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問題及優化策略

2022-03-09 13:24郭玉梅
名師在線·上旬刊 2022年2期
關鍵詞:教學生活化優化策略問題

摘 要: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為行之有效地提升數學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教師應深入全面地把握數學教材內容,積極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化元素,巧妙創設生活情境,以便更好地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但當前在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中還存在著較多問題,如教師缺乏對生活化教學的重視、生活化教學中學生的參與感不強、教學體系不夠完善等。為應對這些問題,教師應積極采用科學、全面的優化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問題;優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9192(2022)04-0018-03

引? 言

現階段,生活問題的教學應用是小學數學教學改革的重要方向及科學思路。在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利用數學生活問題進行激趣,利用生活問題來引導學生探索與實踐,以便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科核心素養,鼓勵學生進行高效學習[1]。

一、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意義

小學數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踐之間存在著緊密的聯系。作為數學課堂的引導者,教師有必要結合《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以下簡稱《課程標準》)的要求,精準有效地把握學生的認知規律及思維特征,科學全面地將數學教學與學生的生活實際進行結合,更好地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及整體認知水平。一系列的教學實踐證明,積極推進小學數學生活化具有至關重要的現實意義。

第一,積極實現小學數學與實際生活的充分融合,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學生的數學思維發展,同時也能夠引導學生真正形成數學思維。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立足學生的生活實踐,積極引導他們尋求生活中的數學元素,利用所學內容展開數學實踐,切實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比如,每個學生都熟悉的購物體驗。事實上,購物過程中的買賣就蘊含著豐富的數學知識。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聯想自己的購物經驗,幫助學生建構數學模型。依托這樣的教學方式,教師能夠拉近學生與數學知識之間的距離,同時也能夠為學生展示豐富且多元化的數學內容,切實保障學生數學思維的發散和拓展。學生在遇到這類問題時,自然能夠快速地利用數學模型來解決實際問題。

第二,積極推進數學生活化能夠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眾所周知,數學學科具備較強的邏輯性和抽象性。因此,部分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就可能存在畏難情緒,不愿意主動學習,也不進行主動思考,而是被動等待教師的引導。還有部分學生可能缺乏數學學習興趣,上課注意力不夠集中,數學學習的主動性不強。在實踐過程中,教師可以從學生最熟悉的生活場景著手,科學全面地推進數學教學生活化。教師可在教學過程中引入生活情景,讓小學數學教學與生活案例有機結合,以引導學生從生活實踐中挖掘、運用數學原理和知識要點,整體優化他們的數學學習實效。比如,每個學生家里都可能會涉及鋪地板的問題。在教學面積相關的知識時,教師可以以鋪地板為案例來開展教學。如“在正方形、長方形地板價格相同的情況下,固定的客廳范圍內到底該鋪設哪一種地板最省錢,請大家結合所學知識來幫父母出出主意?!痹谶@樣趣味性的生活化問題引導下,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能夠得到顯著提升。

二、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存在的問題

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教師應巧妙創設生活化情境,全方位提升數學教學水平?,F階段,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尤其是在生活化情境的創設過程中,仍存在著較為突出的問題,不僅難以提高教學質量,還難以提高教學效率。當前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問題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缺乏對生活化教學的重視,缺少生活化訓練

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生活化教學是一種新穎且科學的方法。為更好地提升生活化教學的整體成效,教師應深入全面地把握教材內容,同時應用創新科學的訓練方式,以保證教學質量。但一些教師缺乏對生活化教學的重視,導致生活化訓練的整體成效不高。一方面,教師缺乏對生活化教學的正確認識。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部分教師在數學教學實踐中仍習慣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式,試圖引導學生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來記憶相關知識點、運用數學概念公式等。另一方面,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教師缺少對學生的生活化訓練,且生活化的習題等設計不夠科學也不夠深入等。這些都在某種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整體學習成效,也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質量。例如,在數學教學中,部分教師雖然表面上開展了生活化教學,課堂氣氛也較為活躍,但深入分析可以發現,他們在利用生活化教學時,并沒有真正結合學生所熟悉的生活場景,也沒有融入學生的生活經驗。這就導致生活化教學停留在形式層面,難以系統、有效地深入開展。

