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秦鐵路發展歷程與作用研究

2022-03-27 10:36郭思璐
文學天地 2022年2期
關鍵詞:發展歷程

郭思璐

[摘要]本文以被稱為“中國重載第一路”的大秦鐵路為研究對象,梳理總結了大秦鐵路的發展歷程和取得的成就,以大秦鐵路為代表的中國重載鐵路才能實現由落后到領先世界水平的歷史性成就。

[關鍵詞]大秦鐵路 ?發展歷程 ?戰略通道

中國鐵路目前有三大技術領先世界,它們是智能化高速鐵路技術、高原高寒鐵路技術和重載運輸鐵路技術,其代表性的鐵路線路分別是京張高鐵、青藏鐵路和大秦鐵路。中國重載鐵路運輸雖然起步較晚,但是能在短短的幾十年由落后到追趕到領先世界水平。

一、大秦鐵路的發展歷程

大秦鐵路是中國第一條重載鐵路,也是貨運量最大的一條鐵路。它是由山西省大同市到河北省秦皇島市的一條運煤專線,大秦鐵路的誕生,是我國“西煤東運”的戰略需要,是我國改革開放的一項標志性成果。

煤炭是我國最主要的能源,但是,煤炭產地主要在北方,而煤炭需求主要在東南一帶。供需雙方遠隔千山萬水,需要在兩者之間建立運煤通道。1982年,中國政府決定在大同到秦皇島之間修建一條運煤重載鐵路,將山西煤炭通過這條戰略通道運往秦皇島碼頭,再由貨輪運往南方,以緩解和改善華南華東等地能源短缺的狀況。在這樣的背景下,大秦鐵路應運而生。1983年,大秦鐵路開始勘察設計,經歷了三期工程和擴能改造,使大秦鐵路成為世界上年運量最大的重載鐵路。

二、大秦鐵路重載技術的突破

重載鐵路于20世紀20年代在美國首次出現,之后,澳大利亞、瑞典及蘇聯等國也相繼建設重載鐵路,其特點是運能大、效率高、成本低、能耗小,因此得到世界廣泛認可,發展迅猛。

我國的重載鐵路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其代表就是大秦鐵路。從1992年開通,大秦鐵路用10年時間,達到了設計能力1億噸。之后,大秦鐵路煤運量一路高歌,從1.2億噸飆升至4億噸,取得了重載技術由落后到超越到領跑的歷史性成就。在大秦鐵路出現之前,世界單條重載鐵路年運量的理論極限是2億噸,大秦鐵路以年運量4億噸的成績打破了這一理論極限,令世界震驚,成為了當之無愧的世界重載第一線。大秦鐵路集納了鋼鐵冶金、機械加工、機車車輛裝備制造、電子技術、等眾多學科的先進成果,短短幾年,掌握了世界重載鐵路最先進的9大核心技術,開創出獨具特色的運輸組織方式,取得諸多自主創新成果。到目前為止,大秦鐵路創造并保持著重載列車密度、單條鐵路運量和重載列車速度等多項世界第一,是中國重載鐵路的一面旗幟。

2014年4月2日,3萬噸重載列車在大秦線試驗成功,標志著我國重載技術進入世界第一方陣,向全世界昭示了我國重載技術的新突破,是中國鐵路特別是重載鐵路新的里程碑。

大秦鐵路開通運營以來,運出煤炭70多億噸,裝滿萬噸列車可繞地球赤道20余圈,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三、大秦鐵路的重要作用

1、大秦鐵路是我國煤炭運輸的戰略大通道

之后,大秦鐵路年運量不斷攀升,到2008年, 年運量突破3.4億噸,成為年運量世界第一。

大秦鐵路日夜不息為中國經濟“輸能”,是一條流動的“煤河”。它擔負著我國26個省市自治區的生產生活用煤任務,包括全國六大電網、五大發電公司、380多家主要電廠、六千多家企業、十大鋼鐵公司的煤炭需求。許多城市頻繁停電成為歷史,要感謝大秦鐵路;北京市居民的用電,有三分之一要靠它供給;浙江省經貿委一位官員曾說:“大秦鐵路打個噴嚏,我們這里也會傷風感冒?!痹谝欢ㄒ饬x上可以認為:大秦鐵軌的溫度就是中國經濟的溫度。大秦鐵路在中國能源運輸方面可謂是舉足輕重,被稱為“國之重器”。

大秦鐵路總是在國家需要的關鍵時刻挺身而出。比如,大秦鐵路在2008年抗擊雨雪冰凍災難的特殊時刻,發揮了特別的作用。干部職工日夜奮戰,克服重重困難,喊出了“煤礦生產多少,我們大秦鐵路就運出多少!”的豪言壯語。做到了每13分鐘開行一趟列車,日運量首次突破100萬噸,創造了新的記錄,為抗災勝利做出了關鍵性的貢獻。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大秦鐵路人,像武漢的醫護人員一樣,堅守崗位,保證了能源大通道的暢通。2020年2月24日,中央電視臺報道了疫情中暢通的能源大通道——大秦鐵路,為大秦鐵路點贊。

