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語文古代詩歌教學的開展策略

2022-04-22 01:44司興江
快樂學習報·教師周刊 2022年5期
關鍵詞:古代詩歌開展策略高中語文

司興江

摘要:古代詩歌作為中國古代的傳統文化之一,當值得身為華夏子孫的我們去傳承與發揚?;诖?,作為一名高中語文教師,我們要以實際行動為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揚盡一份力,以更多如以上優質的古代詩歌教學策略授課,使學生在課堂之上始終保持學習古代詩歌的積極態度,期望在對學生進行知識引導之時事半功倍,最終取得理想化的高中語文古代詩歌教學效果。

關鍵詞:高中語文;古代詩歌;開展策略

一、當下高中語文古代詩歌教學中的問題分析

1、教師方面

古代詩歌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點內容,同時也是教學的難點所在。從重要性來說,高中古代詩歌都是歷史發展過程中沉淀、積累的千古名篇,是古代文學的優秀代表,學習古代詩歌能夠讓學生在不同語言文字、情感內涵之中增進文化鑒賞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對于學生的成長舉足輕重。從難度來說,古代詩歌的創作時間、創作背景均與當前時代存在較大差距,由于缺乏經驗,學生很難在短時間內理解古代詩歌中蘊含的思想情感及所表達的處世態度,教學難度較高。同時,由于受到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教育的“應試性”較強,教學方式單一,教學過程枯燥,古代詩歌學習過程變成背誦默寫的過程,趣味性較低,學生很難參與其中,嚴重影響教學質效。

2、學生方面

由于生活背景、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差異,學生很難快速理解古代詩歌的內容及精神。相較于現代文的閱讀而言,學生對于古代詩歌的學習興趣相對不足,很難將古代詩歌的學習內容融入生活之中,對于古代詩歌的涉獵和積累僅限于課堂,最終導致古代詩歌教學的綜合價值得不到體現。同時,在傳統教學中,學生只需要機械、被動地“聽講”即可,不需要進行思考,就使得學生認為古代詩歌的學習就是為了考試。這既不利于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又會影響學生的實際學習效果。

二、高中語文古代詩歌教學的開展策略

1、加強詩詞誦讀

古典詩歌的創作是依據音韻平仄而來的,所以在高中階段所涉及的古詩詞往往都具有韻味美,然而這種美需要以有聲地傾訴刺激學生的聽覺系統?;诖?,作為一名新時代下的高中語文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詩詞誦讀指導,讓學生在誦讀過程中感受詩歌文化的魅力,從而刺激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在感受詩歌韻味的基礎上理解其內容以及內涵,提高學生詩詞誦讀水平和詩詞鑒賞能力,使得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效果達到理想狀態。

以教學《望海潮》這首詞為例。首先,我為學生進行了兩遍示范性的誦讀,第一遍讓學生記好字音,第二遍讓學生感受詞的聲韻之美,劃分好誦讀節奏,進而讓學生自主誦讀。然后,我巡視了學生的誦讀,對學生說道:“讀文入情,評詞識人,詞是三分鑒賞七分讀?!庇谑俏覍W生的誦讀進行了有機的評價,為學生介紹了詞人柳永,使學生了解了他以“白衣卿相”自詡,更有后人云:“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睆亩l了學生濃厚的學習熱情。在學生對這首詞的誦讀技巧有了初步掌握之后,我開始引導學生運用聯想和想象的方法誦讀詞句,與學生共同品味這首詞中富有表現力的語言,使學生充分體會到了詞中壯闊優美的意境,進而引導學生對詞中鋪陳的表現手法進行分析,令學生感受到了宋初杭州物阜民豐的盛景。最后,我引導學生整理了學習內容,對學生進行了愛國主義教育,并再次和學生共同朗誦了這首詞。這堂課,我運用了以加強詩詞誦讀為主的教學策略,讓學生充分體會到詩歌的韻味,激發了學生強烈的情感體驗,讓學生在充足的學習動力推動下掌握了本詞的情思與意境,使學生掌握詩歌鑒賞的基本能力,優化了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的效果。

2、創建形象畫面

作為科技教育時代下的一名高中語文教師,要有發揮多媒體技術教學功能的教學能力,從而應用多媒體技術創建古詩詞形象畫面,從視覺和聽覺出發,刺激學生的神經體驗,在充滿詩情畫意的課堂環境中讓學生用心感受詩歌意向,從而使學生以強烈的參與熱情學習古詩詞,幫助學生形成深刻的認知與鑒賞能力,從而讓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質量在無形中得到提升。

