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微企業線上融資風險與防范研究

2022-03-02 14:54王璽
關鍵詞:小微企業防范風險

王璽

【摘? 要】對小微企業開展線上融資是金融機構貫徹落實國家發展普惠金融戰略、扶持小微企業發展的重要措施。但在開展這項業務時,銀行存在風險高、實際資金用途難以掌控、追債困難等風險。論文在分析小微企業線上融資風險產生的原因的基礎上,提出金融機構可以采取構建小微企業數據平臺和融資綜合服務平臺、建立負面清單、強化屬地管理、積極探索風險分擔補償機制、加強金融機構人才隊伍建設、嘗試服務外包等措施進行有效防范。

【Abstract】Online financing for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for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o implement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inclusive finance and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However, when carrying out this business, banks are faced with risks such as high risks, difficulty to master the actual use of funds, and debt recovery difficultie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online financing risk of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at financial institutions can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prevent it, such as building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 data platform and financing comprehensive service platform, establishing negative lists, strengthening territorial management, actively exploring risk sharing and compensation mechanism,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alent team, and trying to outsource services.

【關鍵詞】小微企業;線上融資;風險;防范

【Keywords】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online financing; risk; prevention

【中圖分類號】F276.3;F832.4?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3-1069(2022)01-0082-03

1 相關概念

1.1 小微企業

我國中小企業可以劃分為中型、小型、微型3種類型。小微企業一般指的是小型和微型企業,同時還包括個體工商戶、家庭作坊式企業等。小微企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市場經濟中最活躍的主體,在繁榮市場、穩定經濟、擴大就業、促進創新、改善民生、保持社會穩定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中小微企業發展非常迅速。工商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末,我國小微企業約有2 800萬戶,個體工商戶約有6 200萬戶。小微企業占市場主體總數的90%以上,貢獻了全國80%的就業、70%左右的專利發明權、60%以上的GDP和50%以上的稅收。但是,也有數據表明,小微企業的平均生命周期僅為3年。我國小微企業營商環境一直不容樂觀,尤其當前面臨宏觀經濟下行周期,再加上新冠疫情影響,小微企業生存壓力在不斷增加。

1.2 線上融資業務

隨著國家普惠金融發展戰略的提出,以及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與成熟,大力開展線上金融服務成為各金融機構和組織的重點工作。線上融資業務作為線上金融服務的重要內容之一,許多銀行和金融企業紛紛推出以“小額”“信用”“快速”為特點的線上融資產品,實現貸款申請、盡調、審批、放款全流程線上化,提升小微企業融資效率,改善客戶體驗。如中信銀行的“POS網貸”、江蘇銀行的“稅e融”、浦發銀行的“伊利貸”、建設銀行的小微“快e貸”等。這些線上融資業務的開展,為眾多小微企業提供了大量的資金,有力助推了小微企業的發展。

2 理論基礎

2.1 麥克米倫缺口理論

“麥克米倫缺口”(Macmillan Gap)最早是指英國中小企業的融資缺口。隨后,據世界銀行組織的有關中小企業發展的多項調查顯示,麥克米倫缺口在諸多國家普遍存在。改革開放后,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日益深化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以民營企業、家族企業為主體的中小企業發展十分迅猛,“麥克米倫缺口”現象也開始顯現并愈發突出。

2.2 風險管理理論

風險是指一個事項的發生給目標帶來負面影響的可能性。在市場競爭中,風險無處不在,風險越大,報酬越高。為了使風險得到有效控制,就需要對風險進行評估、識別和分析,在合理確定自身風險承受度的基礎上,權衡風險與收益,確定風險應對策略和措施。作為商業銀行而言,由于其經營產品的特殊性,以及信貸業務作為核心業務,是其收入的主要來源,因此,信貸風險管理是其最主要的風險管理內容。

3 小微企業線上融資業務現狀及風險表現

3.1 小微企業線上融資業務現狀

面對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發展普惠金融,鼓勵金融創新,豐富金融市場層次和產品。2019年,全國兩會政策再次強調,“小微企業作為普惠金融服務的重點對象之一,要進一步強化對其金融扶持”。在此背景下,各銀行金融機構也積極響應,通過各種方式,幫扶弱勢群體。近年來,小微企業融資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具體情況如圖1、圖2、圖3所示(數據均來源于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

通過上圖可以發現,近年來,小微企業融資貸款金額不斷增加。從2015年第一季度的214 132億元到2018年第四季度334 923億元,增長了1.56倍。普惠金融型小微企業貸款則從2019年第一季度的99 693億元到2021年第三季度的184 803億元,增長了1.85倍。普惠金融貸款余額占總貸款比例也從2017年的26%到2021年的40.2%。小微企業融資貸款包括線上和線下兩種方式。隨著國家大力推廣金融科技,倡導金融行業數字化、開放化、智能化轉型,要求深入開展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能力提升工程(中國人民銀行,2021),小微企業線上融資業務所占的比例在逐年提高。事實上,有公開報道顯示,截至2020年9月末,農業銀行線上融資余額達1.2萬億元,其中,“惠農e貸”余額達3 483億元;截至2020年12月上旬,工商銀行線上小微融資余額突破5 000億元,融資客戶數超35萬。

