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共產黨社會文明觀的百年考察及時代意蘊

2021-11-29 07:39鐘小武涂龍峰
江西社會科學 2021年12期
關鍵詞:中國共產黨文明建設

■鐘小武 涂龍峰

中國共產黨成立百年來,不斷推動社會文明的進步發展,在革命、建設、改革和新時代先后提出了建設“自由光明、文明先進”“高度現代文化程度的偉大的國家”“高度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適應新時代要求的“思想觀念、精神面貌、文明風尚、行為規范”為主要內涵的文明觀,是中國共產黨開創的人類文明發展新形態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共產黨的社會文明觀是對馬克思主義社會文明理論的繼承發展,是對黨百年來推動社會文明進步發展的理論和實踐的探索總結,是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創新,是推動社會全面進步的必然之舉,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應有之義,對于建設怎樣的國家,實現怎樣的社會文明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社會文明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社會文明程度反映著一個國家或地區精神文明建設水平和文化軟實力。恩格斯指出,“文明是實踐的事情,是一種社會品質?!保?](P666)社會文明觀是對社會文明發展的根本方向、基本內涵與本質要求理論與實踐認識,是馬克思主義人類社會發展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社會文明建設是人類社會的一個古老課題,但社會文明觀有著非常豐富的內涵與外延,其研究也是一個全新的課題。一些學者認為,“全球化時代人類及其社會文明發展中一系列重大現實課題的解決,呼喚建構具有綜合性、反思性、前瞻性的社會文明學理論體系,把握社會文明發展的命運,指導社會文明的實踐。[2]研究馬克思主義的社會文明觀,對于我們建設社會主義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有現實的指導意義。[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提高社會文明程度作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重大任務,“努力推動形成適應新時代要求的思想觀念、精神面貌、文明風尚、行為規范”[4](P6)。這一重要論述,規定了社會文明建設的工作屬性與豐富內涵。本文根據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主要從思想觀念、精神面貌、文明風尚、行為規范等層面來考察中國共產黨在百年歷程中對社會文明建設理論和實踐的探索??梢哉f,中國共產黨成立百年來,在長期革命、建設、改革實踐中,緊密結合時代特征和發展實際,繼承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文明理論,不斷推動并創造性地形成和發展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文明觀。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如何推動社會文明不斷達到新高度,不斷豐富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和人類文明新形態的時代意蘊,更是一個重要課題。

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社會文明觀的形成與發展

中國共產黨社會文明觀來源于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馬克思主義社會文明觀的基本內涵和邏輯是:人類文明是一個逐步由低級階段向高級階段發展的過程,資本主義文明是人類文明發展的進步,但它還存在很多弊端,必將被更高的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文明所代替。馬克思主義認為,共產主義是一個真正的具有高度文明的社會,“是以現代文明社會的一般情況為前提所必然得出的結論”[1](P575)。概言之,共產主義是現代社會文明的必然邏輯演繹。中國共產黨在探索社會文明建設過程中,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文明觀為指導,在百年奮斗歷程中不斷深化對社會文明建設的理論認識和工作實踐,經歷了一個不斷探索與發展成熟的過程。

(一)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提出建立以“自由光明”“文明先進”為主要內涵的社會文明觀

