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文閱讀探究與嘗試

2022-04-21 21:24高美賢
快樂學習報·教師周刊 2022年3期
關鍵詞:歸納總結人文教育群文閱讀

高美賢

摘要:群文閱讀作為近幾年興起的閱讀方式,備受關注。它對于英語閱讀教學有著極大的作用。群文閱讀的同主題語篇教學,有利于話題詞匯的復現和學習。同時他適應中考對于閱讀的多樣性、人文性、科普性等的要求。作為一線教師應該把群文閱讀用于實際教學中,把第二課堂用于話題同主題的閱讀文章的教學,積極努力探索,做好第二課堂的群文教學。

關鍵詞:群文閱讀;中考解讀;人文教育;歸納總結

1.群文閱讀的含義

群文閱讀是群文閱讀教學的簡稱,是最近兩年在我國悄然興起的一種具有突破性的閱讀教學實踐。群文閱讀亦即窄式閱讀(narrow reading),(Krashen美國語言學家,2004),是指根據一定主題、一定體裁,或者特定作者,把相關文章進行集群分類,集中專題的閱讀。簡單地講,群文閱讀,就是把一組文章,以一定的方式組合在一起,指導學生閱讀,并在閱讀中發展出自己的觀點,進而提升閱讀力和思考力。群文閱讀就是師生圍繞著一個或多個議題選擇一組文章,而后師生圍繞議題進行閱讀和集體建構,最終達成共識的過程。

2.群文閱讀的意義

群文閱讀有利于通過閱讀建構主題意義,豐富文化認知,發展語言思維,形塑人格品質,實現英語學科立德樹人之根本目的:同時,群文閱讀可以大大提高單元詞匯在不同語境中的復現率,有利于語義認知語用拓展。把語言知識學習有機滲透于文本教學過程中。根據我們的教材特點,教師應該轉變觀念,把以前傳統的用于講解語言點的第二課時變成群文閱讀的教學和指導。

3.對于中考卷的探究

眾觀近幾年的福建中考題,2021年的第55、60題,2020年第55、61題,2019年的第60、65題都對語篇的主旨大意的理解進行了考查;2021年的第63題,2020年的56題,2019年的第61題,都要求應試者能根據上下文推斷詞義;2021年的第50題,2019年的第51題、都對作者的寫作意圖進行了考查等等,結合中考試題分析,我們在日常閱讀教學中,應以培養閱讀能力為先的教學原則。文本選擇具有多樣性和特殊性,具備人文性與科普性,選取的語篇信息量大,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由此可見,日常教學中應該擴展學生的閱讀量,做好群文閱讀教學。

4.群文閱讀在具體教學中的嘗試

首先做好課前主題引領拓展閱讀廣度:在學生學習文本之前,教師可先按照文章的主題,引領學生進行相同主題的群文閱讀,并將課前閱讀積累整理。如今天Unit4topic1sectionCRainforests的閱讀課文,針對這篇文章,教師可推薦學生閱讀有關熱帶雨林介紹的其他閱讀材料,甚至有關雨林里面的一些動植物的介紹的文章。要求學生做好讀書筆記,摘錄好詞好句。課堂上,教師利用討論、交流的教學形式,引導學生圍繞“保護雨林保護自然”展開討論。這樣的引領式閱讀,能讓學生在已有閱讀體驗的基礎上走進課堂,又為他們扎實地學好文本打下良好的基礎。其次課中整合群文、強化閱讀深度:現行的仁愛英語教材是以主題來組建單元的,每冊書四個unit;而每個unit又分為三個topic,每個topic又是以一個話題組建的,這為開展群文閱讀帶來極大的便利。因此教師在實施群文閱讀教學時,要圍繞核心,挑選有代表性、學習實效性強的課文,作為群文閱讀的“領頭羊”,以一篇課文為例,圍繞一個核心主題,利用主題展開的方式來實現一題帶多題、一文帶群文的閱讀。最后、課后巧妙延伸、增加閱讀厚度。課堂教學不能局限于一篇課文的閱讀,要利用群文閱讀,給予孩子課本之外的精彩。面對廣闊的書海,教師需要給學生一個方向、一個指引,由課上的一篇節選,激起學生對閱讀整本書的興趣,使課內閱讀向課外閱讀適度延伸。

