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兒童實際的數學課堂“真”研究

2021-12-30 12:31劉景祥
科學咨詢 2021年1期
關鍵詞:預學數位兒童

劉景祥

[江蘇省高郵市汪曾祺學校(小學部) 江蘇高郵 225600]

數學教育主張數學學習要真正、全面、深刻地還原到學科現實、數學現實以及生活現實中進行具身學習。在解決真實的問題中學習數學,是學習真實的數學,是真實地學習數學。數學是現實的、生活的、深刻的、全身心的,數學課堂應基于兒童、還原現實,回歸本真。下面我和大家分享的就是我在課堂教學實踐中基于兒童還原數學本真的實踐性學習案例。

一、用真空間建立真觀念

空間觀念的形成和發展是小學數學學習的重要目標之一。小學數學學習活動中,兒童缺乏的就是空間觀念,是他們學習中薄弱的環節??臻g觀念的形成,只靠觀察、操作是不夠的,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具體事例學習數學知識,讓兒童感知、體驗真空間,建立真觀念。

公頃和平方千米是兩個較大的土地面積單位,它的觀念、它的表象的建立,僅僅靠課堂上描述是很難真正建立的,必須經過學生親自測量、類比、想象等才能感受得到。在學生已經知道了邊長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積是1公頃后,我們班接連十多天時間開展了1公頃的一系列體驗活動。

課堂上,孩子們通過28個同學手拉手圍成一個正方形,得到一個面積大約是100平方米的正方形,由此想象100個這樣的正方形面積大約是1公頃;午間活動,我帶領孩子到學校操場沿著100米的跑道實際走一走,真實感受1公頃的大??;課間讓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去量教室地面的面積,體會多少個教室地面的面積是1公頃,在此基礎上想象100個這樣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千米。我讓他們沿著學校四周走一走,估計學校的占地面積大約是多少公頃,再通過瀏覽學校網站了解學校的占地面積,以學校的占地面積為標準,與熟悉的公園、小區、體育中心等熟悉場所的占地面積進行比較,估計這些熟悉的場所的占地面積,并通過各種方式了解準確數據,驗證自己的猜測。

這一系列的過程讓兒童經歷了豐富多樣的體驗活動,加深了它們對1公頃的實際大小的認知,幫助兒童形成了1公頃和1平方千米的概念。這樣的經歷,對于他們來說終生難忘。

二、用真預學發現真問題

課前預習是實現課堂高效的先決性條件,學生預習的質量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具體實施,影響一節課的學習效果。課前預習,不僅僅是小學中、高年級學生才可以進行的,根據教材知識內容的特點,根據學生的知識基礎和學習能力,在低年級時也可以適當引導學生進行一些嘗試性預習。我們要從小培養孩子的預習習慣,教給預習方法。

在很多課堂教學中,我還經常發現這樣的現象,有些老師布置給孩子的預學任務是單一的,內容和要求不明確,有的只是讓孩子簡單地看看書,沒有明確的預學要求,課堂上也沒有進行預學展評,預學只是流于一種形式。

例如,學生在學習二年級數學下冊“萬以內數的讀寫和組成”這一單元時,復習課上我布置了這樣一個預學任務:每個人自主設計一個數位順序表。課堂上進行預學展評,第一個孩子的設計已經非常好了,數位齊全,順序正確;第二個孩子設計得更加完整,更加精彩,不僅有“數位順序表”的名稱,還有省略號,這里的省略號表示還有很多沒有學過的數位,這個孩子對數位順序表的了解又更加深入了;第三個孩子設計的數位順序表,我先讓孩子們觀察,再讓孩子們討論有什么問題,經過交流討論,孩子們發現這個同學設計的數位順序表從右邊起第一位是萬位而不是個位,順序寫反了。

在預學展評過程中學生進一步理解了數位順序表中的有關知識,我順勢運用“數形結合”的思想,讓孩子們在讀數寫數、說數的組成時結合數位順序表來完成。例如讀8500、8050、8005這些數時,分別把各個數位上的數放到相應的數位表的位置上,借此強化學生對數位表的記憶,刺激學生的感官,讓孩子借助數位順序表上的對應數位進行讀數、寫數,說數的組成,取得了非常好的學習效果。

