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化教學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中的應用探索

2022-03-09 13:24寇裕清
名師在線·上旬刊 2022年2期
關鍵詞:生活化教學教學策略信息技術

摘 要:信息化時代,我們的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信息技術在各行各業的發展、轉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同時給我們的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為了讓學生跟上時代的步伐,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我國開始在小學階段開設信息技術課程。但對小學生來說,這門課程中很多知識的理解、掌握難度較大,會在一定程度上打擊學生的學習信心。要想讓學生更積極主動地投入信息技術課程學習中,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教師可以開展生活化教學?;诖?,文章從不同方面論述了實現小學信息技術生活化教學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生活化教學;信息技術;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9192(2022)04-0012-03

引? 言

進入21世紀以來,信息技術進入高速發展模式,給人類的生產和生活帶來了巨大變化。當前,各種先進電子設備的快速普及,進一步促使信息技術走入千家萬戶,對人們的學習、生活產生了積極且深遠的影響。為了讓學生掌握相應的知識和技能,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提升綜合素質,學校有必要加強信息技術教學。雖然目前信息技術已經成為義務教育階段的一門基礎學科,但是其地位并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很多教師在教學中缺少創新的意識和動力,這直接影響了教學質量和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習興趣。那么,怎樣使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質量得到優化,讓學生愛上信息技術,并積極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呢?筆者認為,信息技術教師應從生活化教學著手,以此拉近學生和信息技術之間的距離,消除學生對該門課程的陌生感和學習畏難情緒。因此,本文對小學信息技術生活化教學的有效策略進行了分析。

一、小學信息技術課堂開展生活化教學的必要性

(一)保障教學的專業性

小學生雖然接觸過很多信息化工具,但是對“信息技術”一詞是非常陌生的,在頭腦中沒有相應的概念。這成了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一大阻礙。同時,實際的教學過程也存在一些普遍問題,如教師重理論講解,輕實踐操作,這不僅增加了學生的理解難度,使他們面臨較多的思維障礙,還違背了信息技術教學的初衷。因此,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上開展生活化教學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生活化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記憶信息技術理論知識,使學生掌握實際操作技能,從而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統一。這樣的教學實現了生活與科學的有機接軌,學生既可以在課堂上挖掘生活中的信息技術知識,也可以借助日?;邮占畔⒓夹g資源,實現生活與教育的雙向互動。

(二)展現課程的趣味性

教育學家皮亞杰認為:“兒童的思維是在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中發展起來的?!弊寣W生在主觀情感上接受有關教學活動,才能使他們不斷進步、成長?;诖?,教師必須設計互動性、趣味性更強的教學板塊,幫助學生在科目學習中掌握有關知識。一些教師僅強調專業課程對學生的指導教育,忽視了學生所表現出來的感性需求。作為引導學生進步的關鍵角色,教師必須學會根據學生的興趣設計教學方案,而借由生活化理念實施教學,以在落實教學目標的同時為學生營造更為輕松、愉悅的氛圍。在生活化教學中,教師在要求學生學習知識的同時,將生活中的信息技術操作經驗、技術載體同步應用到課堂上,給學生提供了主動探究信息技術知識的機會。此外,生活化教學不會對學生的思維、學習過程進行限制,學生可以在較為寬松的氛圍中進行自主探究。生活化教學會給信息技術課堂增添很多樂趣,營造寬松愉悅的課堂學習氛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也是落實素質教育目標的有效途徑之一。

二、小學信息技術課堂落實生活化教學的難點分析

(一)教學重心發生偏離,學生無法參與課堂

生活化教學中包含著生活經驗與教學知識兩大板塊的內容,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合理分析生活與教育之間的關系。生活化教學將生活資源、經驗應用起來,在課堂上進行加工?;谶@一特點,教師必須保障生活經驗時刻為教學活動服務,體現生活化教學的趣味性、互動性特點。但在設計教學方案的過程中,部分教師盲目地遷就學生,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求其參與教學活動為目標,忽視了信息技術教學的強制性、互動性特點,導致學生的技能與思維無法得到有效的鍛煉。在課堂上,娛樂活動的占比不斷增加,學生對信息技術知識的認識卻不全面。信息技術教學的后續發展開始向著趣味、娛樂的方向推進,導致學生只想在課堂上娛樂,主次不分,對所學知識的認知不夠全面,難以提高信息技術學習質量。

