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孕晚期血漿凝血因子、D-二聚體水平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臨床意義

2022-03-18 00:27苗微
中國藥學藥品知識倉庫 2022年4期
關鍵詞:凝血功能妊娠期糖尿病

苗微

摘要:目的 分析血漿凝血因子、D-二聚體水平在孕晚期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臨床檢測意義。方法 選取我院收治的70例孕晚期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觀察組(選取時間為2020年2月-2021年2月),選擇同期進行體檢的70例作為對照組,比較兩組凝血功能指標變化情況。結果 觀察組的PT、APTT、TT、FIB分別為10.31±0.31、29.30±6.52、10.03±0.61、3.88±1.01,對照組的PT、APTT、TT、FIB分別為13.69±2.11、36.39±1.12、15.31±1.16、2.61±0.21,觀察組的PT、APTT、TT顯著低于對照組,觀察組的FIB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用P<0.05表示;觀察組的D-二聚體指標為0.37±0.11mg/L,對照組的D-二聚體指標為0.18±0.03mg/L,觀察組的D-二聚體指標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用P<0.05表示(T=13.942,P=0.000)。結論 孕晚期產婦在凝血功能指標及D-二聚體指標上具有顯著的差異性,臨床檢測意義重大。

關鍵詞:孕晚期;凝血功能;妊娠期糖尿病

【中圖分類號】 R587.1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2)04--01

妊娠期糖尿病是目前孕產婦在妊娠期階段較為常見的并發癥之一。隨著生活習慣以及飲食結構的改變,目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發病率在不斷的上升,并且越來越趨向年輕化[1]。相關研究表明,妊娠期糖尿病的主要發病機制是由于體內的激素水平發生代謝調節失衡引起,長期的激素水平異常會導致體內的纖溶系統以及凝血功能受到影響,極大概率導致產婦出現高凝狀態,最終引起血栓形成,對產婦和胎兒造成很大的生命威脅[2-3]。因此,臨床上針對孕晚期的產婦進行凝血功能以及D-二聚體的檢測對及時的發現和治療提供有利的依據。

1. 一般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收治的70例孕晚期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觀察組(選取時間為2020年2月-2021年2月),選擇同期進行體檢的70例作為對照組,觀察組中年齡最大的為36歲,年齡最小的為22歲,平均年齡范圍29.13±2.11歲,孕周時間在30-37周,平均孕周時間為35.11±0.35周;對照組中年齡最大的為37歲,年齡最小的為21歲,平均年齡范圍29.09±2.12歲,孕周時間在31-38周,平均孕周時間為35.09±0.36周;兩組基本資料比較無差異性P>0.05。

納入標準:臨床符合妊娠期糖尿病診斷標準;首次單胎妊娠;患者及家屬對本次研究知情同意并簽署同意書。

排除標準:合并嚴重的器質性疾病或全身多臟器功能損傷;合并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精神行為異常無法配合;中途退出。

1.2檢測方法

兩組觀察對象均在清晨空腹狀態下,進行靜脈抽血,抽血量為10-15ml,將標本進行預處理之后,進行離心機離心操作,離心后提取血漿,采用全自動的血凝分析儀對患者的凝血功能以及D-二聚體進行檢測,按照配套的試劑盒進行檢測,嚴格遵守說明書上的操作流程和檢驗室操作規范。

1.3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標,主要包括:凝血酶原時間(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凝血酶時間(TT)、纖維蛋白原(FIB)以及D-二聚體。

1.4統計學方法

數據收集后,使用SPSS24.0進行數據分析,其中凝血功能指標、D-二聚體屬于計量資料(X±S)采用T檢驗,差異顯著用P<0.05表示。

2結果

2.1兩組凝血功能指標

觀察組的PT、APTT、TT、FIB分別為10.31±0.31、29.30±6.52、10.03±0.61、3.88±1.01,對照組的PT、APTT、TT、FIB分別為13.69±2.11、36.39±1.12、15.31±1.16、2.61±0.21,觀察組的PT、APTT、TT顯著低于對照組,觀察組的FIB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用P<0.05表示,見表1。

2.2兩組D-二聚體指標

觀察組的D-二聚體指標為0.37±0.11mg/L,對照組的D-二聚體指標為0.18±0.03mg/L,觀察組的D-二聚體指標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用P<0.05表示(T=13.942,P=0.000)。

3討論

妊娠期糖尿病主要是由于體內的糖脂代謝紊亂引起的血管內皮發生損傷,血脂和血糖異常會導致血栓形成概率增加,極易發生纖溶系統的改變和凝血功能異常,對孕期產婦和胎兒產生很大的影響,嚴重的話會導致胎兒宮內窘迫以及巨大兒等情況,因此臨床對孕晚期的凝血功能檢測對預測臨床病情具有重要作用,而凝血功能和D-二聚體指標是反應人體凝血功能的重要指標[4-5]。本文通過研究發現,觀察組的PT、APTT、TT顯著低于對照組,觀察組的FIB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用P<0.05表示,觀察組的D-二聚體指標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用P<0.05表示(T=13.942,P=0.000)。綜上,孕晚期產婦在凝血功能指標及D-二聚體指標上具有顯著的差異性,臨床檢測意義重大。

參考文獻:

[1]曾珍. 不同妊娠期凝血與血栓相關指標的變化及參考區間的建立[D].昆明醫科大學,2021.

[2]陳燕,孫文琴,劉明其.不同妊娠時期凝血功能指標的變化和檢驗價值分析[J].上海醫學,2020,43(10):584-586.

[3]周世平,陳兵華,秦玲.基于血栓彈力圖監測孕晚期血小板減少癥患者凝血功能的研究[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20,31(06):752-756.

[4]關莉.孕晚期妊娠高血壓凝血功能檢測結果分析[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20,11(08):112-114.

[5]蔣永悟.妊娠貧血患者不同孕期血常規及凝血功能變化研究[J].陜西醫學雜志,2019,48(08):1052-1055.

3301501908284

猜你喜歡
凝血功能妊娠期糖尿病
手術患者凝血功能指標監測的臨床意義
妊娠期糖尿病孕婦綜合護理干預對產后新生兒血糖水平影響
中醫藥對于膿毒癥凝血功能障礙及血小板囊泡分泌功能影響的研究進展
孕婦依從性對妊娠期糖尿病孕婦妊娠結局的影響
循證護理在妊娠期糖尿病護理中的作用探討
妊娠期糖尿病的臨床干預對妊娠結局的影響
農村育齡婦女妊娠期糖尿病影響因素的研究
炎癥指標在高齡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檢測中的臨床意義分析
氯吡格雷與依達拉奉聯合治療對急性腦?;颊吣δ艿挠绊懹^察
探討凝血功能檢測對手術患者的臨床意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