3.2 小微企業線上融資業務風險表現

針對小微企業開展線上融資業務,對于諸多商業銀行而言,雖然具有響應國家普惠金融政策、業務模式簡單、快速等特點,但是執行幾年下來,風險問題也一直比較突出,具體表現如下。

3.2.1 小微企業線上融資業務潛在風險較高

相對于傳統的線下融資,小微企業線上融資主要依賴于金融機構構建的數據模型,業務流程和審批決策都相對簡化。通過模型推算,只要符合相關要求,銀行一般都會放款。部分銀行雖然也實施線下核查和抽查,但是,這項工作更多的也是形式審核,風險隱患較大。尤其是后疫情時代,隨著政府在疫情期間推出的扶持政策的逐步弱化,小微企業線上融資風險正逐漸暴露。

3.2.2 小微企業融資資金真實用途難以掌控

小微企業在申請貸款資金時,都會要求明確資金用途。但是,融資資金一旦進入小微企業或企業主個人賬戶,實際用途就難以掌握。實踐中,部分小微企業未按約定將融資資金用于生產經營,而流入股市、房市等非經營性領域的情況屢見不鮮。

3.2.3 小微企業發生風險后追償困難

小微企業規模小、實力弱,償債風險較大。在實務中,銀行經常會碰見部分小微企業在發生線上融資后,由于經營不善或其他原因導致企業無法生存,但在追收貸款資金時,面臨企業可供追償資產無法覆蓋融資本息的情況,造成銀行壞賬或損失。也有個別企業還款意識淡薄,甚至故意隱匿資產信息,拒絕償還債務,包括出現無法聯系的狀況。銀行對不良貸款追償困難重重。

4 小微企業線上融資業務風險產生原因

4.1 小微企業層面

①抗風險能力弱。小微企業自有資金不足,生產規模有限,產品較單一,往往依賴于某一客戶,易受政策和市場環境影響,持續經營能力弱,抵御風險能力較差。②管理不規范。小微企業公司治理不完善,體制上雖是企業法人,但實際多采用個人、家庭或家族經營模式。這類企業往往無明確的經營理念和準確的定位,缺乏戰略眼光,內部控制相對薄弱,易造成企業關?;蚱飘a。③信息不透明。小微企業生產經營情況不透明,尤其是涉及民間融資、資金鏈關系等隱性信息難以察覺。部分企業通過融資中介包裝企業,美化經營數據、虛增交易和現金流,這從一開始就埋下了風險隱患。④易受企業主個人影響。小微企業往往與企業主個人混為一體。企業越小,對企業主個人的依賴越強。這也意味著企業主個人的職業素養和道德品質對企業經營往往具有決定性的影響。⑤誠信意識薄弱。部分小微企業會出于不同目的,編制多套財務報表,分別提供給市場管理、稅務、金融機構等。這些報表雖然都出自一家企業,但是報表數字并不一致,企業經營情況不能如實反映。⑥無法提供有效擔保。小微企業自有資產較少,往往無法提供足夠覆蓋貸款本息的有效擔?;虻仲|押物,一旦出現經營失敗,企業可供追償資產不足。

4.2 金融機構層面

①信息不對稱。小微企業融資難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金融機構與小微企業信息不對稱。對于線上融資而言,由于金融機構對小微企業及企業主個人的信息主要依賴于企業自己提供的資料,很容易造成信息掌握不充分、不及時,即使掌握了信息也是部分失真,帶來的后果就是:第一,難以真實把握小微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無法對小微企業的風險作出準確判斷;第二,極易作出錯誤決策,導致資金回收困難。②在融資資金自主支付方式下資金進出容易失控。為便利小微企業資金周轉,增強對小微企業的吸引力和同業市場競爭力,金融機構對線上融資多采用隨借隨還、自主支付方式。由于未采用受托支付方式,資金進出和流向往往取決于小微企業主的個人意愿,具有不可控性,易導致融資資金用途偏離。③跨區域經營增加了信息溝通和了解的難度。線上融資業務不受線下物理網點的依賴。同時受經營業績驅使或考核壓力,金融機構尤其是基層經營單位往往提供跨區域融資服務。但對于跨區域貸款而言,金融機構往往無法及時了解掌握小微企業及企業主的動態信息,一旦發生風險無法快速作出應對措施。④貸后管理不緊。隨著線上融資業務的快速發展,金融機構對線上融資的貸后管理也日趨重視。但由于線上融資一般金額較小、客戶數量較多,其貸后管理頻次和內容較線下融資相對簡單,易導致金融機構對小微企業實時跟蹤不到位,了解不深透。⑤信用方式放款本身帶來的風險。小微企業線上融資是互聯網及大數據應用的產物。金融機構通過獲取小微企業的工商、司法、海關、環評、征信、納稅、水電等數據信息,構建小微企業融資審批決策模型,為小微企業提供方便快捷的線上融資服務,同時追加小微企業主或實際控制人連帶責任擔保等形式擔保作為風險降低手段。但整個過程實質是屬于信用放款。這種方式雖然解決了長久以來的小微企業融資擔保難的問題,但由于小微企業本身的特性,實際上是增加了金融機構的資金風險。⑥金融機構服務能力有限。隨著線上融資業務的發展,金融機構的客戶規??焖贁U大,基層經營單位需要面對的客戶大量增加。但是,受體制、機制的影響,金融機構的員工數量增長未能跟上步伐??蛻艚浝硗獞獙凳畱艟€下融資企業、幾十戶線上融資企業以及數量眾多的個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主,時間和精力相對不足。這也極易導致對線上融資企業的現場走訪、資料錄入以及貸后管理等規定動作履職不到位,注重表面文章。這一方面無法提升線上融資企業的服務質效,另一方面無法有效把控風險。

