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虛擬財產的民法保護研究

2021-12-19 15:09劉玥彤
海外文摘·學術 2021年20期
關鍵詞:民法保護建議

劉玥彤

摘要:本文主要針對網絡虛擬財產的民法保護展開研究,先分析網絡虛擬財產的特征,然后針對網絡虛擬財產的民法保護現狀分析,闡述了幾點切實可行的網絡虛擬財產民法保護實施建議,主要包括給予虛擬財產合理的司法解釋、確定精神損害賠償機制、完善網絡虛擬財產糾紛解決制度、高度明確管轄權限,旨在發揮出民法保護的作用,避免網絡虛擬財產受到任何威脅。

關鍵詞:網絡虛擬財產;民法保護;建議

中圖分類號:D923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3-2177(2021)20-0009-02

現階段,網絡信息技術發展速度迅猛,使網絡在廣大民眾生活生產中的各個方面得到了充分體現,其便捷程度較高,在此影響下,民眾在網絡上廣泛應用虛擬財產,同時侵犯網絡虛擬財產的行為也越來越常見,現已經成為了重要的社會問題之一。所以針對于網絡虛擬財產,應給予民法保護,發揮出民法保護的作用,從而切實維護好廣大民眾的網絡虛擬財產安全。

1網絡虛擬財產的特征分析

第一,虛擬性。網絡虛擬財產具有無形、非物質化的特點,這已經成為了網絡虛擬財產的基礎屬性之一。同時對于網絡電子數據的依賴性較強,無法獨立存在。對于網絡用戶而言,也很難通過實體物的形式來進行占用。該屬性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網絡虛擬財產保護的難度。第二,價值性?;诒举|視角,網絡虛擬財產從屬于財產范圍,所以其價值性不可小覷。分析其價值性,在網絡虛擬財產的取得難度方面得到了充分體現,權利人在獲取數據方面,主要借助付出相應的對價,存在于市場交易行為中。第三,合法性。針對于網絡虛擬財產的取得方式,具有一定的合法性,對于正當渠道獲取的網絡虛擬財產方式[1],都會得到法律的保護。第四,可轉讓性。因為網絡虛擬財產的價值性顯著,對于網絡運營商和用戶來說,可以從自身的思想出發,以此來予以轉讓。該轉讓在網絡用戶之間、運營商和用戶之間得到充分體現。

2網絡虛擬財產的民法保護的現狀分析

2.1虛擬財產保護的法律依據缺失

基于現狀,在民法總則的相關規定中,網絡虛擬財產具有合法的性質特點,而且相應的法律保護不容忽視,但是針對于保護措施,配套的法律法規嚴重缺失,從而很難確保網絡虛擬財產法律依據的完善性與全面性,從而不利于有效處理相應的案件。

其中,精神損害賠償制度有待構建。網絡虛擬財產面對于實體財產,其侵害賠償體系并不明確。尤其對于精神賠償制度的不完善情況。面對黑客盜用網絡虛擬賬號現象的發生,屬于嚴重的侵權行為,不僅引發了經濟損失,而且對于用戶造成的精神侵害也比較嚴重,對此僅僅可以對經濟損害賠償進行申請,其精神損害賠償無法獲取。

2.2虛擬財產糾紛解決制度較不完善

在網絡信息技術不斷發展過程中,無形中拉近了群眾與網絡之間的距離,一定程度上為網絡虛擬財產糾紛的發生埋下了隱患。但實際上,我國虛擬財產糾紛解決制度較不完善,很難迅速解決諸多網絡虛擬財產糾紛問題,這不僅無法使相關權利人的利益得到保證,同時也嚴重威脅到整個網絡的健康發展[2]。比如在騰訊平臺上,花1元錢可以獲得10個點券,但用戶通過完成任務、與他人交易等形式,也可以對點劵進行換取,針對于前者,其價值可以予以高度明確,但是后者兩種形式很難進行明確,其爭議性較大。

2.3缺少明確的網絡虛擬財產管轄權限

對于管轄權來說,主要是指法律可以審判具體的案件,其權利性突出,而面對任何案件,管轄權必須要進行高度明確化,其意義顯著。目前,我國對于網絡虛擬財產的管轄權明確性明顯不夠,也沒有明確劃分侵權方的責任,從而嚴重影響到網絡虛擬財產的保護。

3網絡虛擬財產的民法保護建議

3.1給予虛擬財產合理的司法解釋

在網絡信息技術發展的推動下,網絡虛擬財產的各種法律問題愈發嚴重,其復雜程度也比較高?;陂L遠視角,我國相關法律很難有效保護網絡虛擬財產,所以加強立法的完善是至關重要的,給予虛擬財產強有力的制度性保證。比如相關部門應對網絡虛擬財產的法律屬性等進行明確化,合理分配權利、義務等,將權利人與網絡空間運營主體有機聯系在一起?;诖?,可以有效指導司法機關網絡虛擬財產案件的解決,實現法律的靈活運用,使運營商和網絡用戶自身的權益得到切實的保護。一般來說,立法活動的復雜性特點顯著,由于網絡虛擬財產單行法制度較不完善,相關部門應注重立法解釋和司法解釋,從而正確指導網絡虛擬財產的糾紛問題。

