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務驅動教學模式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運用探究

2021-12-16 17:12楊長武
當代家庭教育 2021年31期
關鍵詞:任務教學教學探究初中化學

楊長武

摘 要:在初中教育教學理論不斷更新完善、各類教育教學資源愈發豐富的形勢下,初中化學教學面臨新的要求,即在幫助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內容的同時,強化其學科素養,促使其全面發展,使其對更具全面性與自主性的教學模式愈發重視。任務驅動式教學由此進入教師視野中。文章以此為切入點,探究該模式的應用價值與瓶頸,揭示其運用發展途徑。

關鍵詞:初中化學;任務教學;教學探究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 (2021)31 -0109-02

【Abstract】Under the situation that junior high school education and teaching theories are constantly updated and improved,and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sources are becoming more abundant,junior high school chemistry teaching is facing new requirements,that is to help students master the basic knowledge of the content,at the same time,strengthen their academic literacy and promote their all-round development,and make them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a more comprehensive and autonomous teaching model. Task-driven teaching has thus entered the teacher's field of vision. The article uses this as an entry point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value and bottlenecks of this model,and reveal its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methods.

【Keywords】Junior high school chemistry;Task teaching;Teaching inquiry

初中化學作為學生初步建立系統化學知識體系,形成基本化學觀念與相應思維雛形的重要課程,其在新的教育發展趨勢下,需要借助更具效用的教學模式,優化教學內容與教學機制,以此促使學生通過化學學習提升自身科學認知水平與化學思維能力,并通過應用知識分析處理問題,綜合強化自身素養。因此,基于該教學發展需求的任務驅動式教學應用,具備一定的研究價值。

1.任務驅動模式教學應用價值

受自身化學知識儲備與學科認知水平的制約,學生在初中化學學習過程中往往不具備自主思考學習探究的傾向,過于依賴教師的灌輸講解,使其在整體課程學習過程中呈現被動學習態勢,在削弱其自主思考能力的同時,也不利于教師促使其深度學習,滲透各項學科素養培養內容。因此,兼具全面性與自主性的任務驅動學習模式,不僅可改變灌輸講解的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自主學習發展空間,而且能促使學生建立新的化學學習認知,改變其思維模式,有效滲透各項化學學科素養內容。

2.任務驅動教學模式應用瓶頸

(1)缺乏合理引導

任務驅動教學模式給予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的空間較大,但在缺乏一定引導的情況下,一部分學生在實際任務探究過程中容易出現自主學習探究方向的錯誤或思維混亂的情況,削弱了任務驅動下的各項學習活動的實際效用,并且在其占據一定教學時間資源的情況下,對整體課堂教學效率將產生不利影響。

(2)活動內容單一

在現代初中化學教學中,為學生提供多種學習發展途徑,是落實促進其全面發展的教學工作的關鍵。因此,單一的任務學習探究活動,不僅容易令學生出現思維固化的問題,與任務驅動教學模式的設立初衷不符,而且會對學生化學學習興趣產生一定的不利影響,不利于學生在長期學習中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

3.基于初中化學的任務驅動模式應用途徑

(1)合理構建情境,優化任務驅動探究引導

為引導學生有效開展學習探究活動,教師應從任務教學引導內容入手,通過構建相應情境,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使其借助情境生成具體的學習探究問題,并將其與任務內容相結合,主動思考轉化課程知識內容。例如,在《分子和原子》的課時教學中,教師可借助多媒體或微視頻,先行向學生展示部分生活情境內容,如在一定距離可以聞到花香、沖速溶咖啡時粉末消失不見、地面的水在陽光照射下蒸發更快等,以此促使學生提供直觀觀察情境內容,思考上述引發情境中各現象的原因。此時教師可提供問題情境,如“能否從物質形態變化角度分析剛才展示的情境內容?請再列舉兩條類似的生活現象”以問題情境為引導,促使學生主動開展自主思考探究活動,進而從問題提供的物質形態角度出發,分析情境中的物質形態變化本質,進而對組成物體的“微?!碑a生一定合理設想,并通過篩選自身生活經驗中的類似現象,在任務探究過程中逐步接觸分子的性質。在其完成問題思考與任務探究后,教師可及時引出分子與原子的基本概念,進而令學生借助新學的知識概念,要求其從微觀角度出發,再次對教師展示的情境與自身列舉的生活現象加以闡釋。相較于直接向學生頒布學習任務的形式,基于情境引導的任務驅動探究活動,更有利于教師激發學生學習探究化學的興趣,提升其任務學習積極性與自主性,進而令其依照任務設定方向進行思考分析,在加深知識印象的同時,有效鍛煉自身思維能力與推理能力,并借此強化自身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素養。

