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初中美術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滲透策略探索

2021-12-01 03:18劉會
民族文匯 2021年6期
關鍵詞:滲透教學初中美術傳統文化

劉會

摘要:人們現在對青少年的全面發展非常重視,教師和家長的文化水平都在不斷提高,他們沒有了認為美術會耽誤學習的固有思想,而且由于他們思想發生了改變,現在的藝術生也逐年增加。許多人也認識到美術使我們感悟生命和體會生活的幸福,而且美術中融合了許多優秀的傳統文化,可以使學生更好地了解和學習傳統文化。

關鍵詞:初中美術;傳統文化;滲透教學

中國是有著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中國美術經過幾千年的積淀、傳承,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藝術傳統。美術課程凸顯視覺性,具有實踐性,追求人文性,強調愉悅性,同時,人們越來越關注青少年的人文素養,尤其是對初中美術課堂中滲透傳統文化的重視。因此,對于初中美術教學中傳統文化滲透的方法研究有著鮮明現實意義。在美術教學過程當中,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從學生身邊感興趣的事物入手,在教內容中滲透我國優秀傳統文化,使學生感受到我國歷史的源遠流長,在傳統文化滲透的過程當中來浸潤自己,提高自己。

一、創新美術教學方式

傳統的美術教學還是以前的講授方式,老師在黑板上畫,學生在下面臨摹,對書本知識也是進行淺顯的基礎教學,認為學生只要掌握教材內容就可以,這樣沒有創新的上課方式無法提高學生的上課熱情,學生對學習沒有積極性,課堂氛圍死氣沉沉,學生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很好的融入進來,在創作上也沒有靈感和創意,繪畫視覺表現力不突出,作品主題不鮮明,缺乏想象力和創新意識,老師要根據學生的發展水平和理解能力,在備課的時候搜集一些相關的優秀作品,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通過感官體驗,結合作者的創作背景和意圖,讓學生不僅能欣賞到優秀的作品,還可以領略到作者的藝術風采,深入對傳統文化的灌輸,讓學生充滿好奇心和求知欲,僅僅抓住學生的學習心理講授內容,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

二、感受多元化美術情景

就我國國畫創作來看,畫家更加重視神韻的勾勒和表達,注重意境的傳遞和擴散,所以教師更應當把重點放在情境的創設上,學生需要在特定情境的引導下感受作品中描繪的畫面,感受我國的傳統文化,這樣才能有身臨其境之感。例如,在講解《盛唐氣象》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欣賞《搗練圖》這一副作品的時候,教師就需要先講解大概的背景故事,這幅畫創作于唐代,彼時唐朝勢力鼎盛,搗練圖就是描繪了婦女搗練的勞作場景,由于衣服縫制的工序十分復雜,所以婦女們需要共同合作,前后配合。由此,教師就需要為學生設計出啟發性的問題,讓學生思考,在盛唐背景下,畫中的人物形象具有什么樣的特征?畫作中展示的豐腴的女性形象與魏晉時期的女性形象有何區別?如果你自己也處于這種勞動場景之中,你會有何種感想和思考?而學生經過思考以后,也可以感受到盛唐背景下,貴族婦女怡然自得的神態與嫻雅的身姿,體會到畫作中豐富且生動的人物形象[1],進而可以更好的把傳統文化應用到美術教學中。

三、滲透文化教學,展開傳統文化節日活動

我們國家有很多傳統節日,比如端午節、重陽節、春節、中秋節等,教師要積極利用節日組織學生展開相關的活動,在濃厚的節日氛圍中,讓學生親身體驗文化的魅力,潛移默化地接受著文化的影響。

例如,中秋節要到來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搜集有關“月亮”的古詩詞和繪畫作品。古人對月圓有著深刻的“執念”,而且這一特點在繪畫和建筑上也明顯體現出來。還可以組織學生制作燈籠并展開猜燈謎一系列的活動。濃厚的文化氛圍可以更好地引導學生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四、運用吉祥圖案,增強創新意識

每一次學生在創作時,都需要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將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充分表達出來。教師如果將教學重心放在理論知識的講解上,未能帶領學生分析美術作品中的情感,那么將無法正確引導學生,無法使其體會到藝術之美,也無法深入理解事物的形象與結構,在創作時無法體現鮮明的主題和擁有充足的創新元素。我國擁有非常多吉祥的圖案,并經過千百年的歷史演變,能夠將我國人民的生存信仰充分體現出來。因此,美術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可充分利用各式各樣、不同類型的吉祥圖案,帶領學生回憶和思考出現吉祥圖案的場合,分析這些圖案在不同場景下所具有的價值與意義。通過分析吉祥圖案,結合教師的解讀和引導,學生可了解全新時代背景下吉祥圖案所發生的變化以及其背后傳統文化發生的變化,使創作出的繪畫作品具有較強的創新性,擁有更多的思想內涵。

五、結合生活實際,領悟傳統文化精髓

初中學生對于美的鑒賞能力處于萌芽階段,需要教師結合他們的年齡以及生理特征,做出正確的引導,合理設計教學程序,合理規劃教學課程,方便學生更有效率地吸收理解。教師可以用一些真實存在的建筑或是名畫佳作為切入點,在課堂上做專題鑒賞,增強與學生的趣味互動以及感知分享,通過這類作品,讓學生感悟中國文化的發展歷程,感悟所處時代的美好。例如在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北京奧運會游泳館“水立方”的構造進行美術分析,結合相關視頻以及圖片,全方位地展示“水立方”建筑的時代美感以及傳統藝術價值。在課時完畢后,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任務,給學生分設不同的任務小組,分別去搜集中國古代美術作品和現代美術作品的典型代表,通過不同藝術表現手法的古今對比,讓學生感悟中國文化的一脈相承,深刻領悟文化精髓。同時結合古代創作的歷史背景以及條件,讓學生更加珍惜所處時代提供的便利和資源。

傳統文化對于初中美術教學的意義重大,二者的合理融合讓學生在學好初中美術學科知識的同時,有助于學生激發對于傳統文化的認知度,能夠積極主動接受并傳承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教師要充分貫徹這一授課模式,培育學生對于欣賞“美”的良好素養,教師要時刻牢記自己也是傳統文化傳播者這一身份,傳播傳統文化的正能量,真正起到教書育人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熊菁.初中美術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滲透策略探究[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20,(01):197.

[2]吳萍.淺談初中美術課中民族傳統文化的滲透[J].教師,2018,(06):71.

[3]于文軍.初中美術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滲透策略探索[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01):199.

猜你喜歡
滲透教學初中美術傳統文化
關于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思考
探究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進行滲透應用
淺談情感教育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滲透
淺析日本“世襲政治”產生的原因及其影響
大學生國學教育中相關概念辨析
中國影視劇美學建構
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主義的和諧思想融合
提高初中美術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略
個性化教育在美術教學中的運用探討
淺析傳統文化教育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