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護理專業“課證一體化”課程體系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2022-02-13 21:07姚德欣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 2022年45期
關鍵詞:執業資格課證專業課程

姚德欣 陳 麗

(贛南衛生健康職業學院 江西贛州 341000)

護理專業屬于學科專業,也是一門具有極強綜合性、應用性特點的科目[1]。伴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我國醫療專業也進入了高速發展、深化改革階段,對醫學人才、護理人才有了更高的要求。多數高校的護理專業教育并不能滿足臨床對護理人才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必須積極進行護理專業教育改革,進行護理專業課程體系建設,源源不斷地培養出更多優秀護理人才,滿足醫學領域對護理人才的具體要求。護理專業教育屬于我國培養護理人才的主要方式,更是我國獲取大量護理人員的主要方式[2]。伴隨著新醫改進展速度的加快,護理學內容精細度的日益提高,護理專業人才教育成為醫學教育重點。

近年來,“課證一體化”課程體系建設在多個高校學科教育領域中廣泛應用,在這種教育模式下,可有效地增強學生的專業能力,可將執業資格證書內容與日常課程教學內容有效融合到一起,讓學生在完成護理專業課程教育的同時,掌握考證相關知識,幫助學生熟練專業技能的同時,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水平,還能讓學生盡快地考取相應證書,提高學生與證書能力的契合度,讓護理教學和臨床實踐有效融合,最大程度上提升護理專業教學的效果,促進護理專業教學改革深化[3]。

一、“課證一體化”概念

從我國護理專業教育進程可發現,護理專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國內外對護理專業教育的重視程度日益升高,最初僅要求護理專業學生獲得相應教育學歷證書以及護士證書,保證護理專業學生能夠成功就業[4]。發展到現在,各個護理專業大多鼓勵學生在獲得相應文憑證書的同時,獲取更多類型的職業資格證書,實現“雙證書”或是“多證書”,通過相應文憑證書以及護理職業資格證書,提高未來就業競爭力,幫助護理專業學生更快、更好地就業,縮短護理專業學生的就業時間,避免護理專業人才流失。但護理專業不僅要求護理專業學生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而且更要求護理專業學生具有嫻熟的護理技能,能夠在臨床護理中更好地為患者服務。

尤其是在“雙證書”形勢下,護理專業學生技能水平不到位、護理素養不理想問題頻頻出現的情況下,護理專業逐步認識到積極改革課程教學,應用“課證一體化”的必要性。從理論角度上分析,“課證一體化”其實就是有效銜接學歷教育證書及體現職業能力、職業標準的職業資格體系,真正落實學歷教育“課證融通”的一種“單證”模式[5]。

在護理專業引入“課證一體化”模式,其實就是試圖打破傳統護理專業“雙證書”模式的教育改革方式,也是高等教育頸部的一種體現,主張在高等教育過程中實現“雙證”轉變為“單證”。這種變化并不代表護理專業教育退后,實際上是教育回顧實質的一種表現,是職業教育本質回歸的表現,更是大職業教育在我國高等教育中的一種表現。在完成這一轉變之后,高等教育從傳統的重視理論知識勝過實踐操作技能轉變為培養應用型、技能型人才,護理專業教育的根本目的再次得到明確,對護理專業學生的要求進一步體現出來。

在這種情況下,高校教育內容、教育模式與教育理念會發生較大變化,從傳統學科教育轉變為將護理技術作為核心內涵的應用型教育與技能型教育,所培養的護理專業人才必須是技能型、應用型、創新型人才,不能是傳統讀死書的書呆子,而是要將理論知識與技術技能有效融為一體的人才。在這種情況下,護理專業學生所獲取的學歷證書,不僅僅能夠評價護理專業學生的護理理論知識掌握程度,而且需要評價護理專業學生的可持續發展素質能力,還需評價護理專業對應級別的職業資格證書所要求的護理職業能力,明確學歷證書獲取的要求及評價內容,才能充分實現應用型學歷證書“單證”制度。在這種教育理論體系構架下,通過應用型教育徹底實現行業要求及課程標準一體化,文化教育及職業資格教育一體化,專業課程輔導及職業成長培育一體化,才能徹底實現“課證一體化”。

