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導小學低學段學生玩學漢字“四法”

2022-03-09 13:03宋海鷗
名師在線·上旬刊 2022年2期
關鍵詞:四法趣味教學

摘 要:識字教學是小學低學段語文教學的重點內容之一。在“學為中心”的背景下,識字教學要走出傳統單一化、機械化的誤區?;谛W低學段學生的興趣特點,教師在識字教學中引導學生玩學漢字十分重要,如通過媒體輔助,激發識字興趣;寓字于畫,掌握漢字規律;基于字理,強化漢字記憶;多元活動,提升識字能力的策略,讓小學低學段學生的識字更高效。

關鍵詞:小學低學段語文;玩學漢字;趣味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9192(2022)04-0048-03

引? 言

小學低學段語文教學的主要任務在于識字。但是由于學生的年齡小,身心發展不夠完善,且識字教學形式比較單一,因此小學低學段學生在識字教學的課堂上一般不具備較強的自控能力。很多小學生在識字學習的過程中,隨著課堂教學的深入而表現出散漫、自由的狀態,還容易出現注意力渙散的情況,嚴重影響了課堂教學效果。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學習中的重點,更是小學低學段語文教學中的重中之重。同時,識字教學還是學生閱讀、寫作的起步和基礎,離開了識字教學,閱讀和寫作就無從下手。因此,抓好小學低學段的識字教學是十分重要的,是夯實學生語文學習基礎的出發點。

但是,在傳統單一化的識字教學模式下,教師采用的教學手段相對單一,且識字教學內容本身缺乏生動性,學生對識字學習缺乏興趣,識字效果較差。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識字教學前,應針對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漢字的特點,為學生設計與其年齡特點相符的識字活動,這樣才能使學生產生識字的興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進而提高識字教學質量。

一、多媒體輔助——激發識字興趣

當前,多媒體技術已經在課堂教學中得到了全面普及和應用,特別是在九年制義務教育階段。由于國家大力扶持教育,很多學校都引進了現代化的教學設備。教師要重視和珍惜這一教學資源,充分發揮多媒體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

在小學低學段識字教學中引入多媒體技術,不但能夠創設符合教學內容的教學情境,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而且能夠挖掘更多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教學資源,對課堂教學進行有效的拓展和延伸。此外,多媒體教學手段的介入,還能夠讓課堂學習氣氛生動活潑,增強學生識字學習的樂趣。從多媒體技術在課堂教學中應用的特點來看,其形象性、生動性、可操作性與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相符,與新時期素質教育的內容、要求一致,也更易于喚醒學生參與識字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借助多媒體技術,教師能夠在識字教學過程中滲透形象因素、動畫因素、趣味因素,也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快速吸引學生注意力,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還能夠使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掌握識字技能,學習新的漢字[1]。

以《口耳鼻》一課的教學為例,教師利用多媒體設備不僅可以向學生呈現動畫式的人物角色,還可以依次呈現嘴巴、耳朵、鼻子等圖像。對小學低學段學生而言,動畫的生動性和趣味性很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的興趣點進行識字教學。例如,在顯示鼻子時,可以先顯示讀音,然后呈現字詞,引發學生思考。通過動畫、圖片及拼讀的有效結合,學生能夠在腦海中自主形成相關記憶,培養創造思維、發散思維,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能夠從音、形、義三個方面把握漢字內容,進一步提高識字效率。

總之,教師應用信息化教學手段,不僅能夠為學生創設更直觀的教學情境,降低傳統教學模式對學生的負面影響,還能夠緩解學生抗拒枯燥識字模式的情緒。

二、寓字于畫——掌握漢字規律

與其他語言文字相比,漢字有著自身的特殊性。漢字的主要構成在于基本筆畫。實際上,筆畫也是線條。正因為這一特點,教師在教學生寫字的過程中就如同在教他們“畫字”,而學生需要學習并掌握“畫字”的走筆順序,這更利于學生掌握漢字的書寫規律。教師要教給學生不同漢字的筆畫架構,注意筆畫的勻稱性,分析結構相同或相近的漢字的結構特點,從而使學生掌握結構相同的漢字的“畫字”規律,進而使學生將漢字書寫得更工整、美觀[2]。