(二)學生主體地位不突出,自主探究能力有待提升

在新課程改革全面推進的今天,為行之有效地提升及優化學生的數學學科核心素養,教師在采用生活化情境的過程中,應精準全面地把握生活化問題,積極依托科學且高效的生活化教學策略,更好地提高小學數學的整體教學質量。但當前階段,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尤其在生活化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不突出,自主探究能力有待提升。例如,部分學生缺乏科學的數學應用意識,并沒有真正將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實踐中。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他們的思維發展。又如,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缺乏科學的探究意識,未能將生活問題與數學知識建立有效關聯。

(三)教學體系不完善,生活化教學形式化

為切實有效地保障生活化教學的順利推進,教師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積極建構完善化的教學體系。但在實踐過程中,生活化教學體系并不完善,同時教師對生活化教學的認知也不夠精準、科學。一方面,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生活化教學體系還未真正建立。生活化教學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方向,也是《課程標準》中教學創新的表現。但在實踐過程中,部分教師習慣套用成熟模板,按照既定的教學內容進行單向化的嘗試。這種停留在形式層面上的生活化教學,很難真正保障數學教學工作的深入,也不利于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科核心素養。此外,在生活化教學過程中,教師并沒有充分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而是機械化地套用一些生活案例。這不僅難以保障生活化教學的順利開展,而且制約了學生的數學思維發展。另一方面,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生活化教學還存在著形式主義的問題。比如,教師在運用生活案例時,往往只是將其作為一個引子,教學核心仍然是提高學生的數學知識水平及學習質量。殊不知這種形式主義的問題,可能在短期內能夠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但長此以往并不利于學生數學思維的形成和發展。

三、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問題的優化策略

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實踐,也可以廣泛運用到生活實踐中。要想真正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進行高效學習,教師就必須注重構建生活情景,以生活問題激活學生的思維。

(一)引導學生從數學視角解析現實生活

以生活情景推動數學教學工作的深入,高效全面地夯實并優化學生的數學學習素養,是數學教學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提升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重要立足點。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利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及數學方法來進行思考和探究,最大限度地保障學生的數學學習成效與質量。

例如,在“克與千克”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設計生活化的數學問題。每個學生可能都有超市購物的經驗,在超市購物時,經常會遇到稱重的問題。為有效引導學生進行學習與認知,教師可以將1千克的物品帶至課堂,鼓勵學生進行估算,或者讓學生通過掂量的方式來進行預估。教師可以將班級內的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引導他們以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掂量,以此更好地明確“1千克”的概念。當學生對“1千克”的概念有所認知后,教師可以再準備幾種不同重量的物品,引導學生明確它們與1千克的大小關系。這樣充滿趣味性的數學教學,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還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拓展學生的數學思維,更好地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

(二)創設生活化的問題情境,提升學生數學知識的應用能力

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為真正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成效,更好地提高學生的數學認知能力,教師可以結合數學內容及學生的認知特點等,巧妙創設生活化的問題情境,著重提升學生的數學知識應用及遷移能力。不可否認,部分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可能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問題或者障礙。為有效拓展學生的數學思維,引導學生積極利用數學知識來解決現實問題,教師可以創設生活化的問題情境,以學生生活中最常見的問題作為引子,鼓勵學生積極利用所學知識來嘗試解決。比如,在乘法口訣的學習過程中,若教師引導學生采用死記硬背的方式,可能會引發學生的排斥和抵觸心理,也容易增加學生的數學知識學習難度。但若教師將乘法口訣與學生的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就有利于消除學生的排斥情緒,也會降低學生數學學習的整體難度。例如,在3×8=24的乘法口訣教學時,教師可以在講臺上讓班級內24名學生站成3行8列,鼓勵和引導其他學生進行人數計算。部分學生可能會采用相對笨拙的方式,如數數或者每一行的加法運算等。此時,教師可以適時提問學生,嘗試利用最簡便的方式來進行運算。由此,教師可以巧妙引入乘法的概念,繼而引出“三八二十四”的乘法口訣??茖W創設這樣的生活化情境,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強化學生的認知能力,同時也能夠引導學生更好地理解與掌握數學知識。

