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方法探討

2021-12-16 17:12楊常青
當代家庭教育 2021年31期
關鍵詞:教育方式小學語文

楊常青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的小學生學習語文關鍵在于發展自己對語文這一科目的敏感度,從而形成屬于自己的文化素養。當然時代在變,教育方式也在改變。為了實現更有效的知識傳播,教師采取了互幫互助、師生互動、學生自主性地接受新知識的方式。而這些改變則成了小學生區分優劣的重要標志,小學語文的教學方法對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育方式;探索與研究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 (2021)31 -0133-02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the main key for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to learn Chinese is to develop their sensitivity to the subject of Chinese,thereby forming their own cultural literacy. Of course,the times are changing and education methods are also changing. In order to achieve more effective knowledge transmission,teachers have adopted the methods of mutual assistance,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and students' autonomous acceptance of new knowledge. These changes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sign for pupils to distinguish between good and bad. The teaching method of Chinese in primary school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better mastery of knowledge.

【Keywords】Primary school Chinese;Educational methods;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老師肩負著一定的責任,激發學生的興趣,開發他們的潛能,讓學生有一定的自主性去對待語文。如果學生對這門學科沒有興趣,那將會導致學生對語文產生畏懼心理,反而使學生與語文永久的不關聯。所以,筆者就對小學語文的教學方法做了很深的探究,做出幾點簡單的建議。

1.現階段語文教育方式的弊端

現階段的小學語文老師經過認真的討論,做出了一些適合學生的方式。同時,這條探索的路是漫長的,老師一次次地將整理好的理論帶入到實際中來,根據學生對此改變的反映,最先做出改正。在平常的課堂中,還是有一些問題存在的。首先,老師想到的方法直接和實際中是不相連的,小學老師改變的主要是為了提升教學的有效性,而不是成篇大論的研究學術性的問題,所以目前老師研究出來的教學方式會跟實際情況不協調,寫出的理論是很好的,但是落實下來就會出現差錯,無法貼切實際。比如說,語文老師在拿到新下令的教育方式后,沒有經過個人的琢磨,也沒有聯合全班學生的情況,直接快速地拿來用上,而學生在課堂上一時不習慣這種教學方式,導致根本就達不到預想的效果。老師在教學中,只是搬來模式套用即可,形成了古板、不顧全面的教學模式,學生得不到有效的吸收。老師為了省事,直接放棄這種新的模式,還是照用自己以前的固有模式,導致語文的教學方式一直得不到很好的改善。

2.小學語文的教學方法和策略

(1)培養學生的語文興趣

興趣就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如果對這門學科有興趣,這就會形成他的一個自主性,他會主動地去了解“語文”這門學科。所以,老師在改變教育模式的期間,要認真地觀察學生的興趣點所在,也要知道學生不感興趣的點在哪里,為什么不感興趣,這些都要做到了解,進而找出合適學生的教學方式來進行授課。經過調查,有些學生對看圖寫話不感興趣,還有同學對讓背誦的東西不感興趣,這下老師就找到了關鍵點所在,加強對這兩方面的訓練,比如老師在讓學生背誦課文的時候,先讀一遍,說出大概意思,了解這篇課文的中心思想,然后運用腦海畫圖的方式,或者其他方式來幫助學生記憶;又比如在背誦《黃山奇石》這一課時,老師先講出有多少個有趣的石頭,先講的哪個,又講的哪個,這塊石頭為什么叫“猴子撈月”,那塊石頭為什么叫“仙女彈琴”等,學生通過對通篇的理解,進而有了更加深刻的記憶。關于看圖寫話,老師可以根據寫文章的大綱,來給學生定立一個模式,比如一個文章必須有時間、地點、人物三大要素,繼而再寫故事情節,發生了一件什么樣的事情,讓學生做到心里有數,再看見這類題不會產生抗拒心理。

