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民辦高校輔導員做好殘疾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思考
——殘疾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工作案例探析

2021-12-30 12:31張夢媚
科學咨詢 2021年1期
關鍵詞:殘疾輔導員心理健康

張夢媚

(仰恩大學 福建泉州 362014)

一、案例概述

趙某,男,獨生子女,家境良好。他出生時,由于接生醫生失誤導致一手一腳殘疾(類似小兒麻痹),但他性格相對陽光積極,喜好健身。在新生入學時,該生由于身體及家庭距離學校較遠等問題,提前一人前往學校注冊報到。到校后,輔導員全程陪同,該生與輔導員的感情相對較好。某天班會課,輔導員發現該生狀態不對,對輔導員愛理不理,會上一直低頭不耐煩,有出現曠課的現象,可能存在情緒及心理上面的問題。

二、案例分析

殘疾大學生由于生理缺陷,與健全大學生相比,他們在學習、生活、人際交往、戀愛憧憬等方面往往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更需要輔導員耐心細致地進行疏導、干預和教育。在約趙某談話時,輔導員特意選擇在學校大操場。舒適優美的環境能降低學生談話的抵觸心理。通過一對一的談心談話,輔導員能感受到該生是渴望老師對他的關心,對心聲吐露并不是很排斥。該生出現心理危機有以下因素影響:

(一)飲食習慣

趙某在入學時就對自己的職業生涯有一定的規劃,一直在備戰全國殘疾人健美大賽,對健身和飲食有著嚴格的要求,每天需要補充定量的優質蛋白、礦物質等,如:定量的蝦、牛肉、雞蛋。他隨身攜帶食物、定時定量補給能量,往往讓同學和朋友不能適應。班級同學對他的飲食習慣的不理解是該生產生心理危機的一個導火索。

(二)成長經歷

心理學家曾指出:“在心理上受過傷害的兒童,在其成長中所遭受的心理阻滯往往比肉體上的傷害大,因為心理上的傷害是對兒童自尊心的破壞?!盵1]該生在幼兒園期間,經常受到小朋友的嘲笑和異樣的眼神;加之在初中時遇到的某班主任經常性地用“像你這樣的殘疾身體即使考上大學也沒有用”等言語攻擊,甚至因為成績不好遭受該老師的辱罵。因此,該生非??释玫酵瑢W老師的肯定,也害怕再受到嘲諷,經常用“我很強,我可以”等陽光心態來掩飾自己自卑、恐懼的一面。

(三)戀愛憧憬

大學生處于從青春期到成年期的過度階段,心理上趨于成熟,對于愛和性的向往尤為突出,由于環境、心理、生理變化催熟了對異性感情的需求。該生在入學以來與宿舍男生相處融洽,舍友中除了他以外其他人都有女朋友。碰巧其中與他關系最好的一個舍友剛追到同班一女生,正處于熱戀期。舍友行為上的刺激,該生心理產生強烈渴望愛情的信號。碰巧他對同班級一女生產生愛慕之情,暗戀想要表白的種子還沒落下,就聽說該女生對其他男生告白。該生自認為自己比那女生喜歡的男生優秀,感到情感被欺騙,甚至萌生出這女生不檢點、沒有哪個女生受得了自己每天吃那些東西、怪自己殘疾等想法。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該生。因此,該生出現逆反、逃避、逃課等行為。

(三)輔導員關注度

該生被所帶班級輔導員列為重點關注對象,除通知事情外輔導員一般與該生溝通的方式都選擇面談或電話溝通。偶然間,該生在下班期間用QQ給輔導員留言,輔導員沒有及時回復并且在第二天上班時錯過了這條消息。該生認為輔導員是他在校第一個對他好的人,現在居然不回應他,是不是嫌棄他、厭惡他。這些想法使其對輔導員產生排斥等心理。[2]

三、解決方法

(一)建立家校溝通雙重機制

在與學生交談中發現,該生與其母親無話不說,家庭關系良好。老師主動聯系家長,能提高家長對學校的信任度,也能進一步了解學生的成長背景,有助于提高學生心理危機干預的成功率。