(二)管理要求更加復雜,教學壓力逐步提升

生活化教學是一種更為自由、開放的教學模式。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上開展生活化教學,能使學生借由生活經驗、實操過程來認識信息技術知識,從而獲得相應的專業技能。這樣的教學模糊了生活與教學工作之間的邊界線,也向教師提出了更高的教學要求:在完成教學管理工作的同時正確認識教學過程,讓學生掌握信息技術知識。但一些教師忽視了課堂上的管理要求,只是從信息技術技能、教學過程等角度來授課,忽視了對學生情感的培養。部分教師雖然設計了以教學、互動為核心的教學新模式,但沒有提出可行的育人管理方案,只重視對學生技能的訓練,忽視了對學生內在情感的引導,導致教學越來越單調。強制性管理不適合生活化教學,隨意化管理則無法發揮教學的作用,這導致學生難以有好的學習表現。

三、小學信息技術課堂開展生活化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教學目標生活化,拉近學生和信息技術的距離

生活化教學的實施必須以拉近生活與課程的距離為基本手段。針對信息技術課程中的有關知識與課堂教學中所提到的生活化技能,教師必須重新考慮教學方案,借此對教學目標進行調整,幫助學生尋找生活中的信息技術知識,同時創新教學指導方法[1]。隨著信息技術與現代信息化社會同步接軌,小學生對信息技術并不陌生,教師只需用生活現象帶動學生思考,設計以生活為基礎的教學目標,就能提高生活化教學質量。

每節課都有其相應的教學目標,而信息技術教學的主要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對科學技術的興趣,使學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術基礎知識與技能。要實現以上教學目標,首先,教師需要對信息技術整體教學目標有準確的把握;其次,每節課前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入解讀,挖掘其中的生活化元素,設置生活化的、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讓學生在參與學習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掌握相應的知識和技能。

例如,在教學“制作藝術字”這部分內容時,除了讓學生掌握藝術字的操作要領,通過嘗試自主操作培養學習興趣和審美能力外,教師還可以設置“讓學生制作電子報刊標題、賀卡”這樣的生活化任務,讓學生在學習任務驅動下主動學習,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輕松掌握制作藝術字的相關知識和技能。教師也可嘗試結合學生的日常見聞、生活經驗開展生活化教學,改變學生的學習思路。比如,教師可以布置生活化探究任務:收集生活中的藝術字,思考這些藝術字是如何制作的?學生會從店鋪招牌、宣傳語、廣告詞等角度入手了解信息技術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進而提高應用意識。

(二)課堂氛圍生活化,激發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

課堂氛圍是影響學生學習興趣的一個重要因素[2]。如果教師在教學時只是給學生講解理論知識,然后讓學生跟隨教師的講解、演示機械地進行操作,即便學生順利完成了相應的操作任務,也無法真正掌握知識。同時,這種教學模式比較沉悶、刻板,學生在課堂上會感到壓抑,進而限制他們思維的靈活性和學習的主動性,使他們在信息技術學習中產生依賴感,更傾向于接受教師的單向灌輸,而不愿主動探索知識。要想改變學生的這種學習狀態,教師應給學生創造較好的自主思考、自由發揮的機會。為此,教師要積極轉變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營造與學生生活聯系比較緊密的且讓學生感到輕松自在的課堂氛圍,這對培養學生信息技術學習興趣,以及提升學生的知識掌握能力和運用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例如,在學生剛開始接觸信息技術這門課時,為了讓他們了解“什么是信息技術”,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假期生活進行教學導入,讓學生想一想假期有沒有出去玩,是不是拍了很多照片和視頻,都儲存在了哪里。這樣可以使學生的注意力有效集中在課堂上,并緩解緊張的課堂氣氛。在給了學生一兩分鐘的自由表達時間后,教師使用多媒體出示一些美食、美景、新媒體新聞等方面的圖片、視頻,通過這些內容,充分調動學生的好奇心,之后再進行講解,能使學生深刻認識到“信息無處不在,無時不有”,進而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

