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信訪制度與司法制度的比較研究與分析

2021-12-19 15:09惠照卿
海外文摘·學術 2021年20期
關鍵詞:司法制度比較

惠照卿

摘要:從性質來看,信訪制度和司法制度有著不同的權力體系,且運行方式、程序與功能各不相同,有著本質的區別。所以,我們在實踐的運用中,不能模糊司法與信訪的概念和理論,而是要讓信訪制度和司法制度實現和諧共存,將一些現實中的信訪問題通過司法途徑實現有效解決,讓兩者發揮各自最大的效能,這將是法制社會的原則體現。

關鍵詞:信訪制度;司法制度;比較;權力體系

中圖分類號:D632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3-2177(2021)20-0011-02

信訪制度作為反映中國特色民情、民意的一種表達制度,是我國憲法賦予公民在司法領域內可以行使的建議、控告和檢舉等權利的一種統稱。盡管信訪的功能具有明顯的民主參政議政和監督司法等功能,但是歸根結底是一種人治的表現,在具體的應用中,部分信訪是可以通過司法程序來有效解決的,除了體現信訪的人文關懷之外,也促使部分單位切實解決了人們的一些合理訴求[1]。為此,我們圍繞信訪與司法的概念和特點進行了討論,目的在于讓信訪制度與司法制度達到一種平衡。

1 概念與特點

1.1 信訪制度的概念與特點

信訪,指的是人民通過上訪、寫信等方式,針對某個問題向黨組織和國家機關、社會組織等人員來表達自己的意愿,并由相關組織進行處理的一種活動。信訪是社會發展中的一種較為特殊的現象,且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在不同階段有著不一樣的特點和形式。信訪制度作為信訪活動相關的措施和程序,是因糾紛解決機制和權利救濟缺乏的環境下產生的一種人權救濟制度[2]。不同的社會制度與人們意識形態的差異,所以和國外民意表達制度相比,有著很多不同的地方。國外稱信訪為民意表達,如法國的通信局制度和加拿大的公民投訴制度等,都是一種表達民愿的模式。

總結起來,信訪反映的問題較為代表性,多數為:企業的勞動社會保障、環境保護、解決工作安置、工程資金欠付、干部違法亂紀等問題,這些問題都可以到信訪機構投訴。信訪的形式和內容,一方面體現了公民訴求意愿增加,越來越多的人懂得用合法的方式來維護自身權益,對國家各級機關的行為進行監督;另一方面體現了公民政治參與度較高,日益關注國家和社會的發展,可以積極、主動地為國家的發展建言獻策。

1.2 司法制度的概念與特點

司法制度是指國家體系中司法機關及其他的司法性組織的性質、任務、組織體系、組織與活動的原則以及工作制度等方面規范的總稱。我國的司法制度包括偵查制度、檢察制度、審判制度、監獄制度、司法行政管理制度、人民調解制度、律師制度、公證制度、國家賠償制度等。

司法制度作為國家政治制度的組成部分,其必須與一國的國家根本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相融合。中國司法制度,是以馬克思主義法律觀為指導,立足于國情,總結了社會主義司法實踐成功經驗,吸收人類法治文明優秀成果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中國的司法權來自人民,屬于人民。司法制度反映的是最廣大人民的意志,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的根本宗旨,是司法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最徹底的人民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的根本屬性。

2 信訪與司法的關系

2.1 信訪與司法的區別

信訪工作和司法調解最本質的區別有兩點:一是調解的主體不一樣。司法調解是在人民法院的主持下開展的,而信訪中的人民調解則是需要人民調解委員會,行政調解則是行政機關展開調解;二是效力不同。如行政機關的信訪答復行為主要是針對信訪人提出的申訴、控告、檢舉等內容進行調查,并不是完全意義上的具體行政行為,僅是就具體事實作出判斷后表明其觀念的行為,不涉及相對人權利義務的取得、喪失或變更,不直接產生法律效果。司法調解一經達成協議,即發生與法院判決同等的法律效力,對雙方當事人都具有法律上的約束力和強制力。

2.2 信訪與司法之間的關系

2.2.1司法調解信訪問題,構建起多層次的調解防范體系

很多信訪問題具有一定的社會性和突發性,甚至是區域性,需要及時進行疏導和調解,這樣利于矛盾緩解,避免問題激化。人民調解員一般都是來自基層的人民群眾,對當地情況都比較熟悉,在糾紛化解與矛盾預防方面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司法局可以切實發揮人民調解員在信訪問題的作用,建立起多層次的調解防范體系。

2.2.2司法調解的預防效應,是信訪維穩的重要助手

只有及時發現一些矛盾和糾紛隱患,切實抓好信訪維穩信息的處理機制,才能更好地將一些潛在的矛盾因素進行化解,從而有針對性地給政府提出有效的建議,充分發揮司法調解的排查預警作用,健全信訪工作機制,從而更好地維護信訪工作的穩定,有效化解社會矛盾。

可以說,信訪與司法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當一部分信訪工作不能得到有效解決的時候,通過司法手段的運用,可以有效推進信訪工作的開展,更好地解決糾紛。

