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質培優”新階段高職教育和開放教育協同育人模式研究

2022-04-08 06:04李體紅
焦作大學學報 2022年2期
關鍵詞:辦學協同育人

楊 麗 李體紅

(1.鄭州信息科技職業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8;2.焦作大學,河南 焦作 454003)

《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年)》明確提出,強化職業學校的繼續教育功能,與開放大學互聯互通、共建共享,形成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發展合力。由此可見,強化職業學校的繼續教育功能,探索高職教育和開放教育協同育人模式是落實職業院校實施學歷教育與培訓并舉、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當務之急,意義重大。

1.高職教育和開放教育協同育人可行性分析

高職教育和開放教育作為我國高等教育的不同形式,其地位、模式、作用略有不同。與此同時,兩種教育形式的教育對象、學科側重點、教學方法、學習形式、資源利用、實踐教學比重和投入各不相同。因此,為了保障高職教育和開放教育協同育人的可持續性發展,必須深入挖掘兩者進行協同育人的基礎條件。

1.1 共同的人才培養目標

高職教育和開放教育的教學對象、教學方式和教學環境雖然各不相同,但都以“遵循學生成長規律,促進學生發展”為共同目標。其中,高職教育面向普通應屆高中畢業生,充分挖掘學生自學能力,采用產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模式開展線下導學式教學。開放教育面向社會在職學歷提升生源,憑借豐富的資源優勢,開展靈活、低成本的線上教育。同時,伴隨著時代賦予開放教育和職業教育的轉型使命,兩種教育都以服務當地經濟發展為己任,以培養社會需要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應用型和職業型人才為目標,在人才培養方案中都設置有實用性和實踐性較強的教學環節。

1.2 便捷的信息技術手段

伴隨著信息化技術手段的高速發展,信息化教學改革已經成為當前教育教學改革的必然趨勢。開放大學作為我國信息化教育改革的先驅,擁有覆蓋城鄉的遠程開放教育辦學體系。高職教育采用校企合作,進行產教融合,開展學習目的強、就業方向明晰的職業教育。因此,高職教育和開放教育可以憑借信息化手段,創新和整合教學模式和資源,突破師資(雙師型)、資源(開放自制精品課程)和場地(校園和地域)的限制,服務“以學習者為中心”,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學習型社會的建設,全面提升學生職業素質和能力,為社會發展培養大批急需的能工巧匠、大國工匠[1]。

1.3 迫切的時代融合需求

開放教育和高職教育特點各不相同,存在著不同的運行模式。開放教育的開放性,涵蓋著服務理念的確立、服務手段和服務方式的選擇。高職教育為實施“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培訓計劃”,創設了科技創新平臺。但是,高職的辦學規模和格局還遠遠不能滿足廣大的社會教育需求。開放教育在體制上的特殊性,使無法進入傳統大學的教育對象得以接受高等教育,并讓他們學會了運用現代技術手段去獲取知識[2]。然而,在實訓技能的培訓上,實力不足。將兩者融為一體,形成優勢互補的發展態勢,將催生更大規模的、更高質量的高職教育體系。

2.高職教育和開放教育協同育人存在的問題

高職教育和開放教育轉型發展思路和特色日趨明晰,且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也暴露出多個難題。例如,兩種教育發展定位不清、辦學觀念陳舊、專業設置不合理、專業課程設置目的不明確、“雙師型”教師隊伍短缺、實踐教學基地受限、社會觀念偏差、人文素質和創新能力欠缺等。因此,高職教育和開放教育的協同育人必須直面難題,突破整體建設過程中的軟肋。

2.1 學情復雜,管理難度大

高職生源年齡集中在18~20歲,接受能力較強,思想意識活躍,但自控能力相對較差,學習目標不明,就業意識不強,并且大多數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開放生源多為20~45歲的已就業人員,他們知識水平相對較弱,家庭壓力大,學習渴望強,學習能力弱。高職生源和開放生源在知識、能力、年齡上的差距進一步導致他們的目標、心理、需求各不相同。因此,高職教育和開放教育如何在課內+課外、工作日+休息日、知識+實踐、線上+線下、省會+地市實現課程、能力和空間的聯動育人,突破人才培養過程中的難題,依然任重道遠[3]。

