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業視域下的語言服務工作室項目化教學模式探究

2022-01-15 08:36陳宏川
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21年5期
關鍵詞:工作坊語料庫教學法

陳宏川 王 楓

(陽光學院,福建 福州 350015)

一、翻譯教學面臨的問題與困境

翻譯是商務英語專業必不可少的一類課程,對學生的語言和職業技能的培養具有重要作用。但以往的翻譯教學沿用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法:第一,認知式,即語法翻譯教學法(Grammar-Translation Teaching Method)。其特點是以分析英語句子的語法知識為主,希望學生通過掌握英語句子的語法特點,逐漸了解中英對譯的要訣。這種教學方式完全由教師主導,學生只能被動接受總結歸納好的翻譯方法和技巧,對教師講解和教學材料的依賴性極強。第二,訓練式,即句型操練翻譯教學法(sentence?pattern?drill)。其核心是展示經典句型的翻譯技巧和策略,希望借助有限數量的典型句型和相關練習,讓學生通過大量操練來掌握相關技巧。這種教學方法把學習過程看成是訓練思維和養成習慣的過程,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經常事倍功半,效果不佳。第三,答疑式,即交際教學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教師將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分門別類,授課時圍繞這些問題進行詳細解說或者組織分組討論,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并解決問題。這種教學方法雖仍以教師為中心,但重視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人施教。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往往結合以上3 種方式,形成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

目前之所以無法擺脫傳統教學模式的羈絆,究其原因主要是翻譯實踐教學環節沒有課時的保障,實踐平臺也不健全,導致學生盡管也得到一些翻譯知識與技能訓練,卻沒有充足的實際鍛煉,也就很難訓練出勝任崗位的翻譯能力,造成應屆畢業生應聘企業翻譯崗位時通過率非常低。

因此,加強配套的翻譯實踐教學,讓學生參與更多真實的翻譯工作,應是主要的突破口。陽光學院作為一所應用型高校,其外國語與海外教育學院的商務英語專業通過成立語言服務類工作室,通過社會化考試、校企合作、課題研究、團隊競賽等方式,設計合理的實踐教學模式,特別是借助與語言服務能力相關的活動,讓學生在真實的翻譯任務、研究工作和競賽項目中不斷充實和完善自己的實踐能力。

二、翻譯實踐教學理念革新和探索

翻譯教學要想培養出真正具備翻譯綜合能力的語言服務人才,就必須徹底改變教學理念,從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理論教學模式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learner-centered approach)的項目驅動型教學模式。

教學理念從根深蒂固的以教師為中心逐漸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經歷了一個漫長而不斷摸索的過程,大致分為3 個階段:首先,是將交際教學法引入翻譯教學,弱化教師的中心地位,強化調動學生的主動性。通過師生、生生互動,展開探究式學習,并加大課后的訓練量,取得了較之前更好的教學效果。其次,是基于構建主義理論的“翻譯工作坊”式任務型教學模式的出現。美國著名翻譯理論家埃德溫·根茨勒(Edwin Gentzler)認為翻譯工作坊與閱讀工作坊一樣,是一種以實踐為導向的教學方法,其本質是讓學生通過實踐來學習翻譯。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高級翻譯學院的李明教授歸納出翻譯工作坊的3 個主要特點:(1)它是一種反思實踐的體驗,強調小組成員之間以及師生之間交流翻譯心得,要讓學生從具體的實踐中自己領會翻譯的策略和技巧;(2)它以培養學生實際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終極目的,將學生置于教學的中心位置;(3)它需要合作完成翻譯任務,學生與組員或者老師共同討論、分析和解決問題,在此過程中學生的協作能力得到鍛煉和加強。由此可見,相較于交際教學法,翻譯工作坊是讓翻譯實踐真正走進課堂的有效途徑。