在黨成立之前,早期共產主義知識分子就積極探索如何改造中國社會、推動提高社會文明程度的問題。毛澤東等人早在1918年發起創辦新民學會時,就把改造社會風俗作為其奮斗目標之一,明確提出“革新學術,砥礪品行,改良人心風俗”[5](P34)的重要宗旨。中國共產黨成立后,把建設什么樣的國家和什么樣的社會作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一個重要命題和任務,明確提出建設一個“自由光明的新天地”[6](P6)“文明先進的中國”[7](P663)。這種社會文明觀,在目標上,強調要把一個被舊文化統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國”,變為一個被新文化統治因而“文明先進的中國”,這種“文明先進”體現在它是一個自由、平等、沒有壓迫的共產主義社會,是要讓“不顧廉恥,甘犯眾怒者”絕跡的社會,是反對“一階級無理的壓迫他階級,一個人無理的壓迫他個人”[8](P40)的社會。在途徑上,強調要打破封建宗法思想和制度的束縛,擺脫愚昧落后的狀態,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統治,建立一個沒有剝削的、思想文化先進的社會。在方法上,強調刑法、教化等各種方法綜合施策,“政刑教化用各有當,不可偏廢”[9](P301),從而有了德治與法治相結合的初步理念。在具體實踐上,中國共產黨在中央蘇區建立蘇維埃政權進行局部治國理政時,大力開展移風易俗斗爭,在婦女解放、衛生防疫、禁煙禁賭、破除迷信、流民改造和倡儉戒奢等方面采取系列有效措施,并將“自由解放”同增進農民福祉與革命發展需要相結合[10],推動蘇區群眾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文化水平明顯進步,思想覺悟大幅提升,蘇區社會風氣明顯提升;在延安時期,毛澤東提出的“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的八個字四個方面的要求得到了黨政軍民各群體的認同和踐行,延安的社會風氣為之一新。

總之,這時期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關于社會建設的理論應用到革命斗爭實踐中,把打破舊世界、建設新世界作為黨的社會建設的重要總目標,在革命根據地軍民中逐步形成了具有馬克思主義思想覺悟的、反對教條主義注重實事求是的思想觀念;具有堅定理想信念和“大公無私,積極努力,克己奉公,埋頭苦干”[7](P522)“吃苦在別人前頭,享受在別人后頭”[11](P1161)的共產主義精神的精神面貌;反對舊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對封建迷信、提倡民主科學的文明風尚;男女平等、官兵平等和“不拿群眾一針一線”的行為規范,從而在蘇區營造了一種“自由光明的新天地”的社會文明新氣象。這在社會文明觀的理論、內涵、實踐上都做了初步探索,為之后的社會文明建設積累了寶貴經驗。

(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提出建立以“高度現代文化程度的偉大的國家”為主要內涵的社會文明觀

建立新中國后,中國共產黨人逐步認識到,建設高度的社會文明是建設社會主義國家的應有之義。早在1949年9月21日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毛澤東就自豪地宣告,“中國人被人認為不文明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我們將以一個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現于世界?!保?2](P345)初步提出了以“高度文化”為主要內涵的社會文明觀。1954年,在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毛澤東對社會文明的內涵做了更進一步的闡述,提出要將一個經濟上文化上落后的國家,建設成為“一個工業化的具有高度現代文化程度的偉大的國家”[13](P350)的社會文明建設目標?!案叨痊F代文化程度的偉大的國家”,也因此成為這時期中國共產黨社會文明觀的主要內涵。這種社會文明觀,從思想觀念上看,我們黨認識到“反映舊制度的舊思想的殘余,總是長期地留在人們的頭腦里”[13](P450),因此要突出思想的改造和建設,通過系列措施克服“資本主義思想的殘余”和“不顧國家利益和合作社集體利益的本位主義思想和個人主義思想”[14](P55),以掃除舊社會遺留下來的干部群眾思想觀念上的貧困和愚昧。同時,通過系列宣傳教育運動來加強共產主義思想教育,推進義務教育的普及,提高人們的社會主義思想覺悟。從精神面貌上看,推崇艱苦奮斗、勞動光榮的價值觀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助人為樂的社會主義新道德,注重發揮先進典型“發揚正氣,壓倒邪氣”[15](P5)的引領作用,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向雷鋒學習的大規模群眾運動,并涌現出“鐵人”王進喜、“黨的好干部”焦裕祿等一批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作出卓越貢獻的先進人物和時代楷模,在全社會營造了一種“充滿生龍活虎般的奮勇前進的革命氣概”[14](P90)和改天換地建設社會主義新社會的昂揚斗志,感染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從文明風尚上看,中國共產黨提出“移風易俗,改造國家”[14](P71)的口號來“除舊布新”,領導在全國各地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社會風氣治理運動,通過開展群眾性的“掃盲運動”和肅清“黃、賭、毒”等掃除舊社會痼疾的專項斗爭,反對愚昧迷信,強調社會平等,推動婦女解放,大力破除舊社會的不良社會風氣;通過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等,用法律的形式推動與社會主義相適應的新思想、新觀念、新道德在全社會的樹立;通過“三反”“五反”等大力反對貪污、浪費、官僚主義現象,凈化黨內風氣,并用黨風帶社風,推動社會風尚的極大改變。從行為規范上看,依法打擊和懲辦盜竊、詐騙、流氓、特務和各種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的行為,建立起“同志式的互助合作”關系和“戒躁戒躁、奉公守法”的普遍行為準則;通過開展經常性的群眾愛國衛生運動,養成人人講衛生、家家愛清潔的良好習慣,并進一步促進了社會風氣的整體好轉??傊?,這時期中國共產黨對社會文明觀的認識不斷深化,強調思想觀念上的社會主義覺悟、精神面貌上改天換地的昂揚斗志、文明風尚上與社會主義相適應的新風新貌,以及行為規范上助人為樂、遵紀守法的良好社會秩序。