(2)明確任務目標,完善任務驅動探究框架

為提升任務驅動下學習活動的有序性與精準性,教師在合理構建課堂教學情境基礎上,應完善探究任務目標,令學生在明確整體學習框架的前提下開展自主學習探究活動,使其能夠依據具體的學習探究目標,把握自主學習探究方向與進度,提升該教學模式的實際效用。例如,在《金剛石、石墨、C60》的課時教學中,教師可引入思維導圖工具,借助其在思維具象化與知識結構具象化方面的優勢,將課程知識脈絡展示給學生,并將任務探究目標在相應知識節點處進行標注,如在“金剛石、石墨物理性質”的思維導圖節點處,教師可標注相應任務探究目標“分析金剛石與石墨物理性質的差異及其原因”,令學生借助教師提供的玻璃刀裁玻璃與石墨導電性實驗演示視頻等,在任務探究目標指導下深入思考分析演示實驗內容,進而分析碳單質在不同物質形態下的性質變化,進而為后續針對碳單質物質結構與性質學習活動奠定堅實的基礎。同時,教師可令學生參考展示的思維導圖結構,自主繪制任務探究學習思維導圖框架,并在各任務學習活動結束后,填充相應的任務學習內容,如應用分類思想進行元素化合物分類等,以此利用思維導圖進行任務總結,最終形成完整的思維導圖內容,并在課時總結階段比較任務探究導圖與課時知識思維導圖,以此強化各項學習任務與課時知識點的具體聯系,提升任務驅動教學的實效性。

(3)科學設置梯度,保證任務驅動探究進程

在學習化學的過程中,認知障礙是驅動學生主動思考探究知識內容的重要元素,而學習任務則是借助新舊知識認知沖突,引導學生在相應教學節點產生對應認知障礙的關鍵。因此,為凸顯任務驅動教學模式作用,教師應合理設置學習任務梯度,促使學生在任務探究過程中逐步產生認知障礙,并通過解決障礙實現化學學習的平滑遷移,進而構建合理的化學學習認知發展框架。例如,在《化學式和化合價》兩課時的教學中,教師可結合課時教學目標,按照課時學習遞進順序設置學習任務,如“在規定時間內正確表述常見元素以及原子團的主要化合價”“準確書寫常見單質化學式”“依據物質中各元素或原子團的化合價,寫出化合物的化學式”的任務遞進順序,以此令學生從易到難,逐步攻克自身在相應學習節點產生的認知障礙,在幫助其通過自主學習構建新舊知識聯系的同時,也能令其在此過程中收獲一定的成就感,以此激發其化學學習興趣,保證其在任務驅動下的自主學習探究活動中的積極性。

(4)引入信息技術,提升任務驅動探究效率

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普及、各類學習資源愈發豐富的形勢下,信息技術應用水平成為衡量初中化學教學質量的重要標準之一。因此,教師應合理引入信息技術,借助其高效性與靈活性,提升自主學習探究效率。例如,《燃燒和滅火》的課時教學中,教師可借助微課視頻等信息資源,令學生在課前先行借助其學習物體燃燒條件等知識內容,進而為其提供學習任務“結合對物體燃燒與滅火的學習理解,搜集相關滅火案例并對其中滅火設備或方法的原理進行分析”,進而在正式課堂令其開展合作探究任務,即以小組為單位,就課前探究任務中的滅火案例進行交流,進而選出本組最佳滅火分析案例。此時,教師可開展匯報任務,要求各小組輪流就本組最佳滅火案例分析內容進行闡述,教師應要求代表學生就案例中涉及的滅火原理、能夠采取的其他滅火措施、案例中的滅火方式的改進措施等進行匯報闡釋?;谖⒄n支持的自主學習探究活動,教師可通過將其與“課前探究任務—課上合作交流任務—學習匯報任務”三重任務驅動模式相結合,為學生提供新的任務學習模式,令其借助微課等高效學習工具,縮減知識學習轉化效率,進而提升任務探究學習效率。

