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年一貫制學校六七年級數學學科有效銜接策略

2022-05-23 19:16鐘麗霞
中學生學習報 2022年26期
關鍵詞:銜接策略數學學科小升初

鐘麗霞

摘要:在數學的教學過程當中,小學數學課本的知識和初中數學課本的知識有著一定的聯系性,教師應該做好中小學數學教學的銜接工作,防止學習斷層的現象發生,進而幫助學生更快地適應初中的數學學習方式,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對于九年一貫制學校的教師而言,應該明確初中數學知識和小學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系性,并且還要找到可以銜接的點,同時還要讓學生掌握更多的數學思想和學習方式,進而才能有效地開展數學教學。

關鍵詞:數學學科,銜接策略,小升初

引言

在大部分的小學數學與初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均是以教師作為主導,而學生數學處于十分被動的地位,逐漸失去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因此,學生在數學課堂中表現得十分低落。面對當前這一現實情況,作為一名九年一貫制學校的數學教師,需要做好數學教學以及銜接工作,這對于今后開展數學教學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本人結合國家新課程改革的相關政策,對本校的有效銜接六年級數學與七年級數學的方法進行動態性的調整。

一、明確中小學數學內容區別,找準銜接教學點

對于初中和小學的數學知識點之間有一定的聯系性,因此教師應該在開展新課程的教學過程當中,應該明確數學知識點之間的教學銜接點,進而才能高效地開展初中數學的教學。從中小學數學的教學內容進行分析,雖然兩者之間有著較大的差異,但是如果能夠做好其中的銜接工作,就可以幫助學生通過回顧舊知識來加深對新知識的理解,如果沒有做好銜接工作,很可能會降低數學的課堂教學效果。因此在實際的初中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應該結合新舊知識點之間的聯系性,作為教學的切入點,積極地開展中小學的數學銜接教學工作。為了能夠有效地明確新舊知識點之間的聯系性,教師應該深入地研讀中小學的數學教材,對其中的內容作出相應的分析,明確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性,同時還要明確在小學的數學學習過程當中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及現在初中生的認知水平和思維能力,進而從切入點入手來開展高效的數學銜接教學工作,引導學生通過回顧舊的數學加深對新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在傳統的銜接工作當中,如果教師只是一味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被動地學習,而學生只能對教師講解的內容進行機械式的記憶,這樣的學習效果并不理想。所以數學教師應該掌握正確的中小學數學銜接教學方法,通過和新舊知識的聯系讓學生學習新的知識,進而明確知識之間的聯系性,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

二、做好基礎知識的銜接

初中七年級上冊的數學教材實際上就已經考慮到了小學與初中的銜接問題,因此很多知識內容都是在新概念、新理論下對小學所學內容的系統總結和回顧。但受小學相對輕松的學習氛圍影響,許多七年級的初中生在小學階段并沒有形成良好的數學基礎,導致他們在接受新概念、新理論時不僅不會促成自身知識的系統化,反而會形成模糊概念,讓學生在學習時始終處于似懂非懂、似會不會的狀態,最終耽誤了學習進度。所以在小學階段實際最重要的就是基礎知識的學習,學好基礎知識,在初中階段就能在新的理論框架下分門別類地將小學內容進行填充,從而將小學的數學框架擴大化、豐富化,實現小升初的完美銜接。比如初中“有理數的混合運算”一課實際上就是對小學加減乘除運算的總結,只不過介紹了新的有理數概念,并添加了乘方這種新的、優先級更高的運算模式,但除此之外在具體的運算口訣上仍然遵循“先乘除、再加減、有括號先進行括號內運算”的規律。那么這對于小學基礎知識不牢靠的學生而言,很容易就會將乘方與括號的優先級弄混,同時被正負數的乘方不同計算方法所困擾。而對于計算能力較好的學生而言,完全可以將小學的“百以內運算”或者更大的“三位數乘(除以)兩位數”填入到“有理數運算”這個大的數學框架中,從而順利地完成小學到初中知識內容的學習銜接。

三、做好思維邏輯的有效銜接

教師教學的重點不再是單純的教授書本知識,更多的是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影響學生的思維方式。不僅初中老師應該注重激發學生學習潛質,使其形成自己的思維方式和學習方式,小學的數學老師也應該在一定的基礎層面去向學生滲透邏輯思維推理的意識,使他們有意識去發現問題的本質,對思維能力有一個初步的認識。比如在小學層面教師會教給學生得出“三角形內角和”的基本方法,有尺子測量,或者將三角形的三個角拼在一起。還應該暗示還有更多的方法或者途徑可以得出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激起學生的探索欲,為初中階段的抽象邏輯理論的探尋做好鋪墊。同時,小學教師應該將學生的小學數學知識系統化,線條化,使學生有一個大概的邏輯思路,這樣在初中學到相關的內容時又可以對號入座,將這個邏輯系統壯大起來。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是學好各大學科的根本。

四、做好課堂總結

教師對課堂教學中學生的行為以及表現進行總結評價,以“幾何圖形”教學中的認識簡單幾何體為例,教師讓學生們在腦海中回憶長方體的特點,這樣學生就會知道當前表面積是幾何體的所有面的面積和。教師可以將同學們制作幾何體的畫面通過屏幕進行展示,同學們能夠看出當前已經折好的長方體,可以讓同學們進行每一個面的編碼,統一標上序號1到6,用透明膠帶固定好,并在折好的面上進行記錄,并且分小組對長方體的表面積進行計算,這樣能夠先計算正確的小組為最終的勝利組。而當前由老師劃分的監督小組負責的同學,最后游戲,就能夠對每一位學生的游戲表現進行統計,就可以對本節課進行課堂總結。實現數學教學的高層次發展。

總結:總之,針對學生在小升初數學學習中暴露出的問題,應認識到學習習慣、學習意識的培養至關重要。應在教學的同時關注學生感受,滿足各層次學生的心理需求,做到及時鼓勵,正確引導,督促其樹立學習目標,提高自律性。隨著教學的深入,學習上的差距越來越大,作為教師應科學點評,鼓勵學生堅定信心,督促其完成各階段的學習目標。

參考文獻:

[1]戴學進.關于小學數學中小升初銜接教學的策略探析[J].學苑教育,2022(04):34-36.

[2]牛亞瓊.“橋梁”讓數學更有魅力——淺談小升初數學銜接[J].家長,2021(14):16-17.

猜你喜歡
銜接策略數學學科小升初
小升初就像一個五味瓶
如何提升小學生數學學科的核心素養
高校財務與責任預算體系的銜接問題
如何讓農村留守兒童重視數學學科的學習
試析做好“小升初”銜接教學
探討初中、中職新生數學教學銜接的策略
“小升初”,不頭疼
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策略探討
西安小升初考試場面壯觀 場內場外都是“拼”
中考命題變革推動初高中文言文教學銜接策略的落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