相比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而言,這時期的社會文明觀符合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需要,具有鮮明的建設新社會的特征,為建設什么樣的社會主義社會文明、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社會文明作出了重要探索,積累了寶貴的成果和經驗,推動在全社會培育起了嶄新的精神面貌和良好的社會風氣,為推進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匯聚了強大的精神力量。

(三)改革開放新時期,提出以“高度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為主要內涵的社會文明觀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中國共產黨在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同時,高度重視精神文明建設,提出“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等重要方針和戰略舉措,持續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大力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精神文明和先進文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創造性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文明理論,對社會文明的認識不斷深化,社會文明觀不斷孕育、更趨完善。

這時期,中國共產黨的社會文明觀在目標和內涵上進一步具體化為“高度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從而為新時期黨的社會文明建設指明了方向。這時期的社會文明觀,在內涵上開始強調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的重要性,認識到精神文明可以為現代化建設提供強有力的精神動力、智力支持和思想政治保證,強調社會主義社會“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質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16](P367)兩個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17](P378)。同時,社會文明觀的內涵有了新的擴展,把樹立良好的社會風氣作為社會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強調“社會風氣是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是社會價值導向的集中體現”[18](P430),從而進一步明確了社會文明建設的重要地位、豐富內涵和目標任務,標志著改革開放新時期黨的社會文明觀的初步形成?!案叨鹊纳鐣髁x精神文明”的社會文明觀,在目標上,強調把建設高度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作為社會文明建設的重要目標,著力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新人。在內涵上,強調要著力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和提升全民族的科學文化素養,為經濟建設和改革開放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在方法上,提出了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抓兩手硬”的思想以及“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的理念,強調社會主義道德風尚的形成、鞏固和發展,要靠教育也要靠法治,強調依法治國“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法治與德治“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廢”[19](P200)。在實踐上,在反對思想理論戰線精神污染和資產階級自由化基礎上,制定《中共中央關于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若干重要問題的決議》,成立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廣泛開展“五講四美三熱愛”和“講文明樹新風”等活動,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在全社會大力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倡導社會主義基本道德規范,加強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從各方面推動社會文明程度不斷提升。

(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提出以適應新時代要求的“思想觀念、精神面貌、文明風尚、行為規范”為主要內涵的社會文明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社會文明建設放到治國理政更加重要的位置,強調“文明是現代化國家的顯著標志,要把提高社會文明程度作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重大任務”[4](P6),以辯證的、全面的觀點正確處理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關系,從而不斷豐富社會文明觀的科學內涵,進一步明確社會文明建設的地位、目標,提出社會文明治理的現實路徑,推動社會文明程度進一步顯著提升,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對社會文明觀的認識進一步成熟定型,開辟了馬克思主義文明觀新境界。

