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讀促寫 提高學生習作水平

2021-12-29 18:58李得芳
甘肅教育 2021年5期
關鍵詞:謀篇布局仿寫擬題

李得芳

【摘要】習作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更是困擾教師的教學難點。以讀促寫是一種切實有效的習作教學策略,在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有著廣泛應用,對學生習作水平提升有著促進作用。為了提升小學語文習作教學成效,本文從以讀促寫的內涵和價值入手,基于教學經驗,提出了以讀促寫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以讀促寫;習作水平;擬題;謀篇布局;仿寫

【中圖分類號】G623.24【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4—0463(2021)05—0142—02

不少學生感覺寫作文很難,經常提筆無話、無從下手,可見單純的習作教學激發不了學生寫作興趣。而語文教學中,閱讀和寫作之間是相輔相成、互為依托的,因此,將二者結合起來,可有效提高學生習作水平。

一、以讀促寫的作用

以讀促寫,即把閱讀教學和習作教學結合起來,通過閱讀教學滲透習作指導,通過寫作教學滲透閱讀技巧。閱讀是吸收,習作是表達;閱讀是輸入,習作是輸出。它們好似一對“雙胞胎”,彼此之間的聯系十分密切。

(一)培養學生寫作興趣

在教學中,教師使用的閱讀材料不論是課內文章,還是課外讀物,這些閱讀文本都有著比較具體的故事情節,表現出了飽滿的情感,給學生帶來一種身臨其境的感受,從而促使學生產生寫作興趣[1]。而且,與單純的習作教學相比,和閱讀教學結合起來的習作教學更具活力與生氣,易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二)提高習作教學效率

閱讀文本把文章的遣詞造句、謀篇布局等寫作技巧直觀展示在學生面前,且有生動形象的例子,無形中提升了習作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寫作技巧,提高教師的習作教學效率。

(三)增強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發展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而語言積累與運用是最基礎的核心素養。從語文學科角度看,閱讀是語言積累的過程,習作是語言表達的過程。以讀促寫把二者結合起來,勢必能促進學生語言的積累與運用,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二、提升以讀促寫效率的策略

(一)通過閱讀教學,引導學生積累素材

1.素材積累。寫作素材好比“米”,沒有了寫作素材,學生難以寫出優秀習作。閱讀是一個吸收的過程,吸收的不僅僅是語文知識,還有大量的寫作素材。閱讀材料提及的情節、故事,運用到的語言、修辭等,都可以成為學生的寫作素材。具體來說,教師可帶領學生分析閱讀材料中描繪的場景、人物、故事,以及創作背景、思想情感等,讓學生把這些記錄在語文筆記本上,供學生隨取隨用。

如,講《月光曲》一文時,教師詳細介紹該首鋼琴奏鳴曲的創作背景、創作者的人生經歷等,讓學生更多地了解貝多芬。當學生寫音樂主題習作或寫一些經典人物故事時,就可以引用這些素材,讓自己的作文變得生動飽滿。

2.語言積累。大量的語言積累可以為學生運用語言奠定基礎。為了提升學生的習作水平,教師可在閱讀教學中指導學生學會遣詞造句。如,講《威尼斯的小艇》一文時,文章最后一段文字運用了多種修辭手法,意境優美、情感豐沛,令人無限遐想。教師可帶領學生一同分析該段文字的遣詞造句方式,使學生掌握擬人、比喻等修辭的運用,幫助學生實現語言積累。除了課內閱讀外,學生在課外閱讀中也要進行分析、記錄,不斷積累語言,以便更好地寫作。

(二)利用閱讀教學,教學生掌握寫作技巧

良好而扎實的寫作功底是寫好作文的保障[2]。很多學生寫不出優秀的作文,關鍵在于缺乏寫作技巧。所以,培育學生掌握寫作技巧至關重要。閱讀文本中涉及大量的寫作技巧,教師利用閱讀教學培養學生擬題、開篇、謀篇布局等寫作技巧,可有效提升學生的習作水平。

1.擬題。題目是一篇文章的題眼,體現著文章的主旨內容、中心思想或寫作線索等。倘若題目不合理、不新穎,必然影響讀者感受。小學語文教材中文章眾多,內容豐富多樣,擬題方式也不盡相同。閱讀教學中,教師可帶領學生分析課文的擬題方式,使學生掌握不同的擬題技巧,為作文增添色彩。如,教學《草船借箭》時,教師可帶領學生學習題目的言簡意賅;學習《植物媽媽有辦法》時,可學習激發讀者閱讀興趣的擬題方式;學習《大瀑布的葬禮》時,引導學生感受題目的新穎突出,別具一格。這些題目對課文內容起到了“點睛”效果,使課文內容更加引入入勝。教師專門講解這些題目的擬題方式,或基于內容擬題,或出于新穎獨特,讓學生把這些擬題技巧用到習作中去,可提升學生的擬題能力。

