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西林業生態扶貧與鄉村振興戰略接續方向探討

2022-02-27 16:10覃凡丁奉欽亮
市場論壇 2022年9期
關鍵詞:石漠化林業生態

覃凡丁 奉欽亮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及其相關部門單獨或聯合出臺了100多個支持林業生態扶貧脫貧的政策文件,各地方黨委政府及其相關職能部門也出臺和完善了“1+N”的林業生態脫貧攻堅系列政策文件,建立了相對完備的林業生態扶貧脫貧攻堅政策體系和制度體系。2020年,通過整合并落實林業生態扶貧脫貧資金、大力發展綠色富民林業生態產業、夯實林業基礎、強化林業生態扶貧科技支撐、加大生態補償力度、穩步推進生態護林員選聘等等林業生態扶貧工作,據2019年1月12日廣西日報新聞報道,林業部門在全區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補助縣、滇桂黔石漠化片區縣和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大范圍開展生態護林員選聘工作,帶動13萬以上貧困戶“家門口脫貧”。

2020年是我國脫貧攻堅的決戰決勝、全面收官之年,其成果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提供了可靠保障。根據鄉村振興戰略和《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等文件精神要求,“十四五”時期是我國脫貧攻堅成果鞏固拓展關鍵時期,也是全面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時期,還是鞏固拓展林業生態扶貧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的歷史交匯期、政策疊加期。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是直面“三農”問題,助力推進共同富裕而先后部署的兩大戰略。因此,如何進一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成為學界關注的重要內容。本文建議重點加強從產業、生態、人才、文化、鄉村治理、生活等方面銜接,推動形成脫貧攻堅成果鞏固拓展和鄉村振興戰略有效銜接的發展態勢。

一、廣西林業生態扶貧成效顯著

2016—2020年,累計安排中央、自治區涉林專項資金116.96億元到35個石漠化片區縣,占已下達全區涉林專項資金的49.7%(其中2020年安排24.7億元,占同期已下達全區涉林專項資金的50.8%)。林業生態建設和生態扶貧累計直接帶動片區40萬名以上貧困人口穩定脫貧,林業生態扶貧取了了顯著的成效。

(一)生態保護和建設成效顯著。一是實施退耕還林工程。廣西石漠化片區實施新一輪退耕還林44萬畝,共安排退耕還林補助資金6.66億元,占全區的84.7%,廣西石漠化片區受益貧困戶1.93萬戶7.94萬人。二是積極開展國土綠化。十三五期間全區共下達造林補貼3.41億元,其中35個廣西石漠化片區縣2.47億元;下達森林撫育補助8.43億元,其中35個片區縣2.96億元。累計完成重點防護林工程造林15.4萬畝。實施“綠滿八桂”“美麗廣西·生態鄉村”村屯綠化專項行動、村屯綠化美化景觀提升行動等村屯綠化活動,大力改善片區農村人居環境。

(二)推進綠色產業發展成效明顯。大力推進木本油料、林下經濟、森林旅游等生態產業發展,木本油料等特色經濟林產業累計投入6.3億元;林下經濟累計投入4.4億元。片區林業產業總產值由2015年的889億元增加到2020年的1269億元,增長42.74%。

(三)生態保護和生態補償增收實現雙贏。在脫貧攻堅戰期間,累計傾斜安排生態護林員補助資金13.49億元,精準帶動近14萬貧困人口增收脫貧。下達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與天然林停伐管護補助資金39.5億元。

(四)生態就業扶貧效應顯著。十三五期間,中央財政生態護林員補助資金13.13億元,在35個廣西石漠化片區縣建檔立卡貧困戶中選聘續聘生態護林員4.67萬名,帶動和鞏固14萬名以上貧困人口脫貧,戶均年增收8000元,實現了“聘用一人護林、帶動一戶脫貧”的目標。

(五)林業科技帶動作用明顯。2016—2020年,在35個廣西石漠化片區縣安排資金5710萬元實施林業推廣示范項目88個;累計選派林業科技特派員564名,占全區選派總人數的58.9%,深入片區開展技術服務5723次,培訓林農近11300人(次);為6205名林農及基層技術人員提供油茶、八角、板栗、澳洲堅果等高產栽培管理技術培訓。