美國教育學家博格就高等教育明確發表觀點:高校開設的課程必須與時俱進,所教授知識必須和執業資格證書要求的知識水平、技能水平維持一致,如此才能培養出符合教育目標的人才,才能保證人才進入社會后的就業情況。高校在明確這一要求之后,必須嚴格執行要求,否則會導致所培養人才難以達到高校教育要求,最終對高校生存率與競爭力造成直接影響。伴隨著護理領域的高速發展,醫療機構對護理專業人才的要求日益升高,執業資格證書與時俱進,但高校并未結合時代變化、證書變化及時進行教育改革,所以,高校的護理專業教育目標稍微滯后執業資格證書。部分高校的護理專業畢業生的執業資格考試通過率不高,并未達到執業資格要求,對高校的名譽造成了較大影響。

在這一背景下,教育界提出了“課證一體化”這一教育模式,認為該教育理論能夠真正意義上實現“雙證書”銜接,并不是簡單地將兩種證書聯系到一起,而是保證兩種證書的知識結構、知識理念、職業能力、技術水平能夠互通融合,是兩種證書內涵的有效對應及有效銜接。但現今的護理專業課程建設及課程改革往往是高校的自發性行為,很多高校認識到進行“課證一體化”課程體系建設的必要性,但并未掌握相應建設理念與建設方案,建設效果并不理想。學校多數領導、教師以及學生依然將在獲取學歷證書基礎上獲取執業資格證書作為學習目標,高校并未及時地扭轉這一錯誤理念,最終導致建設效果并不理想。

二、護理專業“課證一體化”課程體系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1.課程教育、考證依然存在分離現象

高校護理專業教學過程中,依然有部分高校并未認識到理論知識教學與考證有效銜接的必要性,教學模式與教學計劃依然按照傳統方式。

首先,安排護理專業學生完成理論知識學習,在學生學習并掌握大量護理知識后,在第二學期或是第三個學期安排護理專業學生參加考證課程,在短時間內將考證涉及的相關知識通過填鴨式教育一一傳授給學生,讓學生通過背誦相應護理知識,進行突擊實踐教學,在短時間內完成考證涉及的所有流程及環節,使學生盡快熟悉考證過程。

但是,這種教育模式不利于學生盡快獲取護理專業執業資格證書,甚至會導致護理專業知識對理論知識產生誤解,誘發“短短數日內學完一本書”的現象。實際護理課程教育過程中,并沒有將相應理論知識與專業實踐教學有效銜接,更沒有明確相關知識、相關技能和執業資格證書獲取的相關性,所以,無法保證學生在護理專業課程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難以保證學生的最終學習效果與執業資格證書成功獲取率。部分高校的護理專業理論知識與實踐教學甚至也有一定分離,這一情況導致學生在學習護理專業課程過程中,無法將所學護理理論知識與護理技能技巧有限銜接起來,學生無法難以充分解讀、運用所學知識,無法將理論與實踐結合到一起。

部分學生存在很多疑問,但疑問短時間內無法解決,最終導致問題越來越多,不利于學生掌握護理專業相關知識。部分護理專業學生通過自己私下努力,獲取相應的執業資格證書,但是并不能實現持證上崗,并未如證書一般掌握相應的護理實踐技能,也不能將所學知識與實踐操作有效聯系起來,最終導致護理專業教育效果不理想。

2.學生對護理專業教育的認知存在問題

部分護理專業學生并不是對護理專業感興趣,去學習護理專業知識,而是因為親朋好友認可護理專業,在他們的建議下選擇護理專業進行學習,本身對護理專業的興趣并不大。在就讀高??荚噷W習護理專業知識的過程中,既未對護理專業形成準確價值觀、職業觀,也并未認識到護理專業教育對其未來就業的積極影響,所以在理論知識學習過程中欠缺積極性與主動性,學習興趣不佳。

再者,護理專業課程改革不到位,理論知識依然是主要教學內容,理論與實踐操作并未有效銜接起來,學生并未充分認識到積極學習理論知識對掌握技能技術的積極影響,最終導致學習興趣下降,所以理論知識掌握不足,專業技術技能水平一般,實踐操作過程中未及時提供必要及細致的理論支持,最終導致護理工作中存在適應能力差、護理素養低下、護理工作無從下手等多種問題,不利于學生及時就業。部分高校并未帶領護理專業學生充分了解考證的原因,明確考證的目的,在教育過程中向學生灌輸準確教育觀,而是將考取執業資格證書作為畢業的硬性指標,并未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沒有幫助學生解決相關問題,也沒有讓學生將護理專業教育和“課證一體化”課程體系建設有效聯系起來。

