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整合研究

2021-12-16 17:12陳惠玉
當代家庭教育 2021年31期
關鍵詞:整合信息技術小學語文

陳惠玉

摘 要:現如今,隨著教育教學的不斷改革,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融合已經成為必然趨勢,這對傳統的教學而言,能夠彌補其中的弊端和不足,讓學生的知識視野得以有效拓展,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必須正確認識現代信息技術,積極轉變教學方式,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優勢,不斷豐富教學資源及內容,實現教學實效性的提升。對此,本文總結了信息技術與小學教學的整合優勢,分析了當前小學語文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些個人見解,希望可以為廣大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語文;教學;整合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 (2021)31 -0155-02

【Abstract】Nowadays,with the continuous reform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the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subject teaching 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trend. For traditional teaching,this can make up for the shortcomings and deficiencies,so that students' knowledge horizons can be effectively expanded,and better teaching effects can be obtained. Therefore,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ers must correctly understand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actively change teaching methods,give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classroom teaching,continuously enrich teaching resources and content,and achieve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effectiveness. In this regard,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advantages of the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primary school teaching,analyzes the current problems in the integration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and puts forward some personal opinions,hoping to provide a certain reference for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teachers in primary schools.

【Keywords】Information technology;Primary school Chinese;Teaching;Integration

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整合,使得信息技術的教學優勢得以充分發揮,促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有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形成主動學習的意識,從而切實提高教學效果。信息技術教學提倡以計算機作為主要教學工具,通過互聯網資源豐富教學內容,因而它又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整合,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實現語文綜合素養及素質的培養,確保學生獲得全面發展。

1.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整合的優勢

(1)激發學生興趣

興趣是調動學生主動探索知識的主要驅動力,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而在日常教學中,傳統的教學手段已經無法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時信息技術的整合,將語文知識以圖片、音視頻等形式展現在學生面前,不僅可以快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能通過活躍課堂氛圍,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2)加深學生記憶

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只能借助講臺、黑板與粉筆傳授給學生知識,無論是教師板書還是學生記筆記都需要花費大量時間,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教學效率。而現代信息技術的融入,就能將這一問題妥善解決,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和視頻等形式傳授給學生知識,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興趣,加深他們對所學知識的記憶。

(3)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輔助課堂教學,實現資源共享的同時,還讓學生根據自身實際的學習情況,自主選擇相應的學習資料。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設置一些探究性的問題,讓學生在課下利用互聯網平臺收集或查閱相關資料,這樣不僅能幫助學生解決疑問,而且能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2.小學語文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忽視教材內容的主體地位

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并不意味著在課堂教學中要以信息技術為主,教材內容才是最主要的。然而,從實際情況來看,很多教師在利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時,往往會把主要精力放在多媒體課件演示或微課視頻的播放上,忽視開發和運用教材,課上朗讀逐漸減少的同時,教材內容在課堂上也不再占據主導地位,最終導致教師對信息技術的依賴性增加,教材的使用價值也逐漸降低。

(2)整合度較低

將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進行整合,不僅僅是對部分環節的整合,更需要全方位的整合,只有這樣才能將信息技術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但是,現階段的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主要體現在教師備課與上課等環節,課后作業布置、復習等環節并未應用信息技術,導致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整合度較低。

(3)阻礙學生思維的發展

小學語文教學的開展,旨在傳授給學生語文知識,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可以獲得更好的發展。然而,在實際教學中,教師盲目使用信息技術,過于利用信息技術,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語文的文學性,致使學生在看到形象的畫面之后,不再對文字背后的意境進行想象,導致思維受到畫面的局限,無法得以拓展和延伸。

3.小學語文教學與信息技術的主要整合途徑

(1)轉變教師的教學理念

傳統教學模式以教科書為基礎,大部分信息來自教材內容,很難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將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進行整合,首先就轉變了教學理念,要求通過整合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來拓展對小學語文領域的學習與運用,實現跨學科的學習與運用。因此,要想整合小學語文教學與信息技術,首先就要轉變教師的傳統教學觀念,立足學科教材,以跨學科的視角促進新型教學模式的構建,將學生的自我完善與個性化發展納入考慮范圍,確保學生獲得全面發展。

(2)整合學科教學內容

將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相整合,并不僅僅是為了輔助課堂教學,而是將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內容進行有機融合。尤其是小學語文教學內容的覆蓋面和容積量都很大,給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整合提供了非常廣闊的空間。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不能只注重信息技術對教學的輔助作用,更要促進兩者在知識層面的整合,努力打破語文教學內容的限制,實現知識遷移,將信息技術知識引入語文學習當中,優化小學語文學習過程。這樣,不僅會讓學生的學習內容更加豐富,而且能幫助學生打破思維定式,促使學生形成靈活運用跨學科知識對問題進行分析、思考與解決的能力。

(3)改變學生的學習工具

在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整合的過程中,不僅僅是知識之間的融合,還可以讓學生把信息技術作為一種學習工具,培養學生獲取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讓學生們使用信息技術就像使用鉛筆、橡皮一般,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與提升,發展學生的個性與多元化思維能力。例如,利用網絡技術,讓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自己從時間和空間上去延伸語文知識,開拓視野的同時,還能形成知識獲取能力。