二、廣西林業生態扶貧與鄉村振興接續存在的問題

林業助力脫貧攻堅具有短期性、緊迫性、突擊性、局部性、特惠性,但是鄉村振興戰略具有長期性、漸進性、持久性、整體性、普惠性,彼此特征差異較大故而兩者銜接過程中存在較多困難。林業扶貧脫貧成果鞏固的重要舉措僅僅聚焦在相對貧困落后地區或者邊遠山區,僅僅針對經濟落后的村屯的低收入農戶并給予他們幫扶。然而,鄉村振興戰略將更加重視統籌兼顧,不僅需要鞏固林業扶貧成果,而且需要解決長期困擾農村發展的“三農”問題和帶動農民共同富裕,需要以整村推進,由醫療、教育、小額信貸、到戶產業等鄉村低收入群體的扶持政策升級到鄉村產業培育與發展、人才集聚與儲備、文化傳承與弘揚、生態修復與保護、組織穩定與鞏固等方面實施振興戰略,要求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多個領域全面施策,由此接續方向覆蓋面更廣、要求更高、任務更加艱巨,更加注重實際經濟效果。為此,兩者必然會存在接續不暢問題:林業生態扶貧的短期目標與鄉村振興戰略實現目標的長期性的差異;林業生態扶貧受益對象個體性與局部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全體性和全域性的差異;林業生態扶貧施策范圍的精準性和特惠性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綜合性和普惠性的差異;以及在任務上存在解決絕對貧困和相對貧困、突擊性和持久性的差異等等。因此,解決林業生態扶貧與鄉村振興戰略接續性不暢,首要任務是明確兩者在接續方向上的共性,需要明確二者在點和面上銜接亟需解決的難題。

三、廣西林業生態扶貧脫貧成果鞏固與鄉村振興政策接續方向的建議

(一)繼續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

深入貫徹國家林業和草原局2019年10月12日印發的《關于進一步鞏固完善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成果有關工作的通知》等有關文件精神,不斷鞏固完善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成果,繼續深化“三權分置”等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完善監督管理、信用管理、風險防控等林權流轉制度,搭建政銀企對接服務平臺,創新林權抵質押貸款及林權收儲擔保融資方式與森林保險產品等林業金融產品;加強林業經營主體發展的政策支持,建立新型職業林農、職業經理人培訓機制,培育家庭林場、股份合作林場、專業合作社等新型林業經營主體;通過推進服務市場化、推行互聯網林業服務等改革,完善林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探索森林精準化管理與現行制度下依據森林經營方案落實集體林審批林木采伐制度,形成完備的森林經營管理制度;深化集體林權股權化、社會資本投入林業模式改革,推進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鼓勵支持各類市場主體創新發展基于數字經濟的新型林業產業模式,創新集體林業發展模式以及探索林業新產業、新業態等各項林權制度的深化改革,不斷促進集體林業不斷煥發新的生機和活力。

(二)產業銜接:推動“產業扶貧”向“產業振興”轉變

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以滿足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實施林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林業產業發展由產地優勢向產業優勢轉型、由數量擴張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提高林業產業優質化、特色化、品牌化發展水平,促進林業產業競爭力不斷提升。

