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析“互聯網+”時代中職信息技術類專業課程建設新模式

2022-01-04 11:06王華
速讀·上旬 2022年1期
關鍵詞:互聯網+中職時代

王華

◆摘? 要:伴隨國內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互聯網技術已延伸至各個領域內,互聯網+時代成為發展主流,互聯網+的概念也逐步被各個領域所熟知并得到推廣,其中在中職教育方面被使用,該背景下國內中職院校的信息技術專業課程體系中已經逐漸暴露出相關問題,所以要借助互聯網技術來進行處理,但是不能盲目進行處理,必須對具體方向進行明確后做出相應決策,這就需要進行深入研究。本文將中職院校信息技術類專業課程作為基礎,簡單闡述“互聯網+”背景下對中職信息技術類專業課程建設新模式的建設策略。

◆關鍵詞:“互聯網+”時代;中職;信息技術類專業課程;建設新模式

中職院校信息技術類專業類課程是信息技術專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同時該課程還是保證信息技術專業人才質量的關鍵因素,所以該課程體系建設工作質量具有極為重要的影響作用。但是,現代信息專業領域對于人才質量有著較高的要求與標準,所以中職信息技術類專業課程的常規培養體系已經無法適應當前發展需求,出現了功能滯后問題,這就需要及時進行解決處理?!盎ヂ摼W+”時代提供了改善契機,而且是解決處理工作的主要依據,中職院校有必要基于“互聯網+”時代背景建立新型信息技術專業類課程體系,現展開綜述。

1“互聯網+”下中職信息技術類專業課程新模式建設要點

1.1線上課程應當具有實現教育目的的作用

“互聯網+”時代背景下,中職院校信息技術類專業課程新型模式的建設工作是指在線下教學活動中置入網絡環境,網絡環境中所開設的相關課程既是線上課程,這種形式代表課程開設環境已經出現轉變。需要高度重視的是,雖然加入“互聯網+”改變了課程開設環境,但是不能認為課程開設目的也已經發生變化,原則要求不管是線上課程還是線下課程都必須具有實施教育的目的及作用,課程如果不具備上述要求就代表該課程并不可取,這是“互聯網+”時代背景下中職院校信息技術類課程新模式建設工作的重點問題。

1.2線上下課程應當保持良好銜接關系

首先,“互聯網+”的相關線上課程不能取代常規的線下課程教育,新模式建設的目的是在互聯網環境中對線下課程缺陷進行彌補,所以要在“互聯網+”基礎上,中職院校信息技術專業類課程在新模式建設中必須是線上課程和線下課程并存。其次,線下課程和線上課程并存,兩者之間如果銜接關系不良,就會導致各個課程的教學活動發生斷層問題,學生很難把每一節課教授的內容進行有效連接,如此必然會影響到教學工作質量,所以建設新模式的前提是必須保證線上課程和線下課程之間銜接關系保持良好。

1.3線上課程應當強調學生自主性

線上課程因為能彌補線下課程缺陷而存在,因此要求其必須能夠消除線下課程的缺陷,而分析中職院校信息技術類專業線下課程的具體表現,發現最大缺陷是學生學習自主性差,學生不能自由選擇線下課程的教學內容、學習地點與學習時間,要聽從于學校的具體管理要求、授課教師的管理要求等,證明學生無法自主選擇課程。所以,線上課程必須重視學生學習自主性,保證其能夠根據自己意愿來選擇需要學習內容、學習時間與地點,如此才能有效彌補線下課程的缺陷。

2“互聯網+”下中職信息技術類專業課程新模式建設策略

2.1結合教學目的進行教學功能開發,確保教學目的實現

在線上課程必須能夠實施教育作用的建設基礎上,“互聯網+”時代背景下中職院校信息技術專業類課程新型模式的建設必須將教學目的作為導向,通過相應的技術方法在互聯網絡環境中開發出具體教學功能,通過相關功能達到實施教學目的。比如在某所中職院校的階段教學工作目的是使學生能熟練掌握應用C語言編程技術,則要在互聯網絡環境中開發建設C語言編程平臺,通過云技術建造虛擬平臺,學生就能根據課程的具體內容在該平臺上進行練習操作,學習成果也便于教師進行檢閱和指導,由此達到教學目的。