近年,在“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理念的指導下,高校開始出現工作室項目化教學模式的積極探索。工作室教學法源于20 世紀初德國包豪斯設計學院,該學院認為以工藝種類、工藝技法劃分的工藝作坊式教學模式較之其他類別的學院教育模式更有效,這種教學探索成為最早的工作室教學形式。作為翻譯公司的前身,翻譯工作室在社會上普遍存在,但將工作室教學法引入高校翻譯教學從而成立翻譯/語言服務工作室以取代傳統的翻譯教學卻仍處在實驗探索階段。雖然同樣以學生為中心,以實踐教學為導向,但翻譯工作室卻與翻譯工作坊在兩個方面存在較大差異:一是真實性的差異。工作坊是對真實翻譯工作場景的模擬,而工作室則進行真實的翻譯工作。在工作坊模式下,教師將學生分組并布置翻譯任務,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模擬真實翻譯場景,相互討論與協作,在課上或課外完成任務。而在工作室模式中,學生需要協作共同面對真實的企業翻譯項目或者教師的教研項目,獨立完成接單、翻譯、校對、交稿、收款、反饋等一系列項目環節。二是教學范圍的差異。翻譯工作坊主要以實踐的形式讓學生完成翻譯任務的全過程,而翻譯工作室則除了完整的翻譯任務本身外,還包括翻譯市場拓展、接單、價格談判、合同簽訂、任務分配、收款等一系列相關活動。

三、語言服務工作室項目化教學模式

語言服務類工作室教學模式踐行“知識與技術并重,理論與實踐同步”的教育理念,采用項目驅動的方式,通過導師指導學生參與社會化考試、企業真實項目、教師科研項目和大學生競賽項目,讓學生在執行真實任務的過程中鍛煉并提高實踐能力。項目式驅動是一種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教學模式,學生需要獨立完成拆分給自己的任務,同時進行團隊合作以保證真實項目如期完成,而教師的作用則是在這一過程中給予必要的指導,幫助其解決實際問題,拉近學生與未來工作氛圍的距離。

因材施教是工作室教學實踐活動的宗旨。不同學生的綜合能力,需要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和不同的實踐來鍛造和提升,這就需要設置不同類別的語言服務工作室,讓學生能根據自己的性格、愛好和專長選擇適合自己的工作室,在不同的教學過程中充分培養專長,而導師則可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和需求,充分發掘學生的潛能。

具體而言,為切實提高商英專業學生的語言服務能力,我們專門成立了CATTI 考證培訓工作室、語料庫翻譯工作室和“閩東之光”福建文化傳播工作室,意圖踐行語言服務類工作室教學模式改革——以三維設計、四項驅動的模式,通過3 個不同的工作室,分別關照語言能力培養的3 個維度,即語言技能、語言應用和語言競技,全方位提升學生的語言服務綜合能力。同時在4 類真實項目的驅動下,指導學生團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實現教、學、做的統一和產、學、研的融合,與就業的更好銜接。具體項目分類如下:

1.以考促學——參加社會化考試

眾所周知,學生面對考試往往會比平時學習積極。利用這種心理,側重語言技能培養的工作室可以用考試貫穿實踐教學的始終,讓學生保持較緊張的學習狀態,促進他們的學習,最終通過社會化考試獲取從業資格證書。CATTI 考試(China Accreditation Test for Translators and Interpreters)是全國最大的翻譯類考試,是唯一被納入國務院職業資格目錄清單的外語類考試。CATTI 翻譯證書還被主流媒體評為“中國最具含金量的十大證書之一”。我們成立CATTI 考證培訓工作室,目的就在于發現并培養對英漢/漢英翻譯有著強烈興趣、有心挑戰高難度翻譯或有志考取CATTI 證書或翻譯方向研究生的學生,幫助他們通過CATTI 各級口筆譯考試,獲取社會認可的翻譯從業證書;同時以培養翻譯實踐能力暨職業能力為導向,探索語言和翻譯教學的有效途徑。

