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改下快樂教學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運用實踐

2022-02-09 02:16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區培豐中心小學張曉枚
亞太教育 2022年24期
關鍵詞:新課改教學活動教學方式

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區培豐中心小學 張曉枚

朱熹曾說:“教人未見意趣,必不樂學?!睂W生只有在樂于獲得知識時,才能挖掘自身潛力,積極投入學習活動中來。然而,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受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存在明顯的“唯分數論”傾向,教學方式機械枯燥,無法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影響了語文教學效果的提升。新課改背景下,傳統教學方式的弊端愈發凸顯,如何實現寓教于樂的教學效果,讓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感受到樂趣,是令眾多一線語文教師感到頭痛的問題。鑒于此,筆者就結合自身教學經驗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快樂教學法的應用方法進行探討。

一、快樂教學法的含義及理論依據

快樂教學法是一種以新課改思想理念為基礎的新型教學方式,即以學生的認知規律、身心特點為依據,以生動有趣的教學手段引導學生主動投入課堂學習活動之中,并在學習中獲得愉快體驗,有效掌握知識的教學方式。簡單來說,快樂教學法就是一種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通過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為學生創設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愉快的學習氛圍、積極的學習體驗中獲得高效學習效果的一種教學方法。

快樂教學理念在春秋時期就已經被孔子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與快樂教育法的本質是相同的。同時思想家蒙田也指出:“教室應該是學生快樂、收獲的陣地?!毙睦韺W研究指出,情緒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個體的智力活動,積極的情緒可以推動個體發展進步,激起個體探索問題、解決困難的信心;相反,消極的情緒則容易阻礙思維活動。同時心理研究也發現,情緒還可起到調節、組織智力活動的作用,能夠促成、影響知覺選擇。簡單來說,就是人們傾向于選擇自己喜歡的對象,比如學生會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參與哪種興趣活動。另外,情緒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個體的專注力及記憶情況,人們對于自己感興趣的事物往往更容易集中注意力,也更容易理解和記憶。比如喜歡下棋的人,可以將注意力長時間集中在棋局上,但不喜歡下棋的人則會覺得十分枯燥,難以保持專注力。因此,為了充分踐行新課改理念,讓學生真正樂于學習語文知識、愛上語文學習,教師就必須要結合教學內容,充分挖掘、應用各類快樂元素,構建快樂語文課堂,真正帶領學生感受語文學習的魅力。

二、新課改下快樂教學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運用的意義

語文是一門有很強基礎性和工具性的學科,是學生學習各學科知識的基礎,在小學教育體系的地位是無可替代的。正是因為語文學科的重要性,教育界一直以來都十分關注語文學科的教學情況。教育家盧梭曾說:“教育的藝術就是要讓學生喜歡你所教的東西?!毕胍嬲嵘Z文課堂教學質量,就必須要從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而讓學生產生積極的學習體驗、在學習中感受到樂趣則是激發學生興趣的關鍵??鞓方虒W法的應用充分踐行了新課改中關于減輕學生負擔,注重學生深度體驗、主動融入學習從而獲得認知發展的教學要求。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應用快樂教學法進行教學,能夠充分凸顯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能夠讓學生在豐富、多元、愉快的學習體驗中主動融入課堂,強化學生的課堂參與度,這對于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提升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有積極作用。此外,隨著學生課堂參與度的增強,其獲得的認知體驗也會更加豐富,這也有利于學生學會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來感知學習內容,對于提升學生學習的深度和廣度、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發展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三、新課改下快樂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方法

(一)轉變教育理念,建立和諧師生關系

以往應試教育理念深入人心,無論是學校、教師還是家長,對于該學科的關注度普遍集中在學生的考試成績上,“成績”似乎成了評判語文學科教學質量的唯一標準。在此背景下,以教師為主、學生為輔的教學現象十分普遍,學生往往是在教師的引導下被動地接受知識,死記硬背、大量刷題更是非常普遍。這樣枯燥單調的教學模式不僅不利于學生感知語文學習的樂趣,同時還會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給學生帶來較大的心理壓力,快樂學習自然無從提起。因此,新課改背景下教師需要充分理解教學改革的要求,積極改變“以教師為主、學生為輔”的教學局面,在實際教學中充分凸顯、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建立起和諧的師生關系,從而為“快樂教學法”真正融入語文課堂創造良好的條件。

此外,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主導者,其不僅僅是知識傳授的關鍵環節,同時也是實施快樂教育的第一站。小學生的心智尚未發育成熟,其情緒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尤其是熟悉的“權威人物”,比如教師、家長、祖父母等等,他們的情緒狀態、表情變化都可能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情感表達情況。因此,教師必須要認識到自身對于學生情緒狀態的影響,積極做一個快樂的教師,成為快樂的傳遞者,以自己積極、樂觀的態度以及快樂的情緒來感染學生,從而形成良性循環,真正將快樂教育融入日常教學活動中來。

