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背景下高職院校德育模式創新研究

2021-12-19 15:09謝國蒙
海外文摘·學術 2021年20期
關鍵詞:德育教育實踐高職院校

謝國蒙

摘要:新型互聯網模式下,高職院校的系統化管理已經不能僅停留在注重職業技能培訓,而忽略思想品德與優良作風教育。本文對目前國內高職院校在互聯網背景下所面臨的學生困境和管理重心不足作出簡要闡述后,系統分析高職院校在德育管理方面應對新型互聯網文化所需要具備的總體要求,并對完善系統化的德育教育作出幾點創新型的分析,為高職院校的德育發展提供借鑒思路。

關鍵詞:高職院校;德育教育;實踐;創新

中圖分類號:G711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3-2177(2021)20-0083-02

1背景研究

我國各類高職院校的職業規劃更偏重于制造產業等勞動力密集型行業,在勞動力需求減緩的時候,學生就業壓力更為明顯。因此高職院校教育思想的核心更注重于加強就業,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除了基本課程外,就是引導學生如何規劃未來就業方向,強化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甚至很早就開始對接企業,派遣學生以實習的名義進入企業,就是為了增加學生的就業經驗,為畢業后的就業渠道能夠相對廣泛。

2德育教育現狀

在高職院校將大量精力與學生的時間都用于職業技能培訓和參與實習后,高職院校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與日常行為規范明顯被弱化管理。在大批學生從高中的繁重學習中解脫進入高職院校,這個時候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才真正開始趨于穩定,他們可以更深刻領悟我國傳統道德文化的精髓,能夠更深刻理解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與傳承意義,也能夠認識理解我們國家對新時代青年的思想道德素養的基本要求。這個年齡段學生思想的建立與發展,將對我國長遠發展和國民綜合素質提升帶來極大的助推作用。所以,高職院校的教育體系培養,在注重學生職業素質的同時,更應該加強優秀思想道德的培養。

3互聯網背景下德育教育的演變

在目前互聯網大背景下,高職院校的學生在解脫了學習壓力后,會以更好奇的眼光去探索廣闊世界,而借助互聯網的便利,每天海量的資訊被灌輸到學生的思想認識中。這其中不乏大量負面和丑惡的社會現象與行為被學生認知,在沒有完善建立基本的社會美丑,優良的思想品德還沒有成為學生的認識核心時,很多負面丑惡的現象行為,會將正面積極的社會認知所沖淡,成為部分學生效仿的對象。

近些年來,很多高校學生出現的攀比生活費,追求高檔次,名牌服飾的現象屢見不鮮。一個學生一個月的生活費甚至超過了家長一個月的工資收入。大學的日常生活已經將打游戲,娛樂,賺錢作為主要目標,學習基礎知識,增加多項技能培養,鍛煉情操的氛圍在很多院校已經越來越淡化。

因此,各高職院校在加強職業技能培養,保障就業的同時,深入強化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培養優良道德文化素養的傳承,已經刻不容緩。就如同我們國家的經濟建設,對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1]。

4德育教育創新分析

新時代互聯網下德育模式的建設,已經不能僅停留在傳統的言傳身教,靠課本灌輸,靠幾堂德育教育課就能夠達到效果的?;ヂ摼W科技的飛躍,高職院校學生的認知普遍得到了極大的擴充。學生可以通過網絡了解到更全面的思想動態,學習更細致的社會生活經歷。課堂書本的德育教育結構模式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學生對未知事物的好奇心與理解力。他們可以通過網絡傳輸的信息建立完全屬于他們的自身行為規范和意識領域。一旦這種認知被固化,形成長期的習慣性思維,真正核心主流,符合我國發展總體方向的思想道德素養,很容易被邊緣化,被學生表面與實質所掩蓋。新時代互聯網下德育模式的建設,必須建立在思想體系創新、管理體系創新、教育內涵創新和實踐創新四個創新基礎上。

4.1思想體系創新

我國德育教育的思想體系,根植于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發展于中國共產黨創建與領導的輝煌基業,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又融入了建設祖國,實現偉大藍圖的新愿景新理念。這些思想認識,從青少年時代就已經開始被認知,被接受?,F代互聯網的發展,青少年對外界思想的認知需求已經從理論書本擴展到更具體深入的繪畫、視頻與現實生活中。

道德教育的思想體系,已經不能僅從書本教育、理論教育出發強行給學生灌輸,而是要融入更多的生活內涵,用鮮活的案例與理論書本內容相結合,用生活常態化的繪圖視頻與德育教育的傳承有機融合,用豐富的事實去引導學生,讓學生能夠充分感知正確的價值觀,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道德教育的思想體系,理論與生活的結合,書本與鮮活的視頻繪圖案例結合,并借助互聯網平臺的宣傳渠道,將主流的意識情懷,正確的價值導向,在校內網,學生微信群等媒介廣泛傳播。這種具有時代感,貼近學生日常生活的教育輔導方式與教育思想體系的融合更適合當下高職院校學生的德育思想教育[2]。