把社會文明放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高度來看待,強調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發展、相互促進的結果,“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雙飛的發展過程”[20](P16),在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抓好物質文明建設的同時,必須鍥而不舍、一以貫之抓好精神文明建設。建立與新時代相適應的社會文明,因此也成為新時代的重大理論和實踐課題。這時期中國共產黨的社會文明觀,在目標上,明確提出要推動形成適應新時代要求的“思想觀念、精神面貌、文明風尚、行為規范”,從而使中國共產黨的社會文明觀在內涵上更加清晰明了。在路徑上,黨的十八大把“公民文明素養和社會主義文明程度明顯提高”[4](P6)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之一;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把“社會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作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六大主要目標之一,同時把“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作為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之一,強調了社會文明建設在提升國家軟實力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在方法上,強調要堅持德治、法治、自治的統一,強調“必須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使法治和德治在國家治理中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相得益彰”,并把培育和弘揚核心價值觀作為“有效整合社會意識”,作為“社會系統得以正常運轉、社會秩序得以有效維護的重要途徑”[21](P163),構建起了德治、法治、自治相統一的社會治理共同體,凝聚起社會治理的最大共識和強大合力,從而實現社會文明程度的大提升。在實踐上,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社會文明建設,采取了一系列舉措,取得了社會文明建設的明顯成效。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級黨委政府聚焦推動黨的創新理論深入人心這個首要任務,圍繞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個主題主線,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大力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建設,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和新時代文明實踐,推動全社會敬仰英雄、學習英雄,不斷提高人民思想覺悟、道德水準和文明素養,著力培養時代新人、弘揚社會新風。特別是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斗爭中,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得到全面彰顯,進一步在全社會形成了崇德向善、明德惟馨的良好風尚,新時代社會文明程度得到極大提升。

二、中國共產黨社會文明觀的時代意蘊

中國共產黨成立百年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文明理論,提出了一系列關于社會文明的重要論述,積極推進社會文明建設,大力提升社會文明程度,形成了中國共產黨社會文明觀,具有豐富的時代意蘊。

(一)馬克思主義社會文明理論的繼承發展

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認為,人類文明發展史是不斷由低級向高級的歷史發展過程,經歷了蒙昧時代、野蠻時代和文明時代,而文明時代經歷了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三大時期。馬克思恩格斯充分肯定資本主義文明比奴隸制文明、封建制文明具有很大的進步性;同時,又深刻揭露了資本主義文明的階級局限性和歷史局限性,指出資產階級把科學當作“勞動的剝削手段”[22](P142)把“智力轉化為資本支配勞動的權力”[23](P438),資產階級的教育“對絕大多數人來說是把人訓練成機器”[24](P417),在某種程度上仍然具有野蠻性質。馬克思恩格斯把共產主義社會的文明視為“新文明”,他們描繪了共產主義文明的特征:國家對人的統治將由對物的管理和對生產過程的領導所取代,人類第一次成為自然界的自覺的和真正的主人,每個人都擁有全面發展體能和智能的機會,社會發展將由社會成員共同生產、共同管理、共同分配、共同享有,共產主義文明將是“能給所有的人以幸福的文明”[25](P276)。歷代中國共產黨人堅持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深刻回答了建設什么樣的社會文明,培養什么樣的社會成員等一系列關于社會文明的重大問題,不斷凝練社會文明的時代特征、科學內涵和實踐路徑,是對馬克思主義文明理論的繼承和發展。從“兩個文明論”,致力于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實現培育“四有新人”的目標,到“以人為本”作為科學發展觀的核心要義,再到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強調要“培育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都突出促進人民思想覺悟、道德水準的提高,文明素養的提升,是馬克思主義社會文明觀中國化發展的新成果。

(二)在革命、建設、改革、復興事業中的探索總結

中國共產黨的社會文明觀是隨著中國革命、建設、改革、復興事業的理論和實踐探索而逐步形成和完善的。歷代中國共產黨人立足于中國革命、建設、改革和發展偉大事業,高度重視社會文明建設對國家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性,不斷深化對社會文明的認識和實踐,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對社會文明有了初步認識和探索,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對社會文明的認識不斷深化,在改革開放后對社會文明的認識更趨完善,進而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后定型成熟?;厮輾v史可以發現,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為社會文明觀的形成和發展奠定了基礎,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對社會文明的認識推到了一個全新高度,以江澤民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對社會文明觀進行了完善和豐富,以胡錦濤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實現了社會文明觀的重大突破。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開辟了馬克思主義社會文明理論新境界,使中國共產黨社會文明觀臻于成熟完善。

