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拋錨式教學在高中英語閱讀中的應用探析

2022-04-10 13:06劉曉蘭
速讀·上旬 2022年2期
關鍵詞:拋錨式教學高中英語閱讀英語教學

劉曉蘭

◆摘? 要:處于高中階段的學生其邏輯思維能力較初中階段的學生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拋錨式教學是指教師根據真實場景提出問題,學生根據教師的問題進行探索研究以及合作學習,從而達到解決問題和提高學生能力的目的。將拋錨式教學理念運用到高中英語閱讀課堂中不僅可以使任務更具有樂趣性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在一個比較歡快的氛圍中將錨點問題解決,最終提高自己的各種能力。

◆關鍵詞:拋錨式教學;英語教學;高中英語閱讀

一、引言

“聽、說、讀、寫、看”是高中英語課程對學生的基本要求?!白x”作為一個比較基礎的技能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獲取信息。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不僅可以鞏固已有詞匯還能學習新的詞匯,達到開闊視野、獲取新的信息的目的。因此,在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閱讀是一項十分重要的任務,閱讀教學對于學生的后續發展十分重要。在高中英語閱讀課堂中引入拋錨式教學方式不僅可以提高教學效率、教學質量還能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二、拋錨式教學的概念及理論基礎

(一)拋錨式教學的概念

拋錨式教學實際上就是根據實際案例開展教學過程,或者說是根據實際問題進行教學。教師在教學之前為學生創建一個真實的場景并根據實際情況提出問題,引導學生產生學習動機,并進行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提出的問題可以得到有效解決,學生的學習能力、思維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會有所提升。

(二)拋錨式教理論基礎

1.構建主義理論

在傳統教學過程中課堂教學的主體是老師,學生的主體地位并沒有凸顯出來,在這種情況下產生了構建主義教學理論。著名教學學家皮亞杰提出,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重視學生以往的學習經驗。學習實質上就是根據已經掌握的舊知識來理解新知識的過程,然后將新學的知識轉化為自己的知識來解決全新的問題。在這個理論的基礎上,拋錨式教學理論強調學生應該處于課堂學習的主體地位,教師在為學生創建好學習情境并提出問題以后需要引導學生自行去探索問題的答案而不是直接將答案告訴學生。

2.情境認知理論

情境認知理論強調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為學生創建一個與實際情況相符的情境。情境認知理論認為知識并不是脫離世界存在的,而是與實際情境相聯系的存在。拋錨式教學理論的第一步便是為學生創建一個恰當的學習情境,這樣學生能夠將學習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真正的做到學以致用。

3.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是指在學習過程中二到六名學生組成一個學習小組,學習小組的成員發揮各自的聰明才智一起去解決一個比較困難的問題。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之間不僅可以互幫互助還能發現自身的優勢所在,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提高自身的能力。拋錨式教學融合了合作學習的優勢,教師在提出比較困難的問題以后學生可以自己組隊進行討論。對于高中生來說合作學習可以有效調動基礎比較薄弱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些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在獨自學習的過程中會出現懶惰不愿意思考的情況,但是在小組學習過程中這部分學生會不想拖累同組的成員而積極配合,這樣也可以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

三、拋錨式教學的特點

(一)在情境中學習知識

拋錨式教學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為學生創建合適的學習情境,提出實際問題,讓學生將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從而做到知行合一。拋錨式教學為學生創建了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將理論知識與實際問題相結合,彌補了傳統教學的弊端。因此,拋錨式教學不僅可以讓學生接受更多的信息,還能提高學生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強調學生的積極參與

拋錨式教學的教學目標是如何實現學生在教師引導下的能力提升。拋錨式教學的重點是讓學生學會使用所學知識而不是簡單的將所學知識記住并進行考試。教師在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只能充當引導者與促進者。學生在解決問題時不僅要自行搜集信息,還要配合小組開展活動,從而找到合適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三)運用視頻多媒體等輔助工具

拋錨式教學理念的提出是基于視頻教學的過程,學生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會發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學生根據視頻提供的信息去思考。視頻的方式可以讓學生更好更快的理解復雜問題并與現實生活構建聯系。視頻也可以向學生展示現實情景下的人物與事件,這是教師僅憑語言難以描繪出來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采用視頻的手段不僅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能讓學生更好的理解現實問題與所學知識之間的聯系。

(四)符合學生的最近發展區

維果斯基提出的最近發展區是指教師在布置作業時應該將難度設置的比日常學習高一點,學生獨立或者采取小組合作的方式將一個較為復雜的問題解決掉,因此,在拋錨式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合理設計作業難度[7]。由于問題之間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學生在解決這些具有聯系的問題時可以發現這些問題蘊含的知識點,從而可以實現能力的提升。

四、拋錨式教學應用于高中閱讀課的教學設計

(一)學習材料分析

本文以新人教版必修三的讀思課“Why do We Celebrate Festivals”為例進行課程講解。這篇文章主要講了人們為何歡慶節日,通過一些例子來說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慶祝方式的不同以及節日的傳承與發展變化。

(二)學情分析

經過一個學期的高中學習,大多數同學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他們的認知能力比初中階段有了進一步的發展,漸漸形成用英語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但是這一階段的學生對于英語的運用能力還是需要提高的,學習策略也是需要豐富的。

(三)教學目的

對于這篇文章教學目的主要有三個:一是學生在學習完整篇文章以后可以對這篇文章進行總結概括,了解人們慶祝節日的原因以及一些節日風俗習慣的發展和變遷;二是學生在學習完整篇文章以后可以利用自己學習到的詞匯與句子描述某些節日消失的原因及自己的感受;三是引導學生感受中國傳統節日,了解這些節日的由來、具體的習俗以及一些變化。