4.2管理體系創新

我國高職院校德育教育管理體系的常規構建是輔導員的日常管理跟蹤,校團委聯合班級骨干定期組織的德育教育活動,校學生會針對性的輔導和專業團建活動。學校層面對高職學生普遍的思維定式是學生已經成人,不再需要像青少年期間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去做品德的訓導,因此高校內普遍沒有建立系統化的德育管理體系,都是以活動、演講、戶外團建或者大型節日的慶?;顒犹娲藢I的德育管理制度的執行;也欠缺專職的德育教育講師和專業的德育素養規劃導師。

在互聯網時代下,高職院校的學生接觸了大量的社會資訊,接受了外界太多紛繁復雜的聲音與思想,普遍對未來發展,對人生規劃存在迷茫情緒。新型的高職院校德育管理創新有必要建立在互聯網,社會高速發展時代背景下的專職專業的德育教育規劃導師,既要有優秀文化傳統的底蘊,掌握國家發展的精神內涵;又能夠緊跟時代發展,具有前沿的創新思維,可以時刻與學生的思想動態保持共鳴。

高職院校專職的德育導師管理體系的建設,可以將學校與教育部門對于學生的發展方向與學生緊密相連,又可以對學生的人生道路,發展規劃與思想建設作出專業的溝通與輔導。對于穩定學生的心態發展,幫助學生規劃人生路徑,引導學生的正面理性思維都會起到很好的教育輔導作用。

4.3教育內涵創新

高職院校對于學生德育教育的內容通常都是以中華民族的優秀歷史傳承,黨的領導方針和公民道德教育為主。在新的歷史時期,進入高職院校的學生所需要的德育思想內涵已經不僅限于傳統的文化與道德培養,他們更需要的是心理的成熟培養,正確的人生導向培養和未來合理的職業規劃指導。這些內容在新的時代下,也是學生德育教育內涵的一部分。

作為即將進入社會生活的高職院校學生,心理的成熟遠遠落后于職業技能培養的熟練度。盡管已經進入成人的年齡,但是所處的環境和以學業為主的生活方式,讓學生普遍缺乏進入社會的心理準備,他們既想有一個完美的表現,又會擔心經驗的欠缺導致問題和錯誤發生。這種糾結的心理狀態是最需要專職德育導師能夠給與充分的引導和心理素質方面的培養。

學校方面在對學生的未來發展與職業規劃的考量,更注重的是強化就業?,F在普遍的認為是能夠幫助學生找到合適的工作,能夠在就業市場壓力巨大的情況下提高就業率就是學校最大的貢獻。對學生來講,未來人生道路很長,可以選擇的方向也很多。他們更期望的是能夠得到對自身條件作出專業的人生規劃與職業發展建議。

因此,在高職院校的德育教育內容中,能夠創新性的補充心理素質教育,人生規劃與職業發展建議,是德育教育內涵的有益補充。一方面豐富完善德育思想教育的主體內容,另一方面也能夠恰當地配合學生的合理需求,為學生的未來成長提出科學合理的規劃和建議[3]。

4.4實踐創新

世界教育管理一向普遍認同的理念是,教育根植于社會生活實踐,而實踐更豐富了教育的內涵。德育教育也同樣符合這個觀點。

在現代互聯網背景下,資訊信息大爆發的時代,形式多樣的社會生活實踐更有助于提升道德教育的影響力,更有助于促成教育目標的實現。

高職院校的學生參與社會生活實踐有著更多的優勢資源,通過引導學生深入田間地頭,深入廠礦車間,在與工人農民進行深入交流學習的同時,有機地融入德育教育內容,可以幫助學生更深刻地理解德育的內涵,理解歷史文化,理解道德修養。

德育教育實踐活動的引導與創新,使德育的培養不僅僅停留在口頭上,書本上,更需要在生活中得到體驗和鍛煉,需要在實踐的過程中感受人生,感受世界,獲得優秀思想素養的全面提升,為創建更有意義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打下良好的基礎。

5結語

我國高職院校肩負著為國家制造業大發展培養輸送大量優秀高質量人才的重任,優秀高素質的人才不僅體現在職業技能的高素質,在德育思想品行方面也同樣要求高素養的人才隊伍。在新的時代互聯網大發展背景下,德育教育的發展與創新更是體現出一所高質量院校的綜合素質與管理能力。建立全面系統的現代化德育教育管理體制,培養具有專業師資能力的德育導師梯隊,充實完善德育教育內涵,豐富學生的社會生活實踐,才能夠為我國的現代化建設培育更多高素質的全面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李梓烽.“互聯網+”背景下高職院?;顒拥掠J窖芯縖J].黑河學院學報,2017(12):96-97.

[2]郭菁菁,何葉,沈琴.高職院校分年級階段式德育模式構建[J].科技資訊,2017(13):239-240.

[3]孫邈.立德樹人視角下高職院校德育模式構建[J].當代旅游,2017(11):38.

(責編:楊梅)

猜你喜歡
德育教育實踐高職院校
初中科學課程中利用情境教學法滲透德育的探討
淺析小學校園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分析
德育在新傳媒時代播音主持專業教學中的重要性
初中政治教學中強化新八德教育探討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生物專業師范生教學實習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職院校韓語專業畢業生就業現狀分析
校企協同實施高職專業課程改革的實踐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