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生美育路徑探索研究

2021-12-12 01:09喬君然
福建茶葉 2021年7期
關鍵詞:課程內容美育美的

喬君然

(衡水學院,河北 衡水 053000)

1 中國傳統文化在大學生美育中的價值

1.1 健全開展美育工作的文化背景

大學生一般具有自己獨立欣賞美的客觀需求,可以欣賞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服飾文化和表演藝術。但他們的這種審美更傾向于追逐流行時尚趨勢,并不能夠真正闡述出他們自己對于美的需求和美的看法。運用中國傳統文化培育大學生欣賞美的內在需求和表達自我觀點的文化素質,能夠讓他們從短暫的視覺愉悅感中掙脫,追求具有高審美價值和文學藝術品位的美學作品,形成健全的審美體系和正確的價值觀念。

1.2 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精華

大學生在信息化時代下成長,他們所接觸到的大量信息逐步形成對他們思想意識的影響。部分沒有深入接觸過外界社會信息的大學生,很可能因過分沉溺于虛擬的網絡信息和審美導向,產生過分依賴化妝品和流行服飾文化的現實情況。中國傳統文化中無論是思想美還是形式美,其內容都是非常博大浩瀚的,把中國傳統文化作用于對大學生審美價值和積極審美的教育中,使他們對身邊事物的審美傾向于包容性和多元性,可以減少部分大學生存在不當價值觀的行為和導向的情況。

2 中國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生美育的現狀

2.1 把美育工作等同于藝術教育

審美作為大學生對某種文化或者某個商品作出評判的內在條件,與他們從小所接受教育文化和生活相關。部分高校為了提高學生的審美,會專門要求他們學習一定量的藝術教育課程,使其具備欣賞文學藝術和繪畫藝術等內容的綜合素質。這讓大學生在接觸現代教育環境的同時,也逐步受到以金錢為導向的價值觀影響,使他們當中的一部分人認為藝術工作是快速獲取財富的一種手段。這種現狀使大學生美育工作逐步脫離對他們欣賞美的教育,存在教師指導方向上的一定錯誤。

2.2 沒能系統化地開發美育課程

高校在培養大學生審美的過程中,會著重傾向于讓他們學習大量的藝術文化類課程,使其能夠在一定的教育熏陶作用下,形成能夠欣賞現代社會美學作品的綜合素質。把開展美育工作的重點放在了對大學生自我欣賞能力和外界欣賞要求的教育上。這讓部分人員把裝扮自己的外表當成實踐美育課程的重要內容,不能夠把心思完全用在學習高校文化課程和文化知識上。這也讓他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只停留在影視作品中的服飾內容上,缺少對欣賞美的獨特視角和創造美的個人想法。

2.3 美育教師隊伍素質有待提升

教師的藝術修養和文化素質,會體現在他們執行教學工作的方方面面,也給大學生的審美帶來一定的影響。文化功底深厚,人格高尚,德才兼備的教師才是真正的好老師,教師自己要深入扎根傳統文化的土壤中,汲取傳統文化中的優秀成分,才有可能對學生產生良好影響,部分教師對傳統文化學習不夠,或者知之甚少,難以實施傳統文化與美育的融合。還有不注重個人言行和衣著裝扮的教師,很難在教學中受到大家的歡迎。相反穿著個性的教師人員,則會為學生的穿衣打扮和與人交往的社交言行,產生相對顯著的影響,容易讓大學生對他們產生一定的親密社交想法,溝通自己在審美需求上的各類需求。高校應當重視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提升教師的美育工作質量。

2.4 缺少對美育實踐課程的規劃

大學生通過高校的一系列美育課程認識距離他們生活很近的藝術文化內容,會逐步產生自我探索的審美欲望。在校參與有組織的團體社交活動或者文學藝術宣傳活動,結交更多與自己審美站在同一水平線上的其它大學生或者班級干部。高校所實施的美育課程,對大學生實踐性需求不夠了解,難以團結大家完成對課程內容的有效學習,而是讓他們以自己的社交方式或者獨特審美,去吸引和追求讓自己產生精些精神愉悅感的客觀事物。這種現狀呈現出了高校美育工作在課程規劃上的不足,需要更多的考慮到學生個人審美的需求。

3 中國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生美育的路徑

3.1 增強教師自身的工作水平

教師要把生活中的審美和藝術上的審美進行實施美育工作內容方向的具體區分,防止大學生出現濫用藝術審美的實際做法。許多文學作品中,都會用修辭手法和夸張言論,處理某個事件或者事件內容,使其能夠表現人的情感在和在一定歷史背景下的審美趨勢。這類藝術上的審美,一般不適用于大學生欣賞現實生活中的美的作品。生活中相當多的自然景觀,沒有經歷藝術審美這一階段的他人品評,也一樣能傳達出豐富的美學文化和自然環境下的審美需求。教師應當把藝術教育課程的實施作為提升大家藝術審美的一小部分工作內容,為他們普及一定的生活美景和現實主義審美需求,使其審美需求的成長存在可借鑒性和與時俱進的趨勢。通過介紹部分文學作品的創作背景和特定歷史文化內容,把中國傳統文化融入到培養大學生科學價值觀的美育工作過程中,使他們能夠受到現代教育環境的積極審美影響,不盲目追求與生活審美相脫離的復古服飾文化或者其它文化內容。對大學生審美需求進行一定程度上的引導,使他們能夠正確的欣賞和追求,促進大學生的審美自信和科學價值觀的形成。