所以,部分學生將考證當成順利畢業必須達到的一項目標,只是結合考證內容及要求學習相關護理理論知識與護理技術技能,影響了對護理專業課程其他內容的學習。部分學生甚至存在抵觸心理與抵觸情緒,不愿意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導致護理專業教育效果不佳,“課證一體化”課程體系建設難以順利完成。

三、護理專業“課證一體化”課程體系建設問題的解決問題

1.從“一體化”著手進行課程體系建設

要想順利完成護理專業的“課證一體化”課程體系建設,必須明確建設重點與建設關鍵,從“一體化”著手,準確解讀“一體化”理念,掌握“一體化”的實現策略。在建設前期,應盡可能落實“求同存異”原則,積極地分析現代護理學對護理專業人才的要求、高?,F有護理專業課程的教學內容與實踐技能、明確護理專業人才需考取的各種執業資格證書內容,明確護理專業課程教學內容與考證內容中的重合知識點、相同教育體系、類似教育目標,及時地標注出來并做好記錄,并在現有課程教學基礎上進行優化。

比如,在護理理論知識課堂教學過程中,明確課堂教學知識點中和考證相關的內容,重點講述相關內容,并提高護理專業學生的重視程度,促使護理專業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護理專業課程教育過程中。又如,在藥理學理論知識教學過程中,明確護師證對護理專業人才藥理學知識的要求,詳細匯總藥學知識點,并將這些知識點制作成手冊,讓護理專業學生找出課本中和手冊知識點相關的藥學知識內容,通過行動讓護理專業學生明確認真學習理論知識的必要性??紤]到護理專業學生的學習興趣會對最終學習成果造成直接影響,還需積極挖掘學生的學習興趣,明確學生感興趣的課程。多數學生更熱愛實踐操作課程或是技能培訓課程,需明確這一特點,并適當增加相關課程的數量,或合理調整課程排次,盡量將和實踐課程相關的理論課程排在同一周,先上護理專業理論課程,后安排學生上護理專業實踐課程,充分落實學以致用,讓學生將所學護理知識轉化為護理專業技能,實現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一體化,最大程度上提升護理專業人才的專業技能水平。

鑒于現今是互聯網時代,秉承著提高護理專業學生的學習興趣,積極地在教學過程中引入互聯網技術,提高理論課程教學的趣味性。比如,將具有抽象化特點的護理知識點通過互聯網具體化、詳細化,讓學生通過互聯網解析盡快掌握相關護理知識點,降低學生的理論知識學習難度,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及學習質量,繼而扭轉學生的學習態度,督促學生主動學習?;蛘?,通過互聯網技術將護理專業學生學習興趣、學科成績以及個性特點等進行大數據對比,通過文獻檢索等多種方式分析護理專業考證趨向、考證相關內容等,基于分析結果調整課堂教學內容及課堂教育體系,優化課堂教育效果。

2.從“學生認知”著手進行課程體系建設

學生對護理專業教育、考證存在錯誤認知,高校未及時識別這一錯誤認知,幫助學生重新塑造人生觀、價值觀與學習觀。這是導致學生學習效果不理想,考證結果與實際能力不重合、無法勝任相應護理工作等問題的主要原因。

在這種情況下,要想順利地完成護理專業的“課證一體化”課程體系建設,必須積極地分析學生現有認知,從學生認知著手解決問題,繼而完成“課證一體化”課程體系建設,讓護理專業學生在更好的教學模式下完成護理專業學習,掌握相應的護理專業知識及護理專業技能。

在護理專業學生進行第一學期學習,對護理專業課程還有較高興趣,初步了解護理專業對執業資格證書的要求之后,積極主動舉辦座談會、集體教學等活動。在相關活動中,以通俗易懂的語言讓護理專業學生明白護理專業畢業文憑、執業資格證書對其未來發展的重要性,明確獲取證書對學生日后就業的積極影響,在明確重要性與影響性的基礎上,講述護理專業為了幫助學生更快、更好地考取證書所做出的一系列努力。