1.推進特色富民產業發展

推進林業多種經營和非木質林產品開發利用,發展原料林、用材林基地,支持林下經濟、特色經濟林、木本油料、竹藤花卉等規范化生產基地建設。積極發展生態友好型、勞動密集型林業產業。繼續完善和實施林業重大生態工程,加強森林撫育質量管理,加強造林護林管理培訓,提升營造林質量??茖W劃定木本糧油重點基地、主產區和產業帶,鼓勵廣西石漠化地區通過林相改造等方式建設木本糧油基地,加快低產油茶林改造,大力推廣應用新品種新技術,持續推進木本油料產業發展。繼續推進林下經濟產業。根據各地森林資源狀況和農民種養傳統,積極扶持生態脆弱區域、少數民族地區和邊遠地區發展林下經濟,構建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的新型林下經濟生產經營體系。實施產業興村強縣行動,抓好林下產品品種、品質、品牌和標準化生產,推進一村一品、一縣一業發展。促進林業產業融合發展。依托各地自然資源稟賦、農事景觀、鄉土文化和特色產品優勢,構建林業一產與二三產業交叉融合的現代林業產業體系。推動“互聯網+”林業生態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快5G等新一代技術在林區的建設,積極構建林業物聯網,推動互聯網與特色生態林業深度融合,為數字林業林區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加快各縣(市、區)林下經濟果蔬及特色生態林產品冷鏈物流中心等項目建設,構建林下經濟果蔬及特色生態林產品等重點產業全過程冷鏈體系,推動供貨、運輸、配送終端的無縫銜接,推進“互聯網+”林下經濟果蔬及特色生態林產品冷鏈物流建設。建立森林生態標志產品標準體系,樹立有影響、有口碑、有市場的“森”級品牌體系。著力開發“獨一份”“特中特”“好中優”“錯峰頭”的特色林產品。推廣短鏈流通模式,推進產地市場、新型林業經營主體、加工企業與超市、社區、學校等消費端對接。推動林下經濟果蔬及特色生態林產品產地與大城市、大企業之間的產銷穩定銜接機制。

2.鼓勵向欠發達地區轉移產業

實施推動產業梯度轉移政策,鼓勵廣西石漠化片區承接不污染環境、不破壞生態、不浪費資源、不搞低水平重復建設的生態林業產業。繼續推進東西部對口支援工作,推動東西部地區生產要素有序流動,鼓勵東部人才、資金、技術向廣西石漠化片區流動,以政府引導、企業協作、社會幫扶、人才交流、職業培訓等多種形式加強東西部地區協作,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生態林業產業,推動產業轉型升級,變“輸血”為“造血”,激發廣西石漠化片區發展潛力,為經濟落后地區自我發展創造條件,形成持續發展的有效機制,優化營商環境,不斷提升勞動力素質,實現擴大就業規模、優化就業結構、提升就業質量,為承接東部產業轉移創造有利條件。

3.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

鼓勵組建不同層級的農村新型集體經濟組織,鼓勵成立集體性質的公司,發展合作經濟,發展集體經濟聯合體,支持集體經濟組織創辦農村服務實體,實現資源要變成資產、資金要變成股金、農民要變成股民“三變”改革的重要目標。以集體“三資”為主體,統一組織、統一規劃、統一耕種、統一收儲、統一購銷,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提高農民抵御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的能力。積極落實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專項資金,正確引導涉農資金向村級集體經濟發展項目適度傾斜;有效整合村集體、村民入股等資金,形成穩定的村級集體經濟收入來源。建立村“兩委”以外的具有法人地位的股份制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建成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現代化治理結構。落實支持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財稅減免優惠政策,對村集體所繳的土地使用稅等稅收實行稅收地方留成部分全額返還。

(三)文化銜接:推動“文化扶貧”向“文化繁榮”“文化振興”轉變

必須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2015年4月25日印發的《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與中共中央2019年10月31日印發的《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通過)等文件精神,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堅持節約生態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完善獨具特色的森林文化體系,有效提升文化軟實力,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1.實施鄉村文化人才培養工程

加強農村基層文化隊伍建設,培育挖掘鄉村文化人才,扶持發展農村廣場舞、秧歌隊、鑼鼓隊、自樂班、刺繡等民間藝術人才隊伍建設。以鎮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為依托,分層次、分類別開展農村文藝骨干培訓輔導。組織文化志愿者深入農村開展文藝下鄉,吸引更多鄉村文藝達人參與活動。加強對非物質化遺產傳承人的培訓指導,鼓勵其積極開展傳承活動,培養后繼人才。鼓勵文藝工作者積極到廣西石漠化片區開展采風活動,指導農民開發以濃郁地方特色為主題的文藝創作,充分展示新時代鄉村振興風貌。

2.挖掘和弘揚生態文化元素

圍繞各具特色的森林植物文化、森林動物文化、動植物圖騰與神話、山林游以及森林圖騰文化等,建設農耕文化未來館、絲路田園綜合體,開展美食節、攝影采風、農民豐收節、旅游節節慶活動。突出生態文化元素,注重民族文化記憶,規范民俗歌舞表演,不斷傳承文化記憶,繁榮鄉村文化,把森林文化融入鄉規民約,樹典型、立標桿、帶全面,不斷推動“植綠護綠愛綠”意識融入家風家訓、村風村貌,樹立和倡導鄉村文明新風,不斷提升鄉村生態道德教育水平。

