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學微課應用的現狀研究

2021-12-16 17:12馬強
當代家庭教育 2021年31期
關鍵詞:應用現狀高中地理互聯網+

馬強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與科技的進步,當今已徹底步入“互聯網+”的時代。微課、慕課等新型教學工具在日常學習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傳統單一的教師備課與面對面授課的方式已無法再滿足當今大環境的需求,教學與學習的形式愈發趨向微型化與移動化。那么如何才能在“互聯網+”的大背景下高效地運用微課呢?筆者將以高中地理教學為例,對“互聯網+”背景下微課的應用進行探究。

關鍵詞:互聯網+;高中地理;微課;應用現狀

【中圖分類號】G63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 (2021)31 -0121-02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oday has completely entered the era of "Internet +". New teaching tools such as micro-classes and MOOCs are taking up an increasing proportion of daily learning. The traditional single teacher preparation and face-to-face teaching methods can no longer meet the needs of the current environment,and the form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miniaturized and mobile. So how can we effectively use micro-classes in the context of "Internet +"? The author will take senior high school geography teaching as an exampl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class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

【Keywords】Internet +;Senior high school geography;Micro-classes;Application status

21世紀到來后,全球的經濟與科技水平堪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信息化技術的普及令各行各業均迎來了突破的契機,誰能夠在此時代中將新型信息技術融入實業中、不斷地吸收新時代下呈“噴涌式”出現的新知識,誰就能夠在新時代下站穩腳跟。而微課的出現破除了知識及教學資源獲取的界限,與此同時,高中地理的課程基本理念也提出了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能力的理念,這一理念恰好與微課的出發點不謀而合。

1.“互聯網+”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學中微課的應用現狀

距今為止,微課已有十數年的“歷史”,自2010年微課開始被社會各界人士關注,而其能夠得以發展壯大的原因多在于與我國現代化教育的趨勢相吻合,經過十數年的發展,我國微課領域已積累了大量的文獻、新媒體及其余各類型的資料,其進步速度堪稱駭人,但若與國際上其余微課歷史更為悠久的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微課的發展方面仍處于探索及高速發展階段,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現對微課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微課應用情況進行探究,筆者調查并收集了某市全部高中的地理教學狀況,其中重點調查了各大高中院校的電視、投影儀等新媒體設備的使用情況,對調查狀況進行了統計匯總。本次調查發現,各大高中院校皆引進了較為先進的多媒體設備,且類型較為齊全,除電視與投影外,日常教學常用的白板與展臺同樣是常見的教學設備,除該類設備外,各院校還為部分教學任務較為繁重、教學質量優良的教師配備了筆記本電腦,以此保證教師能夠更高效率地完成撰寫教學文案、編制教學課件、設計考試試卷等教學任務,全部院校皆響應了黨的號召,本著以學生為本的宗旨陸續開設了網課,通過網上進行教學互動,而開學后市教育局又劃撥了大批資金購置平板電腦,以求各大院校能夠在校內開展“智慧課堂”,通過平板電腦來教授與學習,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當地教育事業的進步。調查內容中亦包括對某市高中地理教師的采訪,根據采訪可了解到該市教師對于微課的了解程度。經調查,發現當地教師對于微課的了解仍僅限于使用多媒體設備播放Power Point課件或其余教學視頻資源,對于其余微課的教學方式所知較少,但大多數教師對微課具備一定的學習興趣,希望能夠真正地將微課融入到實際地理教學中。

據大多數教師所言,地理本身便是考查綜合性的學科,更與生活息息相關,若無法將實際狀況與課本理論相結合,原本較為生活性與頗具趣味性的知識內容會變得抽象,最終導致學生失去學習興趣與學習地理的主觀能動性,而微課的優點則在于此,微課的使用能夠讓晦澀難懂的課本知識轉變為文字、動畫、影視及其余令學生比較容易接受與理解的知識傳遞形式。舉例而言,如地球上為人們熟知的季風運動狀況、地殼運動規律等知識,這些內容僅靠圖畫或語言根本難以描述清楚,但有了微課做輔助教學,教師便可以將實際狀況清清楚楚地展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學習到最生動有趣的地理知識,與此同時,課堂氣氛也會因此被調動起來。除了以上的優點外,據部分對微課了解程度較深的高中地理教師所言,微課能夠令學生接觸到課本上接觸不到的地理知識,能夠捕捉到教育的本質,有效地深化高中學生的地理素養。雖然大多數高中地理教師對微課的使用持支持態度,認為微課能夠提高教學質量,但仍有少數高中地理教師對此持反對態度,認為微課會令原本便略顯繁重的教學任務“雪上加霜”,在時間較緊的教學進度中,僅僅是單一化的傳統高中地理教學方式便令教師疲于應付,若將微課融入到傳統教學中,恐怕大多教師都無法分出精力去制作與課堂學習內容相匹配的微課課件。依據×市的實際狀況可知,大多數教師對微課在高中地理中的應用持積極態度,但微課在當地的普及度與推廣度顯然還未能達到預期值,大多數教師對微課的了解僅為“一知半解”,教育部門以及其余相關部門對于微課使用的培訓也較少,教師對于微課課件的制作水平“居低不上”,貿然使用微課不僅無法令其發揮出應有的功效,還會令教學質量下降,無法保證學生的地理成績等。為了解決該類問題,當地教育部門及各大高中院校應當及時地提出改善對策,盡可能地追趕國際教育水平,為我國輸出更多、更高質量的“新鮮血液”。