(二)融洽同學關系,建立穩固友誼

大學是個小社會,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是大學集體生活的關鍵。該生是個健身達人,對健身有獨特的見解,促進了班級健身愛好者與其建立相同的興趣目標導向。輔導員平時要注重班級文化建設,適當引導有助于該生盡早回歸集體,重拾班級認同感。

(三)做好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正確認識自我

對于殘疾大學生來說,做好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尤為重要。該生在經歷兒童時期的心理創傷后,往往對自己的未來產生懷疑。重新審視并澄清自己的能力、興趣、性格、價值觀及特殊身體狀況后,明確自己的職業生涯方向,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學生的困惑,讓學生積極地接納自己,并通過制定短期、中長期目標實現自己的價值。

(四)輔導員的陪伴與共情

對于高校輔導員來說,朋輩心理輔導有助于快速融入學生。適當的陪伴學生能讓學生感受到來自輔導員的關愛,共情的溝通能促進學生對輔導員信任感。[3]該生把輔導員對他的關心、關注看得較重,因此,輔導員要對該生做好陪伴計劃,定期的思想引領、生活關心、談心談話有助于輔導員實時掌握學生的情緒變化,對可能發生的潛在心理危機或思想矛盾給予預防和督導,并讓學生能感受到正能量,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

四、經驗與啟示

(一)加強輔導員隊伍的自身建設,提高專業素質

高校輔導員隊伍的自身建設,離不開專業化的培訓。提升輔導員的業務能力有助于更好地開展學生工作。例如,輔導員可以結合《輔導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手冊》《學生心理危機干預指導手冊》《2018年9月10日全國教育大會會議精神解讀》《高等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指導綱要》《關于加強心理健康服務的指導意見》等教育資料,參加心理咨詢師考試培訓、職業生規劃的培訓、繼續教育培訓、聘請心理咨詢師到校指導等多種形式的校內外培訓,通過理論與實踐的相結合,從根本上提高專業能力。[4]

(二)構建各系心理輔導新媒體平臺

學校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基層黨團學建設更需要著力執行。輔導員可以通過微信、微博、QQ等新媒體平臺,構建新的干部體系,以學生為主導,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后期可通過小班心理健康主題教育,心理健康周、心理劇、心理健康理論競猜、心理沙盤、心理音樂放松疏導等活動,提高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縮短輔導員心理健康教育輔導的途徑。[5]

(三)做好殘疾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

殘疾大學生最擔心的是畢業后找不到工作,無法與健全的畢業生相競爭。心理的不平衡,情緒心態的不穩定等因素,往往造成用人單位避而遠之。輔導員要了解國家對殘疾大學生的優惠政策,強化學生對當前就業形式社會需求的認知,并引導殘疾大學生正確處理理想和現實的沖突。輔導員要有針對性地結合殘疾大學生的性格、興趣、價值觀、能力等方面,做好學生的就業簡歷,及時推送就業信息,優先向用人單位推薦殘疾大學生,積極向學校就業辦咨詢、匯報殘疾大學生的就業情況,落實殘疾大學生的就業去向。[6]

(四)建立殘疾大學生心理檔案工作

構建殘疾大學生心理檔案工作是為了更好地服務、了解其大學在校期間的動態,能更好地促進家?;ネɑヂ?。要想做好殘疾大學生心理健康檔案構建工作,校院需要重視檔案建檔人員的專業培訓工作,提高建檔工作人員的專業水平,才能形成完整、真實、具有科學性價值的檔案材料。

(五)巧融課程思政,重視主題班會

高校輔導員應重視主題班會,針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實施課程思政,以主題班會為載體,巧融國與家、校與愛、自己與他人、擔當與誠信等心理健康教育主題探討,將大道理生活化,提高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思考,促進學生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知識,提升學生思想道德素養。

五、結束語

綜上所訴,要想正確認識和思考殘疾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高校輔導員需要完善育人體系,提高專業水平,切實做到守初心,擔使命。

猜你喜歡
殘疾輔導員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1+1我們這樣學隊章:我們的輔導員
以人為本做好輔導員工作
多方聯手為殘疾青年辦實事
一個傾情幫教的殘疾老人
校外輔導員的一天
數年如一日的義務輔導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