(二)優化教學導入,營造“快樂”氛圍

如果說教師是快樂的傳遞者,那么課堂就是快樂教育的載體。如何營造快樂氛圍,打造愉快、高效的語文課堂就是教師們需要關注的重點問題。小學生年齡小、好奇心重、求知欲強,對于新鮮事物、有趣味性的事物更容易產生濃烈的興趣,這也為快樂教學法的實施提供了良好的契機。教師可以充分把握小學生的這一年齡特點,積極為學生營造快樂的學習氛圍。而課堂導入環節則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環節。有趣的課堂導入往往能夠快速獲得學生的關注,使得學生將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中來,快速進入學習狀態,從而可為高效課堂的構建奠定良好基礎。因此,在應用快樂教學法開展教學活動時,教師就需要加強對課堂導入設計的重視,以合適的課堂導入為學生營造快樂氛圍,增強學生的快樂學習體驗。

例如,在教學統編版一年級上冊《小小的船》這一課時,在課堂導入環節教師可以為學生引入《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并利用多媒體方式為學生播放相關的動畫視頻,以視頻動畫及故事講解的方式來激發學生對于“月亮”的興趣。在學生的興趣被調動起來后,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方式為學生播放關于宇宙飛船登月的視頻,以此來營造快樂氛圍,開闊學生的視野,并通過豐富的視聽內容來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促使學生帶著強烈的求知欲、興趣度主動投入后續課堂學習活動之中。再如,在學習統編版二年級上冊《小蝌蚪找媽媽》時,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導入環節教師可以先圍繞教學內容為學生出示趣味謎語“黑身子、大腦袋、長尾巴”,讓學生猜一猜謎底是什么。小學生對于猜謎語普遍有較高的興趣,以這樣的方式進行課堂導入,可以很好地聚焦學生的思維及注意力,并且可以增強課堂的趣味性,營造快樂氛圍。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再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進行提問:“大家有沒有見過小蝌蚪?大家知道小蝌蚪和小青蛙有什么關系嗎?”通過問題引導,實現課堂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生活經驗關聯,并激起學生的討論欲、學習欲望,從而為課文內容的學習奠定良好基礎。

(三)深入剖析教材,挖掘“快樂”元素

愛玩好動是小學生的天性,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充分考慮小學生的認知特點、性格特點,深入剖析教材內容,挖掘其中蘊含的“快樂”元素,并以貼合小學生實際需求的方式組織開展教學活動,以更好地促進課堂教學目標達成。小學語文教材的內容十分豐富,其中不乏很多趣味性元素,這也就需要教師具備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能夠從語文教材中挖掘出“快樂”元素,并將其靈活地應用到教學活動中來,從而給學生帶來更多積極的學習體驗,逐步提升學生對于語文學科的熱愛程度。

例如,在學習統編版二年級上冊《曹沖稱象》時,教師就可以深入閱讀文章內容,并從中找尋“快樂”元素,即“如何才能給大象稱重?”這是一個很有趣并且很有挑戰性的問題,很容易激發學生的探究欲。因此,在開始課文內容學習前,教師可以先拋出探究問題:“動物園里有一頭大象,飼養員需要知道它的體重,但是在稱量時犯了難,到底要怎么才能稱出來大象的體重呢?”問題提出后,學生的探究欲很快被點燃,紛紛開始出謀劃策,給出自己的思路想法,并就其他同學給出的方法展開了爭論、探討,課堂氛圍“活”了起來,釋放出了更多的生機和活力,學生也在探討爭論中獲得了更多的快樂和趣味,同時對于正確稱量方法的求知欲望也更為強烈。此時教師就可以及時帶領學生進入課文內容的學習中,使得學生以飽滿的熱情展開文章內容學習,這樣不僅能夠帶給學生快樂的學習體驗,同時還可以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實現高效語文課堂的構建。再如,在教學統編版三年級上冊《富饒的西沙群島》這一課時,在備課過程中教師也需要挖掘其中蘊含的快樂元素,將自己化身為“導游”,將西沙群島作為“游覽的目的地”,以學生為“游客”,帶領學生共同去領略西沙群島的美麗風光。在“游覽”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方式為學生播放和西沙群島相關的視頻、圖片資料,并為學生講解西沙群島的相關知識,融入教材內容。以這樣的方式進行教學,既為學生營造了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又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這是傳統灌輸式教學遠遠不能達到的教學效果。