5 小微企業線上融資業務風險防范建議

5.1 構建小微企業數據平臺和融資綜合服務平臺

充分運用金融科技力量,拓寬小微企業信息采集渠道,最大限度地集合政府職能部門、產業行業協會、商會等擁有的相關小微企業信息,構建小微企業數據平臺。通過平臺,一方面勾勒小微企業實時經營畫像;另一方面加強小微企業數據的交叉驗證,確保信息的真實、準確。同時引入國家產業政策及金融機構信貸政策等風控要素,優化準入篩選,為金融機構開展小微企業線上融資服務和實施貸后管理提供決策參考。另外,各金融機構還應積極探索建立小微企業線上融資綜合服務平臺,集中處理小微企業的線上融資申請、風險預警及核查處置等,既實現數據的互聯互通,又能開展集約化經營。

5.2 建立負面清單

在合法的基礎上,將有不良信用記錄、未按約定使用融資資金、逃避債務等嚴重失信行為,受到行政處罰、涉及司法訴訟等受懲、涉訴,以及涉及民間融資等有風險隱患的小微企業及企業主納入負面清單。對清單內企業分類管理、區別對待、實施差異化信貸政策,盡可能地避開風險“雷區”。

5.3 強化屬地管理

按照“了解你的客戶”原則,以金融機構可承載的有效服務負荷為限,設定相對合理的業務地理范圍。金融機構僅承接區域范圍內的小微企業融資申請,并開展服務對接。通過強化小微企業的屬地管理,及時掌握小微企業的生產經營、有效資產、民間融資等動態信息以及企業主個人行為動向等,最大限度地消除風險隱患。

5.4 積極探索風險分擔補償機制

金融機構應加強與政府、融資擔保機構的合作,探索建立風險分擔補償機制。對發生風險的線上融資業務,實施風險分擔補償,減輕金融機構對小微企業線上融資發生不良貸款后追償困難的后顧之憂,提升金融機構持續開展線上融資服務的積極性。

5.5 加強金融機構人才隊伍建設

對于金融機構而言,針對小微企業貸款業務的特點和要求,積極優化勞動組合,通過增配客戶經理,為開展小微企業線上融資服務提供必要的人力支持。同時,順應互聯網發展趨勢,加強金融人才培養和鍛煉,將科技人才吸收進客戶經理隊伍,打造一支懂業務、會經營、能管理的科技復合型人才隊伍。

5.6 嘗試服務外包

受自身條件限制,金融機構往往對小微企業的有效資產信息掌握不充分,尤其是企業主個人名下的房屋、汽車、有價證券等隱性資產信息,金融機構無法充分了解。這也極易導致小微企業一旦出現經營困難,金融機構無法充分實施追償計劃。對此,金融機構可以通過成本效益比較,嘗試對不涉及自身的核心業務進行外包處理,借助社會第三方力量開展不良追償。

【參考文獻】

【1】鄭蓉.商業銀行線上貸款業務發展對小微企業融資的影響研究[J].商訊,2021(5):97-98.

【2】王馨.互聯網金融助解“長尾”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研究[J].金融研究,2015(9):128-139.

【3】袁博,李永剛,張逸龍.互聯網金融發展對中國商業銀行的影響及對策分析[J].金融理論與實踐,2013(12):66-70.

【4】賴維彬.基于大數據運用的小微企業線上融資業務分析與思考——以C銀行業務創新與實踐為例[J].現代商業,2020(12):99-101.

猜你喜歡
小微企業防范風險
溫州小微企業融資環境及能力分析
“營改增”對小微企業的影響分析
小微企業中員工激勵制度及流失管理
SQL注入防護
中國經濟轉型的結構性特征、風險與效率提升路徑
互聯網金融的風險分析與管理
從工商管理角度談如何加強金融風險防范的有效性
企業納稅籌劃風險及防范措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