(2)幫助學生創造一個很好的學習氛圍

一個人會在好的環境中改變他的心智,而現如今一個好的學習氛圍在各科學習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老師建立起良好的氛圍,學生就可以在好的環境里吸收到更有效的知識。比如說,老師可以在語文正式開課之前,找學生來有感情地朗讀一篇短文或者進行一個短暫的演講,每個同學都要輪流來做這件事情,這樣每個同學都有一次上臺發言的機會。不光是演講和朗讀,還可以分享自己看過的好文章、分享讀后感,分享最近發生的有趣的事情,內容廣泛,讓學生也沒有很大的壓力。這樣,老師就通過這一個小環節抓住了學生的情緒,讓每個學生都產生有趣的互動,開課之前就做到了很輕松的氛圍,那么接下來的課程相信是事半功倍的,學生在濃厚的興趣下一定會更好地吸收所學到的知識。

(3)合理的使用多媒體設備

隨著時代的發展,多媒體的運用為老師必不可少的途徑,多媒體視頻、音樂和PPT等都能讓學生的視覺、聽覺和感覺得到充分的感受,尤其語文是一個藝術性的學科,有時候光靠老師講解,學生是感受不到很深的感情的。比如,老師在給學生講《鋤禾》里面的一句“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時,老師再認真的講解,學生也感覺不到糧食怎么會來之不易呢?這個時候,如果利用多媒體播出一段關于農民伯伯迎著烈日去鋤地,以及一些在田地里的辛勤勞作,這個時候學生就明白了,原來書上講的是農民伯伯這么辛苦,我們一定要珍惜糧食啊。所以,多媒體的運用無疑會讓小學的教學成果得到一個質的飛躍。

(4)鼓勵學生多閱讀

正所謂“讀書萬遍,其義自見”,我們的先人已經意識到讀書有多么的重要了。讀書可以讓人變得聰明,書里的故事會讓人反省自己,哪里做得不好,所以讀書就猶如一面鏡子,可以審視自己身上的缺點并加以改正。讀萬卷書,不僅可以打開學生的眼界,增加他們的知識,還可以提高學生自身的文化素養,在精神方面也是有益的。在這個碎片化的時代,不出門就能知道天下的大小事了,所以有一些人會認為沒有必要再去讀書了,這樣的想法是不對的。讀萬卷書可以豐富人的精神世界,現代人基本上都不看書了,這也就出現了一個現象,看上去這個人什么都不缺,可以他每天仍舊感到空虛無聊,所以,小學生要在起初就養成一個熱愛讀書的好習慣,老師可以在課堂上讓學生閱讀,還可以在學校里開展關于讀書的活動,這樣學生會讀到更好的文學作品。隨著老師的重視,他自己也會慢慢地向讀書方面靠近,各式各樣的讀書大展還能打開學生的眼界,豐富他們的思想,提高他們的社會政治素養,糾正一些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幫助青少年做一個正確的指引,讓他們在健康的環境下更好地成長。除此之外,老師還可以給學生講一些經典案列,有些書的厚重不適合小學生來讀,老師可以把書里所表達的好的觀念傳達給學生,這樣也是一個不錯的方式。

(5)開展思想品德教育

語文與精神方面的教育息息相關,大量的有關思想品德的文章出現在語文課本中,老師要抓住這樣的機會對學生展開思想品德的教育。如果只是在課堂上學完這篇文章就讓學生有了深入的了解,那是不夠的,需要學以致用。比如說,在學習《游子吟》這一課,課堂上講完之后需要學生回家后觀察自己媽媽的實情,結合這篇文章講述的,他(她)會更容易理解母親對自己的愛是無私的,他(她)會覺察到自己是一個幸福的孩子,被愛環繞著,由此也看到了媽媽的辛苦,并且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聽媽媽的話,不讓媽媽操心。老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寫出一個關于自己媽媽的小作文,以此來感激自己的母親并表達出深深的愛。