三、用真生活毓養真數感

建立和培養學生的數感就是讓兒童更多地接觸和理解現實生活中的問題,有意識地將現實生活問題與數量建立聯系。數感不是通過傳授而能得到培養的,重要的是讓兒童自己去感知、發現,主動去探索,讓兒童感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運用數學知識可以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例如,蘇教版一年級下冊“認識人民幣”這一單元的教學,一年級學生年齡小,缺乏社會經驗,購物的機會也少,對人民幣只是初步的認識,對于要用錢才能買到東西這一等價交換的原則只有初步的意識。對于一年級孩子而言,人民幣之間的換算,一般物品的價格需要用什么單位比較合適,買不同價錢的商品需要怎樣付錢等問題比較模糊?,F在社會發展迅速,經濟水平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也在不斷發生變革,在生活中用現金支付的方式已經越來越少,更多的人采用移動支付,孩子對于人民幣的認識、理解和運用缺少直接經驗。在教學時,我布置了這樣的一個課前實踐活動任務,讓孩子們利用五一假期時間,由家長陪同去超市、水果店、文具店用現金去買幾次東西。在具體生活中親身感受價錢不同的商品,購買時分別需要哪些面值的人民幣,各需要多少張(枚),了解元、角、分之間的進率。學生在活動中還發現現實生活中已經沒有5分、2分、1分這樣的人民幣了。

數學知識要加強與社會生活的聯系,孩子通過假期里經歷的“買”“賣”生活實踐,通過去用現金購物付錢,儲備了大量的生活經驗和活動經驗。這些從生活中獲得的認識,可以讓孩子們感受到每種人民幣面值的大小,了解了人民幣之間的換算,孩子對人民幣有了基本的認識和簡單的運用,獲得的體驗是豐富的、深刻的、牢固的。這樣的學習方式使孩子們積累了數學活動經驗,發展了數感,開闊了數學視野,全面挖掘“人民幣”背后的數學文化,體會了數學的價值。

四、用真實踐培養真能力

數學實踐活動的內容是有趣的、有意義的、有疑惑的。數學實踐課堂就是使兒童經歷一個學數學、用數學的過程,可以有效地提高兒童對數學的學習興趣,獲得一些初步的數學活動經驗,基本思想方法和必要的應用技能,體會數學的價值,增進對數學的理解和應用數學的信心。數學實踐活動要尊重兒童的興趣與愛好,讓孩子在實踐活動中自由舒展身心。在我?!爸ヂ樘菙祵W社”興趣小組活動中,我經常開展一些兒童感興趣的數學實踐活動,讓孩子們積極地動起來,培養了孩子們的探索精神、合作意識和實踐能力。

例如,通過玩七巧板拼圖游戲,孩子在玩的過程中加深了對圖形的認識,拓展了孩子的想象空間。豐富的想象能力可以讓我們的孩子變得更聰明,這樣的想象能力對于思維能力的培養是相當有效果的。通過玩魔方的游戲,訓練學生的手眼協調能力。玩魔方還能開發孩子的記憶力、理解力、想象力、觀察力和思維力。小孩子學習、做事往往容易分心,可在還原魔方的過程中一般都是十分專注的,玩魔方的游戲活動,可以培養孩子的專注力。通過火柴棒的擺放游戲,讓學生進一步掌握圖形、數字的基本特點,可以培養孩子的空間想象、判斷推理、觀察分析能力。

自主探究、動手實踐、合作交流是新課程標準倡導的學習方式,在實踐活動中,兒童成了活動的主體,孩子們自主去探索、實踐、交流。通過開展數學實踐操作活動,有利于兒童學習方式的真正改變。孩子們從實踐中獲得的體驗是真實的、豐富的、深刻的,提高了學習的興趣與主動性,有利于孩子積累數學活動經驗,培養應用意識,提高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價值和魅力。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力求將數學問題還原為生活中常見的、能理解的、方便探究的問題,也就是說,將數學“生活化”“實踐化”“本真化”,讓數學課堂基于兒童,還原現實,回歸本真。

猜你喜歡
預學數位兒童
明確預學起點 構建教學基點
相同數位相加減
分清數位 照“位”讀寫
你了解“數位”嗎
芻議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預學
認識數位
有效預學,實現高效課堂
小學數學有效預學策略探索
留守兒童
六一兒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