2、大秦鐵路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的重載道路

大秦鐵路不斷追趕、不斷超越,屢創佳績,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重載發展之路。

大秦鐵路創出了一條靠擴能改造來提升運能的發展之路。2002年 大秦鐵路運量已達到1億噸設計能力,中國經濟的迅猛發展,要求大秦鐵路必須再大幅度提高運輸能力。有人提出可以再投資興建第二條大秦線。大秦鐵路決定走一條擴能改造之路:運營與施工同步進行,將大秦鐵路由年運量1億噸,提高到2018年的4.5億噸,圓滿實現了擴能目標,相當于又新建了三個大秦鐵路。相比建設新線,節省2/3的投資,成為世界重載鐵路提升運量的典范。

大秦鐵路走出了一條綠色發展環境友好之路。直至目前,大秦鐵路每天開行萬噸、1.5萬噸、2萬噸重載列車90多列,基本實現了日均運量130萬噸以上,相當于分流了公路重載汽車2萬多輛。為落實“公轉鐵”的目標,加大鐵路運輸量、減少公路運量,大秦鐵路正在以“貨運增量”守護一片藍天。同時,大秦鐵路在環境保護方面投入大量資金,走綠色發展之路。在煤炭裝車點,每節車廂裝滿煤炭后,還要噴灑一層“抑塵劑”,消除了煤炭運輸揚塵污染,保護鐵路周邊生態環境。大秦鐵路經過的桑干河,有一片濕地生態區,是雁群遷徙的必經之地。每年夏天7、8月份,成千上萬只大雁來這里棲息,不足20米處,是蜿蜒穿行的重載列車,兩者構成了一幅和諧相處的美麗畫卷。

3、培育形成了“負重爭先 勇于超越”的大秦鐵路精神

大秦鐵路培育和形成了大秦鐵路精神“負重爭先 勇于超越”,被稱為“鐵路紅色基因”,成為激勵大秦鐵路職工克服困難勇攀高峰的不竭動力。無論是搶運電煤,還是藍天保衛戰,始終當先行、做表率,為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應有貢獻。

激勵大秦干部職工要勇于創新。創新精神在大秦鐵路的體現主要表現為:技術創新 、管理創新、理念創新。開行2萬噸重載組合列車需要重點解決山區通訊信號可靠性、大坡道周期循環制動和列車縱向沖動三大技術難題,否則就不能保證大秦鐵路的安全運行。大秦鐵路通過技術創新解決了三大技術難題。研發出了“網絡化無線同步操作系統”、實現了“數據電臺與機車無線同步操縱技術結合”,反映出工程技術人員的探索攻關創新精神。

不僅是工程技術人員在創新,大秦鐵路千千萬萬個職工,也成為創新的主力軍。這是大秦鐵路“創新”精神的一大特點。

“初中文化發明家”。周成剛,湖東機務段一個普通工人,只有初中文化,但就是靠著一種刻苦鉆研、勇于創新的精神,解決了車輛緩沖器的拆卸技術難題,不僅提高了作業效率,還為國家節約了大量資金。此外,還有32項技術創新,6項國家專利,填補了1項國內空白,創造直接經濟效益3000多萬元。被稱為工人發明家、太鐵科技之星,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還有:大秦線處處涌現的“高興勞模創新工作室”、“喜青電子攻關組”、“劉書學技改工作室”、“劉憲機車輪對七字探傷歌”、“武·濤一本通”等等,這些以職工名字命名的團隊或作業方法,在大秦人人皆知,備受尊崇。他們都是技術創新明星式人物,是大秦鐵路科學精神的實踐者。真可謂:遍地英雄下夕煙。

目前,中國重載鐵路繼大秦鐵路之外,還有神黃鐵路、瓦日鐵路、蒙華鐵路等。大秦鐵路作為“中國重載第一路”,創造了世界重載鐵路發展史上的多個奇跡,成為我國重載鐵路的一面旗幟,其發展模式和成功經驗值得認真總結和研究,為中國重載鐵路建設和發展提供借鑒。

猜你喜歡
發展歷程
軟件工程技術的研究目的和發展前景
電力企業中物資管理的改革與發展
澳大利亞旅游教育發展特征概述
我國互聯網金融的特質性演進歷程研究
世界遺產文化景觀現狀及發展趨勢
試論會計規范研究方法的剖析與回歸
國內奢侈品電子商務發展歷程研究
新媒體時代表情包發展的傳播學解析
我國水土保持監測的發展歷程與成就
無線傳感器網絡技術綜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