例如,在進行《短歌行》這首詩的教學引導時,首先,我以多媒體技術播放了電視劇《三國演義》中“宴長江曹操賦詩”的視頻片段,使學生有了對詩歌意向的初步感受,進而為學生介紹了曹操其人。然后,我播放電視劇中關于曹操求賢若渴的畫面,引導學生對詩歌內容進行分析,幫助學生了解了詩歌比興、用典等手法,使學生對詩歌內容有了初步的認識與理解。之后,我對學生提問道:“誰能夠從詩中找出集中反映詩人感情的句子?”在學生回答正確的基礎上我對其繼續提問道:“你們能夠運用幾個詞語概括曹操對人才的態度嗎?”從而在師生的互動中,幫助學生概括了“禮賢下士、求賢若渴、愛才如命”等幾個詞語。最后,我引導學生歸納了詩歌內容,希望學生學習曹操自強不息的精神,讓學生交流了這首詩的學習心得。這樣,我通過創建形象畫面,引發了學生對這首詩歌的學習興趣,以恰當的語言點撥使學生有了對詩歌意象的充分感受,幫助學生形成了對詩歌的深刻認識與理解,切實達到了提升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質量的目的。

3、傳授鑒賞技巧

詩歌鑒賞屬于閱讀教學中的一種,教師在詩歌鑒賞教學中應正確指導學生,讓他們掌握鑒賞的方法。教師也要與學生一同總結詩歌鑒賞的方法,便于他們在課后自主學習詩歌,正如俗語所說的“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同時,在詩歌鑒賞中,賞析理解詩句不容忽視,它對提升學生的詩歌鑒賞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以中國古代詩歌散文中的《將進酒》為例,教師可傳授學生詩歌鑒賞的技巧,從主題思想上分析,這首詩一方面不僅表達了李白心情愁悶的情感,還表達了他懷才不遇的苦悶,雖然詩人發出人生得意須盡歡的感慨,但沒有真正地盡歡過。另一方面也表達了詩人強烈的自信,想要報效國家的情感,詩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就可以體現出來,面對當時社會的矛盾仍然有想為祖國效勞的抱負。此外,詩人的自信可以從“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边@句詩中體現出來,詩人認為自己是有才能的人,將來必將為社會做出貢獻,從詩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表達出了詩人的自信,卻不愿為權貴彎腰曲膝。在藝術手法方面:第一,李白《將進酒》在借助前人的技巧上,有著自己獨特的創作風格,刻畫了好幾個形象,如狂放不羈、懷才不遇、借酒消愁;第二,景物意象上面,李白采用借景抒情的表現手法,借鑒酒、月、黃河等意象,如詩句“莫使金樽空對月”“黃河之水天上來”;第三,運用夸張的手法,詩句“黃河之水天上來”形容黃河的源頭很高,再如“朝如青絲暮成雪”也是運用夸張的手法,來表現人生的短促。在現實生活中黃河、月本身是不具備色彩的,但經過作者的加工就帶有明顯的色彩,這就是意象所起的作用,也能夠反映作者內在的思想情感內涵和主觀意向。

三、結語

綜上所述,教師在開展高中語文詩歌教學活動中,應注意教學的難點,一定要創新教學方式,創設趣味性課堂,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古詩詞的內涵和魅力,自由自在地徜徉在古詩詞的藝術世界之中,陶冶情操,升華情感,提升素養。

參考文獻:

[1]李芳.新課改下高中語文古代詩歌教學有效性策略探究[J].速讀(中旬),2019(12):137.

[2]韓麗梅.新課改背景下高中語文課古代詩歌教法之我見[J].語文課內外,2019(10):143.

猜你喜歡
古代詩歌開展策略高中語文
使命與擔當:福建省高中語文名師“整本書閱讀與研討”專題研討
使命與擔當:福建省高中語文名師“整本書閱讀與研討”專題研討
高中語文跨媒介閱讀內容的確定
淺析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實用性和創新性
如何開展生活化的小學數學教學
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開展策略
初中化學實驗教學開展策略研究
弘揚民族精神,傳承傳統文化
高中古代詩歌教學的三步曲
古詩欣賞課在幼師教育中的實施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