(三)布置家庭作業,鼓勵學生深入探究

在“雙減”政策背景下,教師要優化設計家庭作業。高效的家庭作業設計既能夠有效鞏固學生的數學學習成效,也便于教師開展對學生的學習檢測。也就是說,家庭作業也可以成為生活化教學的一個重要切入點。小學數學本身就具備較強的實踐性。作為數學學習的主體,學生應積極主動地投身于數學學習實踐中,積極利用所學內容來解決數學問題。比如,在學習了面積的計算公式及相關方法后,教師可以布置相應的家庭作業,讓學生自行選擇房子的面積或者其他物體的面積等進行計算,科學地進行自問自答。

(四)科學、全面地培養學生的生活化思維

要想引導學生形成科學的數學思維,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科核心素養,教師應注重從思維認知的高度出發,科學有效地提升學生的整體思維能力。不可否認,當前部分學生還存在著較多問題和不足,他們很難將數學知識與生活實踐結合起來,也很少能通過生活情境的創設將相對較難的數學問題轉變為生活模型?;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整體優化學生的生活化思維,積極引導他們從生活中挖掘可利用的數學元素,并將數學知識運用到具體的生活場景中。當然,每個學生的數學素養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在培養他們生活化思維的過程中,教師要結合學生差異化的認知素養,分層分級地給予學生指導,促使學生實現思維方式的轉變,更好地應用數學知識。

(五)積極建構完善的生活化教學體系

在小學數學生活化的教學實踐中,完善且全面的生活化教學體系是必不可少的。為切實有效地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積極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教師應該把握好學生的認知規律,依托學校的力量來構建完善的生活化教學體系,不斷開發生活化教學的校本教材資源,積極總結及分享生活化教學經驗和心得。特別是廣大數學教師要利用研討契機,共同探究生活化教學的方向,并著力解決生活化教學中的問題與不足。當然,在生活化教學中,教師還應著力解決形式主義的問題,真正把握好數學教學的“魂”與生活化教學的“皮”的內在關聯。為保障生活化教學的順利推進,教師還應同步創新教學評價方式。在傳統的教學評價中,教師過分關注學生的考試成績,明顯缺乏對學生的綜合性評價。但生活化教學是一種開放的教學模式??紤]到學生的發展差異,教師應運用多元化、科學化、全面化的教學評價方式,全面保障教學評價的客觀性與精準性,提高評價質量。

結? 語

小學數學與學生的生活聯系緊密,很多數學內容都源自學生的生活實踐,也都可以運用到實踐環節中。為整體保障學生的數學學習成效,夯實學生的數學學科核心素養,教師應注重把握好生活化問題,積極開展生活實踐活動,確保學生獲得綜合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李愛玲.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分析[J].求知導刊,2016(08):92.

作者簡介:郭玉梅(1985.6-),女,甘肅武威人,任教于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西關小學,二級教師,本科學歷。

猜你喜歡
教學生活化優化策略問題
關于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生活化的理性思考與分析
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研究
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途徑分析
企業重大風險確定及管理建議的研究論述
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生活化的研究
分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探索
基于一種優化策略的智能燈控制系統研究與設計
演員出“問題”,電影怎么辦(聊天室)
韓媒稱中俄冷對朝鮮“問題”貨船
“問題”干部“回爐”再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