2.2 協調不夠,協作效應差

傳統教育采用知識性邏輯進行既定和相關知識內容的傳播,只是在本校內部形成教學崗、資助崗、服務崗等崗位的協同。但高職教育和開放教育初步協同育人的過程中,各部門之間因任務量激增、學員管理難度大、信息溝通互動局限、價值理念偏差等原因,導致協同育人力量不足。

2.3 辦學模式存在差異,意識不統一

高職教育和開放教育作為兩種不同的辦學模式,其在教學理念、教學方式、教學內容、教學評價等方面存在明顯差異。高職教育全程圍繞理論+實操的教學和考核方式,注重培養學生雙重能力。開放教育多以理論性、概念性知識講授和自學碎片化的網絡課程的形式開展教學工作,缺乏師生面對面交流和授課的機會。同時,開放教育學生走讀的情況也給教學質量考評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因為在兩種教學模式協同育人的初步嘗試過程中,調研、組織、實施、反饋等過程具有一定的周期性,相應的規章制度和完備的運營機制缺乏,育人效果具有滯后性,短期內育人成效不明顯。所以,要扭轉兩種辦學形勢下育人意識,找準兩者的契合點,構建科學合理的融合路徑,全方位多層級營造協同融合氛圍,齊心協力共促發展進程。

3.高職教育和開放教育協同育人的意義

3.1 擔負時代使命,共創“開環大學”,服務全民終身學習體系建設

《國家開放大學綜合改革方案》的出臺,為全國39所省級電大一體化轉型、全民終身學習和技能社會的創建提供了有力支撐。職業20條作出了職業教育“下一盤大旗”的頂層設計,“提質培優行動計劃”明確了下好這盤大棋的時間表、任務書和路線圖。因此,高質量推進河南開放大學綜合改革和高標準落實職業教育建設任務,服務全民終身學習和技能社會構建,要主動對接社會需求,打破年齡、學校、制度、學習年限等限制,緊貼市場、緊貼產業、緊貼職業,共創“開環大學”,提高學歷教育、非學歷教育等各種形式人才培養的質量。

3.2 深化產學合作,共促協同育人,保障多樣化人才供給

職業教育作為教育和企業連接的紐帶,應切實落實人才強省的觀念,緊貼當地發展的實際情況,深入對接人才需求,協同政府、企業、社會、學校等多方力量,及時調整學科結構,改變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開發校企合作課程,建設高水平教師隊伍,打造實習實訓基地,多措并舉,夯實高職教育的根基。高職教育和開放教育通過共建共享的方式,打造產學平臺,提升學校社會服務能力,為河南省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4.高職教育和開放教育協同育人實施路徑

高職教育和開放教育協同育人過程中,要充分找準并定位自己的發展空間,明確辦學方向,突出專業特色,豐富教學形式,強化隊伍建設,運用技術手段,實行學分互認,全面發揮協同育人優勢。

4.1 根據國家政策,面向社會需求,立足學校實際,建立完善的育人體系

“育人”作為新時代教育的主旋律,本質是充分發揮學校、家庭、社會育人的主體和合力,全面塑造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目前,高職教育和開放教育的資源、地域、學情等各不相同,要想形成育人合力,必須遵守《職教20條》《提質培優行動計劃》等國家政策,面向社會需求,立足學校實際,落實育訓結合,形成德技并修的良好氛圍,建立完善的育人體系[4]。首先,全體教職員工應該從思想意識上認識到,高職教育和開放教育協同育人是時代進步和發展的助推劑,是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為社會培養人才的重要環節,自覺提升思想政治修養,提高技術能力,做好學生們的“大先生”。其次,學校要匯聚多方力量,聚焦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人、怎么培養人開展廣泛調研和討論,在遵循學生成長規律的基礎上,建立相應的獎懲、督導和考核機制,完善高職教育和開放教育協同育人過程中技能培訓和學歷教育并重的育人體系。最后,面向社會需求,明確育人目標,發揮優勢專業,建立線上線下、課內課外、校內校外全方位覆蓋的育人閉環,形成思想、理論、實踐相融相通,協同發力的時代育人新格局。

