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素養指導下的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研究

2021-12-30 12:31毛建興
科學咨詢 2021年1期
關鍵詞:辣條數學計算小學生

毛建興

(甘肅省慶陽市環縣車道鎮劉渠小學 甘肅慶陽 745717)

核心素養已成為當下教育工作的主流模式。什么是核心素養能力?核心素養能力并不單指某一種能力,而是指小學生對小學數學知識的理解能力、應用能力、思考能力的綜合性的、全面的能力共同體[1]。小學數學核心素養能力的培養要求數學老師在教授數學內容的時候結合學生的水平、能力,在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的前提下,教授給學生相應的數學知識和內容,確保學生能夠將每節課程學習的內容都吃透、弄懂。數學老師在核心素養培養和計算教學的過程中,要掌握好二者的平衡,對課堂的教學內容有所側重,才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眼口結合,增強學生計算感知

在傳統的小學教學中,數學老師通常只注重學生計算的結果是否正確,對學生的計算過程并不關心。實際上,這是一種錯誤的做法。小學生由于年齡、心理因素的共同影響,對數學這種比較抽象的知識,在理解上會產生一定的困難,無法真正理解數學計算,就算計算出了正確結果,也需要經過大量練習。想要學生快捷、高效、正確地計算,數學老師就要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增加小學生對計算過程的感知訓練。計算需要眼睛、大腦和嘴巴相互配合。因此,老師可以針對這一特點,為學生準備一些專門培養計算感知的數學教學內容或練習內容,讓學生通過這些練習,不斷增強自己的觀察能力和口算能力。

老師在教授“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時,可以讓學生通過觀察題目,寫出不同的結果或答案。這個過程可以培養和訓練小學生的計算感知能力。在這節內容的教學中,筆者在課堂上是這樣培養學生的計算感知能力的:“各位同學,我們已經學習了20以內的加減法、50以內的加減法。今天,我們也學過了100以內的加減法。下面,我們就來練習一下,好不好?老師會在黑板上寫下一些數字,同學們可以通過兩個數的相加或是相減得出黑板上的數字,大家比比看,同一個數字誰寫的結果最多好不好?”之后,筆者在黑板上寫下“100”“32”“55”“24”等數字。學生在觀察這些數字后,可以輕松地找到不同答案——“100”,通過加法可以由50+50、40+60、20+80、35+65等多種計算方法構成。這種方式大大提高了學生對數學計算的感知能力,還提高了學生的口算能力。

二、生活融入,縮短學生計算距離

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正處于對世界由陌生到熟悉的過程中。數學知識和內容對他們來說剛好屬于陌生的事物。無論是小學生,還是成年人,在接觸陌生事物的時候,都會產生迷茫、擔憂、恐懼的心理。因此,為了讓小學生感受到數學的“熟悉”,拉近學生和數學的距離,老師可以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融入生活化的場景,讓數學變得“觸手可及”。這樣,提高小學生的核心素養能力也就成了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例如,筆者在教授“1~5的加減法”時,為了讓數學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舉了這樣一個例子:“同學們,大家平常最喜歡吃的零食有哪些?”學生甲:“辣條!”筆者接過學生的話:“好!咱們就以辣條為例,1包辣條的售價是2.5元,老師要買兩包,應該給多少錢呢?”學生乙回答:“一包2.5元,2.5就是5的一半,所以購買兩包需要5元錢!”筆者接著說:“回答正確!如果老師有5包辣條,吃了1包辣條,從剩下的辣條中拿出3包辣條分給同學后,老師還有幾包?”學生丙:“5包辣條吃了一包,就是5-1=4,老師還有4包辣條!”學生甲反駁道:“老師,他說得不對!老師應該還有1包辣條。剛剛老師說從剩下的辣條中拿出3包辣條分給同學,所以是5-1-3=1?!?/p>

把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帶入數學課堂,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數學教學內容的興趣,而且可以讓學生在思考、計算的過程中回憶相關生活畫面,有助于將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和吸引到課堂上來,大大提高了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效率。同時,學生和老師之間的問答活躍了課堂氛圍,為高效數學課堂的構建奠定了基礎。