尤其是在護理專業課程內容調節方面,讓學生能以理性、準確、客觀的態度看待護理專業課程,使學生充分地認識到認真地完成課程學習對日后考取證書的積極影響,在教學最初幫助護理專業學生樹立準確的學習觀念,消除學生因理論知識過多產生的厭學心理與抵觸學習,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護理專業課程教學中。教師也需認識到護理專業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對學習成果、考證的積極影響,在明確考證內容與課程內容重合點、重合度的情況下,明確教學重難點,在知識點教學過程中,強調其在考證中的重要性,時常提醒學生配合護理專業學習,最大程度上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在可靈活調整教學內容的情況下,教師盡量實現上一節理論課程,下一節實踐操作課程,創造機會讓學生將所學護理專業理論知識變成護理專業技能,使學生盡快掌握護理專業教育要求的護理學技能,間接性實現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的一體化。

教師還需積極地做好學生的教育工作與溝通工作,明確考證對學生的積極影響,尤其是現今學業方面以及未來就業方面的影響,還可適當地引入典型案例,讓護理專業學生始終主動參與到課程教學中,加快“課證一體化”課程體系建設的速度。

3.從“教師認知”著手進行課程體系建設

高校教師及中高層管理者并未充分認識到“課證一體化”課程體系建設的必要性,沒有準確解讀“課證一體化”理念,也是導致護理專業課程建設速度緩慢,建設效果不到位的主要原因。

在這種情況下,必須積極分析教師認知中存在的偏差問題,制定有效措施解決這一問題。在進行護理專業課程體系建設之前,應安排全校管理人員及護理專業教師集體學習“課證一體化”理念,明確在護理專業進行“課證一體化”課程體系建設的必要性及重要性,最大程度上扭轉教師及管理層的認知。

在明確護理專業課程體系建設意義之后,還需及時做好頂層設計工作,針對性地設計課程教學、考證考核間的教育資源,如教師資源、課本資源與課時資源等,還需對教育資源進行有效優化,及時糾正思想偏差。為保證教師始終為護理專業人才提供良好教學,還需定時安排教師重溫“課證一體化”理念,強調護理專業“課證一體化”課程體系建設的必要性,反復堅定教師的建設意識,提高教師對“課證一體化”理念的熟悉度,鼓勵教師創新護理專業教學方法,吸引學生參與到學習中,最大程度上提高教學質量。

再者,在護理專業“課證一體化”課程體系建設啟動后,還需分析現有護理專業課程教材內容,尤其是執業資格證書中涉及的護理內容,及時更新相關內容,之后更新課程教材的教學內容,通過修正、豐富、補充護理內容,提升教學質量。

但為了避免學生產生較大的學習壓力,還需及時明確已經被取代、摒棄的護理知識與護理技能,經許可后適當祛除相關知識,避免知識點過多學生難以在短時間內掌握的問題,還能讓學生與時俱進地學習相應護理專業知識,最大程度上優化護理知識的質量。教師還可將考證涉及的護理技能全部納入課程教學中,調整相關藥理學、生理實驗以及解剖學等多種實踐課內容,讓護理專業教學進一步符合“課證一體化”課程體系建設的要求。

鑒于多個高校的護理專業處于深化改革狀態,在進行課程體系建設過程中,需將“課證一體化”理念靈活融入其中,讓“課證一體化”課程體系建設成為護理教育改革內容之一,創造更符合時代要求、護理要求、考證要求、學習要求、教育要求的“課證一體化”課程體系建設護理專業課程,保證教學質量。

結語

在護理專業領域中實施“課證一體化”課程體系建設,可有效解決護理專業教育中存在的課證分離教學問題、認知偏差問題,優化現有護理專業教學內容及教學模式,促使學生參與到護理專業學習中,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增強學生的學習質量,讓學生在完成護理專業課程學習的同時,掌握相應的考證內容,擁有符合證書的專業技能與專業知識,最大程度上提升護理專業人才的質量,滿足現代護理領域獲取人才的要求。

猜你喜歡
執業資格課證專業課程
汽車類專業課程混合式分層教學模式的實踐
基于“1+X”證書制度的高職原畫設計“課證融通”課程體系構建
1+X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課證融通”方案研究
汽車電氣設備構造與維修課證融通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素質培養目標下經管“專業課程鏈”構建研究
高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課程教學改革研究
基于課證融通的《電工技能實訓》課程改革與實踐
護士執業資格考試不利中醫護理教學
康復專業課程多媒體教學新模式探索
全國6.2萬余人報考2013年度注冊咨詢工程師(投資)執業資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