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共情”來“共振”

2022-05-09 02:16陳錚
新基礎教育研究 2022年4期
關鍵詞:共情委員情緒

陳錚

一、課程設計背景

(一)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實際需要

我校為九年一貫制學校,班級數和學生人數逐年攀升,心理健康教育師資不足的問題突出。提升心理委員的專業化水平,能壯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隊伍和擴大心理健康工作的滲透面。

(二)選擇共情能力培養進行設計和實踐的原因

心理委員在實際工作中遇到一些問題,主要表現為:班內同學對心理委員的認同感不高,真正向他們求助的同學不多;當有同學需要幫助時,心理委員也不知道怎樣幫到他們。因此心理委員的工作效率和積極性也慢慢降低。分析以上問題的原因,最主要是:心理委員的專業化水平不夠。

研究表明:在短時、高效的訴求下,中小學心理委員培訓中咨詢技能的選擇上應首先考慮共情技能的培訓,并重視共情在多種情境中的訓練。

二、《心理委員共情能力培養》校本課程的設計思路和目標

本課程參考國內研究中已被證實對中小學生有效的共情培訓方案,以我校學生常見的情緒問題為培訓素材,以團體為單位,以共情能力的提升為目標,提升心理委員的專業能力。作為課程主體的三大板塊目標如下:

(一)認知共情訓練

通過呈現與情緒有關的詞匯、短篇作品、圖片、音頻、視頻、無聲視頻、木偶等多種感覺通道材料培訓參與者對情緒的覺察與辨別能力。

(二)情感共情訓練

通過情緒體驗活動、案例討論等培訓心理委員體驗自身與他人在某種情境中可能的情緒、想法、觀點、需要的能力。在培訓過程中,尤應注意引導心理委員從他人視角進行共情。

(三)共情行為訓練

通過情境討論、角色扮演、心理劇等方式培訓心理委員的共情式傾聽能力以及共情表達能力等。

三、課程的設計與實施

(一)課程內容

1、內容框架:本課程以學生中最常見的情緒事件為話題,以活動為載體,引導成員關注自身和他人的情緒情感,為他們創造學習體諒、理解他人的機會,學會從情緒的角度對自身、同學、家人做出反應,從實際出發理解他人。共分為四個階段和九個專題。課程具體內容框架及活動安排如表1所示:

2、與培訓內容相匹配的培訓素材來源。為保證課程更有針對性,我們從兩個層面收集歸類學生的情緒事件。一是對六七年級學生問卷調查,請其回憶并填寫自己在生活中出現的較大情緒波動的情境;二是心理輔導站的輔導個案。歸類統計頻次以后,我們確定親子互動、父母的消極評價、課業壓力等情緒場景作為培訓中的典型案例素材。(見表2、表3)

(二)課程實施

1、培養對象:六七年級心理委員。

2、時間安排:學校統一的社團課時間:每周五下午第一、第二兩節課。

3、教學方法:情境討論、角色扮演、心理游戲、作品評析、心理劇、講授法等。

4、課程評價

共情能力培養校本課程的本質是某一主題的心理團體輔導活動課,需遵循心理團體輔導活動課自身的一些特點和規律,與文化課程的評價方式有所不同。因此,我們以定性分析為主、定量分析為輔,主要采用以下幾種評價方式。

(1)實施前和實施后測試對比,看心理委員共情能力狀況

通過《基本共情量表》問卷,對比心理委員參加課程前后的共情能力情況,了解在某些維度上是否有所改善。(見表4)

(2)從團體活動反饋表看活動設計的有效性

團體輔導活動反饋表是每一次團輔活動后成員的反饋,包括印象深刻的活動和本次團輔的收獲兩個內容。我們選取每次活動被提名最多的活動與收獲,進行總結。(見表5)

(3)從“心理晴雨表”中分析心理委員的工作積極性和共情能力

①從晴雨表的上交頻次、班級“需助學生”的推薦頻次分析。

課程前期的心理委員平均每人上交1次/周;“需助學生”的推薦人次平均

3.33人次/人。而課程后期兩項數據的情況是:上交頻次0.9次/周、“需助學生”推薦1.95人次/人。我們發現參加該課程之前的心理委員上交班級心理晴雨表以及推薦需助學生頻次皆比參加課程之后低。

②從晴雨表中的“本周班級心理狀況”和“服務感想”的描述記錄中分析。(見圖1)

對比發現,課程前期的心理委員在晴雨表的記錄中反映出他們一般將關注點放在事件的描述而非當事人的心理狀態上。心理相關服務多停留在道理層面(我應該……),少有行動(我做了……)。

課程后期的心理委員填寫的晴雨表上有更多的情緒詞匯出現,反映出他們更關注同學的情緒狀態,觀察力強且具有一定的共情能力,工作積極性也高。如:“我幫一位很內向的同學預約了心理輔導”。

(4)從學生的共情行為分析

對心理委員共情行為的了解,一是通過心理老師的觀察記錄、二是設計訪談提綱,分別對心理委員和需助學生分別進行訪談。我們選取三個較為典型的共情行為作為質性分析資料。(見圖2):

四、課程實施的效果

《心理委員共情能力培養》校本課程基于我校心理委員的實際,以學生學習和生活中的情緒事件為案例素材,以活動為載體,成員對參與課程有較高的積極性,合作度高,老師可以有效引導心理委員實踐共情行為,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一)課程兼具有趣性與有效性,參與成員有較為深刻的情緒體驗

心理委員的團體活動反饋表說明,共情能力培訓活動給成員們留下了深刻印象,且具有互動性質的活動更容易給成員留下深刻印象。

(二)心理委員的共情能力、工作積極性和效率得到提升

共情量表、班級心理晴雨表、共情行為等共同說明:課程后期的心理委員能夠正確認識與遵守心理委員的工作職責,且能夠積極主動的去觀察與識別班級中具有心理困擾的學生。大部分成員都能正確理解心理狀況與一般事件的區別,觀察力增強且可以有效的實踐共情技能,對心理相關工作積極性高;小部分同學在參與課程活動后表現出較強觀察力和人際交往能力的提升,利用班會課、心理周等平臺組織班級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在班級內具有讓人“信任”的個性特質,影響力擴大。

五、課程實踐思考和展望

(一)《心理委員共情能力培養》校本課程需要進一步發展和完善

首先需要實時更新學習材料,增添新的內容和活動。其次,對于九年一貫制學校來說,課程更需要根據不同年段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和我校學生實際,在培養目標和路徑上設計和完善,形成有序列化和體系化的校本課程。

(二)助力提升師生心理健康水平

1、該課程可以在班級團體輔導活動課中推廣,讓更多的學生都能學習以共情的方式和他人相處,體驗到關懷他人的美好感受,促進其自我成長。

2、共情能力培訓可針對班主任與任課教師展開。老師共情學生的過程有利于增進師生關系,為學生創造更加安全、信任的環境。上學期我校教師共讀一本書《老師怎樣和學生說話》,之后展開“師生關系、生生關系、親子關系”大討論,這些活動都是我校教師共情能力的校本培訓實踐。

3、培訓活動方法多樣、成員間的相互學習、團體內的情感支持,這些有效因素可供老師們在平常的課堂教學活動中借鑒,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猜你喜歡
共情委員情緒
共情疲勞
發現高潛人才:共情與謙卑
省政協委員抗“疫”書法選
人們為什么不想感同身受
不科學的安慰會傷人
看望委員、代表
小情緒
小情緒
小情緒
情緒認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