以《動物兒歌》為例,教材中不僅呈現了本課需要學生掌握的生字,還給出了這些生字中相同的偏旁部首。但小學低學段學生開始接觸這些結構相對復雜的漢字時,常常會出現缺少筆畫、錯寫筆畫、左右顛倒等問題。針對學生的這一常見錯誤,教師要巧妙地設計教學方法。首先,鞏固識別獨體字。在教授生字時,教師先遮擋帶有偏旁部首的合體字中的“蟲”,這樣呈現在學生眼前的就是他們曾經學習過的獨體字。在鞏固這個獨體字后,教師再引導學生聯想:“請大家仔細看,現在我把這些字的一部分都擋住了,實際上這些字都擁有共同的偏旁部首,這些動物有的會飛,有的會爬,但是它們都是相同的種類,哪個同學知道它們是什么?”當學生回答之后,教師在黑板上寫下“蟲”字,并問學生“這些帶有‘蟲字的動物都有哪些特點呢?”接下來,教師為這些動物設計具象化的圖式,有尖尖的嘴、長長的身體、各色的羽毛……當學生了解這些字的意思并掌握寫法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合上書本,為之前所呈現的獨體字填上偏旁部首。這種先遮擋拆解漢字、再添加組合的識字教學形式,實現了溫故而知新的教學目的,從結構上對需要學習的生字進行了分解剖析——組合釋義,清晰地呈現了生字的組字規律和意思,給學生展示了一個清晰、完整的識字過程。同時,這一過程也為學生接下來的“畫字”——生字的書寫厘清了結構順序。這種教學方式就是將結構作為突破口,遵循了獨體字、偏旁及漢字整體的順序,進而完成整個生字學習過程。

這種找規律與具象化記憶相結合的“畫字”方式,能夠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識字效率。因為這類生字通常有很多是形聲字,學生在理解生字結構的基礎上再去領悟生字的意思就輕松很多,還可以觸類旁通,輕松地牢記漢字筆畫及結構順序,并準確把握漢字的基本意思。

三、基于字理——強化漢字記憶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對識字教學的要求是學生要讀準、認清、理解?;谧掷黹_展識字教學,不僅能幫助學生記住字形,還能使他們對字義和讀音有更好的認識,大大提高了認字效率。

(一)基于漢字字理,比較多音字

多音字是漢字的一個顯著特點,表示同一個漢字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有著不同的讀音,并具有不同的意思[3]。因此,在教學多音字時,教師要根據某一課的教學目標,通過辨音朗讀法引導學生學習多音字的不同讀音,并理解這些多音字在發某個讀音時表達的意思,從音和義兩個方面幫助學生學習多音字,并能夠熟練地掌握和運用。

例如,在講解多音字“斗”字時,教師可以告訴學生“斗”(dǒu)和“斗”(dòu)起初是兩個不同的字,所以它們的讀音也是不相同的,后來漢字簡化后合并在一起?!岸贰保╠ǒu)在金文里像一把長柄勺子,它形容的是自身很小的東西可以變得很大,組詞“斗膽”(壯著膽);也可以形容建造的東西比較小,組詞“斗室”(面積不大的居室)。而“斗”(dòu)是“戰斗”的“斗”。如果分析甲骨文不難看出,“斗”的組成筆畫很像是兩個人在打架,后來隸書里寫為“斗”,組詞可以組“戰斗”“奮斗”。教師通過挖掘生字的起源幫助學生理解它的不同意思及漢字在表達某個具體意思時的讀音,能讓學生更清晰地掌握多音字的不同意思和讀音。在這樣的情境教學中,學生對這個多音字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和理解,對它的讀音和書寫方法也有了更深刻的印象,并對多音字的學習產生了較為濃厚的興趣。

