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素養下的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

2022-05-16 13:16鄧鴻
錦繡·中旬刊 2022年1期
關鍵詞:核心素養下古詩詞教學高中語文

鄧鴻

摘要:當前,新課標對于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上又提出了新要求,重點強調語文教師需要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加強對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因此,如何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去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成為了高中語文教師所熱議的話題。古詩詞作為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征,尤其是在高中語文教材中的古詩詞,其不僅需要學生進行全面掌握,以應付考試,其還具有一定語言研究價值、思維發展價值、審美價值、文化傳承價值等等。因此,在古詩詞教學中對核心素養理念的積極滲透,對核心素養要求的積極貫徹,是必然趨勢。

關鍵詞:核心素養下;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

引言

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理念的不斷改革與更新,核心素養成為近些年學生最需要培養的一種基本品質之一。因此,高中語文教師在開展詩詞教學時,不僅需要讓學生都能掌握基本的詩詞理論知識,還要強調學生核心能力與必備品格的培養,使其能夠在未來可以適應社會的發展。

一、高中古詩詞教學現狀

(一)教師教學觀念落后

當前,一些高中語文教師在進行古詩詞教學時,往往一味地向同學們傳遞詩詞所表達的含義、作者的情感加上分析幾個重點字詞就草草結束教學。這樣的教學方式不但會使教師缺乏對于學生的了解,還很不利于學生的語文能力發展。當前還有很多教師以為學生只要學會做題就萬無一失了,經常使用類似“五年高考·三年模擬”的各類問題給學生練習,以至于整個高中階段,教師都是在讓學生進行形式化、機械化的背誦與記憶,從而使得學生沒有養成一定的語文核心素養。

(二)教師對于教學目標不明確

當前,很多高中老師對古詩詞的教學研究不夠深入,同時也對課堂選文上沒有進行認真準備,

在進行古詩詞備課時,往往按照教材的制定內容、練習冊的練習題等作為參考去對學生進行詩詞教學,忽視了詩詞教學的最終目標。導致語文詩詞教學成為了練習題模式。另外,還有一些教師也在嘗試通過一些新型教學方法來擺脫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諸如翻轉課堂、微課、趣味教學模式等等,但部分教師也在這種新的教學模式下,偏離了教學目標,古詩詞的教學不像記敘文、議論文等之類的文章教學,這些文體基本都與學生的認知、發展有相關聯系,如果僅僅將相關的古詩詞知識直接呈現在學生的面前,讓學生進行背誦與抄寫,會造成語文課堂枯燥與古板。

(三)學生對于古詩學習缺乏興趣

當代的高中學生往往對于我國傳統文化知之甚少。我國的古詩詞經歷了幾千年的時代磨煉,其所涉及的古代語句與語法不是很符合現代學生的認知,導致學生對于古詩無法產生興趣。

另外,由于高中古詩詞中生僻字和一些晦澀難懂知識點較多,涉及內容較為寬泛,加上一些教師沒有利用合理的授課方式,從而沒能夠調動學生學習興趣。

二、語文核心素養下進行古詩詞教學的策略

(一)重視讀寫,語言建構與運用

首先,在語言技巧教學的層面上。我國的古人詩人在進行詩詞創作時,往往會用到很多語言技巧,像一些修辭、夸張、抒情等,都是詩人去抒發自己內心情感的方式。由于高中生已經具有一定的古詩詞學習基礎,因此,在高中古詩詞教學教師應適當降低對古詩內容理解層面的講解,而是要多引導學生去學習與辨析語言技巧,這樣有利于學生去理解古詩詞的含義。比如,學生在學習李商隱的《錦瑟》時,就會發現其中的一些詞語具有多義性與模糊性,對此很難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意思。這時,教師就可以從語言技巧方面的講解來指導學生去理解詩中象征、用典等手法。其次,教師還要注重于對學生的語言運用教學。在培養學生的語言建構與運用素養時,教師需要在引導學生體會古詩詞基本的語言特色外,還應該要求學生將所學的知識付諸實踐。 例如,在學習完《涉江采芙蓉》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來自行對詩句進行段落改編,從而既能讓能將平時所掌握的古詩知識與技巧融會貫通,還利于學生進一步的理解與掌握,對培養學生的創作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二)善于觀察詩性,進而促進語文思維的發展

古詩詞有著比較久遠的歷史,但無論是哪個年代的古詩詞,都是古人表露心志的重要途徑。

例如,在學習北宋詩人蘇軾所寫的《赤壁賦》時,其背景是作者四十三歲,剛剛調任湖州知州,上任后,他即給皇上寫了一封《湖州謝表》,原本是例行公事,但蘇軾在書中加上了些許個人色彩,說自己“愚不適時,難以追陪新進”,這些話被當時的新黨聽聞,陷害蘇軾妄自菲薄,愚弄朝廷,對皇帝不忠。他們從蘇軾的大量詩作中挑出他們認為隱含譏諷之意的句子,一時間,朝廷內一片倒蘇之聲。在這種背景之下,作者還能從逆境中讓自己的心路歷程得到解脫,領悟了對人生的新思考,培養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之情。另外,由于古詩詞多為一些使用所用的語言進行精華凝練而得來,這種形式有助于提升詩詞的藝術境界。因此,高中語文教師需要多注重對于詩詞語言特色的講解。例如,在學習曹操所作的《短歌行》時,教師就可以對這首詩中起承轉合結構進行講解,這樣學生由節奏比較短促,低吟短唱,適于抒發內心的憂愁和苦悶,從而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當時作者所要表達的想法、志向以及憂愁等復雜情感信息。

(三)深入鑒賞,審美鑒賞與創造

我國傳統的古詩詞,大多都會去描述一些場景,如果學生在學習詩詞時,可以將這些場景與詩詞內容進行結合,那么這將對促進學生的學習效果有很大的作用。對于大多數古詩詞,作者會利用意象去表現或者傳達情感,教師就應該在教學中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與知識能力,引導學生去對其中的意象進行聯想,去體會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比如,在學習著名愛國詩人屈原所作的《離騷》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來對作者屈原有一個深刻的認識,同時引導學生去全面了解像《離騷》這類楚辭的特點與形式,像《離騷》所代表的意義,其是我國古代文學史上最長的一首浪漫主義的政治抒情詩,也是我國古代浪漫主義文學的源頭。另外,向學生介紹關于端午節的風俗習慣與來源,這樣學生才可以深刻理解屈原在《離騷》中所要表達的情感,并感受到屈原的愛國情懷。

結束語

綜上所述,當前,高中教師在進行古詩詞教學時,一定要改善自身的教學理念,將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放在首要位置。同時在教學模式與方法上與時俱進,從而有效促進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的進一步發展,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也有利于我國古詩詞文化的傳承與發揚。

參考文獻

[1]馬曉騰. 傳統文化視野下高中古詩詞教學策略研究[D].鞍山師范學院,2017.

[2]姜亭亭. 審美教育視野下高中古詩詞教學研究[D].青島大學,2020.

[3]陳齡婧. 王夫之詩論在高中古詩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20.

猜你喜歡
核心素養下古詩詞教學高中語文
核心素養下小組合作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思考
使命與擔當:福建省高中語文名師“整本書閱讀與研討”專題研討
基于核心素養下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思考
使命與擔當:福建省高中語文名師“整本書閱讀與研討”專題研討
高中語文跨媒介閱讀內容的確定
淺析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實用性和創新性
基于高中數學核心素養下的概念教學
淺談核心素養下初中生物教學中“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的運用策略
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的審美教育
淺析古詩詞教學中意象教學的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