2.以做促學——參與企業委托項目

通過校企合作,工作室可承接企業委托的項目,為其提供語言服務。在這個過程中,工作室是溝通學校和社會、企業的橋梁,在教師、學生、客戶三方互動中,密切了教學、實踐與社會需求三者的聯系。我們成立的語料庫翻譯工作室利用智慧翻譯實驗室為企業提供專門領域的翻譯服務。在項目執行過程中,智慧實驗室既是教學場所又是工作場地,基于翻譯記憶庫和術語庫技術的YiCAT 平臺和SDL Trados Studio 的大量使用,讓學生全方位、真實地體會到專業譯員的職場環境和工作氛圍;真實翻譯任務的完成不僅鍛煉了學生的實踐能力,也提高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并培養了自信心和責任感。校企合作還密切了課程體系與產業鏈、教學進程與生產過程的關系;而邀請企業、行業專家全程參與校企合作課程的開發、設計、實施和評估,更確保了課程標準和內容緊跟行業前沿及崗位需要。

3.以研促學——參與課題研究項目

課題研究教學法中相關課題大致可分為兩類:一為自選課題。在立項階段,導師要求所有學生都必須完成一定量的任務,但可以有不同選題供學生根據興趣去探究。在確定選題的過程中,學生之間、師生之間自然產生對話,導師根據學生的特點和興趣引導其確定選題。另一類為指定課題。導師可以將自己從事的科研工作引入工作室實踐教學中,把一個科研課題拆解成若干小任務模塊,分配給各小組分階段完成。這樣不僅能加快科研進度,更讓學生接觸到明確的科研任務,同時得到更多專業、系統的指導,師生合作的研究成果更加可期。

我們成立的語料庫翻譯工作室已引入的具體科研項目包括省級高校教改專項“福建文化平行語料庫驅動的教學法創新與應用研究”。通過搭建福建區域文化特色平行語料庫,以真實的語料(數據)為教學材料,指導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掌握語料整理技術,并能使用語料庫查詢、提取、分析、歸納和判斷重點信息,重在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尤其是主動探索、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提升學習的趣味性和學生的獲得感,更在于培養熟悉福建文化的應用型英語人才,推動福建文化走出去,擴大福建文化在國際上的影響。

4.以賽促學——參與各類競賽項目

各類大學生創新創意比賽旨在深化高等教育綜合改革,激發大學生的創造力,培養造就“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主力軍;以創新引領創業、創業帶動就業,推動高校畢業生更高質量創業就業。通過參賽,學生將專業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充分激發創意,發揮創新能力,從而達到以賽促學、學用結合的目的。

我們成立的“閩東之光”福建文化傳播工作室瞄準文化創意產業CCI(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發掘福建地域文化,并與傳媒、教育、翻譯、設計、人工智能等學科交叉,開放創意文化產品,并實現其商業價值。工作室以參加各類大學生創新創意比賽為階段性目標,不斷積累文化知識并磨練相關技術,同時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與語用能力。在這方面,福建文化構成了語言習得的真實場景,潛移默化地提升了學生的詞匯量和翻譯、口語與寫作能力。相關能力的提升,又反過來提高了文化創意項目的競爭力。目前,結合了人工智能翻譯的特色語料庫平臺的商業價值才剛剛被發現,潛在的商機巨大,而教學與創業的貫通正是工作室教育的主要目標之一。

結語:

語言服務類工作室三維設計、四項驅動的教學模式,既是我們翻譯實踐教學方面的一次大膽嘗試,又是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必然產物。通過實踐我們認識到,工作室教學模式的科學設計是成果的基礎,在運行過程中,應重點關注過程管理和成果導向。具體教學實踐和良好的教學運行情況也已驗證了這種教學模式符合陽光學院商務英語專業學生的學習規律,有利于其綜合能力的提升和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

猜你喜歡
工作坊語料庫教學法
批注式閱讀教學法探究
實施“六步教學法”構建高中政治高效課堂
《語料庫翻譯文體學》評介
論雙導師討論式工作坊教學法在知識產權法教學中的應用
羅雪芳名師工作坊:攜手共進,聚水成淵
第二屆“新革命史工作坊”會議綜述
基于COCA語料庫的近義詞辨析 ——以choose和select為例
“第七屆望道修辭學論壇暨‘修辭與語篇’學術前沿工作坊”述評
基于JAVAEE的維吾爾中介語語料庫開發與實現
開放引導式閱讀教學法描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