三、小組合作,合理開展計算比賽

小學數學老師在培養小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的時候,可以從小學生自身的特點出發,把握學生的課堂學習態度和效果。小學生天性好動、好玩,對于嚴謹、嚴肅的數學課堂,本就有一定的抵觸心理。因此,在傳統的數學教學過程中,老師給予他們的評價大都是“難管”“調皮”等負面評價。老師教得費心,學生學得也吃力[2]。由此可見,正確的教學方法對老師十分重要,對學生同樣非常重要。寓教于樂,開展一系列的數學計算比賽,讓每個學生都可以參與娛樂性的數學比賽,既符合小學生好動的天性,也符合小學生愛玩的心理,事半功倍、立竿見影。

例如,筆者在教授“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時候,采用了小組制比賽方式。為了保證每個小組的能力、水平相當,筆者按照學生成績安排組隊,第一名和最后一名組隊,第二名和倒數第二名組隊,小組隊員輪流上臺答題。筆者事先寫好幾組兩位數加兩位數或兩位數減兩位數的題目。學生答對后,任意出一道關于兩位數加減法的題目,留給下一組同學解答。第一批5組學生在答對題目后,為了給下一批同學制造難度,通常都會增加出題難度,以便淘汰競爭者。學生在這個比賽的過程中感受到了其中的樂趣,而且在留下題目“算計”同學時,由于要留下答案,自己也做了一遍自己出的題目,相當于做了兩道比賽試題。通過比賽,學生可以在原本枯燥、嚴肅的數學課堂上放松自我、放松心情。據調查,人心情愉悅的時候是學習知識和掌握知識最快的時候。學生在這種“玩”的過程中既娛樂了身心,又提升了核心素養。

四、課外練習,增加學生計算實踐

無論學習什么,都離不開實踐。小學生學習數學知識也離不開實踐。課外練習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在課外練習數學計算,不僅可以提高數學計算能力,而且可以在實踐操作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的不足和缺點,從而鞏固所學數學知識。在給學生布置課外練習的時候,老師一定要遵從合理、科學、貼近學生的原則,千萬不要將課外練習當成課后作業——這樣起不到正面的效果,反而會打擊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積極性。

例如,筆者在教授“統計”的相關內容時,為了提高學生在課外練習統計的興趣,會從學生比較感興趣的方面出發,將核心素養的有關目標、要求融入課外練習的實際操作中去?!巴瑢W們,大家在放學回家后都會干什么呢?”學生甲回答:“看動畫片!”學生乙回答:“寫作業!”既然是課外練習,筆者就將課外練習的場景安排到學校和家庭以外的地方:“那么,同學們,爸爸、媽媽在接你們回家的路上,會不會去買菜呢?”學生齊聲回答:“會!”筆者接著道:“那好,今天老師給大家留的課外練習,就是陪爸爸、媽媽買菜的時候,注意統計一下爸爸、媽媽買的蔬菜有哪幾種,每一種有多少個?!盵3]

這樣的課外實踐練習不僅可以拉近親子之間的關系,而且不會讓學生對數學感到厭煩,能提高學生參與數學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利于讓學生在自由自在的生活環境中慢慢愛上數學,繼而實現課內、課外雙環境下培養學生數學學習意識和良好數學學習觀念的目標,大大提高了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計算能力的培養能幫助小學生提升計算能力、培養數學學習意識,為小學生學習初中數學知識和內容起到基礎和過渡的作用,還可以增加小學生對抽象概念、內容的積累和理解。另外,老師在核心素養理念的指導下培養小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的時候,需要選用合理的、科學的方法,才有助于提高小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推動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和綜合素養的全面發展。

猜你喜歡
辣條數學計算小學生
多措并舉,提高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
試析如何開展有效的數學計算教學
以數字感知聚攏需求,做大做強產業鏈條——湖南平江:一根辣條的走紅之路
辣條城,我來也!
低年級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的培養
小學中高年級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的培養
怎樣培養小學生的自學能力
辣條“國標”將火熱出爐
我是小學生
辣條Boy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