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游戲活動下的幼兒園學前教育教學策略研究

2022-03-27 10:36利茹芳
文學天地 2022年2期
關鍵詞:游戲活動學前教育幼兒園

利茹芳

摘要:本文討論了游戲活動對幼兒的積極作用,例如改善幼兒社會適應力、提高幼兒認知力、促進幼兒身體健康。并分析了影響學前教育教學因素,例如幼兒園幼師教學方法、幼兒園空間利用及材料投放、幼兒園幼小銜接水平,最終給出了學前教育融入游戲的教學策略。希望形成的內容對幼兒教育具有一定的參考作用。

關鍵詞:游戲活動;幼兒園;學前教育;教學策略

前言:學前幼兒的生活經驗、生活技能等大部分都是通過游戲而獲得,故而在幼兒園學前教育當中有效地于一日生活中融入游戲環節是十分必要的。過程中需要做到以下幾點:注意幼兒的主體性、幼兒園空間有效利用及材料科學投放提升幼兒學習體驗、要實現幼小銜接的策略性,要保證幼兒全方面發展。

一、游戲活動對幼兒的重要性

《幼兒園工作規程》中明確指出游戲活動對幼兒的多種作用,主要有:

第一,改善幼兒社會適應力。幼兒在游戲過程中形成的交流、合作乃至于糾紛和矛盾,對于幼兒社會適應力都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在幼兒游戲過程中,幼師以旁觀者存在,不過分介入幼兒游戲根本原因就是要培養幼兒的溝通、交流、化解矛盾等能力,要讓其逐漸地擁有社會人必須掌握的生存本領[1]。

第二,提高幼兒認知力。首先,在游戲過程中幼兒會有社會分工意識,例如明確警察、教師、醫生等崗位工作內容以及社會作用。其次,在活動過程中意識到遵守秩序的重要性,例如在玩蕩秋千、滑梯過程里逐漸地認識到遵守秩序能夠玩得更開心。再次,認知風險的能力。幼兒園通過地震、火災等游戲性演習,讓幼兒意識到生活中存在的各類風險,使其能夠擁有一定規避風險的能力。

第三,促進幼兒身體健康。游戲活動可以分為室內、室外兩大種。室內游戲偏向于知識學習、智力開發、動手能力等方面的培養。室外游戲則傾向于體育游戲。二者對于幼兒心理健康、生理健康都有很好的促進作用。彼此結合達成了優勢互補,故而在一日生活中會存在多種游戲形式。

二、幼兒園學前教育教學影響因素分析

站在游戲活動視角來觀察目前幼兒園學前教育教學,不難發現影響幼兒園教育教學的因素為教師因素、空間利用和設計因素、游戲材料投放因素、幼兒園幼小對接水平因素。這些因素往往彼此作用形成了耦合效應,會影響幼兒發展。

第一,教師因素。教師游戲活動方案設計以及活動現場引導能力比較關鍵。教師游戲活動安排不縝密、不科學,往往會降低游戲活動作用。教師不擅長幼兒游戲介入方法,往往會打斷幼兒思考,會影響其思維發展。

第二,幼兒園空間。游戲活動是在足夠的空間里進行的,空間是平臺,缺乏空間會導致游戲種類少,幼兒游戲體驗不佳,進而無法讓幼兒在游戲過程中形成健全的人格、扎實的習慣。

第三,幼兒園游戲材料投放。幼兒游戲能夠讓幼兒充分參與進來,能否讓幼兒通過游戲學到相應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游戲材料投放水平。幼兒園游戲材料單一、可塑性差、投放不均勻,這些無法讓幼兒形成良好游戲體驗,這會讓游戲具有的幾大功能發揮有限。

第四,幼兒園幼小銜接水平。主要是幼兒園是否具有比較完善的有效銜接游戲式管理。例如幼兒通過游戲看鐘表認識時間建立時間意識,通過小游戲鍛煉幼兒專注力等。若是幼兒園缺乏幼小銜接游戲管理辦法,在一定程度上會導致幼兒升入小學后產生不適應心理[2]。