(三)教學內容生活化,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

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應將理論與實踐緊密聯系起來,這樣才能夠讓學生更為全面、牢固地掌握信息技術知識。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為了加強理論與實踐之間的聯系,教師可以結合教材內容,聯系生活實際,尋找一些與教材內容相關的生活化教學內容[3]。這有利于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從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例如,在教學“認識畫圖軟件”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從學生的生活經驗著手,詢問學生日常畫圖需要用到哪些工具。我們都知道,手工畫圖需要使用紙、筆,這也是多數小學生對畫圖工具的認知。這時教師便可以引導學生將畫圖軟件中的“畫圖紙”打開,告訴學生這和我們日常畫圖使用的紙是一樣的,這能快速消除學生對畫圖軟件的陌生感,使他們順利進入課堂學習中。在之后的教學中,教師也可以將“畫圖筆”“擦除工具”等與學生常使用的筆、橡皮擦等聯系起來,將抽象的信息技術知識具體化、形象化,使學生可以更輕松、快速地掌握相關知識。

(四)教學過程生活化,深化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認知

小學生對信息技術的了解是非常少的,很多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優勢、用途缺乏認知。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引入生活經驗,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信息技術。

例如,在教學“收發電子郵件”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想一想郵局和電子郵箱在速度、安全性方面有什么差別,借此激發學生的思維。通過對比,學生很快得出結論,即電子郵箱的速度及安全性更高。另外,當前的小學生生活在一個信息技術比較發達的時代,他們對以前的生活并不熟悉。教師可以給學生講一講20世紀八九十年代的社會生活,并讓學生列舉自己身邊與電子信息有關的事物,通過對比,加深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認識,使他們充分感受到信息技術給人類世界帶來的諸多變化,從而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學習興趣。

(五)教學活動生活化,鼓勵學生在生活中自由發揮

為幫助學生掌握信息技術課程中的相關知識,保障教學活動的科學性,教師需要根據教學要求組織多元化的教學活動,充分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教師要對活動內容、活動方案進行設計,嘗試在現實生活中取材。具體來說,教師要以信息技術課程的授課要求為切入點,創新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方式,在生活中挖掘符合教學內容的素材,幫助學生掌握信息技術知識和技能,進而提高他們的信息素養。

以小學信息技術中“下載”的教學為例,這一板塊的知識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有密切的聯系,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奶奶年紀大了,你要幫助奶奶下載一些小品,應該怎么做?”在這樣的課堂上,教師不是直接給學生講解知識,而是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引導他們進行交流,實現啟發學生、帶動學生思考的教學目標。在學生表達觀點的過程中,教師要將學生的下載過程記錄下來,從信息收集、資源復制等角度實施多元化教學,創新信息技術教學方法。在學生給出學習結論后,教師可繼續在課堂上發起新一輪的探究活動,圍繞教材中的相關知識點設計教學模塊,借助生活實際輔助教學,全面優化教學方案。

結? 語

總之,對小學生來說,信息技術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復雜性。為了提升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需要加強對小學信息技術的生活化教學,讓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欲望被充分激發,使其積極主動投入學習中。另外,生活化教學也能明顯提高信息技術教學質量,促進教學目標的有效落實。

[參考文獻]

[1]許曉智.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生活化的實施策略研究[J].當代家庭教育,2021(03):99-100.

[2]魯道輝.生活化教學模式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運用[J].知識文庫,2021(02):29,31.

[3]吳祥迪.生活化理念在小學信息技術課程中的應用策略[J].理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20(06):200-201.

作者簡介:寇裕清(1977.10-),男,福建光澤人, 任教于福建省光澤縣止馬中心小學,一級教師。

猜你喜歡
生活化教學教學策略信息技術
幼兒園教學活動中信息技術的應用思考
巧學信息技術課程
淺談初中信息技術項目式學習教改實踐
高中化學反應原理學習難點及教學策略研究
巧用“信息技術”,提高課堂效率
統編本初中文言文選文變化及教學策略
初中數學絕對值概念教學策略
關于提高小學生識字實效的教學策略
生活化教學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影響探析
數學課堂中實施生活化教學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