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減”政策下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開展

2022-02-13 21:07陳麗珠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 2022年45期
關鍵詞:課前預習學案雙減

陳麗珠

(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平山小學 廣東江門 529100)

引言

雙減政策的提出,進一步地改善了我國傳統的教育方法,從課堂上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從課后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致力于打造高效課堂,引導學生實現快樂學習,快樂成長。但減負的同時不意味著減質,因此,應通過結合學生實際的學習特點以及心理習年齡,以學生為主體,構建輕松愉悅且高效率的小學語文課堂,推動學生展開積極學習,自主學習,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致力于學生的長久學習,使學生能夠在減負增質的高效課堂上能夠實現身心健康全面發展。

一、創建生動形象的教學情境

雙減政策的落實,使得我國傳統的教育形式發生了又一次的重要改革,可以有效地改善傳統教育形式當中的一些弊端,突出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重視學生的主體發展,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能夠大大提高。并且,實現從根本上減少學生的課業負擔,增加學生的學習效率,通過在雙減政策下,利用教學情境打造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有利于進一步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而教學情境的創建就需要符合當前階段學生實際的學習特點以及心理學習年齡,創建生動形象且具有趣味性的教學情境,有利于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使學生能夠對語文教學形成濃厚興趣,以興趣作為重要線索來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

例如,在語文教學《自相矛盾》這一節課展開的過程當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一起以游戲的形式來表演當節課的教學內容,將枯燥乏味的文字符號以更加生動有趣的游戲來進行表達,不僅能夠加深學生的學習深度,提高學生學習效率,而且還可以激活教學課堂,讓所有學生都能夠充分地參與其中,感受教學的趣味。在教學展開過程當中,教師需要帶領學生對當節課的教學內容進行了解,學生在之前的學習和生活當中也能夠對自相矛盾這一故事加以了解,通過在這基礎上明確當結構的教學內容,并帶領學生分析當節課的教學重點,使學生能夠在表演游戲的過程當中帶著教學重難點進行學習,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道理,以此來加深學生的學習深度。

二、靈活運用多媒體教學設備

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科技的快速進步,使得我國現代教育迎來了智慧化的發展階段,將科技與教育相結合打造二合一的語文教學課堂,有利于進一步地提高教學質量,增強教學實效,實現小學語文教學高效構建?,F如今,我國基礎教育當中所具備的現代化教學設備已經趨近于完善,通過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靈活地運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可以使枯燥乏味的語文教學與生動、形象、直觀的方式進行展開,有利于實現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有效展開。

例如,在語文教學《鳥的天堂》這一節課展開的過程當中,由于學生年齡的限制,使得學生對鳥的大型群像等壯麗美景并沒有明確的概念,很難從枯燥乏味的文字符號當中感受鳥的天堂的奇觀,而通過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以播放視頻的方式,讓學生直觀地感受鳥的天堂的奇妙美景,直觀地刺激學生的視覺感官,使學生能夠沉浸在美好的畫面當中,并以此為基礎帶入這篇課文當中展開學習,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并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能夠得到有效調度。教師可以就此教學生布置一項特殊的學習任務,讓學生觀察鳥的獨一無二?;蛘?,在教學展開的過程當中,教師可以提前根據當節課的教學內容來制作微課,微課是以十分鐘左右的視頻為主要的教學載體,相對來說,內容短小精悍,具有較高教育價值,并且可以使枯燥乏味的語文課堂活躍起來,轉換教學形式。在教學《鳥的天堂》一課時,教師可以以當節課的教學重難點為核心,陶冶學生情操,使學生能夠發現美,欣賞美[1]。