3 信訪導入司法程序處理機制的分析研究

3.1 信訪導入司法程序處理機制的原則

3.1.1 各有側重,做好銜接與配合

無論是信訪還是司法,通常受理的矛盾糾紛,分為案件性糾紛和問題型糾紛,案件性糾紛是指與權利義務方面涉及的一些侵權和違約等,問題性糾紛涉及一些非權利義務中的情緒上的對立,比如對單位或者領導等不滿。法院受理問題型糾紛后,需要去解決問題。但訴訟本身具有一定的對抗性,一旦處理失當,對問題解決會起到適得其反的作用。案件型的糾紛中,信訪是司法前置的一個環節,最終需要司法來處理。這就意味著要按著一定的法律秩序,一旦法律秩序受到破壞,則需要專門的法律機構來修復。由于司法資源的稀缺所以要避免大量的糾紛進入法律,這種時候信訪就顯得十分必要。所以,信訪和司法要做好銜接與配合,在解決群眾矛盾糾紛過程中要各有側重。

3.1.2 功能上相互補充

在我國,任何制度的實施都是將人民群眾路線作為基本方針,這也是追求正義的動力和源泉。我們國家在走入現代化的進程中,各項制度日益完善和豐富,但也難免某些局部會凸顯一些形式主義。社會作為一個大系統,信訪制度和司法制度是這個大系統的子系統,都有著各自不同的功能,兩者雖然不可替代,但是為了社會大系統的和諧運轉,兩者要互相補充。

3.2 信訪導入司法程序處理機制的路徑分析

3.2.1 實現司法資源有效配置

由于司法資源配置過程中,會出現地方化、行政化等一些不良的現象和問題,這就不利于司法正義的實現。譬如,涉訴信訪很容易導致司法資源出現配置行政化的問題,相關信訪人員也會偏重于向主管領導信訪,產生相信領導,不信法律的傾向,領導受理后,為了盡快解決,又會將司法資源集中運用到信訪人員的處理上,造成司法資源的浪費,同樣也難以實現司法正義[6]。因此,在將涉訴信訪導入司法程序機制的構建中,有效分離訴和訪,將一些符合標準的案件統一歸為司法程序處理,一些不符合標準且反復處理的案例不得進入司法程序,這樣可以防止一些涉訴的信訪案件反復處理,更有利于實現司法資源的合理配置。

3.2.2 提高涉訴信訪案件的處理效率

通常,信訪伴著訴訟出現。訴訟作為一種司法行為,應該是由人民法院設立專門機構進行處理,這樣可以改變任何機關和部門隨時進行信訪案件受理的局面。只有明確人民法院是涉訴信訪案件的受理機構,其他黨政機關和組織不能受理,同時考慮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的級別與屬地問題,根據訴訟管轄的原則,按照屬地優先的制度,來保證涉訴信訪案件的公正性。涉訴信訪相關申請人員反映的信訪案件由專門司法機構進行處理,不僅更有利于當事人的信訪權利,更是方便相關處理機構對案情有更清楚地了解和把控,是節約司法資源的有效途徑,還將大大提高案件的處理效率。

3.2.3 建立統一涉訴信訪案件信息登記聯動平臺

涉訴信訪案件登記管理制度的缺失,會影響司法程序的受理結果,因此需要建立全國統一性質的涉訴信訪信息聯動平臺。結合具體的實踐與應用需求來看,建立全國統一性質的涉訴信訪信息聯動平臺,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準備:

首先,要明確責任主體。最高人民法院專門機構對涉訴案件處理進行牽頭,其他地方各級人民涉訴信訪案件處理專門機構做好錄入和執行,由最高人民法院涉訴信訪案件處理專門機構牽頭可以保證案件處理信息的權威性和統一性。同時,各級人民法院設立的涉訴信訪案件專門處理機構作為涉訴信訪案件的最前線,對案件最為了解,可以保證錄入信息的真實性、有效性和全面性;其次,在登記平臺的信息范圍方面,需要包含但不限于涉訴信訪案件信訪人主體,這其中就有信訪人員、信訪對象及信訪相關人員,含有信訪案件經過、處理機構、處理人員及意見等;第三,要保證錄入信息的真實性,需要完善責任追溯機制,建立嚴格的考評機制,將涉訴信訪案件信息的錄入真實性當作一項重要的考核指標,一旦出現信息虛假或者更改等問題,就要嚴格追究其責任;最后,登記管理信息系統需要有一定的經費保障,這些經費的支出要納入人民法院專項支出,由國家財政給予專門的保障。

4 結論

總而言之,信訪制度作為司法制度的有力補充,同我國的司法制度一起為人民構筑了尋求救濟的渠道。本研究中通過對比信訪制度與司法制度的概念和特點,并結合實際對兩者的內容和作用進行分析,立足于我國的實際國情,為后期信訪制度的創新與改革提出了新的設想,為如何加強黨的信訪工作,做好信訪制度的界定展開討論,對后期建立責任明確、規范化的信訪制度起到積極的借鑒作用。

參考文獻

[1]金黎明.樂清市農村涉訴信訪的問題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20.

[2]張樹心,李建飛,閆亞新.信訪權之辨析[J].法制博覽, 2020(12):53-55.

(責編:王錦)

猜你喜歡
司法制度比較
青海省行政協議訴訟制度司法審判現狀實證調研報告
司法制度與法律教育的關系
基于分工視閾下我國司法制度改革的幾點思考
謝覺哉湖南時期革命司法實踐探析
司法能為約束公權力做些什么
西方文藝復興時期與中國宋元時期繪畫題材的思維方式比較
電影《千年之戀·源氏物語》與《源氏物語千年之謎》的比較
同曲異調共流芳
張愛玲的《金鎖記》與居斯塔夫?福樓拜的《包法利夫人》比較研究
托福聽力指南:如何搞定“比較”和“遞進”結構的講座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