針對仁愛英語八年級上unit4 topic1 section c Rainforests 課文的群文閱讀設計。步驟一:閱讀文章,引出話題。教師上英語課本“Rainforests”的文章作為第一篇閱讀題引。學生閱讀后,引出有關"保護雨林,保護自然“的話題。課文中介紹了雨林的特點和重要性,學生對雨林有一定了解,引起了對雨林的關注。但是由于學生平時比較少接觸相關知識,文章最后一句也提到了雨林遭到破壞變得越來越少,所以教師試圖引導學生通過閱讀文章尋求更多與雨林相關的知識,以及保護雨林的必要性。步驟二知識搶答,了解話題。教師把第二篇文章推向學生后,本次選擇有關阿瑪遜流域雨林因為遭到破壞,人們大量砍伐樹木,導致動植物急劇減少,從而引起雨林里面的部落人員沒有足夠的食物,他們不得不往外遷徙,但由于他們不適應外界環境而生病死亡。教師圍繞文章相關熱帶雨林知識設置了一系列小問題,Do you know the rainforests? in the Amazon?Do you know many tribes living there?Do you know why the tribes have to leave the forests now?學生通過閱讀文章可以從中發現答案,本環節設置的目的不僅在于激發學生閱讀的欲望,也是讓學生進一步了解雨林遭到破壞因此保護雨林非常迫切。從而為接下來的閱讀任務作個鋪墊。步驟三practice reading skills。要求學生快速閱讀得出全文大意。教師根據教學目標,設定題目,訓練學生速度,略讀,精讀,找讀等各項閱讀能力。問題提出應該由淺入深,由易到難,逐步深入,應該有思考的題目,要根據中考的閱讀的考查特點進行題目設置。包括主旨大意題,細節推理題,詞句理解題以及文章的體裁以及作者的寫作目的等進行設置提問。最后,讀后應該進行引導思考。問題回答完成要引導學生進行歸納,教師可重新讓學生回過頭閱讀單元課文里的文章,總結歸納熱帶雨林的作用和功能,并聯系課外文章中雨林為何遭到破壞以及遭到破壞后帶來的危害,進行進一步的討論和總結。對閱讀提出進一步的更高的要求。此處可要求學生把兩篇文章結合起來做一個因果關系的思維導圖。這個任務對大多數學生來說是一個比較大的挑戰。因為之前大多數的閱讀課學生只需要了解文本內容就可以。不過現在要求學生把視野擴展到文章的脈絡,挖掘出群文閱讀的共性和聯系,則是提升學生閱讀水平的又一個表現。最后要挖掘文本價值做好人文教育。課文的“原生價值”可概括為,傳播知識價值、情感交流價值也就是信息價值。讀者閱讀它們,其目的就是獲得信息。群文閱讀教學的價值,不僅要關注傳播的信息,還要關注文本是如何為何要傳播這些信息。教師設定的教學目標中不僅要讓學生得到文本中知識傳播的價值,更希望學生懂得怎么樣描述熱帶雨林的重要性,以及保護雨林的必要性??梢砸髮W生用海報或者手抄報形式表示出來。宣傳保護環境保護自然。

5.結語

總之英語群文閱讀作為閱讀課型的一種新的模式正處于嘗試階段,群文閱讀教學作為一種創新的教學思想,改變了傳統的單篇教學,突破了單元教學的框架,既是對傳統教學思想的突破,也是對教學內容的突破。但群文閱讀也存在部分問題,如部分語言基礎較薄弱的后進生在這種課型中很難融入課堂教學活動,他們更加需要教師逐詞逐句解釋文本,實在無法完成難度更高的任務。我們要進一步思索,如何讓群文閱讀發揮出它的最大功效,促進各個不同層次水平的學生提升閱讀質量。

參考文獻:

[1]《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年5月第二版

[2]《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解讀》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8月第1版

[3]《福建省初中學科教學與考試指導意見》福建教育出版社2018年11月第二次印刷

[4]《學苑教育》2016年第24期

[5]《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20年第4期

猜你喜歡
歸納總結人文教育群文閱讀
回家的螞蟻
巧用單元課文整合有效實施群文閱讀
淺析助詞「は」和「が」用法
享受群文閱讀 提升語文素養
新課標下小學語文古詩詞人文教育淺析
淺議群文閱讀下的“讀寫結合”
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與人文教育的結合
論師愉生悅的詩意教育
談數學教學中數學思考的實施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