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減”精神下如何讓數學作業“賦能增效”

2022-01-04 11:06鄭羽
速讀·上旬 2022年1期
關鍵詞:作業設計雙減小學數學

鄭羽

◆摘? 要:隨著《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的出臺,數學作業的設計逐步由數量向質量的轉變。作為一門集思維與邏輯于一體的學科,數學作業是知識鞏固與深化的主要渠道,在教學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讓數學作業“賦能增效”“提質增效”,是雙減背景數學老師的重要任務之一。本文主要基于數學作業設計的需要,探究數學作業設計的成效與質量。

◆關鍵詞:小學數學;作業設計;賦能增效

小學數學作為義務教育階段一項重要內容,自然也應緊握“減負增效”的旗幟,大力貫徹和落實雙減政策刻不容緩。作業是衡量學生知識掌握牢固與否的標準之一,也是判斷學生思維拓展性的重要指標之一,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雙減政策背景下,我們的教學更加注重學生能力的提升與拓展,注重思維的深化與邏輯的嚴密性,要通過作業對數學素養進行提升,通過數學作業的有效性對學生能力進行拓展。那么,在實際的作業設計過程中,我們如何既符合雙減政策有能賦能增效呢?

一、把握數學作業設計的原則

機械化作業是“雙減”政策中要求摒棄的重要要求之一。大量機械化的作業既不利于發揮作業的功能性,也不利于提升學生知識掌握的牢固性,甚至多而雜的作業反而影響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形成適得其反的效果。在數學作業布置與設計的過程中,我們應該把握幾大原則,掌握作業的特點,加之靈活設計的技巧,有利于最大限度的發揮作業的功效。

(一)難易度適中原則

作業的設計不是一成不變的,需要有一定的難易度,既能推動全班學生數學水平達發展,又能兼顧優等生的能力提升,既要凸顯數學知識的完整性,又要促進后進生的穩定有效進步。所以,在作業設計的過程中,我們要注重作業的難易度的把握。比如,在教學《植樹問題》時,掌握植樹問題的間隔是基本,是重點也是難點。在知識點傳授完畢后,設計作業的過程中,我們不僅要求學生要完成教材、練習冊中的習題,還應該設計一些兼顧優中差學生能力的個性習題,植樹問題是理想化的題目,對于中優等生,我們可以將題目拓展至難度系數稍微大些的問題,如一座大橋長500米,給橋兩邊的電線桿上安裝路燈,若每隔50米有一個電桿,每個電桿上安裝2盞路燈,一共可以安裝多少盞路燈?而對于后進生,我們可以依托教材設計一些同教材例題類似的作業,幫助學生對基礎知識進行鞏固??傊?,作業設計要把握梯度性的原則,促進全體學生更好的發展。

(二)梯度性原則

作業設計的過程中要做到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由表到里,形成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這樣既能鞏固教材的基本知識,又能在逐步拓展的過程中不斷提升數學習題能力,更好的形成數學素養,養成自主探索、鉆研的良好習慣。比如教學五年級《小數除法》一課時,掌握小數除法的解題技巧是基本目標,在作業設計時,我們首先要在作業總量設計一半的基礎題,幫助學生鞏固基礎知識,設置三成的中等難度題,幫助成績中等的學生適當提升,實際兩成的難度題,幫助學生深化、提升,從而在作業的設計中形成5-3-2模式,實現由易如難、逐步深化的作業設計模式。

(三)分層性原則

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在智力水平、學習方式等方面存在較大的差異,布置的作業過于簡單、基礎,雖然能滿足中等生以及后進生的學習需求,但是對于優等生而言,成效甚微;若布置的作業過于復雜、較難,優等生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得出答案,雖然鍛煉了該部分學生的思維能力,但是對于基礎一般或者基礎較差的后進生而言,無疑是給他們的學習增加了負擔,同時還打擊他們的自信心。在“雙減”政策視角下,更提倡“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因此,在布置單元作業的時候,必須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嘗試對全體學生的實力分層,給不同層次的學生布置不同內容、不同難度、不同要求的作業,同時兼顧不同學生的學習進度,保證所有的學生都能“伸伸手就能摘到蘋果”,從而有效滿足全體學生的學習需求。

二、數學作業設計的策略

(一)加大作業設計的實踐性

數學是一門實用性課程,在小學階段利用作業設計,加強數學實踐能力的培養鍛煉是十分必要的。為學生設計數學作業,要綜合把握數學作業與學生實際生活的聯系,借助生活情境的結合,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加深了學生的學習印象,拉近了學生與數學知識間的距離。例如,在求表面積的相關問題中,可以讓學生利用尺子、剪刀等工具,實際測量一個立體圖形物體,牙膏盒、飲料盒等均可,并利用計算公式求出具體表面積。在作業的設計安排下,學生主動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無形中加強了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了小學數學作業的實效性,為小學數學的實用性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創新作業設計的內容

在數學作業的設計過程中,加強形式創新、豐富作業內容,不僅有利于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有效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小學數學作業在設計時,可以將傳統的紙筆作業擴展發揮,利用形式多樣的作業活動,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例如,教師為學生安排有關幾何模型的設計作業,督促學生利用幾何知識進行模型設計安排,在思考過程中鍛煉學生的幾何運用能力。

(三)拓展作業的合作性

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可以設計一些合作探討的作業,這樣學生既可以學到知識,又可以增進感情,使作業具有濃濃的“情感”。如設計一些“我們比一比口算”等作業。這類需要與人合作才能完成的作業,為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升華起到促進作用。

三、結語

總之,在當前小學數學作業布置的過程中,我們教師既要仔細研讀“雙減”精神,又要根據學生實際,對作業設計進行有效的調整和優化,以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和靈活學習為主來進行作業的布置。我們要牢牢把握數學作業設計的原則,巧妙、有效設計好數學作業,發揮數學作業的功效,實現全體學生的有效發展。

參考文獻

[1]宋平芳.小學數學作業設計方式研究[J].數碼設計(下),2019(5).

[2]周耀星.小學數學課后作業優化設計探究[J].中外交流,2019(6).

猜你喜歡
作業設計雙減小學數學
“雙減”出臺,校外培訓面臨巨震
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一行到莒縣開展“雙減”工作專項調研活動
持續推動“雙減”,強化學校育人主陣地作用
蘋果園實現化肥農藥“雙減”的路徑選擇
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的探討
新課標下高中化學作業設計探究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培養數學意識發展思維能力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