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素養下非虛構類英文整本書閱讀教學方法探析

2022-04-10 13:06蔣麗芳
速讀·上旬 2022年2期
關鍵詞: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核心素養

蔣麗芳

◆摘? 要:整本書閱讀能夠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閱讀中感知、發現、理解和習得語言。本文基于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目標及要求及高中英語整本書閱讀教學現狀,結合非虛構類英文整本書閱讀教學實例,探討了非虛構類英文整本書的閱讀教學方法,即優化導學案幫助學生厘清文本內容、深入研讀文本后感知文本深層信息、積累運用語言以及開展自我反思。

◆關鍵詞:核心素養;非虛構類英文整本書;閱讀教學;高中英語

一、引言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強調對學生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等核心素養的培養。其中課標要求教師要從深度和廣度上擴展三大主題語境的內容,引導學生將課內外學習有機結合,確保每周的課外閱讀量不少于2500詞,總量不少于10萬詞。

目前高中英語整本書閱讀教學主要以虛構類小說為主,故事趣味性強,情節跌宕起伏易引起學生的興趣。而非虛構類作品知識性強,有很多造成閱讀障礙的新概念和陌生詞匯,以及復雜、信息量大的長難句和語篇結構等;這些因素加大了學生閱讀的難度,導致其缺乏閱讀興趣。而近幾年的高考試題C、D篇兩篇閱讀理解多涉及科技、歷史、社會、人文等主題,對學生知識面的廣度、深度要求越來越高。

筆者所在學校正大力開展英語課改實踐,大膽嘗試英語教學改革,努力將目前正在進行的英文整本書閱讀、SSR靜默閱讀做成學校特色。因此,筆者結合高中整本書閱讀教學以及高考英語閱讀理解出題方向,有意識地側重非虛構類整本書閱讀教學。本文結合外研社出版的《陽關英語分級閱讀》中的《池塘探秘》具體闡述核心素養下非虛構類英文整本書閱讀的教學方法。

二、核心素養下非虛構類英文整本書閱讀的教學方法

《池塘探秘》是一本科普讀物,詞匯總量是1449,主要講述的是池塘的形成和消失、以及對池塘里植物和動物的生活進行探秘。該文本不僅能幫助學生了解池塘的相關知識,積累豐富的語言素材;還能增強學生科學探究的精神,形成尊重科學的態度。

(一)優化導學案幫助學生厘清文本內容---詞匯導學案有利于掃除閱讀障礙;閱讀理解類導學案有利于學生識別信息,理解內容,獲取文本的基本信息。

在閱讀教學中,課前導學案有助于加深學生對文本的了解,獲取文本的基本信息。非虛構類的英文整本書書籍很多詞匯和概念是與科技、生態、經濟相關的,而這些詞匯和概念恰恰是大部分學生的短板所在。因此筆者要求學生用英文解釋一些跟池塘相關的專業詞匯和復現率高的詞組,幫助學生做好讀前的詞匯準備,掃除閱讀障礙,以便順利展開閱讀活動。詞匯導學案如下:

給出下列單詞的英文釋義。

1. patch? 2. livestock 3. hollow? 4. sewage 5. gully 6. billabong 7. tiny? 8. algae? ?9. marine 10. duckweed? 11. emerge? ?12. prey? 13. lurk? 14. predator? ?15. silt

梳理文本信息是課堂上一切活動的基礎,文本的內容或文本信息涉及主題、事件、情節、邏輯關系、思想等(葛炳芳,2014。)閱讀理解類導學案能幫助學生理解文本具體信息、領會文本關鍵內容;同時也能指導學生借助問題梳理文本信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筆者在課堂上給學生20分鐘進行SSR靜默閱讀,并當堂要求學生完成閱讀理解類導學案。閱讀理解類導學案如下:

1.What is a pond ?

2.How are ponds made? Can you classify them into two groups?

3.What is important to life in a pond?

4.How do plants survive in the pond?

5.Can you classify pond plants into different groups?

6.What is the food chain in the pond?How does it work?

(二)深入研讀文本后感知文本深層信息--課后讓學習小組合作完成閱讀圈的各項活動并匯總整合,多元解讀,訓練學生思維。? ? ? ? ? ? ? ?在閱讀圈活動中,學生先分工完成各自的任務,小組再進行集中式、分享式交流,從各個不同的角度來闡述對閱讀材料的理解,由此能較好的培養學生合作、交流和分享能力。閱讀圈任務卡包括:Researcher, Summarizer,Food Chain Maker,Language Appreciator.

(三)積累運用語言--整理語言素材,賞析和汲取文本中的美文美句。

學習語言知識的目的是發展語言運用能力,因此要特別關注語言知識的表意功能。但學生習作常常出現內容空洞,缺乏畫面感和穿透力的問題,作品不能感染讀者。因此,筆者在教學中有意識的引導學生積累語言素材,拓展自身語言知識,提升語用能力?!冻靥撂矫亍分杏泻芏嗟恼Z法句式和修辭手法,如比喻、擬人、對比,非謂語等,讓文字超越本身的字面意義,使抽象和復雜的事物得生動、鮮明。因此,教師專門設計了一個美文賞析的環節,幫助學生打開想象的閥門,拓寬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的寫作不再空洞,乏味,行文飽滿而有感染力。

(四)學生開展自我反思,提升整本書閱讀的有效性。

自我反思和自我調整是批判性思維品質中非常重要的內容,它預示著學生能否成為獨立的、充滿好奇的探究者(Wilson, 2016)。在學習文本后,學生及時反思能夠反饋學習成果,提升整本書閱讀的有效性。反思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我是否理解了為什么作者用探秘兩個字?我是否理解了作者對池塘哪些方面進行了探秘?池塘里的動植物是怎樣相互制約相互影響的?我是否學會了這本書的重點詞和句型?

三、結束語

閱讀教學中,文本的解讀方式和技能多種多樣。但因學生個人生活經歷、知識結構的不同,他們在文本閱讀中的體悟也會不同。因此,在后續的英文整本書閱讀課中老師還需要不斷反思總結,幫助學生更好的閱讀英文書籍,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和語用能力,達到學科育人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教育部2020.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葛炳芳.2014.英語閱讀綜合視野:內容、思維和語言[M].杭州: 浙江大學出版社.

[3]琚玲玲、王玉艷.2021核心素養下背景英語小學閱讀教學方法探析[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05):18-22.

猜你喜歡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核心素養
初中英語評判性閱讀教學實踐與探索
多元讀寫理論指導下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實踐
高中英語詩歌創作教學探索與實踐
高階思維介入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高中英語詩歌創作教學探索與實踐
基于閱讀韻律的高中英語默讀朗讀教學實踐
“認知-遷移”教學模式在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作為“核心素養”的傾聽
“1+1”微群閱讀
向著“人”的方向邁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