2.2做好線上下課程內容規劃,保障兩者合理接洽

中職院校的信息技術類專業課程內容主要包括信息理論知識傳輸、指導學習、預習、復習、實踐操作和調整,根據上述內容,在課程新型模式建設過程中要謹遵便捷性原則展開規劃。比如信息理論知識傳輸、指導等均需授課教師負責執行,由教師向學生傳遞相關信息,該操作若要求教師通過互聯網絡環境來傳輸就畫蛇添足了,教師在線下環境中就可完全進行講述,并進行課程相關教學活動,如此操作利于教師教學管理,還能充分展現教師親和力,所以這些課程內容需要規劃入線下課程中,具體實踐操作和調整則需要學生親自動手操作,但是線下課程開設的環境中學生無法隨時展開實踐操作,具體行為不便開展,所以要借助線上課程虛擬平臺對此實施簡化,隨時隨地,學生均可通過便攜設備完成實踐操作,表明實踐操作和調整通過線上課程實施更加快捷,要將其劃入線上課程范圍,同時該法還能使線上課程和線下課程包攬全部的課程內容,兩者之間保持良好銜接。

2.3豐富線上課程體系,開發個性化功能

為充分突出學生線上課程學習自主性,中職院校信息技術專業類課程新型模式建設工作必須開發出有具有個性化的功能,豐富線上課程內容,使學生便于選擇。

3中職專業課程教學中翻轉課堂模式的應用

新時代背景下,經濟迅速發展,文化知識社會不斷發展與創新,逐步衍生出互聯網+的時代特點,這種創新性時代模式不僅能夠加速經濟發展,還能夠推進經濟進程,使企業在管理以及整體組織方面衍生新的管理以及組織模式。當然針對學生的學習也有非常明顯的促進作用,可幫助學生掌握對應的學習技巧,為了滿足新時代發展需求,中職教育也需要及時的針對教學情況進行完善與革新,以適應時代發展的人才培養模式來促進學生整體學習情況。在中職專業課程的實際教學過程中,也逐步跟隨時代發展,借助互聯網以及信息技術的發展促使教學模式向多樣化趨勢發展。從之前借助項目教學制作多媒體課件至如今使用信息技術制成的微課程、微視頻等教學資源,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教學質量以及教學成效,從項目教學向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過度,學生通過課外自主學習、課堂上的交流與討論等以往完全不同的學習方式完成學習任務。在這樣的學習模式下,學生能夠更加專注自身的學習內容,教師不在占用課堂的時間進行單純的知識傳授,而是將這些知識轉換為自主學習,學生通過視頻講座以及博客或者視頻、電子書等形式完成基礎知識的預習和理解,還能夠通過網絡及時與其他人進行交流討論,還能夠在學習過程中通過網絡查詢到知識點所需資料或者通過互聯網明確不懂知識點,教師再可利用空余時間讓學生進行自主交流,課后學生還可以依照自己的學習情況制定相應的學習計劃,學會自主規劃。教師則需要借助講授式與協助式的方式滿足學生的需要,促進學生的個性化學習,該目標是為了學生自行體驗實踐過程獲得真實的學習經過。

3.1專業課程教師需要打破傳統教學觀念

以往傳授式教學觀念也決定了教師主要借助傳統的教育行為進行授課。而大多數的家長也將學生的學習成績當做關注重點,迫使老師借助這種傳統的填鴨式、傳授式教學模式進行授課。在這種傳統的教學習慣影響下,教師很難從根本上改變自己的觀念。在“互聯網+”時代的大背景下,關注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同事還需要關注創新力,創造能力已成為職業化的日常常態式發展趨勢,那么怎么通過專業創新以及改善學生創造力成為教學模式重點關注內容,中職的教育過程中很容易忽視學生的多樣化和個性化,對于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造能力的培養并無明顯的促進作用。而新時代背景下所需人才必須具備主動思考、創新解決問題等能力。那么這樣的要求下必須改革現有的職業教育模式,積極探索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造能力。另外教師需要明確自身在教學中的作用,進行適當的知識引導后,教師并不是學習知識的控制主體,而是將學習主體交于學生自己,讓學生自主控制,在此期間提升專業素質,利用信息技術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教師的學習行為以及學習時間不僅僅是課堂上的時間,還需要進行拓展學習,培養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3.2專業課教師應提高使用教育信息的能力