三、積極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是雙減政策下小學語文高效課堂得以有效展開的關鍵措施,眾人拾柴火焰高,團隊的力量是不容小覷的。通過在小學語文教學展開過程當中,積極地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可以使學生在教學當中展開充分交流以及互動討論,在交流的過程當中產生思想碰撞,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思維,促進學生實現深度學習,而且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應用,還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使學生能夠在合作的過程當中發揮團隊的力量,得到一加一大于二的學習效果。但是,當前階段的學生由于年齡的束縛,使得學生對合作學習缺乏良好日志,往往在合作的過程當中都是通過單打獨斗來進行完成,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學習的效率。教師需要基于學生的這一特點幫助學生進行合理分工,在分工明確,任務明確的基礎上,展開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將合作學習的教育價值發揮到最大化。例如,在語文教學《臘八粥》這一節課展開的過程當中,教師首先就需要根據當節課的教學內容來向學生布置小組合作學習任務,即,制作臘八粥。在小組合作學習當中,學生對臘八粥的制作過程進行分析,并最終在交流討論的過程當中進行匯總,通過交流來感受文中所蘊含的道理。教師通過采用此種方式,減輕了學生學習的壓力,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使學生在寓教于樂的過程中掌握相關的知識,確保學生語文學習的有效性,實現學生的長遠發展和進步。

四、合理創設教學問題引導討論

教師通過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合理地創設教學問題,引導學生進行討論,有利于進一步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實現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有效展開。對于當前階段的學生來說學習上存在的主要問題就在于學生缺乏良好的學習方法以及學習能力,從而導致學生的學習效率較慢,并且在學習當中存在諸多困難造成課業負擔的現象,所以,為了避免這一問題發生,并實現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有效展開,教師就需要在教學當中合理地創設教學問題,以問題作為線索來逐步引導學生進行思考。但同時問題的提出也需要教師能夠給予加以高度關注,問題的提出是服務于教學,服務于學生,是引導學生展開高效學習的工具,所以問題的提出要貼合學生實際,滿足當前階段學生實際的學習需求,但又不能操作學生當前的學習范圍,避免問題過難對學生造成課外負擔。例如,在語文教學《桂花雨》一課的展開過程當中,教師就可以根據當節課的教學內容來提出以下問題。第一,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創造教學情境,讓學生感受桂花的香與桂花的美,并借此提出問題,桂花這么香你們想做些什么?第二,“我”是怎樣催促母親搖桂花的。第三,桂花搖下來,父母又是怎么做的呢?第四,外面的桂花真的比不過舊宅院子里的桂金桂香嗎?教師通過教學生讀依次增加問題難度,讓學生能夠在問題的引導下,實現逐層增加學習深度,并理解當節課的教學內容,使學生能夠感受作者筆下對故鄉的思念之情[2]。

五、利用導學案展開課前預習

課前預習是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有效展開的關鍵所在。有效的課前預習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當節課的教學內容,明確當節課的教學重難點,以及正確認識到自己在自主學習當中的不足,帶著問題來展開教學,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利用僅有的教學時間得到最大化的學習成果。而對于當前階段的學生來說,由于年齡的束縛,使得學生缺少課前預習的能力,再加上教師對課前預習的不夠重視,使得課前預習效果沒有得到進一步顯現。教師通過以此為基礎,在小學語文教學展開的過程當中,利用導學案來引導學生完成課前預習,幫助學生掌握到正確的課前預習方法,提高學生的課前預習質量,以此作為重要的理想根基展開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而所謂的導學案,顧名思義,就是引導學生學習的方案,重點在于引導學生學習,所以,在導學案的應用過程當中,教師需要能夠對導學案內容加以合理設計。例如,在語文教學《落花生》這節課,教師首先需要在導學案上明確寫明當節課的學習目標,要學會本課的八個生字,正確讀寫吩咐、榨油、愛慕等詞匯,理解父親所說的話深刻含義,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道理,并學習作者主次分明,借物喻理的表達方式。其次,著重突出學習方法指導,讓學生能夠在學習方法指導下掌握到正確的自主預習方法,完成當節課導學案的內容。最后,根據學生的學習目標,將導學案劃分為三個主要結構分別是基礎知識積累,理解課文含義以及課堂訓練,課外延伸。教師借助導學案幫助學生掌握的不僅僅是當節課的教學內容,而且更是一種傾向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學習方法,有助于學生實現長久學習與發展[3]。

