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借助新媒體構建家園協同“3+2”模式

2022-05-30 10:48趙小紅
早期教育(教育教學) 2022年10期
關鍵詞:共育家園幼兒園

趙小紅

信息化時代,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正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大家漸漸習慣了借助各類新媒體平臺交流互動、接收信息以及共享資源,幼兒園的年輕家長們更是如此。因此,我園借助新媒體手段積極構建家園共育“3+2”模式,從功能開發和內容提供兩方面入手,有效提升家園共育的質量。

一、開發“3”項互動功能,助力家園協同

1.巧用微信“智慧校園”,打造互動空間。

“智慧校園”有很多應用模塊,巧妙運用起來能夠將全班教師和家長凝聚在這個平臺上,為家園之間、家長之間進行積極交流提供一個空間。首先,教師可以通過建立班級群,及時分享本班周工作計劃和幼兒在園的一日活動安排,發布需要家長配合的事宜,讓每一個家長都能隨時了解幼兒園的一日活動安排及需要配合的內容。其次,教師利用平臺上的“班級圈”“班級相冊”等應用模塊,將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及時拍照、錄視頻,發布其中,既可以形象具體地向家長展示幼兒在園活動,將教育延伸至家庭,家長也可以就活動內容及孩子的表現進行留言互動。因為這兩個應用具有自動人臉識別功能,可以將教師上傳的照片自動分類,形成幼兒一人一冊的個人電子相冊,為教師和家長都節約了很多時間。此外,教師和園部還可以通過“家長通知”給所有家長發布消息,并能及時知曉家長閱讀通知的情況;也可以有效利用“上課直播”“會議”等應用模塊,與孩子、家長視頻互動,組織線上活動,進行線上居家生活指導等。

2.建立幼兒電子檔案,共同記錄成長。

搭建幼兒電子檔案平臺,通過家園雙方分工合作,實現“一人一冊”幼兒個性化電子檔案。檔案里既有教師用圖片、文字、視頻等多種形式記錄的幼兒在園活動的點點滴滴,也有家長記錄的孩子在家情況,由雙方合力見證幼兒的成長,為幼兒留下珍貴的成長印記。建立檔案的過程,是教師和家長全面了解幼兒發展情況的過程,為準確解讀、分析幼兒行為表現,從而更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指導提供了依據。

3.借助直播平臺,開展互動活動。

疫情防控常態化讓家長鮮有機會走進幼兒園參加活動。我們通過網絡直播的形式,讓家長實時、全程參與幼兒園的活動。家長們從鏡頭中觀察幼兒在園參與活動的情況,了解幼兒園開展活動的意義,并在線上即時表達自己的看法。通過這樣的形式,家長能夠逐漸對幼兒園活動、教師工作產生認同,也會充分調動自己的積極性,配合教師開展活動。

二、規劃“2”類共享內容,凝聚共育資源

1.集合各類育兒信息。

我們專門分門別類收集各類育兒信息,以幼兒園微信公眾號為主要平臺,定期推送給家長。如學期中,常規開設《課程故事》《育兒心得分享》《好書推薦》和《一周美食》等專欄,豐富家長對幼兒在園活動的了解,傳播最新的教育理念,分享幼兒園教育教學動態;在疫情停課期間,我們特別推出《“疫”起游戲》《“疫”起閱讀》《春日里的云端約會》等專欄,從不同視角進行居家生活與學習指導,為家長們有效陪伴把脈支招。

2.建設家教課程資源庫。

我園結合幼兒發展的每一個關鍵期,規劃了一系列的家教課程。如:六月,邀請小學校長進行科學幼小銜接專題講座;七月,邀請教育學、心理學專家進行有關新生入園的專題講座;定期邀請兒科醫生為家長們普及兒童保健方面的科學知識……我們一方面將這些內容借助錄播或直播形式,開展線上家長教育課堂;另一方面借助微盤建立家教課程資源庫,方便家長隨時調取,支持他們的泛在化學習。

綜上所述,新媒體以其智能化、開放性、交互性等特點,不受時空限制,有利于我們構建立體、便捷的家園互動模式,拉近了家園之間的距離,滿足了家園協同育人網絡化交流和智能化管理的需求。作為新時代的教師,我們應該順應互聯網+的發展趨勢,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優勢,運用新媒體推動家庭教育指導工作的科學發展,有效激發家園共育合力,形成新的教育生態,助力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

猜你喜歡
共育家園幼兒園
將大自然帶進室內的家園
家園
家園共育·優秀幼兒園親子活動展
尋找失落的家園
家校社共育,推動“雙減”有效落地
家園共育·優秀幼兒園親子活動展
我愛幼兒園
歡樂的幼兒園
家園共育·優秀幼兒園親子活動展
愛“上”幼兒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