在新時代背景下,學生利用信息技術的方面多樣化,當然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于新鮮事物有著非常大的優勢,他們能夠快速的接受新事物,這個期間信息化成為中職學生接觸新鮮事物的關鍵性平臺,他們在這其中獲取到的內容是教師授課過程中的幾倍甚至幾十倍。當然這個過程中需要考慮年齡以及生活條件等方面的影響。另外教師在信息技術的使用時也會有受到一定限制,尤其是一些專業課的老師,尤其是文科的老師,一般都是用電腦,在網絡上進行教程編輯,通過數據分析、基礎知識講解、App等形式進行授課。而近年來微課以為微視頻教學模式的興起,更佳提高了對教師計算機水平的要求,目前主要是借助外聘人員進行視頻制作,這很難完整的凸顯教師自身的教學重點,甚至無法充分明確整個教學重點,以至于影響整個課堂教學模式的發展步伐。這也要求教師必須時刻提升自己的計算機水平,參與一些技術類培訓工作,參與到實踐工作中,提升自我信息技術素質。

3.3專業課教師要時刻把握翻轉課堂的本質關鍵

中等職業學校專業課教學的重點在于學生的“學”,翻課堂無法更改學習的最初目的。多數的專業課老師將重點放在視頻的制作方面,但是需注意視頻不能代替教師,雖然能夠凸顯知識點,其學習過程也非常重要的,按時對于教師而言,幫助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更為重要。怎樣幫助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交流和討論,如何在課堂上組織學生之間的對話和討論,都是非常重要的。翻轉課堂的關鍵是讓學生接受知識點的內化。此外,在“互聯網+”時代,對人才的需求發生了巨大變化,不同地區的經濟發展也不盡相同。設置專業拓展升級項目需要考察區域經濟結構、產業結構和企業結構特征,并根據最新區域人才需求調整課程設置,使專業教育更具方向性和針對性。最后,結合校內外培訓基礎設施和專兼職教師隊伍建設現狀,因地制宜設置課程方向,學生根據自身特點進行個性化選擇,真正實現個性化培訓。

3.4專業課教師應進行教師角色的前沿轉變

在這種教學模式的影響小,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不僅僅是信息的傳遞者,還是教會學生自主學習的指引者,教學實際過程中,教師需要將自己的講解與學生的實踐進行一定的結合,該模式教學過程中,教師需將以往的傳授者身份逐步轉變為教學過程中的指導者,讓學生明確自我學習主體,讓教師由原來的幕前走到學習大環境的幕后中,成為這個過程中組織、引導以及答疑解惑的引導性人員。幫助學生提升學習積極性、主動性與參與性。當然在學習過程中教師還需與家長進行溝通,幫助家長轉變自身角色,強化整個教學模式的宣傳力度,幫助家長提升認知,改變根深蒂固的思想,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氛圍。

綜上所述,本文總結出課程建設新模式的相關建設策略,通過策略實施在該類課程原有模式基礎上建立完整的線上課程體系,保證兩個模式之間可以科學合理銜接,彼此融合。課程新模式建設能夠使課程活動實施流程得到監護,滿足學生學習個性化需求,突出其學習自主性,利于提示教學工作質量。

參考文獻

[1]張玉兵."互聯網+"時代中職信息技術類專業課程建設新模式探究[J].國際教育論壇,2020,2(11):182-183.

[2]李建軍."互聯網+教育"新時代,信息技術助力構建盲校中職專業高效課堂[J].現代職業教育,2019,1(10):240-241.

[3]王根蘭."互聯網+"新時代下中職旅游專業教學模式探究[J].當代旅游,2019,12(12):87-87.

[4]章玨瑋."互聯網+"新時代下中職旅游專業教學模式探究[J].才智,2019,10(20):146-147.

[5]馬宇婷,邵亞軍.基于互聯網+背景下的中職信息技術課程的幾點探索[J].課程教育研究:外語學法教法研究,2019,1(17):223-223.

[6]黃永明,余浪英."互聯網+"時代背景下信息化教學在中職學校專業課堂中的應用與研究[J],職業,2020,540(3):82-84.

猜你喜歡
互聯網+中職時代
“課程思政”下中職《基礎會計》的教學改革
新疆中小學和中職學校全面開學
多媒體技術助力中職美術教學
e時代
e時代
中職數學作業批改中的問題及對策
e時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