2.“互聯網+”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學微課的應用改善對策

(1)由教育部門及相關部門對微課技術進行深度開發與大范圍推廣

以×市為例,高中地理教師們對微課課件的制作技術并不算太了解,目前能夠制作的課件類型仍僅僅限于使用手機或其余簡單攝影設備所拍攝的視頻課件,使用電腦制作的、以Power Point為典型代表的文件課件,以錄屏軟件制作的FLASH類型課件,除了這些較為通俗的幾種制作方法外,對其余的制作方法幾乎一概不知,這體現的不僅僅是教師們綜合水平的不足,缺乏整合性的微課課件制作軟件同樣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為解決這一問題,教育部門可聯合其他與之相關的部門一同對微課課件制作軟件進行研發,該軟件應當盡量保證“包羅萬象”,既需要擁有以往整合版的文件處理器(如Word、Power Point、Excel等),也需要添加視頻錄制工具與其余制作工具,若可能的話還可開通線上交流分享下載功能,搭建微課平臺,借用該類型的平臺對微課資源進行大范圍的整合,同時利用當地公眾號、校園內活動的形式對該軟件進行推廣,定期組織當地高中地理教師對軟件功能進行培訓。

(2)爭取微課方面的資金劃撥

微課融入高中的地理教學并非一日之功,其需要消耗的時間與資金均非小數目,但對于部分城市的教育部門來說,“與其將資金投到看不見、摸不著的微課上,還不如將資金用于修建學?!?,這屬于認知性錯誤,修建學校、擴展教育“席位”倒也可行,但自建國以來,我國對教育的重視程度從未降低,九年制義務教育的出臺也基本保證了我國青少年“人人有學上”。不難發現,增加學校數量算是“數量”方面的提升,而微課的使用則是“質量”方面的提升,因此教育部門需要積極向上級匯報教育狀況,為微課的推廣爭取到較多的可利用資金,借此深化微課的使用,同時,這批資金也可為許多設備不甚健全的學校增加殘缺的微課相關設備,在完善軟件資源的同時繼續完善硬件資源。

(3)舉辦微課大賽

要提高高中地理教師們對于微課的了解,舉辦微課大賽是提高教師微課制作能力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對于教師而言,一味地沉浸在沉重的教學任務中自然會對教學質量產生或多或少的影響,而此時若再強行將與微課相關的任務安插給高中地理教師,教師們心中會自然而然地產生一種抵觸感,對微課及其相關內容的學習也無法提起興趣,久而久之,微課的普及度與使用率會呈現停滯狀態;而若是以比賽或競賽的方式、以物質或職稱獎勵來吸引高中地理教師參與,其積極性必然會得到大幅增強。在此之前,雖然教育部門也可組織地理教師進行微課相關知識的培訓,但由于教師平日的教學任務繁重,培訓時間難以保證,培訓結束后也不可能將培訓期間講授的微課知識全部吸收,且微課的普及并非一日之功,教師們經過培訓后在短時間內難以得到實踐,若再缺少相關活動助教師鞏固相關知識,過不了多久教師便會產生部分遺忘,后續在使用時便無法保證效果。同時,諸多高中院校也應厘清微課的位置,微課雖然對高中地理教學大有裨益,但始終無法取代傳統教學模式,且微課課件一般都具有時間短的特征,對于“高中地理”這一門略顯復雜的學科而言,僅靠短小的微課顯然無法完成教學,因此教育部門與高中院校需以實際為依據,不斷地對微課的應用進行探索,在傳統教學與微課的應用中找尋恰當的平衡點,互相配合方能令高中地理的教學質量產生質變。

3.結語

總體而言,傳統教學有傳統教學的好處,微課亦有微課的優點,傳統教學雖略顯單一、枯燥,但其穩定性較之微課更強;而微課本身雖然具備情境真實、靈活多樣等優點,但穩定性卻遠不及傳統教學模式,由此可見,這兩者誰都不可取代誰,相輔相成方才是“正道”。以×市為例,通過對微課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現狀進行分析,提出了改善對策,以此為廣大的高中地理教師提供理論基礎。

參考文獻

[1]黃芳,鄭雙雙.微課融合對分課堂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視界,2020(25).

[2]楊文明.高中地理微課學科教學設計及效果分析[J].家長(上旬刊),2020(08).

[3]閆瑋.“互聯網+”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學的實踐研究[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0(01).

[4]劉訓明.高中地理交互式微課教學模式的應用策略[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20(20).

[5]劉鳳芹.微課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有效運用研究[J].中學政史地(教學指導版),2020(07).

[6]臧華敏.淺談高中地理教師在微課教學影響下教學方式的轉變[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20(19).

[7]黃璐,莫宏偉.基于“互聯網+”的高中地理情境教學設計與研究[J].社會科學前沿,2018(10).

[8]劉隨新.互聯網+視域下的高中地理教師信息素養提升策略實踐探索[J].才智,2020(13).

猜你喜歡
應用現狀高中地理互聯網+
計算機應用的現狀與計算機的發展趨勢
山火預警技術在輸電線路的應用現狀
國有企業中管理會計的應用及對策
回歸生活實際的高中地理教學研究
關于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效果提升的具體分析
實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課制作的相關策略
探討如何構建高中地理雙動兩岸的教學模式
對話教學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