2.開篇。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一篇作文有一個引人入勝的開篇,勢必能為作文添彩。所以,閱讀教學中,教師結合閱讀文本開篇引導學生分析作者是如何選擇創作角度的?如何構思開篇的?以此提升學生的開篇寫作技巧。如,《黃河是怎樣變化的》開篇提出問題,設置懸念;《生命生命》開篇講述了一個故事,用故事渲染氣氛,引出主旨內容;《魚游到了紙上》開篇直奔主題,直接切入正題。教師帶領學生一同分析這些開篇方式,讓學生在探究學習中習得開篇技巧[3]。

3.謀篇布局。一篇優秀的作文結構往往都很嚴謹,學生想要寫出這樣的作文,就要有謀篇布局的能力。所以,教師應當著重培養學生這方面的能力。具體來說,教師結合課文講解文章的段落結構,讓學生清楚知道總分式、并列式、對照式、遞進式等結構方式,并在寫作中應用實踐,使學生慢慢形成謀篇布局的基本能力。如,講《北京的春節》一文,這篇課文采用了“總分總”結構,有著很強的條理性。開篇介紹北京春節習俗,做過節準備;之后,詳細描述了春節期間的三次高潮,分別為除夕闔家團圓,初一出門拜年、接待客人,十五觀花燈、吃元宵;最后,春節結束。閱讀教學時,教師帶領學生分析課文,讓學生按內容劃分結構。待學生理解“總分總”結構后,教師組織練筆活動,要求學生用“總分總”結構描述一件事,以此提升學生謀篇布局的能力。

4.仿寫。當學生剛剛接觸習作時,有的學生還不懂得如何遣詞造句,怎么合理運用書面語言寫出自己的想法[4]。此時,教師指導學生仿寫,讓學生模仿他人的遣詞造句方式,逐漸感悟和掌握書面語言的運用方式。因而,閱讀教學中,教師講解完修辭手法、段落結構、人物形象塑造方式等內容后,要求學生仿寫句子和段落結構。如,講《小橋流水人家》一文,文章描述了詩情畫意、美好可愛的家鄉景物,其中運用了大量的擬人修辭手法,“婀娜的舞姿”“太陽從后山上的樹叢中鉆出來”等。教師詳細講解擬人修辭手法,介紹它的句式,緊接著要求學生仿寫?;蜻\用擬人手法造句,或描寫一段景物,以促進學生寫作。

5.改寫。改寫是一種常見的寫作訓練方式,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改寫方式有很多種,教師主要采用以下三種。第一,變換敘述人稱。如,把第一人稱改寫成第三人稱等。第二,變換敘述方式。如,把文言文、古詩詞改寫成現代文,把寫景文改寫成敘事文等。第三,變換文本篇幅。如,講古詩《相思》時,教師講解整首詩內容后,讓學生把古詩改寫成一篇情感豐滿的現代文。學生改寫過程中,結合古詩內容,會融入自己的理解、感受,會用現代文的書面表達方式呈現古詩內容,有效提升寫作能力。

6.編寫。寫作是一件充滿想象力的思維活動。編寫是想象力成長的沃土,教師以讀促寫中借助編寫培養學生的寫作想象力。具體來說,教師利用課文中或結尾處的“留白”,引導學生大膽想象,讓學生以編寫方式把“留白”補充完整,從而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如,《飛向藍天的恐龍》一文中有這樣一段話:“鳥類,它們飛向了藍天,從此開辟了一個嶄新的生活天地?!贝颂?,“嶄新的生活天地”是一個“留白點”。教師為學生展示一些鳥兒在天空中翱翔的畫面或相關視頻,讓學生邊看邊想,在腦海中想象出“嶄新生活”場景,并組織語言編寫出來。

綜上,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采用以讀促寫的教學策略,把習作教學融于閱讀教學中,以閱讀教學為載體實施習作教學。這樣做,不僅能提高習作教學效率,提升學生的習作水平,還能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韋芳.小學習作教學“前導后導一體化”評析[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6(08):52-55.

[2]孫薇.小學語文習作教材文本分析[J].教學與管理,2017(23):53-55.

[3]任瑞慶,郝靜.初中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現狀與策略[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9(20):54-56.

[4]李筍.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構建[J].中國教育學刊,2020(11):50-51.

編輯:張慧敏

猜你喜歡
謀篇布局仿寫擬題
擬題的四把金鑰匙
為建立新中國謀篇布局——重溫黨的七屆二中全會
謀篇布局,迎接新的挑戰
怎樣引導小學生進行仿寫訓練
挖掘閱讀教材, 實踐英語仿寫
探究小學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的策略
教材為本 以讀促寫
以五大理念為『十三五』謀篇布局
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高考作文的擬題不可小覷
“花”香“蝶”自來,題好一半文——例談材料作文的擬題技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