4.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整合的具體策略

(1)信息技術與教學目標相整合

第一,信息技術與教學內容相整合。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我們步入了信息時代,現代化充斥著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這也讓學生意識到所學內容與自己生活中的問題緊密相聯,從而充分調動學生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雖然現行的小學語文教材中出現的部分內容,與我們的現實生活相隔較遠,但是信息技術的合理運用,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彌補這一不足之處,給學生做一個好的引導。

六年級課文《狼牙山五壯士》中所講述的歷史與學生的現實生活相隔較遠,僅靠教師的講解很難讓學生準確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到五壯士為掩護部隊和群眾轉移,誘敵上山,痛擊敵人、英勇跳崖的精神,更無法激發學生對革命先輩的崇敬之情。對此,我利用互聯網搜索了一些抗日戰爭時期的相關資料,進行整理與歸納之后,在課上輔助學生閱讀課文,以此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并讓他們在獨立的思維空間中,利用豐富的學習資源進行自主學習與思考,活躍課堂教學氛圍的同時,還能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掌握,從而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第二,信息技術與教學方式相結合。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學方式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通常是以教師為主體,采用“灌輸式”“機械式”的教學方式,導致課堂教學氣氛沉悶、壓抑,學生自主學習空間壓縮,失去活力,個性也在很大程度上被扼殺。而作為創新型教學方式的一種,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整合,是一種摒棄了傳統單一的教學方式,借助網絡環境,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學生課堂參與度的教學模式。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正確使用互聯網平臺,查閱相關知識,或讓他們進行社會調查,以此將語文知識從課內延伸到課外,讓學生的知識視野更加開闊、豐富課余知識的同時,促進學生求知能力的培養,促使他們收集和處理信息能力得以不斷提升。

我在教學課文《圓明園的毀滅》時,根據教學目標分析、處理并補充教材內容,通過網頁形式展示給學生觀看。當學生在課上提出自己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不能自主解決的問題時,我會采用個別化結合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引導他們借助我提供的資料,自主上網查找相關信息。這樣,不僅能夠有效地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讓他們感受到圓明園昔日的瑰麗與輝煌,增強民族責任感和使命感,最終輕松完成本課教學任務。

(2)信息技術與教學難點相整合

第一,借助信息技術激發寫作興趣。當前,很多學生一聽到寫作就會感到“頭疼”,興趣索然。因此,教師在作文教學中,必須注重學生寫作興趣的激發,只有寫作興趣濃厚,才能產生強烈的寫作欲望。所以,教師在教學中,可以結合實際寫作需求合理運用信息技術進行輔助,如投影儀、短視頻等多媒體技術,給學生展示一些相關寫作素材,也可以播放一些學生平時不容易看到的特定的情境,通過慢放、暫停、放大、重復播放等形式,生動直觀的音頻形象無一不在撥動學生們的心弦。正是由于信息技術的這種豐富表現力,通過生動、直觀的圖畫、聲音以及文字等刺激學生的視聽等感官,讓他們產生更加直觀的感受,從而產生濃厚的寫作興趣。

第二,借助信息技術收集寫作素材?;ヂ摼W中存在著豐富的、無窮的知識,這給學生提供了更多可利用的寫作素材。因此,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認識和了解網絡,正確使用網絡平臺進行查詢和收集相關資料。學生們在收集所需信息的同時,也可以將自己收集到的有價值的信息分享給其他同學,實現資源共享,豐富知識積累,開闊知識視野。

第三,借助信息技術創設交互式批改環境。

網絡時代,教師批改作文的方式也發生了改變。首先,個別修改。教師可以在學生寫作過程中,通過教學網任意抽取學生文章進行查看,通過耳機直接與學生進行對話,并提出修改和指導意見。這樣,既不會對其他同學造成影響,又能針對某位學生給予及時指導。其次,集體修改。講評課上,教師可以選擇某一位學生的習作作為例文,通過多媒體投屏技術展示在班級學生面前,鼓勵學生充分發表個人意見,對該作文的的優缺點進行點評。這種評改作文的方式,不再受傳統作文批改方式的限制,通過全班學生參與和作者自評的方式,讓學生接受更加具體的指導。

在今天的信息時代,將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進行整合,是教育現代化發展的必然趨勢。這就需要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對信息技術的優勢進行合理運用,構建科學有效的新的小學語文課堂,創新教學和學習方式,充分發掘學生潛力,提高全體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為語文課堂增添新的生機與活力,推動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1]李佳爽.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才智,2020(27).

[2]朱金芬. 淺談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N].六盤水日報,2020(05).

[3]劉式媛. 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與實踐[D].山東大學,2018.

猜你喜歡
整合信息技術小學語文
幼兒園教學活動中信息技術的應用思考
巧學信息技術課程
淺談初中信息技術項目式學習教改實踐
巧用“信息技術”,提高課堂效率
記初中英語詞匯教學的一次歸類、整合改革及反思
音樂與科學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兒教育中美術與科學整合的研究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