(四)教學步驟

1.創設情境

教師在上課之前可以準備一段視頻,這個視頻中可以包括文章中的提到的節日的慶祝方式,學生在觀看影片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進行提問,看學生是否了解影片中的節日,是否慶祝過這些節日,為什么要慶祝這些節日。

學生在觀看影片的過程中需要回想自己慶祝這些節日的經歷,慶祝過這些節日的學生會主動分享自己在慶祝這些節日時的感受。然后教師再引入教學內容。

在這一環節中教師可以了解學生的英語基礎儲備,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引入這篇文章的重點內容。

2.提出問題

在閱讀文章之前教師可以讓學生關注文章標題“Why do We Celebrate Festivals”,讓學生自主闡述自己能想到的原因。通常情況下學生的會給出自己的理解,但是這些回答通常都是比較零散的,學生大部分都會回答happiness, reunion, harvest等。教師可以在黑板上寫下學生對慶祝節日原因的描述。

這是學習本篇文章的重點內容,在接下來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這個問題進行完善。

3.自主學習

教師在上課之前需要下發一個根據文章內容做好的思維導圖填空,思維導圖涵蓋文章的結構以及各段的主題句和各段的分述點。挖空一些例如origins, harvest, change, commercial, important這些關鍵詞給學生填空。

由于學生已經掌握了這篇文章中涵蓋的生詞,文章的結構比較簡單,所以學生可以自己閱讀課文完成上述表格。學生在完成表格以后,教師可以讓不同的學生分享自己的答案,總結不同學生的答案以后,教師可以將自己的答案放在PPT中展示。然后回到步驟二中的問題,在閱讀完文章了解作者對于節日慶祝原因的描述以后,學生給出的答案更加系統。教師將學生新回答的內容用不同顏色的筆板書在黑板上。

學生在閱讀文章完成表格的過程中會對文章有更深刻的了解,學生在回答問題過程中教師可以更清晰的了解學生從哪一個角度來了解不同節日的慶祝原因。

4.合作學習

教師提供三個問題:What are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s in most festivals? What festival customs have already faded away and why? What do you think about the changes of the festival customs?

教師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來討論這三個問題,討論出結果以后教師可以抽取不同的小組來回答問題。

這一環節的問題前兩個相對簡單一點,最后一個是比較開放性的問題。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學生可以認真討論采用合適的英語詞匯來回答這些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交流能力有所提高,與同學一起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會有所提高。

5.效果評價

學生在回答完問題以后教師需要進行總結。教師在總結過程中并不是根據問題給出標準的答案而是總結學生的思路并進行升華,讓學生明白傳統節日中蘊含著一個民族的發展與優秀傳統文化。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文化意識能力會有所提高。在拋錨式教學過程中學生應該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在這個過程中最好只起到引導的作用,這對于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6.作業布置

在完成這篇文章的學習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設計一個海報,海報的主題介紹自己喜愛的中國傳統節日,這些節日的由來、具體的習俗以及一些變化。

作業不僅可以鞏固學生這節課學習的內容還能讓其在做作業的過程中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同時,還可以幫學生樹立文化自信,為傳播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做好準備。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拋錨式教學更加注重引導學生參與到課堂學習過程中來,因此,在進行教學設計的過程中應該更加注意引導學生參與其中。通常情況下,教師設計的任務都是比較有趣味性的,學生在這種情況下會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教師充分利用一節課的時間,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都會有很大程度的提升。

學生在學習完一篇文章以后不僅鞏固了以前所學詞匯也學習到了新內容,并且可以利用學習到的新內容來完成老師提出的更高要求的任務。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都有所提高,這為學生以后階段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將課堂的主體交給學生并不是說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地位不高。教師將自己轉化為引導者,學生在遇到不會的問題時,教師應該積極進行引導,只有這樣教師與學生才能都有所提高。

參考文獻

[1]龔淼.拋錨式教學模式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甘肅教育,2020(10):1.

[2]盧冬艷.建構主義理論在中職德育教學設計中的應用——以"拋錨式教學"為例[J].數碼設計:下,2019.

[3]汪夢甜.社會建構主義理論下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設計研究[D]. 華中師范大學,2019.

[4]黃安東.基于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英語課堂閱讀教學設計研究[J].校園英語,2020(20):1.

[5]張柳娟.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英語課堂教學設計——以"模塊五Unit2:PUZZLES IN GEOGRAPHY"教學為例[J].新課程導學,2020(04):2.

[6]卓秀霞,姚桂招.高中英語教學設計中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探析——以PEP NSECS Unit5為例[C]//東北亞外語論壇(2018 NO.1總第5期).2018.

[7]陳萍.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設計與反思——以Unit 3 Advice from Grandad為例[J].英語教師,2018,18(19):5.

[8]楊小紅.學習活動觀引領下的高中英語活動設計——以人教版高中英語選修六Unit 3"Advice From Grandad"為例[J].福建教育,2020(10):1.

猜你喜歡
拋錨式教學高中英語閱讀英語教學
英語教學中對任務的幾點思考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語教學自主學習能力培養
英語教學中的文化因素
拋錨式教學在高職學前教育專業英語中的應用
不忙不亂,讓時間聽我的
建構主義教學法在離散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初探
提高高中英語閱讀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思考
語篇分析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高中英語應用文閱讀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