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減"背景下中學數學課堂作業的設計策略探究

2022-05-23 19:47王素玲
中學生學習報 2022年26期
關鍵詞:課堂作業雙減政策設計策略

王素玲

摘要:雙減政策的全面落實,進一步減輕了學生的學習壓力,也對未來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學數學作為基礎課程之一,在雙減政策的影響下,需要積極轉變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創新數學課堂作業的設計策略,才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為學生的數學能力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有效的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本文將以雙減政策為背景,探討中學數學課堂作業的設計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雙減政策;中學數學;課堂作業;設計策略

在雙減政策的影響下,數學作業的設計需要創新思路和方式,既要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又能夠體現出數學課堂作業趣味性和實用性,提高學生對數學作業的興趣。在設計作業時,數學教師既要注重通過數學課堂作業幫助學生復習課堂知識,要注意通過作業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和數學能力,以此實現學生的全面成長。因此,初中數學教師應該進一步加強對數學課堂作業設計的重視程度,堅持雙減政策的基本原則和基本理念,減少機械性的重復作業,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多彩的作業形式和作業內容。

一、強化學生的數學思維訓練

從中學數學的教學目標出發,中學數學教師應該認識到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注重學生可持續的健康發展,促進學生數學能力的全面提升。因此,但是在設計教學活動還是作業布置時,數學教師都應該充分考慮班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學習習慣和知識水平,并充分利用教育規律有效的提高教學的質量,設計科學合理的作業,有效的借助課堂作業幫助學生完成數學知識的遷移,提高學生的數學動手能力,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作業中不斷強化數學思維訓練[1]。

例如在講解《探索三角形全等條件》時,教師不應該直接將三角形全等條件告訴學生,而應該讓學生通過折疊、對比、剪裁的形式自行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條件,讓學生運用已經學過的三角形知識推導三角形全等的條件,在學生得出了一定的結論后再引導學生進行教材學習,將這一知識順利的融入學生已有的知識體系中,從而構建更加完善的數學知識網絡[2]。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通過自己動手操作的方法進行獨立思考和探究,并及時與其他同學進行討論和交流,從而發現新的知識,能夠進一步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學生日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在這樣的數學思維訓練中,學生不僅進一步提高了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術,也能夠幫助學生樹立起學好數學的自信,幫助學生進一步提高數學學習的能力,從而真正打開學生的數學思維,實現學生綜合素養的全面提升。

二、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知識

數學是一門應用性極強的學科,在日常生活中有豐富的體現。因此初中數學教師在布置課堂作業的過程中應該引入更多的生活化元素,讓學生能夠在生活中尋找數學、應用數學。從前,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下,數學教師在布置作業時往往是根據學生需要掌握的知識點內容,實現全方位的覆蓋。這樣的數學作業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增加學生的記憶,但是碎片化的知識點不利于學生形成完善的知識網絡[3]。隨著素質教育的持續深入和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如今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各種多媒體課件幫助學生用數學課程作業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讓學生能夠在生活化的環境下進一步提高對作業的興趣。

例如在學習《探索軸對稱的性質》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發現身邊的軸對稱圖形,通過例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小學生觀察十字路口的紅綠燈時間設計,還可以引導學生對高速公路上的彎道傾斜角度(這個例子也不適合初中生,這兩個例子的知識點要符合初中數學北師版)進行分析討論說出軸對稱圖形的相關特點,讓學生能夠從生活問題中發現數學規律,引導學生通過細心觀察進一步提高對數學原理和數學思想的研究興趣,讓學生真正能夠從數學學習中獲得樂趣,以此不斷提高學生的數學知識儲備和數學思維能力。

三、設計開放型和應用型作業

在實施雙減政策之前,許多中學數學教師在布置作業時往往給學生布置大量的機械性作業,希望能夠通過反復訓練強化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和理解。在這樣的作業壓力下,學生沒有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無法積極主動的投入到數學學習中,也就不能在數學學習中充分發揮創造性思維,長此以往,學生會感到數學枯燥無趣,甚至會對數學學習產生厭煩情緒,無法形成良好的數學思維能力[4]。因此,教師在設計課堂作業的過程中,應該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水平和興趣愛好,為學生設計一些具有趣味性和應用性的數學作業,以此來提高學生完成作業的熱情和信心。

例如,在學習三角形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以下作業:已知小明家到學校10km,小紅家到學校3km,則小明和小紅家相距多遠?這是一道開放性的數學習題,既能夠讓學生形成動手操作的興趣,又能夠考查學生對三角形知識的掌握情況,讓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創新意識,提出各種各樣的猜想,并通過論證來驗證自己的想法,有利于學生養成良好數學思維習慣,對于日后的數學學習有經濟的幫助[5]。又如在學習概率的相關知識,教師可以布置以下作業:讓學生調查其他同學的興趣愛好,并將收集到的數據使用概率的方式表現出來。通過這樣的作業,不僅能夠進一步提高班級學生的了解程度,打造和諧友愛的班級環境,也能夠幫助學生進步數學知識,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促進數學學習效率的提升。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雙減政策的落實,初中數學教師應該充分了解雙減政策的重要價值和意義,積極轉變教學理念,優化數學課堂作業設計方法,從學生的實際需求出發,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不斷啟發學生的數學思維和創新意識,鍛煉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引導學生掌握數學學習的正確方法,實現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全面提升,為日后的數學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陳潔怡. 基于"雙減"的初中數學家庭作業多元化設計與研究[J]. 課程教育研究, 2021(35):2.

[2]韓錦平. "雙減"背景下初中數學差異化作業設計探索[J]. 數學之友, 2021(6):2.

[3]黃嫌治. 試論"雙減"背景下如何優化小學數學的作業設計[J]. 讀與寫:上旬, 2022(6):3.

[4]陳賢慧. 試論基于新課程背景下優化初中數學作業設計的策略[J]. 數學學習與研究, 2020(7):2.

[5]周芳妃. 新課程背景下提高初中數學作業設計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 下一代, 2020(4):1.

猜你喜歡
課堂作業雙減政策設計策略
淺談數學課堂作業的設計
淺談數學課堂作業的設計
贛鄱生態水產品包裝設計策略研究
淺議郊野公園對城市宜居性提升的設計策略
設計策略決定企業品牌形象
大連智慧旅游平臺UI浪漫設計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