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體育教學策略探究

2022-04-21 03:43梁松
快樂學習報·教師周刊 2022年3期
關鍵詞:體育教學高效課堂小學

梁松

摘要:核心素養是一種能力,小學是人們接受初等正規教育的學校,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從這一個非常關鍵的階段起,訓練學生的綜合核心素養是非常有必要的,能夠讓學生盡早擁有適應社會的能力。提高練習密度是確保體育鍛煉效果的重要條件,但是在具體應用過程中,教師需要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和有效的教學方法,如此才能充分且合理地利用好課堂時間,達到既定的教學目標。鑒于此,本文分析了當前小學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就如何在核心素養背景下開展小學體育教學活動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小學;體育教學;核心素養;高效課堂

一、當前小學體育教學中存在的不足

(一)堅持身心協同發展的教學目標

讓學生擁有好的身體素質,幫助學生獲得核心素養的發展,需要注重學生心理健康、體育技能等方面的綜合發展,這就需要堅持身心系統發展的教學目標。首先,教師應該遵循學生身心健康、運動技能等方面的身心發展規律。發展規律之間是不一樣的,自然不能用其中一方面的培養時間占用另一方面的培養時間。簡單來說,在培養學生心理健康的時候,不能把時間再分配給體育技能的培養,要讓學生擁有正確的體育鍛煉意識。

其次,要把課堂交給學生,要用簡潔的語言準確表述體育教學內容,讓學生有更多練習動作技巧的時間。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不能忘記學生健康意識方面的培養,要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得身體、心理上的雙重發展。再次。要重視學生后續的發展,在學生掌握基本的運動技巧之后,可以一點一點地提高技術的完成要求,讓學生在一次又一次的挑戰中對某項體育運動產生興趣,逐漸發展成學生的體育運動長處,讓學生養成終身鍛煉的意識,為學生以后的發展做好鋪墊。

(二)內容設計不夠科學

體育教學內容的設計主要是從教學需要和學生的發展需要出發,根據實際的教學情況做適當的調整。部分體育教師在設計教學內容的時候會陷入誤區,導致運動內容雜亂無序,教學更像是“拆盲盒”。體育教師在教學前,缺乏對教學內容所涉及的單個技術動作,或者某些技術環節動作要素的整合,整節體育課就會沒有教學側重點,或者側重點出現了偏差,無論是學生還是教師都無法對課堂教學結果做出客觀的評價。教學過程中難以通過補充、追加等方式來完善教學內容,也是教學內容設計不合理的表現。體育教學是要促進學生體能全面發展的,教學目光就要放得更長遠一些,對體育教學內容做合理的補充。在教學單手肩上投籃的內容時,就可以補充運球折返跑的內容,將新舊知識內容聯系起來,才能夠讓教學內容更充實、科學。

二、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體育教學策略

(一)堅持身心協同發展的教學目標

讓學生擁有好的身體素質,幫助學生獲得核心素養的發展,需要注重學生心理健康、體育技能等方面的綜合發展,這就需要堅持身心系統發展的教學目標。首先,教師應該遵循學生身心健康、運動技能等方面的身心發展規律。發展規律之間是不一樣的,自然不能用其中一方面的培養時間占用另一方面的培養時間。簡單來說,在培養學生心理健康的時候,不能把時間再分配給體育技能的培養,要讓學生擁有正確的體育鍛煉意識。

其次,要把課堂交給學生,要用簡潔的語言準確表述體育教學內容,讓學生有更多練習動作技巧的時間。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不能忘記學生健康意識方面的培養,要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得身體、心理.上的雙重發展。再次。要重視學生后續的發展,在學生掌握基本的運動技巧之后,可以一點一點地提高技術的完成要求,讓學生在一次又一次的挑戰中對某項體育運動產生興趣,逐漸發展成學生的體育運動長處,讓學生養成終身鍛煉的意識,為學生以后的發展做好鋪墊。

(二)對“教”和“學”分別占用的時間進行合理安排

小學階段一節課的時間為40分鐘,教師應該以提升學生練習密度、強化學生運動強度的要求為基礎,對體育課的準備、基本以及結束三個部分的時間進行科學合理的安排。首先,教師應對場地進行合理選擇,并對各項設備、器材進行科學擺放,以盡可能避免學生在集合、調動以及排隊的過程占用過多時間。教師可以利用3分鐘左右的時間帶領學生進行熱身運動,然后花25分鐘左右的時間指導學生進行基本練習,使學生能對規范動作進行有效學握,同時對學生進行練習的時間、強度、速度以及次數等提出明確的要求,然后花10分鐘促進學生體能的提升,以促使學生更加有效地進行體育鍛煉,并實現學生體育技能水平以及身體素質的顯著提升,最后2分鐘則引導學生進行放松,同時對整節課的教學情況進行總結。從實際來看,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以及運動技能的逐漸形成,均需通過學生進行反復且高密度的訓練來實現,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以學生為主體,并強化學生進行練習的密度。

(三)優化教學方法

1.設置階段性教學目標

由于體育教學具有很強的自主性,教師需要根據課堂教學氛圍及學生接受程度實時調整教學計劃及方案,以“學生最近發展情況"為原則,設置階段性的教學目標,以激發學生內在的潛力及動力。例如,在指導三年級學生進行“耐久跑”項目訓練時,教師可以設置以下幾個階段性的教學目標:①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耐久跑動作要領練習及呼吸節奏練習;②要求學生在空場地以一路縱隊排成長方形進行對角線快跑、邊線慢跑的變速跑練習,這可以有效鍛煉學生的心肺功能;③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耐久跑項目競賽。這些階段性目標能在調動學生練習積極性的同時,提高練習密度的有效性。

2.適時調節練習密度與練習強度

不斷變化或改變增加與減少練習時間與練習總時間,以提高單位時間內練習質量。如,練習自編啦啦操第一套動作前4節5遍約5min,改為練習自編啦啦操第一套動作前4節,同時強調用規范標準化動作,聽音樂連續做3遍。

不斷改變或增加與減少每項教材內容的練習次數、練習距離、練習重量、練習組數或練習總次數、總距離、總重量、總組數。如,體育課上集體做“高人矮人”游戲,由做5次增加為做15次。

不斷改變練習強度與練習密度量之間的關系。一般情況下應采用量大強度小,強度大量小的練習,對于安排強度大,練習密度也大的練習,要特別謹慎。如,可在小學水平三5~6年級階段,運動基礎好,運動能力強的班級中安排。

不斷改變練習節奏。根據不同學生練習后的身體機能反應,技能掌握水平與能力,合理調節練習密度與練習強度的節奏。

根據課的不同時段和主教材與輔助教材需要,根據季節變化特點調整練習密度與練習強度的總負荷。一般情況下在寒冷的冬季練習密度與練習強度適當加大,嚴熱的夏季則相對要減小。如,準備活動中的慢跑,夏季慢跑2min,冬季慢跑增加到5min以上。

參考文獻:

[1]吳曄.核心素養理念下小學體育游戲化教學策略[J].冰雪體育創新研究,2021(15):33-34.

[2]邱美春.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體育教學的改進策略分析[J].才智,2020(15):217.

猜你喜歡
體育教學高效課堂小學
新課標下書法高效課堂教學探究
影視資源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研究
游戲融入教學建構靈動式體育課堂研究
體育教學中準備活動的作用與類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術教學研究
注重簡約化給數學課堂減負的探討
基于新課標的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
體育教學中學生合作學習能力的培養研究
體育教學中的競爭意識培養探究
獨立學院大學生體質健康的影響因素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