(三)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創新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塑造著中國人的精神世界,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中國人的思想觀念、精神面貌、文明風尚和行為規范,是提高精神境界、營造德治氛圍、培育文明風尚的價值底色,深刻影響著當代中國的社會文明程度和發展進步水平,是中國共產黨社會文明觀的重要思想來源?!吨芤住分芯陀小疤煜挛拿鳌薄皟任拿鞫馊犴槨钡汝P于文明建設的最早記載,而以孔孟為代表的儒家文化關于“禮治秩序”等論述更是對我國社會文明發展具有影響深遠。梁啟超曾說:“凡一國之能立于世界,必有其國民獨具之特質。上自道德、法律,下至風俗、習慣、文學、美術,皆有一種獨立之精神。祖父傳之,子孫繼之,然后群乃結,國乃成?!保?6(P6)歷代中國共產黨人始終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繼承者和弘揚者,強調“中國共產黨人是我們民族一切文化、思想、道德的最優秀傳統的繼承者,把這一切優秀傳統看成和自己血肉相連的東西,而且將繼續加以發揚光大”[27](P318),不斷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價值思想、人文精神、哲學智慧、道德規范等奧義精髓和智慧來推動社會文明的進步與發展。毛澤東提出“古為今用”的思想,認為應該批判地繼承傳統文化,“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華,是發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條件”[7](P707)。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國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鑄之”,要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斷提高人民思想覺悟、道德水平、文明素養,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

(四)推動社會全面進步的必然之舉

社會主義社會是全面發展、全面進步的社會,沒有社會的高度文明,就沒有社會的全面進步。歷代中國共產黨人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的價值取向,不斷提升對社會文明的認識,進而推動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的提升,彰顯中國精神、中國價值和中國力量。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在物質文明建設上取得了一系列顯著成績和歷史性進展,書寫了中華民族發展史上的光輝篇章,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成為我國的社會主要矛盾,中國共產黨也把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與此同時,一些不文明現象、不良社會風氣和不文明行為時有發生,社會文明建設還任重道遠,在推動社會全面進步的新發展階段,更需要在中國共產黨社會文明觀的引領下,不斷提升社會主義文明程度,推動社會文明達到新高度,進而為人類社會文明的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

(五)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應有之義

文明是現代化國家的顯著標志,社會文明程度的提高,對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和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具有重要意義。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提升社會文明程度,習近平總書記圍繞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他指出,到本世紀中葉,要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斗十五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社會文明將全面提升。我們黨提出要以更高水平精神文明建設為物質文明建設提供強大精神動力和思想指引,把更高的社會文明程度作為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要內容和重要標志之一,社會文明觀更加系統化和具體化。中國共產黨社會文明觀,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提升社會文明程度的一系列重要論述和要求,具有強大的思想引領力和精神感召力,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應有之義。

三、中國共產黨百年社會文明建設探索和實踐的經驗啟示

社會文明是一種過程,與社會文化既相互聯系又有一定區別,二者不可分割,社會文明與社會文化的相互激蕩推動著社會的發展進步。成立百年以來,中國共產黨對社會文明的認識和實踐不斷深化,形成的社會文明觀蘊含著豐富的理論和實踐價值,是推動社會全面進步的思想指引,也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精神動力。站在新的奮斗起點上,建設怎樣的國家,實現怎樣的社會文明,必須從百年來黨的社會文明理論與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

第一,必須堅持理論武裝和教育人民相融合,深入廣泛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學習教育。加強理論武裝是提升社會文明程度的核心。在百年歷程中,我們黨高度重視思想理論建設,始終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全黨、教育人民,推動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達到了思想上和行動上的高度統一,進而形成了革命、建設、改革和復興的強大合力。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對新時代經濟、政治文化、教育、社會、生態文明等各方面做出理論概括和戰略指引,是黨和國家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我們要始終自覺把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自覺用這一思想武裝強黨、教育人民,為新時代社會文明建設“定向”“固本”。健全完善黨的創新理論常態長效學習機制,堅持不懈抓好理論武裝,推動黨的創新理論不斷走深走實。