六、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

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也是小學語文高效課堂得以有效展開的關鍵所在。對于當前階段的學生來說,驅動學生實現主動學習的主要因素在于興趣,而傳統枯燥乏味的語文課堂不僅很難吸引學生投入到學習中來,而且還會在一定程度上消磨掉學生的學習激情。再加上一些學生對學習本身就存有一定的抗拒心理,更使得學生很難認識到教學當中存在的魅力。而教師通過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可以使學生全面地參與到教學中來,確實感受到語文教學的魅力,并對此形成濃厚的學習興趣,驅動學生實現主動學習,積極學習,更有利于學生實現快樂學習。而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首先就需要教師能夠打造良好的師生關系,通過加強教學互動,積極地與學生展開教學討論,引導學生實現生生互動,讓學生在自由度高且開放的語文課堂當中能夠積極展開學習。例如,在語文教學《少年閏土》一課展開的過程當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氛圍來創造意境,引發學生回憶,感悟童年兒時的趣味生活,讓學生互相分享自身的趣味故事,借此與學生展開積極溝通,而且還可以結合教師自身實際生活經驗和社會經驗,來讓學生講述具有趣味性的童年故事,并以此為基礎導入當節課的教學內容當中,感受作者魯迅筆下對閏土的回憶。文中寫了閏土四件稀奇事,在雪地里捕鳥,管西瓜刺猹,海邊拾貝殼,沙地有跳魚,反映了閏土聰明能干、勇敢機智的高貴品質。在引導學生閱讀全文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就這四件稀奇事來展開討論,簡單分享喜歡的原因,并說說從中可以看出閏土是個什么樣子的人,以此作為點題讓學生能夠對本節課的中心思想進行總結分析,感受作者對閏土的思念之情[4]。通過此種方式,學生在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下,高效率地掌握了知識,從而實現學生在語文學習上的快速進步。

七、精心布置多樣化的課后作業

課后作業同樣也是影響小學語文高效課堂可以有效展開的關鍵措施,課后作業作為雙減政策的主要落實路徑,使得課后作業的布置內容深受廣大群眾的共同關注。在雙減中作為落實之前,由于傳統的教育觀念影響,使得教師在課后作業當中過于重視題海戰術,以多量的作業來使學生成肌肉記憶,從而短暫達到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的目的。但其長久的教育效果并不顯著,反而還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學生的課業負擔。在雙減政策落實當中,明確提出,要立足于學生長久的學習與發展,減少學生的課業負擔,也就是作業數量,但在減少數量的同時,還要增加質量,使課后作業能夠達到最大化的教育效果,補充課程知識,鞏固學習能力。就以語文教學《蟋蟀的住宅》的展開過程當中,教師就可以布置以下作業,第一,觀察型作業,讓學生結合自身生活實際確定觀察對象,并展開為期一個月的觀察,并在觀察的過程當中完成觀察筆記,筆記的形式并不限制于文字的范圍內,也并不限制觀察對象,可以是動物,也可以是植物、昆蟲等,可以通過打印、貼紙、繪畫、文字、圖片等多方面相結合的方式完成觀察筆記。第二,模仿型作業,根據當節課的教學內容模仿其描寫方法展開寫作練習。第三,創造性作業,根據文中對蟋蟀住宅的描寫來展開想象,蟋蟀的住宅會是什么樣子的?里邊會存有一些什么樣子的生活用品?利用手工的方式來完成當節課的教學作業。第四,資料拓展型作業,語文教材由于篇幅的限制使得教學內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通過布置資料拓展型作業,讓學生借助網絡力量或者其他學習資源來搜集關于當節課的教學內容,可以幫助學生補充教學識內容,完善知識結構,進而在雙減政策下高效率開展語文學習工作,實現學生語文學習上的進步。

結語

總而言之,雙減政策的落實有利于打造良好的教育生態環境,有利于學生的長久學習與成長,但是同時也對現代教育造成了不小的沖擊。雙減政策的落實可以使教育能夠回歸本質,并從根本上減少學生的課業負擔,使學生能夠實現快樂學習,對學習抱有興趣,大大提高學習的積極性,獲得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猜你喜歡
課前預習學案雙減
“雙減”出臺,校外培訓面臨巨震
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一行到莒縣開展“雙減”工作專項調研活動
持續推動“雙減”,強化學校育人主陣地作用
鄉愁導學案
小學數學課前預習式微課的應用策略
蘋果園實現化肥農藥“雙減”的路徑選擇
新課標下小學三年級語文課前預習的有效策略
用好導學案將課前預習進行到底
做好課前預習
“比例尺(一)”導學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