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語言文學在網絡環境下的傳播研究

2022-05-01 06:09陳昊喆
民族文匯 2022年5期
關鍵詞:漢語言文學傳播網絡環境

陳昊喆

摘 要:隨著我國國際地位及影響力的不斷提高,漢語在世界舞臺上的重要性也越來越高,傳播漢語言文化已經越來越成為我國塑造自身良好形象、打出外交新名片的重要方法之一。漢語言文學作為擁有悠久歷史的學科之一,可以在信息化時代借助互聯網技術得到更廣泛的傳播。在通過互聯網繼承發展漢語言文化的過程中,可以促進我國文化軟實力的提高?;诖?,本文通過分析在互聯網環境中漢語言文學的傳播過程,以期為日后漢語言文學發展提供借鑒。

關鍵詞:漢語言文學;網絡環境;傳播

文字作為一個國家文化傳承的載體,是一個國家文化傳承的重要體現,也是一個國家文化蘊藏深度的佐證。作為擁有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我國的文化遺產在近些年受到了廣泛關注,傳播及繼承中華傳統文化在當今的中華文化交流領域越來越受重視。在保護與繼承的同時,我們應將傳統文化中的精華部分進行廣泛傳播[1]。在傳統文化中,漢語言文學是重要的代表之一,是我國民族精神流傳綿延的體現。因此,漢語言作為中華文化的載體應給予高度重視,充分繼承弘揚并廣泛傳播。在互聯網時代,各國文化交流越來越便捷。漢語言文學也應適應當前的互聯網發展環境,形成自身傳承弘揚方式,借助互聯網環境突破傳播手段限制。

1漢語言文學在網絡環境下傳播存在的問題

1.1網絡用語對漢語言文學的影響

互聯網的顯著特點之一便是傳播速度快,在當今的互聯網時代中,突發事件可以在第一時間被所有用戶接收并了解,互聯網成為了大多數人快速獲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對于漢語言文學來說,其詞義大多具有固定內涵,在快速的網絡傳播過程中容易出現內容異變形成網絡詞語,大多的網絡詞語借助互聯網環境快速傳播,這對漢語言文學傳統性的繼承造成了負面影響,網絡用語也使漢語言的內涵逐漸淺薄化[2]。在互聯網時代,各種傳統詞語的詞義都可以在搜索引擎上被快速的查閱得知,在極大的提高了人們對網絡用語學習效率的同時,對漢語言文化的傳播也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響,容易造成人們語言上的混亂。

1.2漢語言文學與社會發展相互脫節

漢語言文學隨著社會歷史的發展不斷繼承延續,構成了中國傳統文化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漢語言文學的內容大多與時代特征有著緊密的聯系,其關注的文化現象也具有極強的時代性。信息化時代中,我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人民生產生活方式與文化接觸方式也與傳統大相徑庭。隨著社會環境及生產生活方式需要的改變,漢語言文學已經越來越邊緣化。在當前的社會背景下,漢語言文學的傳統詞義也與現階段發展模式有著較大的差異,其存在的價值也不斷受到質疑。在當前語境下,漢語言文學傳播熱情被逐漸降低,由于互聯網傳播方式的挑戰,漢語言文學的傳播也受到了極大的阻礙。

2漢語言文學在網絡環境下的傳播對策

2.1積極構建數字傳播渠道,擴大漢語言文學的傳播廣度

隨著互聯網技術不斷深入人們的生產生活,我國民眾的閱讀方式從傳統的紙質閱讀迅速向數字化閱讀轉變。在近些年的調查中,數字化閱讀占總的閱讀比例越來越高。為順應時代發展,漢語言文學的傳播也逐漸向著數字化方向轉型。通過各種技術及平臺的轉換,可以實現漢語言文學的多樣化發展,通過多種渠道拓寬現階段漢語言文學對我國大眾的影響力[3]。以各種讀書APP舉例,通過手機、平板電腦等便攜式可移動設備下載讀書APP后,就可以將各種信息化書籍進行存儲,并便于讀者在地鐵、公共交通等各種場合進行碎片化閱讀。一般來說,通過網上商城購買的數字化書籍單價更低,對讀者有著更強的吸引力。這種方便的閱讀方式既節省了用戶碎片化的空閑時間及購買成本又使其減少了攜帶書本的不方便,適應了當前我國居民快節奏的生活,有助于漢語言文學的廣泛傳播。

2.2積極構建軟件平臺,提升漢語言文學傳播的代入感

對于漢語言文學的傳播來說,平臺的構建至關重要。要想將漢言文學更好的帶入現代生活中,就必須將其運用到現今的生活過程中。在中華文明五千年的發展過程中,各種其他文明對于漢族文化產生了較多的影響,但對于其他文化因素的沖擊,中華文明一直秉承著吸收、包容的態度,以其廣袤的胸襟擴大自身影響力,豐富自身內涵[4]。在互聯網環境中我們應積極構建軟件平臺,通過虛擬平臺的傳播,達到擴大漢語言文學影響力的作用,使更多的人體會到漢語言文學的魅力,通過增加漢語言文學在現代環境中的應用,使更多的人體會到漢語言文學對時代的作用。

2.3構建“微”平臺,加快漢語言文學的傳播速度

新型傳播平臺隨著互聯網技術及通信技術的提高不斷出現、創新。在此過程中,視頻化、便攜式成為了新型傳播平臺的主要特點。這些特點提高了內容對于受眾的吸引力,適應了碎片化閱讀需求及快節奏的生產生活,提高了傳播效率。利用各視頻平臺與社交平臺,各傳播主體可以將漢語言文學內容進行多樣化傳播,突破漢語言文學紙質化、文字為主體的傳統傳播方式,將漢語言文學內容以聲畫結合的方式展現在受眾眼前,極大的縮小了漢語言文學與受眾的距離,并極大的提高了傳播范圍,使更多的受眾能夠在這段時間內關注新興平臺[5]。部分漢語言文學傳播作者擁有豐厚的文學底蘊及出色的表達能力,就可以使大眾更加關注漢語言文學的魅力,從而提高漢語言文學傳播效率。

結語

總而言之,漢語作為世界上流傳歷史最長、內涵最為豐富的語言之一,是中華民族賴以溝通交流的母語。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要載體,漢語言文學在互聯網不斷發展的今天受到了傳播形式其內容的極大挑戰。要想充分利用互聯網科技,提高漢語言文學的傳播效果,就必須將漢語言文學的優秀內涵充分融入到互聯網技術的優點之中,利用新載體的新優勢,破除傳統傳播方式的弊端,使漢語言文學得以繼承弘揚并廣泛傳播。

參考文獻

[1]文建華.關于漢語言文學在網絡環境下的傳播分析[J].傳媒論壇,2021,4(07):161-162.

[2]曹菲爾.漢語言文學在網絡環境下的傳播思考[J].漢字文化,2020(06):44-45.

[3]姚軍.在網絡環境下的漢語言文學傳播[J].旅游縱覽(下半月),2019(04):235-236.

[4]賀向紅.對網絡環境下漢語言文學傳播的研究[J].科技資訊,2018,16(28):180-181.

[5]李鑫怡.漢語言文學在網絡環境下的傳播[J].中國高新區,2018(06):122.

猜你喜歡
漢語言文學傳播網絡環境
試析漢語言文學教學如何提高實效性
探析漢語言文學中國學文化的魅力
試論高校圖書館在網絡環境沖擊下的人文建設
網絡環境下的大學生道德與法治教育淺析
網絡環境下的商務英語課程資源庫的建設研究
網絡視域下初中作文教學初探
當前紙媒微信公眾號運營的突出問題與策略建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