第二,必須堅持建設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努力提升社會文明程度。中國共產黨歷代領導集體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探索和實踐過程中,對社會文明的認識也不斷深化、不斷成熟,其中一以貫之的是對推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的堅持。從新中國成立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社會主義精神文明”逐步被提出、修改、完善,并把理想信念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思想政治教育不斷引向深入,為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毛澤東指出了“物質變精神、精神變物質”[7](P390)的辯證法;鄧小平指出“不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物質文明的建設也要受破壞,走彎路”[17](P144),物質文明和建設文明兩手抓的“兩點論”。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正確處理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必須堅持辯證的、全面的、平衡的觀點,強調只有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都搞好,國家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強,全國各族人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才能順利向前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目標和重要保證,決定著我們建設什么樣的國家和社會、培育什么樣的公民,不僅要家家倉廩實,還要人人知榮辱。在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必須堅持建設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推動社會主義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建設不斷取得新成就、創造新經驗,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努力提升社會文明程度。

第三,必須堅持自治、德治、法治相統一,強化文明實踐養成。社會文明程度的提升,公民文明習慣的養成,不僅需要道德約束的“軟環境”,也需要法律規范的“硬尺子”,必須堅持法治、德治和自治相統一,強化實踐養成。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把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確定為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在國家治理和社會治理上相輔相成,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功經驗,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在治國理政領域的重要體現。隨著我國社會由傳統向現代轉型的加速,社會治理和國家治理均面臨一系列新情況新問題,特別是現代社會的流動性加速,陌生程度增加。實現社會的有效治理和社會文明程度的提升,必須彰顯自治活力、德治正氣和法治精神,形成自治、德治、法治相統一的有機整體,強化文明實踐養成。大力倡導社會文明新風尚,明確告訴人們,支持什么行為、反對什么行為,哪些行為是要大力倡導的、哪些是要共同反對的,避免引發不文明對文明的擠出效應。培育公民的公共意識、責任意識、規則意識,大力開展社會公德教育。更加強調法治對公民道德建設的保障作用,用嚴格的執法和管理喚起人們的文明意識,形成人們對文明的敬畏克服管理缺失導致的“公地悲劇”“破窗效應”,不斷筑牢社會的底線思維與文明習慣。

第四,必須堅持守正與創新相結合,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于提升社會文明程度具有重要價值。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于中華文化沃土”“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21](P164)。建設具有高度社會文明的現代化強國,必須堅持守正與創新相結合,堅持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扎實開展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理研究。積極探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介入新時代社會生活的可行路徑,中華傳統文化在歷史上曾發揮了規范社會行為、引領社會風氣的巨大作用,通過通俗化的講解,將其融入當代家庭美德和個體精神修養的建設中,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真正走入群眾的生活中。推動社會主義文藝繁榮發展,推動文藝創新,推出一批精品力作,推動形成尊重崇高、禮敬崇高、追求崇高的社會氛圍。

第五,必須堅持黨風政風與社風相促進,以優良黨風政風帶動社風民風。黨風政風、社風民風,直接反映著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是社會文明程度的“晴雨表”?!肮亠L正則民風淳”,黨風政風是影響社風民風建設的重要因素,與社風民風緊密相連、相互影響、相互作用。早在蘇區時期,“蘇區干部好作風”就成了中國共產黨的顯著標識。毛澤東在《整頓黨的作風》中提出,“只要我們黨的作風完全正派了,全國人民就會跟我們學。黨外有這種不良風氣的人,只要他們是善良的,就會跟我們學,改正他們的錯誤,這樣就會影響全民族?!保?8](P31)鄧小平也多次指出用黨風帶政風促社風的重要性,強調“為了促進社會風氣的地步,首先必須搞好黨風,特別要求黨的各級領導同志以身作則”[16](P177)。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作風建設要從領導干部抓起。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要充分發揮各級領導干部在社會文明建設中的關鍵作用,堅持黨風與社風相促進,以優良黨風政風帶動社風民風,大力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猜你喜歡
中國共產黨文明建設
《慶祝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
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頌
中國共產黨何以擁有強大的群眾組織力?
請文明演繹
中國共產黨100歲啦
漫說文明
黨的政治建設怎么抓
《人大建設》伴我成長
保障房建設更快了
《人大建設》建設人大的故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