3.2 開發存在自然環境的課程

教師要把大學生欣賞美和表達美的需求,作為開發美育課程內容的重要方向,改變以往只重視他們審美質量,卻不合理引導他們表達各自審美的不當教學方法。通過對藝術文化類課程的實際教學調整,減少非藝術類專業大學生所學習的藝術類課程任務量,專注于開發提升所有學生審美表達的生活類文化課程。把中國傳統文化融入到培養大學生文學素質的表達內容中,對相關課程進行生活審美上的教學要求,刪減敘事表達手法過于繁瑣的文學作品教學要求,使大學生能夠接觸到更符合現實生活環境的課程。在引導他們學習課程內容的課堂教學場景中增加欣賞自然景觀的圖片教學案例以及人物和風景的攝影教學案例,幫助大學生了解客觀世界中的真實審美需求,減少部分人員只欣賞服飾文化的不當審美素質。對中國傳統文化中曾經出現過的多種時代審美進行有一定歷史考究的史實記載分析,為大家普及審美變遷下的文學藝術創作手法,使大學生能夠了解到美學藝術的復雜性和包容性,減少對他人審美的過度批判和惡意猜測。重視高校融入中國傳統文化的課程教學過程,為大學生的審美表達提供足夠的教育基礎。

3.3 把握教師素質的培訓標準

教師素質對大學生美育工作產生的影響,主要體現在日常言行和穿著裝扮上的溝通與交流。這讓很多人會通過對教師衣著的欣賞,判斷其自身的受教育水平和講解課程內容的文化素質。教師在穿著上的過度隨意,會使大學生對他們的專業能力存在一定的質疑,認為其受教育程度不能夠給自己未來的審美生活,帶來好的影響和先進思想文化。實際上,教師在工作場所內的穿著主要以體現職業身份和傳遞樸素價值觀為主,很少存在帶入自身個人審美的裝扮。教師作為每天與大學生面對面交流的教育工作者,應當把美育課程內容落實到自己的生活審美中,盡可能為大家展示自己在工作上的認真態度,注重講解不同課程內容方向上的穿著裝扮,把中國傳統文化融入到對大學生審美素質的培養上。這能極大降低他們錯誤判斷他人審美的情況,增強大學生審美中的包容性和高雅情趣,減少部分人以品牌價值或者穿著舒適度評判他人審美的不當心理。通過教師之間的審美交流和對新入職教師的美育工作具體培訓,增強美育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和教育質量。

3.4 強調課程實踐能力的要求

教師要理解大學生的審美需求,允許他們在不影響公共安全秩序的情況下裝扮自己的衣著和服裝配飾。對部分不符合高校著裝要求的人員,進行特殊審美或者特立獨行個人想法上的教育引導,使他們具備融入群體生活的學習意識,不把個人審美作為參與各類活動的唯一要求。通過落實具有一定實踐能力的美育課程,幫助大學生自發組織建設高?;顒由鐖F,使他們能夠在課程學習中掌握評價他人審美的文學藝術素質,完成與大家的審美溝通和相互欣賞。讓部分存在較高活動組織能力和審美需求的人可以在課程中獲得一定的自信與滿足感,不把社交作為唯一肯定自我需求的學習途徑。在指導大學生學習課程內容時著重講解社交審美和生活審美存在的交叉點和不同點。結合他們所喜愛的時尚流行服飾,分析現代社會在審美導向上的包容性需求,讓大學生可以真正看到自己對審美或者對社交的獨特需求。把中國傳統文化融入到對大學生的審美需求教育工作環節,使他們可以通過學習社交,替代自己一部分并不急需或者想要實現的美的感官需求。通過規劃一部分讓大學生,進行審美交換的課程教育活動,實現美育課程的實踐能力和審美需求教育。

教師在實施大學生美育相關工作內容時要重視自身素質和課程實踐能力的具體影響,把培養大學生審美需求和價值觀作為教育他們學習課程的重要方向。對課程要落實怎樣的審美教學內容進行有一定自然環境和歷史文化內容講解上的規劃,幫助大學生更好的學習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審美文化和現代審美需求,增強美育工作中的課程質量。

猜你喜歡
課程內容美育美的
基于“課程內容六要素”的繪本文本解讀路徑探析
論公民美育
讓美育引領幸福生活
水彩畫課程內容與教學體系改革的必要性
美育史料·陳抱一談兒童美育
打破平衡
好美的霧
析課程內容 謀教學佳策——“數的認識”模塊知識的教學思考
美育教師
出來“混”,總是要美的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