(四)開展多元活動,體驗“快樂”學習

傳統的語文教學之所以不能很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要原因就在于教學模式過于單調枯燥。填鴨式、灌輸式的教學方式,使得學生只能被動接受知識,久而久之必然會降低學生的學習熱情。因此,新課改背景下運用快樂教學法進行教學,就需要改變傳統教學的弊端,結合教學內容,以多元的教學手段來豐富課堂形式,通過情景演繹、辯論活動等多種手段來優化語文課堂,在給學生帶來多樣化學習體驗的同時,逐步消除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緊張與畏懼,真正讓學生感受到語文學習的樂趣,達到快樂學習的效果。

1.情景演繹教學

小學生有很強的表現欲,情景演繹教學活動的開展則能為學生提供表演展示的平臺,更易于被小學生認可和接受,同時更有利于學生釋放天性,使其從語文學習過程中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因此,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就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為學生提供情景演繹的機會。例如在學習統編版二年級上冊《狐假虎威》時,在完成了課文內容的教學后,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播放《狐假虎威》的相關動畫視頻,引導學生認真觀看視頻內容,揣摩不同動物的表情、說話語氣等等,并在完成觀看后,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來進行情景演繹。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提前準備好的“松鼠”“狐貍”“老虎”等動物面具,讓學生自由選擇角色,并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將課文內容改編為情景劇,然后在課堂內進行故事呈現。同樣,在教學統編版二年級下冊《小馬過河》時,教師同樣可以在完成教材內容的講解后,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扮演文章中小馬、老牛、松鼠、老馬等不同角色,以文章中的內容為基礎,鼓勵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對故事進行進一步的完善,并將故事情景演繹出來。這樣通過情景演繹的方式來開展教學活動,不僅能夠滿足學生的表現欲,同時還可以讓學生自覺主動地投入對文章內容的分析中,對于不同角色的語氣、心理活動、表情進行揣摩,如揣摩如何將松鼠內心的焦急、擔憂表現出來。這也就在無形中加深了學生對于文章內容的理解,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遇到事情要開動腦筋、敢于嘗試”的道理,從而在提升語文課堂教學效果的同時,增強語文教學的趣味性,實現寓教于樂的教學目的。

2.開展辯論教學

傳統語文課堂教學流程通常是朗讀課文、介紹文章背景、學習文章生字詞、解析文章內容、歸納文章的主旨大意、總結寫作特點等等,這樣模式化的教學方式往往會給學生帶來枯燥感,甚至讓學生感到索然無味,自然無法達到快樂學習的效果。而辯論則是一種具有很強趣味性,并且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其在激發學生興趣,鍛煉學生聽說能力、思辨能力等語文綜合素養方面均有積極意義。因此,在運用快樂教學法開展語文教學活動時,教師也需要合理地利用辯論賽來組織教學活動,以此來增強學生的快樂學習體驗。例如,在學習統編版六年級下冊《兩小兒辯日》時,在學生對于文章內容有了初步理解和掌握后,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辯論賽,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和認知分成兩個不同的組別,一組支持“日始近,日中遠”,一組支持“日初遠,日中近”,然后由學生根據本組的論點自主查閱資料、整理論據,并選派三人作為代表,在下次上課時展開辯論活動。通過這樣的方式進行教學,既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又能讓學生在準備辯論、參與辯論的過程中學會搜集資料、整理資料,鍛煉學生對于資料的整合能力及表達能力,促使學生獲得綜合素養的發展和提升。此外,通過開展這樣的教學活動,還可以讓學生獲得更多的學習樂趣,從而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熱愛,真正讓學生愛上語文學習。

此外,在具體教學活動中,教師還可以通過游戲教學、小組合作教學等多種形式來開展教學活動,以切實增強語文教學的趣味性,給學生帶來更多快樂的學習體驗。但“教無定法”,教學方法應根據教學內容進行靈活調整,而無論何種教學方法其最終目的都是讓學生在“樂”中學,在“樂”中提升。

總而言之,快樂教學法是新課改背景下教學改革的重要趨勢,該教學方式的應用有利于實現寓教于樂的教學效果,對于改善學生的學習體驗,提升學生對于語文學科的興趣有積極作用。因此,在今后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仍需要繼續探索快樂教學法的應用方法,真正將快樂教育理念滲透到語文教學實踐中來,達到“順紋劈柴,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猜你喜歡
新課改教學活動教學方式
住培教學活動指南專題
高校鋼琴教學方式拓展的思考與實踐
如何構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數學教學活動
新課改下的幼兒教育策略初探
探索不同教學方式 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活動設計探討
新課改對立德樹人的思考與實踐
也談新課改下的課外活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