4.2 順應時代需求,整合硬件和軟件資源,拓寬學分制改革,夯實兩者契合度

信息化時代給傳統教育的組織和服務模式帶來了巨大沖擊,解決了教學過程中部分理論知識晦澀難懂和實訓步驟抽象等難題,為教育的開放性和職業性學習提供了有利條件。因此,借助信息化東風,融合兩種辦學模式的優勢,培養當地經濟發展所需的技術技能型人才,進行“兩校一體”辦學。首先,繼續推進學分銀行,完善學分銀行標準,實現“崗課賽證”融通,建立終身學習“立交橋”,打通學生、學校和企業互認通道,構建開放教育和高職教育轉型發展和提質培優的新格局。其次,明確育人目標,依托信息化教學平臺,發揮開放教育遠程教學和高職教育實踐教學的優勢,共建共享優質教學資源,完成職業技能和學歷之間的完美銜接。最后,優化辦學管理體制,全方位多層次地拓展高職教育和開放教育服務維度,憑借高職教育的硬件設備、實訓基地、雙師型教師優勢,開放教育的在線資源、信息技術和遍布全省的校區優勢,服務河南經濟發展,提升辦學水平,保障高職教育和開放教育雙贏共贏。

4.3 拓展聯動育人資源,涵養合力育人文化,構建育人工作長效機制

高職教育和開放教育協同育人過程中涉及到行政、教學、科研、管理、家庭、企業、社會等各部門和領域,但是,目前各個部門和領域橫向協調能力不夠,尚未形成合力育人的良好氛圍。因此,廣大教職工、省校與地市、開放與高職教務和管理、社會和學校等主體難以發揮各自的育人主動性,育人共識不夠凝聚。在高職教育和開放教育協同育人的過程中,首先要充分調動各部門的積極性,開展廣泛的調研和溝通,協調好資源分配,通過模范引領和學習培訓等凝聚育人共識,通過優勢互補形成目標、行動和價值的聯動效應,共促系統教育、個性化教育、自我教育和終身教育的協同自主性,保障協同育人的長效性。其次,牢記培養人的初心,以“育”為中心,以“全”為重心,優化育人頂層設計,明確育人主體職責,共建學校、家庭、企業、社會等育人定力、合力和活力。最后,堅持理念引領與載體活躍相結合,全力構建家校、文化、習慣、學科、活動育人機制,實現育人制度化、規劃化、程序化,保障育人效果長效化。

4.4 暢通協同育人渠道,建立多級聯動體系,實現育人效果多點共享

作為相互獨立的育人主體,高職教育和開放教育彼此之間要消除溝通不暢、資源隔離、機構冗雜等諸多育人弊端。因此,在協同育人過程中,首先要借助必修課與選修課、理論與實踐、線上與線下,在教師教學資源、網絡教學資源、實踐教學資源等方面形成聯動合力,構建高水平教育資源聯動平臺[5]。其次,要嘗試突破傳統辦學理念,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導下,采用信息化技術,凝聚多方力量,創新招生、授課、考核等形式,持續推進職業教育的開放性和開放教育的職業性。最后,取長補短,有效對話,實現課程、師資等各種資源的共享,重構學制和學時,提高人才社會適應性,提升兩種教育模式的育人質量。

猜你喜歡
辦學協同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維審視
育人鑄魂守初心 賡續前行譜新篇
家校社協同育人 共贏美好未來
在晉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梳理
在晉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梳理
蜀道難:車與路的協同進化
中外合作辦學在晉招生錄取情況一覽表
網絡平臺補短板 辦學質量穩提升
“四化”協同才有出路
三醫聯動 協同創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