(6)師生相處關系的模式改變

小學里的語文老師要想辦法與自己的學生拉進距離,首先要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那樣去愛,既有威嚴性又有慈母般的特性,他們做錯了事,要點到為止地糾正并且加以鼓舞,讓學生自己承認錯誤并且改正,如果一味地批評,小孩子是很難接受的。其次,老師不能像父母那樣讓學生隨意胡來,有條件地制止,無規矩不成方圓,這樣學生會在規矩里獲得自由與愛。老師的個人魅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他(她)要有自己獨特的人格來征服學生,不可以太嚴厲,這些學生都是剛從幼兒園過來的,面對新環境很容易產生抵觸心理,所以老師一定要拿好分寸。那么老師如何展現自己的魅力呢?他(她)可以在課下與學生多加互動、多溝通,讓每個孩子都有機會了解他(她)。老師也能對班里的學生有一個更深入的了解,包括學生如果遇到困難,老師可以借此機會幫助他,并且成為很好的師生關系。學生與老師之間形成了很親密的關系,這讓老師的人格魅力大大增加,學生更喜歡老師了,也愿意上他(她)的課、聽他(她)講的內容了,這何嘗不是一件兩全其美的事情呢?

(7)關注于基礎差的學生

一個班集體里面肯定會有學習好的學生,也有學習差的學生,這個時候老師該怎么辦呢?如果只顧著學習好的學生,不管學習差的,那這樣的小學老師是非常不明智的。在高一以上的學習階段,老師可能會差別對待,畢竟再帶那些學習差的也不一定有用,但是小學階段就不一樣了,九年制義務教育,明確規定每個公民都有義務來學習好這些知識,作為人最基本的東西。所以,老師應該更加關注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幫助他們學會知識點,縮小班級里面優良差距的懸殊。如此,老師就應該關注班級里的每一名學生,重點關注那些學也學不好,或者壓根兒就沒心學習的學生,對他們進行一個全面的調查與研究,找出他們不前進的原因,幫助他們改正心態,把語文最基本的東西學扎實,這是每個小學語文老師的責任,也是他們需要承擔的義務。

(8)加強生活實踐

課本學到的知識一定要學以致用,不然就白學了。語文和別的學科不一樣,語文具有很強的藝術性與實踐性,學到的東西都和生活息息相關,所以老師在講課的同時,一定要能聯系日常生活中的經驗,舉出一些實用的例子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與吸收。比如說,老師講到了凳子,老師不用去讀凳子的含義是什么,只拿起凳子來讓學生看到實物就可以了。所以,語文課是非常靈活的,老師一定學會利用現實與課本的結合來給學生傳授知識。

(9)重點理解,少背誦。

學生都不太喜歡背誦,所以老師要換一種方式讓學生達到記憶的目的。比如說,學漢語拼音,老師不可能用四十分鐘把這幾個拼音說完,并且要求學生都會背會寫,這是行不通并且絲毫沒有意義的。學生的記憶不可能剛起步就如此優秀,再有就是削弱了漢語拼音的重要性,看起來這幾十個拼音只占語文課本的幾頁,實際上它是整個語文教材的重中之重,這部分的知識一定要扎實學穩,不求快,只求好。學生通過老師每一堂課講解拼音,并且一一記下來,到時候不用背也能牢牢記住的。這個基礎打扎實了,再往后的語文學習就會方便很多,重點在老師帶學生理解,而不是背誦。

3.結語

以上,對小學語文的教學方式提出了些許的建議,教學的方式有很多,但是萬變不離其宗,我們最終的目的只是讓小學生把最初的知識學穩、學扎實,為日后更高的學習目標做一個最基本的前提準備。

參考文獻

[1]呂曉云.小學語文有效性教學方法探討[J].才智,2017(01).

[2]東秀英.小學語文趣味教學方法探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8(47).

[3]吳小芬.創優小學語文教學,提升寫字品質[J].當代教研論叢,2018(10).

猜你喜歡
教育方式小學語文
高職學生社會責任感培養與教育方式分析及闡釋
農業院校環藝課程教育方式與考核改革的構建
高中英語的高效作文教學法之我見
基于應用語言的英語文化導入教育方式
淺析高職院校數字圖書館建設中用戶信息素質教育
淺談語文課堂的情感教育滲透
語文教學中師生互動語言溝通探析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