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贏未來
——“學分銀行”框架下青島高技能型人才培育探究

2021-11-30 03:18山東省青島酒店管理職業技術學院
營銷界 2021年9期
關鍵詞:學分銀行學分制高技能

彭 霞(山東省青島酒店管理職業技術學院)

■ 前言

當今全球各國白熱化的經濟競爭,實質都是高層次、高技能型人才的爭奪。國內外各大城市都在積極加大吸引、留存優秀人才的力度。在以深圳、上海為代表的國內一線城市相繼出臺了吸引人才的一系列優惠政策。從青島市來看,人才發展還不能適應我市國際化大都市的定位,不能滿足我市全面發展藍色經濟,面向“高端制造業+人工智能”的產業發展新布局,突出表現為按照市場競爭導向,促進人才發展的制度環境不夠健全,人才配置、培育、集聚、評價、激勵等方面改革推進較慢。如何圍繞本市藍色經濟高端制造業社會發展內在需求,健全“學分銀行”框架下的學習型社會的大環境。緊密結合靈活而有效的校企協同育才機制,來保障青島市的人才培育和可持續的供給,為青島“智贏未來”加快建設宜居幸福的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撐。

從2019 新年伊始,國務院根據發布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來部署加快推進職業教育國家“學分銀行”建設,以促成職業教育學習成果可追溯、可查詢、可轉換。有序開設學歷證書和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所體現的職業技能學習成果的認定、積累和轉換的個人學習賬號,為我國職業技術高技能人才可持續成長拓寬渠道。在國家層面已明確表明:首先在職業教育領域建立“學分銀行”,職業院校對取得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校內學生及校外社會成員,支持其根據證書等級和類別免修取得學歷認證要求中的部分課程,在完成規定內容學習后依法依規靈活取得職業教育的學歷證書。青島面向海洋的藍色經濟高端制造業發展亟須大量高技能人才,加速搭建“學分銀行”框架來培育本土高技能人才是促進青島經濟發展的當務之急。

■ 實施“學分銀行”是青島拓寬培育職業技能人才方式的必然選擇

在2001 年國家教育部提出要在各地的中職學校開展實施學分制,后來拓展到對高職院校的要求。2014 年國務院出臺了《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中提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中構建學分積累與轉換制度,推進學習成果互認銜接”,各級政府部門發布的關于職業教育的文件里基本都會提到“學分銀行”、學分制及學分積累與轉換的內容。浙江、廣東等省的教育廳先后發布了關于建設學分制方面的文件,廣東省教育廳在實施“一流高職院校建設計劃”中明確要求,只有開展實施學分制管理改革的學校才會列入一流高職院校的建設名單。山東省教育廳及下屬教育行政部門也在積極實施“學分銀行”的探索和改革,青島作為山東省重要的經濟發展領頭羊城市,在青島首先建立“學分銀行”框架下的高技能人才培育系統是促進青島經濟發展,領先及帶動全省經濟跨越,提供人才保障的必然選擇。

本市一系列依托高、精、尖海洋產品的設計及制造,其中關鍵技術的試驗驗證、產品可靠性保障、新工藝應用及專業設備的研發等科技及產業創新活動,在產品研發、設計、制造、試驗、檢測能力建設方面,亟待培養一批企業所需的技術研發、工藝創新等領域優秀專業高技能型人才。加快青島市企業技術中心和工業設計中心及數據中心建設,為制造業人才和互聯網應用人才集聚提供載體平臺,必須助推駐青高校的“雙一流”及高職院?!疤馗哂媱潯苯ㄔO,鼓勵探索校企合作協同育人的有效新模式,完善以產權雙“法人制”為紐帶、校企一體的共享優勢資源的職業教育集團發展模式,是本市大力培養卓越工程師、“金藍領”為代表的急需緊缺高技能人才的主要育人途徑?!肚鄭u市“十三五”人才發展規劃》中提到,2020 年需培育或引進工程技術人才2 萬人、“金藍領”高技能人才5 萬人。因而,面對這個目標,架構“學分銀行”框架下綜合共享校企資源的職業技能人才靈活培養方式是青島人才驅動下經濟持續發展的內在必然要求。

