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模式探究

2021-12-30 12:31蔡彥婕
科學咨詢 2021年1期
關鍵詞:教學效果心理健康心理

蔡彥婕

(內蒙古巴彥淖爾市河套學院 內蒙古巴彥淖爾 015000)

《基本要求》提出,課程旨在使學生明確心理健康的標準及意義,增強其自我心理保健意識和心理危機預防意識。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對學生進行知識的教育,更是訓練學生心理素質、提高學生心理體驗的重要途徑。然而,各高校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卻出現較多問題,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教學效果沒有達到預期。

一、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現狀

(一)師資力量薄弱。心理健康教育師資力量薄弱是高校普遍存在的問題。一部分教師是迫于學校要求,通過自學或短期培訓的方式考取國家二級或三級心理咨詢師資格證進入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隊伍中;還有一部分相關專業的教師也會挑起心理健康教育的重擔。雖然有的教師的教學與指導經驗頗為豐富,但是由于缺少專業背景和系統訓練,其心理學理論知識與專業技能仍然相對匱乏,在針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時普遍依賴個人經驗,難以取得理想教學效果[1]。

(二)教學方式單一。傳統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模式多采用面授或是網課的形式。灌輸式教學方式難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往往導致教學氛圍沉悶壓抑,甚至會引起學生的抵觸情緒。而且,在傳統教學模式中,學生一直處于被動地位,并未形成自主學習意識,并且學生對課程的認識并不全面。這導致有的學生錯誤地認為這門課程很好學,或者單純為了修學分,使課程缺少實用價值。這就需要教師注重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改進教學模式,并多給學生提供實踐機會,促使學生將心理健康知識真正運用到實踐中,促進個人身心健康發展。

(三)教學效果不顯著。教師在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往往注重給學生傳授書本上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知識和心理問題的基本調節方法,對于學生實際存在的心理問題卻并沒有給予太多的關注。這就導致教學與學生實際情況相背離。有的學生可能學習了課程,卻發現并不能有效解決心理問題。教學效果不顯著就很難全面發揮課程的實效性。

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模式探究

(一)明確課程定位。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就是幫助大學生掌握心理健康的標準,讓學生通過知識的學習和心理訓練,有效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發展,提高心理危機預防意識[2]?!痘疽蟆分兄赋?,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是一門實用性課程,旨在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培養學生積極的心理狀態,讓學生能夠靈活運用心理健康知識,提高溝通能力和認知能力,進行自我管理和調節,提升心理素質。因此,學院、教務處、教師都要明確課程的定位,弄清楚本課程的目標人群、課程特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課程價值等內容,并撰寫適應本校學情特點的教學大綱,進而開展有效的教學。

(二)轉變教學觀念?,F階段,在進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教學時,教師急需轉變自身教學觀念,并充分認識到該課程的教學并不是心理學專業知識的學習。因此,教師要充分意識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以大學生心理特點和發展規律為依據,因地制宜地為學生講授心理健康知識,并創辦豐富多彩的訓練活動,訓練學生的心理素質,增強學生的心理。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教師需要重視啟發學生思考,幫助學生不斷內化知識技能,使得陳述性知識逐步轉化為程序性知識。除此以外,教師還應注重對自身教學手段進行創新。例如,教師可以積極應用先進的電子信息技術,將線上和線下教學有機結合到一起,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可以采取啟發、探討、實踐、訓練等教學方式,基于團體合作學習創設多元化課堂,促使學生將理論知識和實際生活有機融合,以助推學生實現個性化、全面化發展[3]。

(三)豐富教學內容。教師應該從學生生活周邊、新聞、資料中挖掘素材,豐富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并運用心理學理論,讓學生在具體的案例中進行思考、分析和感悟,促進學生優秀心理品質的形成。教師可以圍繞教材內容進行拓展,關注學生的情緒,展現具有正能量的美德故事、情境,讓學生感同身受,體會其中的心理健康知識。鑒于此,我校結合學生生活實際,利用心理游戲、角色扮演、團體輔導等方式,讓學生進行思考和探究,并結合各項心理測試,讓學生更好地了解自己;同時,引導學生以自由小組的形式對典型心理案例、電影案例以及情境案例進行分析,探討其中的心理問題,思考解決方法。最后,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點評和匯總,使學生通過參與、發現和感悟等過程,掌握心理調節的正確方法,并能夠進行自我完善和發展,實現知識、技能和自我認知目標。

(四)增強師資力量。當下,許多高校心理健康教師的素質不一。很多教師并不是該專業畢業的,但常常兼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導致教學效果不佳。并且,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量非常大,需要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針對性的分析和研究。教師的科研和進修的時間少,導致其專業素養不能滿足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因此,學校要對教師進行定期培訓,鼓勵教師參與各種培訓和交流會,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高校也應該招聘一些心理健康專業的人才,引進先進的心理健康教學理念,定期舉辦有關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討論會,并邀請心理健康教育專家開展相關專題講座或進行現場指導,讓心理健康教師能夠及時掌握本學科的教學新理念、新方法,并根據時代的變化不斷進行教學方法的改進和優化。這可以提高教師的心理健康專業知識水平,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從而建立起專業的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

綜上所述,時代不斷發展變化,大學生的心理狀況愈發呈現多變性。大學生是國家未來發展的主力軍,身心健康是大學生成才的基礎。我們要通過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有效教學提升大學生心理素質,助力大學生成長。

猜你喜歡
教學效果心理健康心理
心理“感冒”怎樣早早設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小學語文教學效果的提高策略
心理小測試
心理感受
掌握“函數的表示”提高高中數學教學效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