(二)基于漢字字理,歸類形聲字

形聲字是漢字的又一大特點。所有的形聲字都是合體字,它是由形旁和聲旁兩部分組成,形旁與漢字的意思相關,聲旁通常與漢字的讀音相關。比如,“河”字的三點水表示這個字與“水”有關,“可”與漢字“河”的讀音有著密切的聯系。漢字中形聲字的數量是最多的,占比達到漢字總數的80%,因此,了解形聲字的構造和規律對識字教學是非常重要的。形旁和聲旁在形聲字中的順序和所處的位置各不相同,這就要求教師充分利用形聲字的組字規律引導學生了解它的構字特點,從而正確掌握書寫時的筆畫順序,從音和義兩方面學習形聲字,進而讓學生學會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例如,教師在教學生學習帶有“肖”的形聲字時,可以先指導學生拼讀“俏”“捎”“哨”“梢”“悄”這些字,然后讓學生從讀音和書寫兩個方面尋找這些漢字的共同之處。學生通過反復的朗讀和比較會發現,這五個漢字的讀音里都有“āo”的韻母。接著,教師引導學生觀察這些字的書寫。學生通過反復比較后發現這些字都是由兩部分組成,右邊的“肖”代表了這五個漢字的讀音都與“肖”有關,而左邊的不同形旁表達的意思不一樣。最后,當學生比較讀音和字形的異同后,教師將這些漢字的兩個部分組合起來教學生認字,就能使學生順利掌握這些字。

當然,教師在講授完這五個形聲字后,要提醒學生形聲字形旁和聲旁的排布順序和位置分布不同,就會出現一些不同類型的形聲字。比如,左右結構的“河”和上下結構的“苛”是兩個結構不同的形聲字。

通過這樣的教學,學生很容易就能明白形聲字的原理,掌握形聲字的構字規律,并在學習中逐步掌握識記方法,學會根據形旁了解這個字的意思。在后期的學習中,學生也能按照這樣的規律舉一反三,提高認識形聲字的能力。

四、多元活動——提升識字能力

任何知識的學習都離不開實踐。所以,小學低學段的識字教學也不能僅限于對教材內容照本宣科,教師應該走出教材,為學生拓展豐富的課外教學資源,使識字教學能夠在課外得到延伸。當然,識字教學的課外拓展和延伸也需要以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出發點,組織多樣化的識字活動,在提高學生識字能力的基礎上,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所學生字的理解和運用[4]。

課堂和教材只是學生識字教學的起步,隨著學生學習能力的不斷提升,他們的識字渠道和識字方式會越來越多樣化,如查閱工具書、向他人請教、利用網絡資源學習等。為了豐富學生的識字渠道,使他們掌握更多的漢字,為閱讀和寫作打下基礎,教師每天可以在課堂教學前組織一次識字游戲活動,讓每個學生都說一說自己剛認識的新字,和大家分享識字過程、識字渠道,這樣就為學生創設了勇于表達自我的良好平臺和空間。例如,教師可以每周定期組織一堂閱讀課,讓學生帶自己喜歡的繪本進行自主閱讀,在閱讀過程中進行“自我識字”,并將自己的識字方法在班級內交流。這種教學實踐活動,既能夠使學生互相交流識字方法,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又可以在班級內打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助力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實踐的舞臺是無限寬廣的,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帶著一顆好奇心在生活中進行識字學習,不斷豐富自己的漢字積累,為閱讀和寫作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結? 語

總之,在小學低學段的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為學生設計充滿趣味性的識字學習活動。需要特別強調的是,教師設計的識字活動應與學生的年齡特點、興趣愛好相符,這樣才能更有效地激發他們參與識字活動的興趣,同時能夠為學生營造愉快的識字氛圍,提高他們識字的主動性,進而提高識字教學質量,使學生掌握識字技能和方法,積累更多的漢字。

[參考文獻]

[1]李玉林.趣味識字教學措施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新課程,2019(35):88-89.

[2]祁洪錚.趣味識字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中學生作文指導,2019(11):102.

[3]李曉玫.優化識字教學策略,促進識字教學改革[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1,24(01):212-214.

[4]周穎.優化高段識字教學“三策略”[J].小學生作文輔導(看圖讀寫),2018(07):62.

作者簡介:宋海鷗(1978.11-),女,江蘇如東人, 任教于江蘇省南通高等師范學校附屬小學,中小學一級教師,南通開發區骨干教師。

猜你喜歡
四法趣味教學
巧用“四法” 提升健美操教學效果
提高學生寫作能力“四法”
互聯網時代的人物報道“四法”
趣味拉丁之斗牛舞教學實踐研究
趣味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突破文言文學習“四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