(四)生態銜接:推動“生態扶貧”向“生態宜居”“生態振興”轉變

堅持生態發展理念,全力推進綠化美化工程建設,營造干凈、整潔、美麗、宜居的鄉村生活環境,完善鄉村功能、提升鄉村形象,實現村莊環境基本整潔有序,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加快補齊農村人居環境短板,不斷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1.鞏固提升生態環境保護成效

繼續完善和實施林業重大生態工程,繼續優先實施經濟落后地區新一輪退耕還林工程,支持經濟落后地區先行先試各類生態文明試點建設。加大自然保護區建設與管理力度,支持經濟落后巖溶地區聯合開展國家公園設立試點。由政府主導,推動建立由流域下游政府、企業、村集體等不同主體參與流域上中游地區造林機制。探索先造后補、以獎代補、贖買租賃、貼息保險、以地換綠等多種方式,引導企業、集體、個人、社會組織等投資造林綠化。創新綠化管護制度、長效管養機制,提升脫貧戶參與造林積極性。調整優化生態重要區域的樹種結構,加大對森林公園、濕地公園、自然保護區等自然保護地建設力度。

2.多舉措優化宜居環境

根據地方鄉村修繕建設規劃,因地制宜地抓好扶貧搬遷地與鄉村村落的庭院綠化和街道綠化,持續建設秀美村莊、綠化鄉鎮街道、綠化休閑娛樂公園,構建覆蓋全面、布局合理、結構優化的搬遷地與鄉村村落綠化體系。構建覆蓋全面、布局合理、結構優化的鄉村亮化、綠化、美化體系,建設獨具特色的“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韻”的精品鄉村和“一鄉一特、一鄉多景、一鄉多味”的特色小鎮和“美麗庭院”。

(五)鄉村治理銜接:推動“基層社會治理”向“鄉村治理高效”轉變

開展“林業道德模范”“最美林業家庭”“林業文明村鎮”等評選活動,形成守望相助、崇德向善的文明鄉風。將保護農村環境、古樹名木和愛綠增綠等納入村規民約,依托村規民約褒揚善行義舉、貶斥失德失范,推進鄉村移風易俗,育成新風尚。開展以林創業創新帶頭人宣傳工作,挖掘并宣傳一批有思想、有文化、懂經營、善管理、敢闖敢干、敢為人先、勤于耕耘的農民創業創新典型。

(六)生活銜接:推動“不愁吃穿”向“全面發展”轉變

夯實兜底保障制度基礎,做好最低“生態+脫貧”生活保障,建立多種形式的利益聯結機制,防止群體性返貧,增強脫貧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斷完善經濟落后地區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對失去勞動就業能力的家庭實行政策性保障兜底。

完善經濟落后地區醫療保障體系,提升居民基本醫療衛生服務保障水平,防止因病返貧。組織落實鄉村振興項目,積極引導社會資金參與經濟薄弱村、低收入農戶的產業發展支持。繼續推進掛鉤工作,確保實施的林業產業幫扶項目能夠長期發揮作用、受幫扶對象能夠明顯增強自我發展能力。創新產業帶動機制,鼓勵東部沿海發達地區到廣西石漠化地區興辦企業、發展特色種植養殖產業等,鼓勵廣西石漠化地區林業龍頭企業、林業專業合作社吸收周邊脫貧戶參與林業生產經營活動并解決就近就業。加大以工代賑投入力度,鼓勵脫貧戶群體參與以工代賑公益性崗位,不斷增加家庭收入。

猜你喜歡
石漠化林業生態
歡迎訂閱《林業科學研究》
魯甸縣石漠化發展趨勢及綜合治理對策
“生態養生”娛晚年
云南省石漠化土地利用現狀分析與評價
《林業科學》征稿簡則
《林業科技》征稿簡則
住進呆萌生態房
生態之旅
廣西南寧市巖溶土地石漠化狀況及動態變化分析
land produces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