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歷史教學中“史料實證”核心素養能力的培養研究

2022-05-01 06:09謝自正
民族文匯 2022年5期
關鍵詞:史料實證培養方法初中歷史

謝自正

摘 要:讓初中學生更深度、透徹的學習歷史課程,培養其史料實證素養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師要應用有效的方法,使學生搜集、分析史料等能力全面提高,才會有效培養其史料實證素養,并讓其學習歷史知識的能力進一步提高。另外,教師要注重應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有更多鍛煉自身的機會,才會更好落實教學目標。

關鍵詞:初中歷史;史料實證素養;培養方法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已經成為當下教學的重要任務。史料實證素養是歷史學科核心素養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促進學生歷史綜合能力提高有不可小覷的作用。初中歷史教師在歷史教學中,要應用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史料實證素養,才會助其取得更理想的歷史成績。本文對初中歷史教師在教學中,培養學生史料實證素養的教學方法進行了分析,以供參考。

一、指導預習提高學生搜集史料能力

預習是幫助學生奠定良好學習基礎的重要途徑。初中歷史教師有效指導學生預習,會使學生對歷史更加了解,使其在課堂上學習歷史時更加輕松,并對歷史深入理解。教師要在指導學生預習時,更多去搜集與課程有關的史料,才會使其學習效果更加明顯。同時,還可以使學生的史料搜集能力得到極好的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熱情和信心也會隨之增強。另外,教師要讓學生清楚預習的具體目標,所需要搜集的史料都包括哪些方面的內容,才會使其更高效預習。在史料搜集途徑方面,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利用互聯網去搜集,也可以讓其通過到圖書館查閱書籍、參觀歷史博物館等方式去搜集圖片史料信息,使學生在學習前,對所涉及的歷史知識形成更全面和深刻的了解,進而有效促使其快速提高學習質量和效率。如,在絲綢之路的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對絲綢之路、我國古代歷史上中原地區與邊疆經濟文化聯系以及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歷史過程等知識充分了解和分析。在指導學生預習時,教師可以布置預習任務:“搜集張騫兩次出使西域的史料,包括其出使西域的目的、經過、路線、影響都又是什么?絲綢之路是如何形成的?絲綢之路的路線是什么?東漢明帝為何派班超出使西域?”??梢宰寣W生借助互聯網去搜集這些史料,并找到答案加以記錄。通過預習,不僅會使學生對這部分歷史掌握的更透徹、全面,還會使學生搜集史料的能力進一步提高。教師在授課時,可以先讓學生先分享其所找到的史料都有哪些,再讓學生去分享其答案。教師在此基礎上開展教學實踐,會使學生的學習有效性得到明顯提高。

二、借助史料培養學生史料實證能力

歷史是非常嚴謹的,不容扭曲和篡改。教師要讓學生對所搜集的史料進行實證,才會使史料更好幫助學生提高歷史學習能力和核心素養。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去辨別史料,讓其對歷史有更多了解,并綜合分析,才會達到理想的教學目標,使學生的史料實證能力進一步提高。同時,也會讓學生的史料實證素養得到更好培養。教師在教學前要整理出更全面的史料,并應用多媒體技術,將史料生動地呈現在課堂上,使學生的思維變得活躍,會更有效幫助學生去鑒別史料,同時加深對歷史的了解?;蛘?,教師也可以在教學的同時,提出不同的問題、論證,引導學生去分析、對比、也可以使學生更快速辨別史料,確定史料的應用價值。在潛移默化中,學生的史料實證能力會得到進一步培養。如,在七年級歷史下冊《“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在講解前,可以將唐朝建立、玄武門之變、武則天等史料制作成精致的多媒體課件。在講解“開元盛世”的歷史知識后,教師再引導學生自由討論:“開元盛世”是如何形成的?有哪些史料可以證實這一歷史?會有效促使學生深入去對比、分析教師所引用的史料。通過深入分析和總結、對比,會使學生對唐朝的歷史、統治手段等,形成更深刻的理解。同時,也會使其對這段歷史更透徹的理解?;蛘?,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利用互聯網,去搜集更多史料,與教師整理的史料進行對比分析,也會幫助學生有效提高史料實證能力。同時,還會使其搜集史料的能力得到更多的鍛煉。對于學生史料實證素養培養,也有極大裨益。

3 借助合作學習培養分析史料能力

培養學生的史料實證素養,教師不僅要讓學生掌握搜集史料的方法和途徑,還要讓其可以深入剖析史料,不斷提高史料分析能力,才會使其更大限度應用史料,去學習歷史課程。同時,也會使學生歷史更全面地了解,并深刻記憶在腦海中。教師要讓學生在學習歷史課程過程中,將其史料與歷史課程有效連接在一起,讓其不斷提高運用史料的能力,才會更好促進其歷史成績提高。另外,初中學生分析歷史的能力還有待提高,教師指導學生分析史料時,可以應用合作學習教學模式,使學生集思廣益,深度剖析史料,并聯系歷史教學內容,才會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使學生歷史核心素養得到進一步培養。如,在八年級歷史上冊《第二次鴉片戰爭》一課的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對第二次戰爭的發生和《天津條約》、《北京條約》的事實充分了解。并且,要讓學生在學習后,進一步提高分析歷史現象的能力。教師除了要依托教材準備多媒體課件,還要利用信息技術補充“第一次鴉片戰爭”的更多史料,以及英國炮轟廣州,挑起戰爭威脅北京,逼迫清政府簽訂《天津條約》等史料。在教學時,教師可以先講解課程中內容,并利用多媒體技術來展示直觀的圖文信息。然后,讓學生分成三個人一組進行討論:“第二次鴉片戰爭并不是由于侵略者非法販賣鴉片而引起的,為什么卻叫‘第二次鴉片戰爭’呢?”。接著,再給每個小組2分鐘討論時間,由組長收集整理答案并展示。通過深入合作和分析,會使學生分析出答案:“第二次鴉片戰爭是第一次鴉片戰爭的繼續,史稱‘第二次鴉片戰爭’?!?。通過這樣的教學引導,讓學生分析歷史資料,并展開合作學習討論,可以有效培養和提升學生的歷史分析和知識遷移能力。

綜上所述,初中歷史知識對于學生奠定歷史知識基礎非常重要。教師立足歷史課程,應用預習、合作學習、課堂討論等方法,培養學生搜集、剖析、實證史料等能力,不僅可以有效培養學生史料實證素養,還可以使其更透徹分析、學習歷史課程,讓其綜合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參考文獻

[1]林宏偉. 陶行知教育理論在教學中的運用[J]. 文理導航(上旬),2022,(05):40-42.

[2]吳曉華. 指向核心素養的初中歷史大概念教學對策分析[J]. 天津教育,2022,(09):123-125.

[3]陳志琴. 核心素養下的初中歷史史料教學[J]. 名師在線,2022,(06):70-72.

猜你喜歡
史料實證培養方法初中歷史
在歷史課堂教學中培育學生的“史料實證”素養
高中歷史教學中的“史料實證”素養論析
史學閱讀與史料教學
以“史料實證”為中心的高三歷史復習課
探析初中歷史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
初中生物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談學生化學興趣的培養
如何在中學地理教育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初中歷史反思性教學思考
語文教學中對創造思維能力的培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