(5)重視實驗教學,鼓勵任務驅動探究創新

實驗教學作為教師將相對抽象的化學知識或化學過程具象化的教學手段,其靈活性與自主性,使其與任務驅動教學模式具備一定的契合性,因此教師應重視實驗教學,并利用任務驅動教學模式促進學生的實驗創新發展。例如,在《溶液酸堿性的檢驗》的課時教學中,教師可將學生劃分為各個實驗小組,并為他們提供微視頻,側重展示該課時實驗中的各項實驗儀器(玻璃棒、紗布、研缽等)的使用規范以及石蕊溶液性質等,進而為其提供實驗探究任務主題“檢驗不同溶液的酸堿性”,令其通過自主選擇實驗材料,如白醋、食鹽水、肥皂水等測定溶液以及牽?;?、月季花、紫羅蘭以及pH試紙等指示劑材料,進而結合自身對溶液酸堿性的理解自主設計實驗方案,并對指示劑顏色變化等實驗現象進行猜想,并通過動手操作進行驗證。相較直接令其依照固定步驟開展實驗探究的教學形式,令學生以任務探究形式自主設計實驗方案并進行實驗探究的教學形式,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自主學習發展空間,在培養其化學實驗探究精神與能力的同時,也便于教師滲透實驗創新意識,深化任務驅動教學意義。

(6)改善教學評價,落實任務驅動探究定位

教學評價作為學生對自身學習情況進行定位的教學元素,其在任務驅動教學模式中的合理應用,可令學生及時回顧總結任務學習探究過程,令其及時發現自身存在的不足或優勢,并將其與課時知識相結合,形成完整的學習總結內容,鞏固課時教學成果。例如,在《溶解度》的課時教學中,教師可令學生在各個學習任務節點,設置自主命題設計活動,以兩人一組的形式進行互相提問,并就其問題回答情況對其任務學習情況進行評價,如在溶解度與溶解性關系的探究任務中,教師可令學生自主設計二者關系判斷的題目,令另一名學生迅速分析判斷不同溶解度標準對應的溶解性,并交由題目設計者從回答速度與準確性方面對其進行評價,實現學生互評。在此基礎上,教師在整體課時總結階段,可令學生借助各任務節點的互評進行自評,并就各任務節點產生的問題進行記錄,由教師收集處理,分析學生在整體任務學習過程中呈現的問題,進而直接切入重點,為學生提供專業教學評價內容,指明其在課時學習中存在的不足與優勢,幫助其解決相應學習障礙,并引導建立正確的學習規劃,以此令其在學生互評、學習自評、教師評價的三重影響下全面審視自身學習情況并及時解決問題,鞏固課程學習成果。

4.結束語

綜上所述,為促使學生全面發展,教師應重視任務驅動模式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作用,進而結合課程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將該模式與各項教學活動或教學手段進行有效結合,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發展環境,綜合提升其化學學習水平。

參考文獻

[1]傅秀英.初中化學構建“任務驅動”型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9(20).

[2]姚萬國. 初中化學教學中的任務驅動教學模式的實踐[C].教師教育論壇(第七輯).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2019.

[3]任珺.任務驅動教學模式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9(08).

[4]劉建榮.初中化學構建“任務驅動四段式”課堂教學模式初探[J].課程教育研究,2019(02).

[5]吳亞明.任務驅動教學模式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新智慧,2018(13).

[6]張振鳳.任務驅動教學模式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甘肅教育,2018(03).

[7]胡宗銘.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任務驅動教學模式的應用[J].才智,2017(16).

[8]劉青.任務驅動教學模式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教學參考,2017(02).

猜你喜歡
任務教學教學探究初中化學
任務型教學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任務驅動教學法在高中作文教學中的幾點嘗試
綠色化學理念下的初中化學教學探究
初中化學方程式的記憶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效率
初中化學基礎教學初探
任務引導三段式在中職英語應用文寫作教學中的運用
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方法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