合高校教育資源,以高校思政教師為主力、各專業教師為輔助,構建起思政教師與專業教師協同的育人教師隊伍,開展更高水平的育人工作。其次,要推進高校思政課程資源與各專業課程資源的整合與融合。思政課程應融入到各專業課程之中,成為各專業課程的一部分;各專業課程則應主動接受思政課程內容,在培養青年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前提下,教授青年學生專業知識與技能,與高校思政課程相得益彰。高校思政課程則要充分汲取各專業課程的優點,融入到高校思政課程之中,推動高校思政課程的創新。最后,要推動高校育人工作與社會育人工作的整合和融合,將高校育人工作與社會、企業的要求緊密結合起來,為青年學生步入社會打好基礎。

(三)主體性原則

主體性原則要求高校的育人工作要以青年學生為主體,凸顯青年學生在育人工作中的作用。青年學生既是育人工作的主要對象,也是未來社會建設的生力軍。因此,在青年學生的育人工作方面,一切教育工作的開展都是為青年學生的成長而服務的。在促進青年學生成長的進程中,高校育人工作應圍繞激發青年學生的內在動機,以觸及青年學生心靈為目標,讓青年學生在育人工作的激勵下形成良好的價值觀念。以青年學生為主體便是要研究當代青年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青年學生在高校的成長是階段性的,高校的育人工作也應該是階段性的,每個階段都要根據青年學生的身心特點,以立德樹人為目標,確定具體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法,以有效培養青年學生的思想,適應青年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

二、“三全育人”的實現路徑分析

(一)構建線上線下育人體系

線上線下育人體系的構建,有助于擴大高校育人工作的覆蓋面,提升育人工作力度,使廣大師生從中受益。首先高校要依托思政課程和專業課程,繼續夯實線下教學根基,推動線下教學工作的不斷創新發展,適應線上教學工作的實際需要,逐步與線上教學工作相融。

當前高校的育人工作仍以線下教學為主,線下教學工作需要遵循主體性原則、協同性原則,不斷優化思政課程和專業課程。一方面,要加快構建思政課程與專業課程的協同教學體系,促進思政課程與專業課程的融合,使思政課程與專業課程的特點緊密結合起來,成為服務、推動專業課程發展的一門課程;另一方面,線下教學工作要逐步提高勞動課程的比例,形成以勞動課程為主的實踐課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勞動教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制度的重要內容”,開展勞動教育意義重大,是落實“三全育人”的重要途徑,亦是培養青年學生勞動技能與勞動素養的必然途徑。線下的育人工作要注重理論與勞動教育的結合,開展理論教育時要多采用案例,尤其是當下的熱點事件,將其引入到課堂之中,組織青年學生對熱點事件進行分析,在分析的過程中觸及社會問題的實質,引導青年學生養成正確的價值觀,擺脫消極思想的誤導。

在勞動教育課程中,高校要充分利用校園資源、社會資源,組織系列勞動活動,為青年學生參與勞動教育創造條件。比如,組織青年學生在校園內參加“節水節電活動”、“校園環境衛士”、“圖書管理員”等活動,讓青年學生在校園內通過參加勞動活動,感悟奉獻、積極進取、奮發有為等精神。利用社會資源,組織青年學生到社會之中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比如,組織青年學生到社區慰問孤寡老人,到革命圣地接受紅色教育,擔任城市志愿者,在節假日疏導交通等。通過上述勞動教育,培養青年學生的責任意識、使命感、交際能力等,塑造有正氣、有責任的新時代青年學生。

猜你喜歡
建設研究保障機制三全育人
公共圖書館工作人員保障機制研究
中央發千億“縣級政府低保金”
關于印發《中央財政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獎補資金管理辦法》的通知
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研究
基于專業特色的公共計算機基礎課程建設研究
培養和選拔會計人才途徑研究
高職推進“三全育人”工作制約因素淺論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專業優良學風途徑研究
“三全育人”視角下高校教師課外育人長效機制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