3.2確定精神損害賠償機制

在虛擬財產受到侵權后,既要注重經濟損害賠償,也要提高對精神損害賠償的重視。在我國《債權法》中,對于網絡運營商承擔侵權責任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但是游戲玩家的弱勢地位仍然比較凸顯,對于傳統“誰主張誰舉證”的模式,大大加劇了玩家舉證的難度,獲取侵害賠償也較為困難。在網絡虛擬財產領域內,侵權責任形式主要包括:

首先,直接實施侵權責任,在運營商提供網絡服務時,如果技術服務尚未落實下去,極容易侵犯玩家虛擬財產。比如系統漏洞,會丟失用戶虛擬財產,這種侵權行為經常發生。其次,間接實施侵權責任[3],一般來說,在網絡運營商對于他人的侵權行為的處理方式中,姑息、縱容態度比較常見,有時也沒有予以積極應對,從而嚴重損失玩家的虛擬財產,導致間接侵權的出現。針對以上兩種形式,承擔侵權損害賠償責任都是至關重要的。與經濟損害賠償責任進行對比,精神損害賠償依據的確定性較為困難,損害賠償額度的彈性也比較明顯,對此應予以深入研究。

3.3完善網絡虛擬財產糾紛解決制度

分析糾紛解決的渠道,訴訟不容忽視,針對于以往傳統訴訟,具有漫長周期性和成本高的特點,所以面對當前的發展形勢,以往訴訟效率與當前網絡虛擬財產糾紛數量并不相符,同時因為網絡虛擬財產糾紛涵蓋的標的額并不大,且極容易出現撤訴現象,所以將其全部交由司法機關,難免會浪費諸多資源?;诖?,要想確保網絡虛擬財產糾紛問題得到順利解決,相關部門應加強相應的仲裁機制的構建,將其在訴訟的程序中體現出來,同時應加強專業解決隊伍的設置,其中,網絡專家和技術人員等應積極參與其中,給予解決網絡虛擬財產糾紛強有力的人才優勢,確保網絡虛擬財產解決效率的穩步提升。除此之外,在選擇仲裁方式時,應對傳統仲裁和在線仲裁形式進行適度選擇[4],使距離方面存在的約束得到突破。

3.4高度明確管轄權限

首先,執法部門應高度明確網絡虛擬財產糾紛案件類型,比如如糾紛問題發生于運營商和網絡用戶之間,該類糾紛案件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服務器中的各種虛擬財產數據出現問題所致,同時也包括網絡運營商突然終止服務于用戶,從而嚴重威脅到了網絡用戶自身的權益。對此應將工商管理部門管轄權落實下去,并賦予其執法的權利,然后深入調查網絡運營商實際經營狀況;而對于網絡用戶的網絡虛擬財產糾紛,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在虛擬財產交易過程中,違約行為比較嚴重,對此公安機關管轄權應體現出來,執法部門也要將相應的調查活動落實下去。

其次,從民法中確認其責任。在民法中,對于財產關系來說,主要是指民事主體之間在一系列問題的影響下,產生相應的民事法律關系,其具備直接物質利益的性質,作為統一性的財產保護流程,實現了靜態與動態的緊密融合,所以在該流程中,財產應屬于物權人,所以在物權人物權受到威脅時[5],應加強物權法的應用,以此來予以保護;而財產在利用和流轉過程中,合同法律關系的形成,應借助債權法來進行保護;侵權責任關系,比較適用于網絡虛擬財產受到威脅的情況下,這時應借助侵權責任保護法來予以保護。

3.5注重網絡實名制的認證

網絡實名制的作用不容忽視,其中,可以對惡意匿名發布的不正當言論予以控制。目前,網絡游戲和其他網絡平臺數量越來越多,涉及到較多的網絡虛擬財產,對此應注重網絡實名制,有效保護網絡虛擬財產,同時形成對不良行為的預防作用。此外,也可以便于法院、相關部門的調查取證等,不斷簡化其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4結語

總之,在科技不斷發展過程中,我國網絡虛擬財產的法律滯后性顯著,對此加劇了保護的難度,故應采取一系列的實施舉措,對網絡虛擬財產保護現狀予以積極改善,同時加大研究力度,將網絡虛擬財產的民法保護力度推向新的高度。

參考文獻

[1]王琦.司法裁判視閾下網絡虛擬財產的民法保護[J].安徽商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76(4): 51-54.

[2]盧曉寒,王文卿.網絡虛擬財產權的理論選擇:規則適用視角下的二元論比較[J].法制博覽,2019(8):239-239.

[3]顏之宏,鄔慧穎.網絡賬號,虛擬貨幣,游戲道具……如何保護我們的虛擬財產[J].贛商,2020,103(6):44-46.

[4]劉柯柯.網絡虛擬財產法律屬性及民法保護:以案例為基礎的實證研究[J].洛陽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9,34(2):42-48.

[5]楊辰,常睿晴,陳曉虹,梅依寧,梨文靜.網絡虛擬財產的繼承問題研究:以游戲賬號和電子郵箱為例[J].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38(4):42-47.

(責編:王錦)

猜你喜歡
民法保護建議
我建議,你也想我一下
過剩的建議
民事權利客體視角下的信息財產研究
關于不做“低頭族”的建議
我國環境權民法保護現狀研究
基因隱私權的民法保護問題研究
網絡虛擬財產權的法律屬性及消費者權益保護
三代人的建議
FOOD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