三、提升幼兒園學前教育教學水平的策略

第一,注意幼兒的主體性。首先,為了提升幼兒游戲主體性,讓其通過豐富的游戲學到更多技能、改善體能、提升社會適應力,幼師可以結合幼兒園一日生活來具體安排游戲環節,讓游戲和知識學習、游戲和技能學習、游戲和社會認知、游戲和身體健康緊密對接起來。例如:餐前游戲手語《感恩的心》,其不僅旋律優美、內容健康,而且因為有手語之故,容易吸引幼兒參與其中,對幼兒思想也形成了積極影響;在體能游戲當中融入“一物多玩”,既能調動幼兒創新意識,又能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剪紙當中融入小組比賽,能夠調動幼兒參與意識,同時讓幼兒掌握了剪紙技巧。其次,教師在開展游戲之前需要讓幼兒參與進來,可以征求幼兒的意見,讓他們自己去設計游戲情境、游戲環境、游戲規則,在這樣的設計過程里,幼兒的統籌能力、策劃能力、合作能力、想象能力、秩序能力等都得到了加強。如:在超市小游戲里,讓幼兒自己選擇角色,去確定銷售的物品以及價格,去選擇結算方式;在角色扮演游戲里,讓幼兒自己選擇扮演對象,去設定故事情節;在體育游戲里讓幼兒自己選擇喜歡的項目[3]。

第二,幼兒園空間有效利用。幼兒園空間有效利用不僅能夠讓幼兒擁有更寬松活動范圍,而且也會增加空間的可探索性,對幼兒探索精神有著積極促進作用。同樣在幼兒園空間利用方面可以征詢幼兒的意見和建議。例如帶領幼兒去設計室外空間,將幼兒園室外植物、建筑等綜合利用其來,在于其中投放一些野獸模型,一場室外“叢林探險”游戲便形成了。

第三,材料科學投放提升幼兒學習體驗。首先,材料必須要具有可塑性,例如可拆卸的游戲組件,拼圖、積木、橡皮泥等都屬于此類。其次,要考慮材料的安全性。要避免小于3cm的小材料,避免幼兒吞咽出現危險。再次,要注意材料的衛生,需要積極消毒。然后,材料投放必須科學合理。①材料數量合理,避免幼兒爭搶;②材料和游戲功能區匹配,例如在閱讀區有各類繪本以及角色扮演所需的服飾、道具等,在手工區有彩紙、剪刀、漿糊等;③要投放趣味性材料、探索性材料,例如一些可以造型的氣球能夠吸引幼兒去創造小猴子、大象、蛇等造型,并在過程里給予這些造型故事背景,展開一場別開生面的動物大會。

第四,提高幼小銜接游戲的策略性。為了保證幼兒在未來順利升入小學,幼師可以在幼兒入園時起,就創新一些時間管理類游戲,例如幼兒們比賽洗漱、比賽穿衣服,這樣可以逐漸地提升幼兒智力能力,可以提高洗漱、穿衣等效率??梢匀谌胍恍安疗ㄆā薄跋词质帧薄笆诳凇钡热粘鼍邦愑螒?,這些對于幼兒升入小學實現自理是十分必要的。

總結:學前幼兒知識學習、技能學習、社會適應力等方面的改善和成長離不開科學的游戲設計。幼兒園在學前幼兒教育教學當中結合一日生活來融入游戲,要充分激發幼兒的主體性,要讓他們參與到游戲設定當中。這其中包括游戲背景、游戲空間、游戲材料等。幼兒園更需要推出系列創新游戲,例如時間管理類游戲、自理類小游戲等,力求提升幼兒日常行為速度,避免日后拖拉。

參考文獻:

[1]吳洪. 在學前教育中游戲化教學的應用策略[J]. 讀與寫(上,下旬), 2020, 017(005):261.

[2]馮源. 基于游戲活動下的幼兒園學前教育教學策略探究[J].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20(10):0004-0004.

[3]沙宇. 基于幼兒園游戲探討學前教育的創新與實踐[J]. 家庭·育兒, 2020(2):1.

猜你喜歡
游戲活動學前教育幼兒園
愛“上”幼兒園
農村幼兒園游戲活動開展的影響因素及對策研究
淺議游戲在小學體育課中的運用
淺論五年制師范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管理
論語言教學活動中教師的引領藝術
女子中專班級管理共性問題與解決策略研究
想念幼兒園
幼兒園私家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