■ “學分銀行”的推進是社會職業技能培訓多樣化、終身化的必然要求

當下以數字革命驅動的科學技術正引領人類社會進入了互聯網技術的“寒武紀”,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5G 為代表的新技術似生物多樣性爆發期的“寒武紀”一般正迅猛抬頭,給當下的社會生活帶來深刻的改變。技術的更新和迭代超過以往的任何一個時代,從2G 到3G 經歷了13 年,3G 到4G 的發展不到5 年的時間,而明年即將迎來5G 的普遍商業應用時期,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快,人們的知識更新也在加快,意味著職業技能的培訓是終身的持續學習過程,不再是一張學歷定終身的時代了。技能人才需要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和技能以達成與社會技術的同步。

在山東省青島,高等教育大眾化、普及化的重任由職業教育來承擔,高等職業教育是以服務發展、促進就業為辦學方針,著力培養高素質的社會勞動者和高技能人才的非精英類型的教育。經調查數據顯示接受高等職業教育的學生90%左右來自普通職工家庭、農民家庭、進城務工人員家庭、社會弱勢群體家庭,50%以上的學生是家里的第一個大學生。因此,高職院校的學生在個性特長方面表現出明顯的個性化,在學習意愿、就業意愿等方面表現出多樣化。高職學生在入學填報專業志愿時,缺乏家庭成員的理性指導,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有30%左右的學生剛入學就有轉專業的意愿,在校學習期間,很多學生的想法和意愿常常發生變化。因此,高職院校在學習資源豐富的大平臺——“學分銀行”下,會讓學生擁有更多的選擇機會,來滿足適應學生不同的學習意愿和就業意愿。該體系是服務學生發展,促進學生高質量就業,保障青島能夠在本土培育更多高技能人才,達成“智贏未來”的必然選擇。

■ 對標國際、面向國內建立全市的統一職業教育“學分標準”

建立學分標準是“學分銀行”實施中學分累積與轉換的重中之重。歐盟的ECTS 和ECVET 分別是高等教育的學分制體系和職業教育學分制體系,在體系標準下實施歐盟各國間高等教育的學分制互認。因為有了統一的標準,學生可以在不同的歐盟各國家之間,通過學分的互認來取得學歷證書,大大提高了歐盟間教育資源的共享。近年來,我國國家開放大學正積極致力于學分標準的認證,但還沒有形成最終上下打通一致的認證體系。因此,青島市政府如能抓住機遇,盡快組織研究、制訂對標國際面向全國統一的職業教育學分標準,通過“學分銀行”的建立、職業教育學習成果的認定、學分積累和轉換,不僅能夠極大促進青島地區的職業技能人才的終身學習和本市學習型社會的形成,更能起到示范和標桿的作用引領全國,進行全國性的統一學分標準制定,來保障“中國制造2025”所需要的技能人才。

■ “學分銀行”建設對青島經濟發展的意義

青島正積極發起“高端制造業+人工智能”的產業攻勢,新動能的投資建設快速增長,需要各方面的高技能人才。在青島能搭建以“學分銀行”框架下的教育模式來大力實施職業教育,能更靈活的將校內傳統的學歷教育,與社區、企業等更大范圍社會所需的各類技能培訓相互結合打通,在青島實施資源校企共享,協同育人模式構建學習型社會,將新型數字技能以最便捷的方式為青島自產自銷合適的本土高技能人才搭建堅實的教育土壤;也能對外樹立青島崇文尚教的城市形象,并成為“終身學習”學習型城市典型,輻射全國引領“學分銀行”的建設。

猜你喜歡
學分銀行學分制高技能
宜興陶瓷行業高技能人才培訓班2022年第二期
城市軌道交通高技能人才培訓思路與對策
學分制背景下高校教學管理改革思路探析
“學分制”盤活遠程教育工作原動力
雙證制嵌入學分銀行社會服務體系策略研究*
試析“學分銀行”在高等職業教育中的運用
學分銀行—信息化時代學習體系變化的要求
高技能人才工作實踐與探索
淺議石油企業高技能人才培養
形式上的熱鬧如何變成實質上的成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